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654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制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调制设备和图 像显示设备,其具有应对措施以便减少不想要的发射噪声。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LCD ) 、 LED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 )、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或电致发光(EL)显示器之类的图像显示设 备包括按照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用于向所述像素提供图像信号的信 号线驱动电路和用于向所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发送图像数据的电路基 板。被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在电路基板上发送并且被输入到信 号线驱动电路。
通常,被输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数字图像数据是被提供到像素 的数据,所述像素对应于诸如红(R)、绿(G)和蓝(B)的颜色元 素。并行发送这些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每个颜色元素的灰度级由8 个比特表示,那么发送8个比特x 3 = 24个比特的数字图像数据。
近年来,图像显示设备已经具有大屏幕以及高清晰度。因而,经 由图像显示设备的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发送的图像数据的频率也变 得很高。当发送具有高频率的数字数据时,在一些情况下导致被称作 电磁干扰(EMI)的电磁噪声。从而,减少EMI的必要性增加。
作为用于减少EMI的方法,提出了差分数据传输系统,诸如 LVDS (低压差分信号传送)、TMDS (最小跳变差分信号传送)和 RSDS (减小摆幅差分信号传送)。
然而近年来,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图像显示设备已经具有高清 晰度。即便如在LVDS中那样进行向小幅度差分信号的转换,从传输 线路所产生的EMI也引起问题。作为用于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存在"垂直差分传输系统",其是用于利用相对小规模的电路配置来减
少EMI的传输系统(日本专利No.3645514和日本专利No.3840176)。 近年来,在图像信号中灰度级的数目越来越增加,如26 = 64个 灰度级、28 = 256个灰度级以及21D = 1024个灰度级。用于发送差分信 号的数据传输系统不仅包括LVDS数据,而且广泛地包括TMDS、 RSDS和显示端口。在常规系统中,通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在多个串 行数据线上布置数据比特信息来通过多个差分线进行传输。然而,并 不知道当对具有任意传输阵列和任意灰度级的图像数据进行垂直差 分处理以及进行数据比特映射时的最优布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调制设备、 解调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当发送图像数据作为串行差分信号时这些 设备能够减少从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EMI而不考虑比特的数目和 串行数据的数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调制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置 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和差分信号发射器,被 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其中差分数据阵 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据阵列 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 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 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
色、绿色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发射器单元 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多个比特布 置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一对相邻的差分数据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 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 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的最高阶 比特的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该时间段 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调制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 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和差分信号发射器单 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其中差分 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 据阵列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 符号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控制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 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 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 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发射器单元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 降序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多个比特布置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 一对 相邻的差分数据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 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 一个像素的控制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 该时间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
