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201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 高,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一些对数据可靠性 要求很高的行业如银行、证券、电信等,如果发生意外停机或数据丢失等灾难, 其损失会十分惨重。为此数据库管理员应针对具体的业务要求制定详细的数据 库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
现有技术通常使用数据保护(Data guard)体系来实现数据库备份与突 难恢复策略。在Data guard体系中,包括一个主数据库和至少一个备用数据 库。应用端服务器连接到主数据库,进行数据读写访问;主数据库因数据变化, 会生成日志文件(Log),并将生成的日志文件通过网络传递到备用数据库,备 用数据库利用从主库传递过来的日志文件,达到与主数据库相同的数据状态, 实现数据同步。
参见图1, Data guard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数据中心主站点及同城数 据容灾中心。^叚设在数据中心主站点与同城数据容灾中心^^包括四个数据库, 其中Dbl—pri,Db2_pri,Db3_pri,Db4_pri都处于主模式,这些数据库都处于数 据中心主站点,通过光纤交换机U103、 U104共用一台高端存储U101,对外提 供服务;Dbl_stb,Db2_stb,Db3_stb,Db4-stb都处于备用模式,这些数据库都 存储于同城数据容灾中心,通过光纤交换机U105、 U106共用一台高端存储 U102,应用从对应主库传递过来的日志。
数据中心主站点利用Data guard技术,通过同城网络不断地向同城数据 容灾中心传递日志文件,同城数据容灾中心的 Dbl_stb,Db2_stb, Db3—stb, Db4 — stb几台物理备用凝:才居库不断应用/人对应主库Dbl-pri,Db2-pri,Db3—pri,Db4-pri传递过来的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 达到与主数据库数据同步的状态。
从以上现有技术可以看出,数据中心主站点的数据库都处于主模式状态, 所有的应用服务器都会连接到数据中心主站点的数据库进行读写访问,为客户 提供服务。同城数据容灾中心的数据库都处于备用模式状态,它们只是应用从 数据中心主站点主库传递过来的日志,这些数据库所使用的主机及高端存储基 本处于闲置状态。随着联机事物处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OLTP ) 业务的高速发展,由于在数据中心主站点,多个数据库共用 一台高端存储设备, 这台共用的高端存储设备会很快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中 心主站点所使用的高端存储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而数据容灾中心的高端存储 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数据中心的主站点的高端存储因其 承担所有的业务访问压力,执行应用服务器的请求时间过长,无法满足高速增 长的业务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装置,以 解决现有技术中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压力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
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 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 最大I0PS之和,得到第一数值;
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 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如果是,则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 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其中,如果再次进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还包括再次选择至少 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二数值; 计算所述第 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 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
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如果是,则将再次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
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其中,在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之前,还包括 确定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计算所述处于主模式的
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
IOPS之和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进入所述选择至少一个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步骤。 其中,还包括
应用服务器连接到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
切换后处于主^^莫式的凄t据库生成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传递给对应 的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
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利用所述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达到与对 应的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lt据库同步的状态。
其中
利用数据保护技术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 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其中当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对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时,选择其 中 一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模式的相互切换。
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装置,包括
最大IOP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 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数据库选择单元,用于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 到第一数值;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 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选择的各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 主模式。
其中,
所述数据库选择单元还用于再次选择至少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
第二数值;并计算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
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再次选择 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 切换为主模式。
其中,
所述最大IOPS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 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 计算所述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 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的差值;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触发所 述数据库选4奪单元进行所述选择至少 一个处于主才莫式的数据库的步骤。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利用数据保护技术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 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其中当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对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时,所述数 据库选择单元选择其中一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模式的相互切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首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业务压力分布在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 端存储和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上,緩解了处于主模式的数据
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压力,使得整个0LTP业务在有限的硬件资源的条件下仍 然可以健康稳定的运行。同时,使得硬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了硬件投 资成本。
其次,即使当共享同一高端存储的全部数据库都发生灾难时,也只需要对 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做尽可能的日志补齐或数据恢复,而不需要对全部数据 库进行日志补齐或数据恢复。


图l是现有技术数据保护体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保护体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对数据库才莫式进行切换的方法是将原来的主数据库切换成 备用数据库,原来的备用数据库切换成主数据库;切换后,应用服务器会自动 连接到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进行读写访问,此时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产 生日志文件,并将产生的日志文件通过网络传递给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 库,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应用这些日志文件,来达到数据的同步。本 发明实施例针对这一特点,对现有Data guard体系进行改进,将一些主;f莫式 的数据库从数据中心主站点切换到同城容交中心,以期降j氐数据中心主站点的 存储压力。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S202: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 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一数值;
