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67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作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实用工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电脑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由于电脑机箱中的各种配件如显示卡、光驱等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其效能和耗电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以显示卡为例为了能使电脑的画面更加精美,使得其动画显得更加细腻逼真,现在显示卡供应商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增强显示效能,不仅增加显示卡的电晶体数目,还从单卡双核、双卡到双卡双核的一直发展下来,而相应的其耗电量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知道,电脑的电源的主要作用为转换输入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以供电脑各部件的运作,而目前我们所常见的电脑机箱所设置的单个低功率电源已经不能满足电脑优质运作的需要,经常会出现电脑运作不稳定,屏幕画面不清晰,甚至死机等现象。为此,目前也有人尝试采用功率很大的电源或者采用一些专门的电源来代替目前常见电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却存在着造价昂贵、成本高以及运行不稳定等缺点。于是,怎么样既能够解决充分满足各部件所需要的电量供给,又能够使得电脑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而且成本又不用太高,则成了众多电脑使用者以及各相关生产厂家迫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改进现有的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它主要包括机箱外壳、电源、主板,其中所述的电源为两个,两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下部以及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下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上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上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双电源结构的机箱,不仅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给予个别元件设置独立的电源,以确保其更佳发挥起性能,从而使得电脑各元件不必公用一个电源,提高了整个电脑运行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电脑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也是降低了其成本,其组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除去外壳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去外壳侧面板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附图2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它主要包括机箱外壳1、电源2、主板,其中所述的电源2为两个,两电源2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下部以及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2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下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2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上部。
所述的两个电源2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两个电源2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上部和下部。
电源2位置的设置主要决定于其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以及其所散热的需要。另外电源2分配也可根据电脑的实际配置来决定,我们可以利用其中一个电源2来单独给显示卡供电或者单独给光驱供电等等,利用另一个电源2来给其它元件供电,这样则可以灵活的避免了由于传统的设置方法所带来的因为电源2无法支撑各部件耗电量所需而引起的电脑运行不稳定,影响了各部件功能的充分发挥,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等,甚至还会降低电脑的使用寿命等种种弊端。同时也不用设置一些功率很高的或者配置一些专门设计的电源装置,而只需采用传统使用的电源2即可,避免了成本的大幅上升。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它主要包括机箱外壳、电源、主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源为两个,两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下部以及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源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源均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后端的上部和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脑机箱内的前端的上部和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电源电脑机箱结构,采用了双电源结构的机箱,不仅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给予个别元件设置独立的电源,以确保其更佳发挥起性能,从而使得电脑各元件不必公用一个电源,提高了整个电脑运行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电脑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也是降低了其成本,其组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文档编号G06F1/26GK2919355SQ20062006191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王秋松 申请人:曾天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