按照本发明附加方面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 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差分信号发射器,被 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至少一对差分信 号传输线,用于发送所述串行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 经由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线所发送的串行信号并且输出垂直差分数字 数据;垂直差分解码单元,被配置为被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解码为 数字图像数据;和图像显示单元,被配置为被提供数字图像数据作为 输入并且根据所述数字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其中差分数据阵列组, 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据阵列组包括 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数据,所 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 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 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针对一对差分 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灰度级数据布置到串行信 号中,而对于另一对差分数据对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
8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 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的最高阶比特的数据布置 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 中。
按照本发明另一附加方面的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 被配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差分信号发射 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至少一对差分 信号传输线,用于发送所述串行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被配置为接 收经由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线所发送的串行信号并且输出垂直差分数 字数据;垂直差分解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解码 为数字图像数据;和图像显示单元,被配置为被提供数字图像数据作 为输入并且根据所述数字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其中差分数据阵列 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据阵列组 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数 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控制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 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 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字数据, 并且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 于一个像素的灰度级数据调制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一对差分数据 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 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控制 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该时间段的后半 段或前半段中。


图1是用于示出按照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基本部分的框
图2是用于示出垂直差分编码单元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用于示出垂直差分解码单元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图4是用于按照一实施例解释串行传输阵列组的原理图5A和5B是用于示出当在差分信号中出现不均匀时在差分信
号线上所产生的电^f兹场的状态的示意图6是用于示出当在两组差分传输线路中各差分传输线路上的
电势已经改变时所产生的电流的示意图7是用于示出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示出当差分传输线路1上的信号从L改变到H并且
差分传输线路2上的信号从L改变到H时流过传输线路1-1和传输线
路2-2的电流量变得大于流过传输线路1-2和传输线路2-1的电流量
的示意图9是用于示出因为从各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的方向变得 相反而使得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互相抵消并且EMI 被减少的示意图IO是按照灰度级的自然图像A的直方图ll是按照灰度级的字符图像的直方图12示出了在对自然图像A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 取0的;f既率;
图13示出了在对自然图像B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 取0的概率;
图14示出了在对自然图像C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 取0的概率;
图15示出了在对字符图像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取 0的概率;
图16示出了在对工作屏幕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取 0的概率;
图17是用于按照颜色说明垂直差分图像的亮度的图; 图18示出了当显示字符图像原始画面和自然图像原始画面时从 液晶监视器按照3M方法的垂直分量的辐射强度;
图19 (a-l)到19 (c-2)是用于解释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图20A和20B是用于示出当N = 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7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和按照灰度级的数据波形的示意图21是用于示出当N = 0时经过两个时钟周期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7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22示出了当显示字符图像原始画面、垂直差分图像和受到最优数据映射的图像时从液晶监视器按照3M方法的垂直分量的辐射强度;
图23是用于示出在对自然图像B中的8比特原始画面和7比特原始画面的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取O的概率的示意图24是用于当N < 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5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25是用于当N < 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6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26示出了当N < 0时经过两个时钟周期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6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例子;