S203: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 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每秒输入/输出次数(I/O Per Second, IOPS)指的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 能够处理的最大的I/O频度,是体现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主要的指标。在data guard体系中,对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而言也会受到最大IOPS的限制,一 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在输入或输出数据时,不会超过这个限制;而各个处于 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一个高端存储,因此这个高端存储的IOPS为各处于主模 式的数据库的IOPS之和。对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而言,由于只需接收从 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传递过来的日志文件,不存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 输,因此在主模式的数据库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时,处于备用模式的数 据库的只产生很小的IOPS值,因此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 IOPS也很小,这也就是同城数据容突中心基本闲置的体现。
由于将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后,相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 据库会切换为主模式,这些切换后为主模式的数据库会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 的传输,使得原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IOPS等于该切换为 主模式的数据库的IOPS;当然,也可能同时将一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 为备用模式,则原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IOPS等于各切换 为主模式的数据库的IOPS之和。在data guard体系中,通常处于备用模式的 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比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性能要差,因 此在选择进行切换的数据库时,要考虑原备用模式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所能 承受的最大IOPS的限制。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选择待切换的数据库 组合时,要保证各最大IOPS之和小于备用模式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 受的IOPS最大值。
例如,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所能承受的最大IOPS是 25000;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Dbl最大IOPS为14000; Db2最大IOPS为12000; Db3最大IOPS为6000; Db4最大IOPS为4000;
则选择的进行模式切换的数据库组合可以是Db3和Db4,因为Db3和Db4 的最大IOPS分别为6000和4000,其和为10000,小于处于备用^t式的数据库 共享的高端存储所能承受的最大IOPS: 25000;同理,也可以选择Db2和Db4 或Db2、 DB3和DB4等组成的其它组合,只要保证组成每个组合的各个数据库 的最大IOPS之和小于原备用模式数据库共存的高端存储所能承受的最大IOPS 即可。
S204:如果是,则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 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参见图3,假设进行模式切换的数据库为Db3和Db4,则将Db3和Db4的 主模式从数据中心主站点切换到同城数据容灾中心,在图3中,也就是分别将 Db3_pri、 Db4_pri切才灸为Db3 — stb、 Db4_stb,同时Db3 —stb、 Db4 — stb切^奐为 Db3-pri、 Db4_pri,可以用Database牙支术来实现这一切换。
切换后,在数据中心主站点,Dbl-pri,Db2—pri处于主模式,对外提供服 务;Db3_stb, Db4_stb处于备用模式,只作数据恢复,不对外提供服务。
在同城数据容灾中心,Dbl —stb, Db2_stb处于备用才莫式,只作数据恢复,不 对外提供服务;Db3—pri,Db4_pri处于主模式,对外提供服务。
利用上述方法实现了数据库模式的切换以后,参见图3,如果在数据中心 主站点,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仍然很大,仍然会对数据中 心主站点的高端存储带来很大的压力,可以再次进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下面 对这种再次切换的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二、参见图4,在进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以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的再次切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再次选择选择至少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S402: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二数值;
S"3:计算所述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
S404: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S405:如果是,则将再次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 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仍然以实施例一中的例子为例,假设第一次切换时将Db3和Db4的主冲莫式 从数据中心主站点切换到了同城数据容灾中心,如果数据中心主站点还需要进 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则再选择至少一个待切换的数据库,比如选择的为Db2, 计算Db2、 Db3和Db4的最大IOPS之和,该例中为22000,再与同城数据容灾 中心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做比较,该例中由于22000小于25000, 则可以再将Db2的主模式从数据中心主站点切换到同城容灾中心。
上述方法实现了数据库模式的转换,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数据库模式 转换的主要目的是緩解数据中心主站点高端存储的压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只有在数据中心主站点高端数据库的压力较大时才进行数据库模式的转 换,下面对此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三,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501:确定处于主模式和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分别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 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S502: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计算所述处于主 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的最大IOPS之和的差值;
S503: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或小于等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进入 S504;如果否,退出;
S504 — S506与S202 — S204相同。
数据中心主站点高端存储的压力大小体现在响应请求的时间长短上。响应 请求的时间会受到数据中心主站点的高端存储承受的IOPS的影响,高端存储 承受的IOPS越大,响应时间就越长,反之高端存储承受的IOPS越小,响应时 间就会越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置一个阈值,使得当高端存储能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的差值大于这个阈值时,不会
使响应请求的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不对数据库的模式进行切换。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 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可能对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 的数据库,此时本发明所述的切换只对这些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中的 一个进 行一对一的切换。
根据以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后,应用服务器会自动连4妻到 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读写访问,也就是,连接到数据中心
主站点的Dbl一pri,Db2—pri和同城数据容灾中心的Db3一pr i, Db4—pr i ,这些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产生日志文件,然后,数据中心主站点 的Dbl —pri,Db2_pri将产生的日志文件传递给同城婆:据容灾中心的Dbl_stb, Db2 —stb;同城数据容突中心的Db3_pri, Db4_pri将产生的日志文件传递给数 据中心主站点的Db3-stb, Db4一stb;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利用收到的日志 文件,达到与对应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相同的数据状态,实现数据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实现了更高级别的数据 保护与容灾能力。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如果数据中心主站点的部分或全部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发生灾难时,由于同城数据容灾中心数据库与数据中心主站 点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一段时间的差距,丢失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多。而采用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管是数据中心主站点,还是同城数据容灾中心,都有 一部份数据库是运行在主模式状态,所以即使当数据中心主站点或者同城数据 容灾中心任何一个中的全部数据库都发生灾难时,也只有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 库会丢失一些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据库都会丟数据,因为处于主模式的数据 库没有任何的数据丢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对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 库做尽可能的日志补齐或数据恢复,而不需要对全部数据库进行日志补齐或数 据恢复。
通过以上所述可见,在数据库体系结构上已经实现了一种交叉体系结构, 将业务压力分布在两台高端存储上,极大的緩解了数据中心主站点高端存储的 压力,使得整个0LTP业务在有限的硬件资源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健康稳定的运行。同时,使同城数据容灾中心的硬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不再是只有在 数据中心主站点发生毁灭性灾难时,才体现其价值,而是能够为业务提供服务 与支持,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企业的硬件投资,节约了硬件投资成本。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 一种数据库模
