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352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扩充模组,特别关于一种具有传输单元的扩充模组及 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者操作一电子装置时,除了电子装置既有的功能外,如能配合安装 额外的扩充卡及传输线等媒介,将能提供电子装置更多功能的选择。然而,随着科 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使用者可依实际需要选择部分功能 内建于电子装置,另外一些较少用的功能则可选择外部扩充等方式来选购所需的电 子装置。然而,在电子装置的功能扩充的过程中,不但要额外加购扩充单元,且必须 拆卸电子装置以将扩充单元置入其中;若选择直接外部扩充的方式虽然可免去拆卸 的步骤,却会改变电子装置的外观,且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能够避免拆卸电子装置 或改变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同时兼顾电子装置的外观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 套件能避免拆卸电子装置或改变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就能额外附加至少一扩充 功能于一电子装置。因此,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充模组,连结于一扩充式套 件,扩充式套件套设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传输单元。扩充模组包含一本 体、 一外接单元及第二传输单元。外接单元设置于本体;第二传输单元与外接单元 及电子装置的第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充式套件,套设于一电子装置,电子 装置具有第一传输单元,扩充式套件包含一套体及一扩充模组。套体容置电子装置; 扩充模组连结于套体并与电子装置电性连接,扩充模组包含一本体、 一外接单元及 一第二传输单元。外接单元设置于本体;第二传输单元与外接单元及电子装置的第
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其藉 由外接单元与传输单元,以电性连接一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能够额外附加至少一 扩充功能,使用者无须因一新功能而额外增购新的电子装置。与已知技术相较,本 实用新型的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能够在不改变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 同时兼顾电子装置的外观,并能额外附加至少一扩充功能于一电子装置。


图1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模组的结构示
意图1B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模组整合于扩 充式套件的结构示意图1C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模组连结于扩 充式套件的结构示意图2A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式套件与电子装 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B为图2A所示的扩充式套件与电子装置经拨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模组及其应 用的扩充式套件,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加以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A、图1B及图1C所示,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 扩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具有扩充模组的一种扩充式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另一种具有扩充模组的扩充式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请参照图1A所示,扩充模组l包含一本体ll、 一外接单元13及第二 传输单元15。其中,本体ll的材质可为皮质、硅胶、塑胶、橡胶…等等;外接单
元13则是设置在本体11内,而第二传输单元15则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而设置在本
体11内部、或部分、或完全裸露在本体11夕卜,且外接单元13与第二传输单元15 彼此电性连接。
再请将图1B及图1C一并与上述图1A—同参照,其中图1B所示的扩充式套 件与扩充模组整合为一体的结构,而图1C所示的扩充式套件则是连结扩充模组。 扩充式套件3可套设于一电子装置(图未显示),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传输单元(图 未显示),其与扩充模组1的第二传输单元15电性连接,换言之,第二传输单元 15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外接单元13,另一端则是电性连接于第一传输单元。
其中,扩充模组1的本体11与扩充式套件3可为一体成型的态样,如图1B 所示。当然,扩充模组1还可利用一连接组件2以连结于扩充式套件3,如图1C 所示。扩充模组1与扩充式套件3之间连接的方式可利用扣合、卡合、沾粘…等机 构的设计以连接,俾使扩充模组1能够可拆卸地连结于扩充式套件3。举例来说, 当电子装置置放于扩充式套件3的过程中,若第二传输单元15外露于本体11时, 为避免电子装置与第二传输单元15发生损伤,可藉由连接组件2以将扩充模组1 部分掀开,待电子装置完全容置于扩充式套件3后再复原扩充模组1所掀开的部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是以扣合件2a、 2b为例以说明连接组件2的态 样,不过此态样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其中,外露于本体11的第二传输单元15为一凸起的扣合件2a,相对设置于 电子装置的则为一凹陷的扣合件2b,以对应容置外露于本体11的第二传输单元15, 当然,第二传输单元15外露于本体11的态样亦可依实际需要以一凹陷或平整的结 构,而设置于电子装置的则是与之对应的机构设计即可,于此将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若扩充模组1为可拆卸式的设计,则使用者可依实际需要选购或租赁 不同功能的扩充模组l,而无须购置新的电子装置,因此对于电子装置的外观或重 量均不会造成额外的负担,让使用者能够轻松地享有所需要的扩充功能,且扩充式 套件3更设计有一透明区域A,便于让使用者可藉由此透明区域A以对电子装置的
屏幕进行检视或操作按键等控制。
在此,外接单元13及第二传输单元15虽以独立构件为例说明,亦可依实际 需要将外接单元13与第二传输单元15整合为单一组件(图未显示),藉由整合扩 充模组1所需要的体积,以减少扩充过程对于电子装置的体积改变。
上述仅针对扩充模组与扩充式套件的单独结构与结合结构进行说明,为使本 实用新型的特征更为明显,以下则揭示出具有扩充模组的扩充式套件与电子装置之 间的搭配,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2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式套 件与电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扩充式套件3套设于一电子装置5,其中,电子装置 5具有第一传输单元55,扩充式套件3包含一套体31及一扩充模组1,套体31用 以容置电子装置5,扩充模组1连结于套体31并与电子装置5电性连接,扩充模 组l则包含一本体ll、 一外接单元13及一第二传输单元15,外接单元13设置于 本体11,第二传输单元15与外接单元13及电子装置的第一传输单元55电性连接。 于本实施例,扩充模组1的本体11与扩充式套件3的套体31以一体成形为例说明, 当然,扩充模组1与扩充式套件3之间亦可设计成独立元件。在此,电子装置5以一手机为例说明,故扩充式套件3以一手机态样呈现。 电子装置5内建有一第一传输单元55及一控制单元53。为使电子装置5能电性连 接于扩充式套件3上的扩充模组1,电子装置5更设有一连接件59与一活动件57。 连接件59为第一传输单元55对外的电性连接头,活动件57则可用以带动连接件 59于电子装置5上的位置。相对地,扩充式套件3具有一穿孔37与一连接件39, 穿孔37与电子装置5的活动件57对应设置,以使活动件57得藉由穿孔37而露出 于扩充式套件3,扩充式套件3的连接件39位置则恰对应于电子装置5的连接件 59的位置,详言之,当电子装置5在置入于扩充式套件3时,为避免电子装置5 与扩充式套件3在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的问题,故此时电子装置5上的连接件59 为收纳在电子装置5内的态样,如图2A所示;而当电子装置5装设于扩充式套件 3内后,使用者可透过穿孔37以滑动活动件57,如图2B中虚线箭头方向所示,以 带动连接件59使其自电子装置5的一侧延伸而凸出于电子装置5外,如图2B中实 线箭头方向所示,并进一步与扩充式套件3上的连接件39电性连接。另,有线传输方式则可藉由导线或排线等连接方式,再经由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进行讯号传输。