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9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支撑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防止其与电子设备脱离的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关计算机主机的支撑件及其结合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螺丝方式结合的支撑件,它存在安装及拆卸繁琐、多次安装容易滑扣等缺点,且使用工具及人力,另一种是直接安装的支撑件。
请参阅图1所示,它是现有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上述直接安装的支撑件30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壳体40上,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该壳体40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开口41、第二定位开口42、多个第三定位开口43,该支撑件30具有多个第一结合部31、第二结合部32、多个第三结合部33,其设置位置分别相对应于该壳体40的第一定位开口41、第二定位开口42及第三定位开口43,其中该第二结合部32还包括一卡勾及一把手,该第三结合部33可以是卡勾状,设置在该支撑件30的一端边上。
该支撑件30进行安装时,将该第一结合部31与该第一定位开口41对位结合,同时该第二结合部32的卡勾与该第三结合部33分别与该第二定位开口42与该第三定位开口43相互卡合,使该支撑件30固定在该壳体40上,并可借由该第二结合部32的卡勾与该第二定位开口42防止该支撑件30脱落。再者,该支撑件30进行拆卸时,可利用该第二结合部32的把手扳下,使该第二结合部32的卡勾与该第二定位开口42脱离,同时该第三结合部33分别与该第三定位开口43脱离,拆卸该支撑件30。
然而,当该支撑件进行冲击试验时,该第二结合部32的卡勾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该支撑件30很容易与该电子设备的壳体40脱离,对该电子设备造成损伤。再者,该支撑机构的安装及拆卸仍较繁锁,且未能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仅可单一方向置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避免支撑件与电子设备脱离,以及降低其安装及拆卸复杂性的支撑机构,实为目前亟待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支撑机构因受到冲击力与电子设备脱离的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及拆卸的支撑机构。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机构,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机壳具有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多个第三卡合部,该支撑机构至少包括本体;第一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用于定位该本体与该机壳的相对位置,并令该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第二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二卡合部相对应,限制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以及多个第三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多个第三卡合部相对应,当该本体转动、该第三定位件与该第三卡合部相互卡合,将该本体固定在该机壳上。
该支撑机构进行组装时,将该本体的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一卡合部相结合,并使该第二定位件及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第三定位件及该第三卡合部的位置相对应,再以该第一定位件为基点,该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各该第三定位件与各该第三卡合部相互卡合,且由于该第二定位件是用于限制该本体旋转的自由度,可借由该第二定位件令该本体以一定角度及一定方向卡紧,使该本体卡固在该机壳上,支撑该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是借由第一定位件为基点,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第三定位件与机壳的第三卡合部相互卡合,并借由第二定位件限制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使该本体卡紧在该机壳上,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支撑机构的受力均匀,不仅可防止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件因受到冲击力与电子设备的盖体脱离,且不需使用工具,使其组装或拆卸方便。


图1是现有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A及图2B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A及图4B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件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2A至图2B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支撑机构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20,它包括本体10、第一定位件11、第二定位件12以及多个第三定位件13,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机壳20具有第一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2及多个第三卡合部23。
该本体10,是用于支撑该电子装置。
该第一定位件11是设置在该本体10上,并与该机壳20的第一卡合部21相对应,该第一定位件11可以是圆柱状,用于定位该本体10与该机壳20的相对位置,该本体10以一定方向(如顺时针方向)旋转。
该第二定位件12是设置在该本体10上,并与该第二卡合部22相对应,该第二定位件12可以是卡勾状(如直立式卡勾、平进式卡勾等),用于限制该本体10旋转一定角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件12是直立式卡勾(如图3所示)。
该多个第三定位件13是设置在该本体10上,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对应,该第三定位件13可以是L型勾状,当该本体10转动时,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互卡合,将该本体10固定在该机壳20上。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将该本体10的第一定位件11与该机壳20的第一卡合部21相互对应置入,该第一定位件11与该第一卡合部21相互结合,并使该第二定位件12及该第二卡合部22、与该第三定位件13及该第三卡合部23的位置相对应,再以该第一定位件11为基点,令该本体1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互卡合。
再者,由于该第二定位件12是用于限制该本体10旋转的自由度,且该第二定位件12为直立式卡勾,因此,在组装该支撑结构时,可借由该第二定位件12,令该本体10以30度顺时针方向卡紧,使该本体10卡紧在该机壳20上,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
实施例2请参阅图4A至图4B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及第二定位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机构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该第二定位件12是双向卡钩,该双向卡勾具有两个斜坡,可在正常使用及缩合后实现卡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进行组装作业时,将该本体10的第一定位件11与该机壳20的第一卡合部21相结合,再以该第一定位件11为基点,令该本体1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互卡合,使该本体10卡紧在该机壳20上。若将该主体10旋转缩合时,可将该主体10以逆时针旋转,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互分离,使该本体10由该机壳20上拆下,再将该本体10旋转90度,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该第三定位件13与各该第三卡合部23相互卡合,即可实现该支撑机构旋转九十度的目的。
再者,可将每两个镜像设立的第三定位件13贯通(如图7所示),因此,只需要直接将该主体10旋转九十度,便可使该主体10旋转九十度卡合固定,不需要先拆下该主体10,再旋转90度进行组装。
实施例3还请参阅图6,它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定位件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件12可采用弹簧球卡钩,该弹簧球卡钩可由钢球、弹簧及一螺丝组成,该钢球可随该弹簧做上下的运动,用于定位,该螺丝是用于支撑该弹簧且使该弹簧装拆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借由第一定位件为基点,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第三定位件与机壳的第三卡合部相互卡合,并借由第二定位件限制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使该本体卡紧在该机壳上,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支撑机构的受力均匀,不仅可防止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件因受到冲击力与电子设备的盖体脱离,且不需使用工具,使其组装或拆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机构,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机壳具有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多个第三卡合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至少包括本体;第一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用于定位该本体与该机壳的相对位置,并令该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第二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二卡合部相对应,限制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以及多个第三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多个第三卡合部相对应,当该本体转动、该第三定位件与该第三卡合部相互卡合,将该本体固定在该机壳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是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是卡钩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是直立式卡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是平进式卡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是双向卡勾。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是弹簧式卡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定位件是L型勾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撑机构,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该机壳具有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多个第三卡合部,该支撑机构至少包括本体;第一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用于定位该本体与该机壳的相对位置,并令该本体以一定方向旋转;第二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第二卡合部相对应,限制该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以及多个第三定位件,设置在该本体上并与该多个第三卡合部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受力均匀,不仅可防止现有技术中支撑件因受到冲击力与电子设备的盖体脱离,且不需使用工具,使其组装或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G06F1/18GK2901399SQ20062011493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杜连昌, 夏宇阳, 陈志丰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