式转换的装置,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
最大10PS确定单元U601,用于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
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数据库选择单元U602,用于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计算单元U603,用于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
得到第一数值;
判断单元U6(M,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 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模式切换单元U605,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选择 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 切换为主模式。
进行数据库模式的切换时,由最大IOPS确定单元U601确定处于备用模式 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的最大IOPS后,数据库选择单元U602,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然后由计算单元U603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 到第一数值;判断单元U604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 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如果是,模式切换单元'J6G5将 所述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
的数据库切换为主^:莫式。
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 数据库选择单元U602还用于再次选择至少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计算单元U603还用于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 到第二数值;并计算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
判断单元U604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模式切换单元U605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再次选 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 库切换为主才莫式。
与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 最大IOPS确定单元U601还用于确定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
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
计算单元U603还用于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
计算所述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
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的差值;
判断单元U604还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触发 所述数据库选择单元进行所述选择至少 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步骤。
完成切换的过程由数据保护技术来完成时,模式切换单元U605利用数据 保护技术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 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当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对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时,数据库选择单 元U602选择其中一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模式的相互切换。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库模式转换的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
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 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 之处。综上所述,本il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一数值;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如果是,则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再次进行数据库模式 的切换,还包括再次选择至少 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二数值; 计算所述第 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 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如果是,则将再次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 式的数据库之前,还包括确定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计算所述处于主模式的 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 IOPS之和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进入所述选择至少一个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用服务器连接到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切换后处于主^^莫式的ft据库生成日志文件,并将所述日志文件传递给对应的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后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利用所述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达到与对 应的切换后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同步的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数据保护技术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 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对 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时,选择其中一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模 式的相互切换。
7、 一种数据库模式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大IOPS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 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 数据库选择单元,用于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 到第一数值;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 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选择的各处 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 主模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选择单元还用于再次选择至少一个原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再次选择的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二数值;并计算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之和,得到第三数值;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三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再次选择 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IOPS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处于主^^莫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 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并 计算所述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与各处于 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的差值;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置阈值,如果是,触发所 述数据库选择单元进行所述选择至少 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步骤。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单元利用数 据保护技术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 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对 应多个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时,所述数据库选择单元选择其中一个处于备用 模式的数据库进行模式的相互切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库模式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以及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选择至少一个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计算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的最大IOPS之和,得到第一数值;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小于所述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能够承受的最大IOPS;如果是,则将选择的各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备用模式,并将对应的处于备用模式的数据库切换为主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库模式转换的装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缓解了处于主模式的数据库共享的高端存储的压力,同时,使得硬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了硬件投资成本。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1556585SQ20081008920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林 赵 申请人: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