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第一传输单元15与第二传输单元55之间除了可 藉由上述有线方式传输外,亦可依实际需要设计为无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则 包含有藉由无线传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其中,无线传输方式选自红外线(InfraredRadio, IR)、蓝牙(Bluetooth)、微波(Microwave)、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或近距离无 线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技术;直接接触方式选自导电销(pin)、 导电片或导电块进行讯号传输。电子装置5除上述手机态样外,亦可以其他可携式电子装置为例说明,例如 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持式电脑(hand-held PC)、超级移动电脑(UltraMobile PC, UMPC)、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全球卫星定位装置(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无线数据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装置、数字相机、翻译机、MP3播放装置、MP4播放装置、收音装置、数位录影装 置、DVD播放装置、游戏装置或移动通讯装置。当电子装置5或其他具有多媒体影音功能的可携式3C电子装置组装本实用新 型所揭露的扩充模组l或扩充式套件3时,因扩充模组1设有外接单元13,外接 单元13选自可接收来自数字视讯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数 字音讯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DAB)、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第三代(3rd Generation, 3G)移动 通讯、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 PHS)、无线电、蓝牙 通讯或网络等的讯号,故可对电子装置5进行功能扩充,此时,电子装置5更具有 一控制单元53,控制单元53与外接单元13电性连接。控制单元53具有数字讯号 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或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以便对于讯号作后续的处理动作。如此可 简化电子装置5内建诸多功能所需的体积与成本,使用者可依实际需要选购合适的 电子装置5,当扩充模组1或扩充式套件3的第一传输单元15与电子装置5的第 二传输单元55进行讯号传输后,透过其控制单元53的处理,即可在电子装置5 进行通讯或影音等多媒体功能的运作。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其藉 由外接单元与传输单元,以电性连接一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能够额外附加至少一 扩充功能,使用者无须因一新功能而额外增购新的电子装置。与已知技术相较,本 实用新型的扩充模组及其应用的扩充式套件能够在不影响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 进行改变,并同时兼顾电子装置的外观,能额外附加至少一扩充功能于一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 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扩充模组,连结于一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扩充式套件套设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传输单元,该扩充模组包含一本体;一外接单元,设置于该本体;以及第二传输单元,与该外接单元及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及该第二传输单 元为独立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与该第二传输单 元整合为单一组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该扩充式套件一体 成型。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更具有一控制单 元,该控制单元与该外接单元电性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具有数字讯号处 理器、中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单元与该第二传 输单元之间藉由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传输方式为红外线、 蓝牙、微波、射频、无线射频辨识技术或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可携式电子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数字 电视、网络电视、手持式电脑、超级移动电脑、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全球 卫星定位装置、无线数据服务装置、数字相机、翻译机、MP3播放装置、MP4播 放装置、收音装置、数字录影装置、DVD播放装置、游戏装置或移动通讯装置。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接收来自数字 视讯广播、数字音讯广播、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第三代移动通讯、个人手持电话系 统、无线电、蓝牙通讯或网络的讯号。
12、 一种扩充式套件,套设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第 一传输单元,该扩充式套件包含-一套体,容置该电子装置;以及一扩充模组,连结于该套体并与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该扩充模组包含 一本体;一外接单元,设置于该本体;及一第二传输单元,与该外接单元及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及该第二传 输单元为独立构件。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与该第二传 输单元整合为单一组件。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与该扩充式套件 一体成型。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更具有一控 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该外接单元电性连接。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具有数字讯 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单元与该第 二传输单元之间藉由无线或有线方式传输。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无线传输方式为红外 线、蓝牙、微波、射频、无线射频辨识技术或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可携式电 子装置。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数 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持式电脑、超级移动电脑、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全 球卫星定位装置、无线数据服务装置、数字相机、翻译机、MP3播放装置、MP4 播放装置、收音装置、数字录影装置、DVD播放装置、游戏装置或移动通讯装置。
22、 如权利要求12的所述的扩充式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单元接收来自数字视讯广播、数字音讯广播、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第三代移动通讯、个人手持电 话系统、无线电、蓝牙通讯或网络的讯号。
专利摘要一种扩充模组,连结于一扩充式套件,扩充式套件套设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传输单元。扩充模组包含一本体、一外接单元及一第二传输单元。外接单元设置于本体;第二传输单元与外接单元及电子装置的第一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一种应用扩充模组的扩充式套件亦一并揭示。
文档编号G06F13/38GK201215640SQ20082005885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炜 张 申请人: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