图27是当N < 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9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28是当N > 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9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29是当N>0时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10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30是用于当N > 0时经过两个时钟周期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9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31是用于当N > 0时经过两个时钟周期在7列串行数据中布置10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32是当N > 0时在2列串行数据中布置7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图33是当N > 0时在2列串行数据中布置8比特垂直差分图像 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和
图34是当N > 0时在2列串行数据中布置9比特垂直差分图像 数据的数据映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基本部分的框 图。换句话说,图1示出了向液晶显示设备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的具体 例子。
从图形控制器10所输出的数字图像数据50被垂直差分编码单元 12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52。通过编码所获得的垂直差分数字数 据52被差分信号发射器14转换为串行差分信号数据54。通过由差分 信号发射器14转换为串行差分信号所获得的串行差分信号数据54例 如经由四对差分信号传输线路输入到差分信号接收器16。此时,时钟 信号也由独立提供的一对差分信号传输线路发送到差分信号接收器 16。
差分信号接收器16接收串行差分信号数据54并且向垂直差分解 码单元18输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56。垂直差分解码单元18把垂直差 分数字数据56解码为数字图像数据58。通过解码所获得的数字图像 数据58被输入到液晶显示器单元中的信号线驱动电路20并且在所述 液晶显示器单元上显示图像。
现在将描述各单元的操作。
图2是用于示出垂直差分编码单元12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输 入图像数据50被输入到线路存储器12A和差分电路12B。线路存储 器12A暂时保持输入图像数据50,把它延迟预定时段,然后向差分 电路12B输出所保持的图像数据50 (以下被称为"在先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线路存储器12A把图像数据延迟一个水平扫描周期
12然后输出。差分电路12B对图像数据和所述在先图像数据执行异或操 作并且输出差分数据52。
如果图像数据50由n个比特表示,那么因为需要l个比特作为 符号比特,所以差分数据52变为(n+l)比特的数据。在图l所示出 的具体例子中,独立于图形控制器IO提供垂直差分编码单元12。然 而,在垂直差分编码单元12中所进行的处理是简单的,并且把垂直 差分编码单元12结合到图形控制器10中也是容易的。
图3是用于示出垂直差分解码单元18的配置的例子的框图。输 入差分数据56和在线路存储器18A中保持的在先图像数据被输入到 加法电路18B。加法电路18B对差分数据和在先图像数据执行异或操 作并且输出图像数据58。输出的图像数据58被输入到线路存储器18A 并且在其中保持一个水平扫描周期然后被输入到加法电路18B作为 在先图像数据。在图l所示出的具体例子中,独立于垂直差分解码单 元18提供液晶显示设备中的信号线驱动电路20。然而由于在垂直差 分解码单元18中所进行的处理是简单的,所以把垂直差分解码单元 18结合到信号线驱动电路20中也是容易的。
另一方面,差分信号发射器14把并行的数字信号图像数据52 转换为串行的小幅度差分信号数据54。通常,使用LVDS、 TMDS、 GVIF (千兆视频接口 )等。按照相同方式,差分信号接收器16接收 所发送的串行小幅度差分信号数据54并且输出并行的数字信号数据 56。
图4是用于解释把串行信号从差分信号发射器14发送到差分信 号接收器16的原理图。串行信号传输线路包括L对差分传输线路和 一对时钟传输线路。换句话说,经由一对时钟传输线路和L对差分传 输线路来发送串行差分信号数据54。
串行传输阵列组54表示用于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经由L对差分传 输线路发送k比特灰度级比特数据作为M列串行数据的信号,所述k 比特灰度级比特数据是通过把图像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 据获得的。例如,布置了在第1到第M列串行数据当中任意的第p列中并且经由第l到第L差分传输线路对当中的任意第r线对的图像 灰度级数据Gq。这里,R、 G和B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和蓝色,并 且q代表在k比特灰度比特数据当中任意的第q比特。 将详细描述图4。
第p列和第r线对中的数据阵列元素是Gq。这表明布置绿色q 比特数据值。绿色可以是R (红色)或B (蓝色)。在图4中希望表 明的是,左侧始终低于或等于位于相同差分线对(图4中水平方向上 的第r线对)中右侧的阵列元素的比特次序。通过按照比特升序方向 或比特降序方向布置垂直差分数据比特值可以使数据比特值中0—1 和1—0的转换概率很小。对于水平方向上的颜色来说,期望相同的 颜色,因为比特值之间的相关变得很强从而上述转换概率变得更小。 然而即便颜色并不相同,也可以使转换概率变小。在图4中希望表明 的是,在相邻的差分线对中的比特阵列元素中的比特数目在相同的列 (在图4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第p列)中是±1或相等。对于垂直差分数 据比特值来说,与原始画面相比较按照颜色的数据比特值中的差异更 小。换句话说,由于红色、蓝色和绿色还易于在相同的数据比特采取 相同的值,所以可以通过对准相邻的差分线对的比特数目来使相邻的 差分线对的波形相同。并且最后,可以通过使相邻的差分线对之间的 比特值反转来使相邻的差分线路的波形反相。
首先,将描述由于在不同线路上相邻数据比特反转所导致的 EMI减少效应。在差分传输中,电源面和接地面的影响很小。然而在 一些情况下,由波形上升和下降之间的不均衡以及阻抗不连续部分无 意地包括了共模传输。将描述当共模电流流入电源面和接地面时导致 辐射强度大的事实。
图5A和5B是用于示出当在差分信号中出现不均匀时在差分信 号线上所产生的电/F兹场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A和5B示出了当差分信 号电势已经改变时从差分传输线路辐射的电磁场。从传输线路(电流 从纸的这一面通过该传输线路流到背面)所辐射的电磁场由虚线表 示。从传输线路(电流从纸的背面通过该传输线路流到这一面)所辐
14射的电磁场由点划线表示。电磁场的幅度由箭头长度表示。
如图5A所示,在理想的差分信号中,流过两个差分传输线路的 电流幅度彼此相等。因此,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辐射出的电磁场幅度 相等并且相位相反。因而,电磁场进入封闭状态,并且到外界的辐射 变得非常小。
然而如果差分信号的上升转变时间不同于下降转变时间,如图 5B所示流过两个差分传输线路的电流幅度是不同的。据此,从各传 输线路产生的电磁场无法互相抵消。因而,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产生 如由图5B中的实线所表示的电磁场。
图6是用于示出当在两组差分传输线路中各差分传输线路上的 电势已经改变时所产生的电流的示意图。在两组差分传输线路1和2 中,传输线路1-1和传输线路2-2上的"H (1),,和"L ( 0 ),,表明已解 调信号的H和L。在传输线路l-2和传输线路2-l上,相对于传输线 路1-1和传输线路2-2发送差分信号。当差分传输线路1和差分传输 线路2上的信号从L改变到H时,由于差分信号中的"不均匀",所 以如图6所示在传输线路1-1和1-2上流动的电流幅度彼此不同并且 在传输线路2-1和2-2上流动的电流幅度彼此不同。换句话说,由于 信号中从L到H的转变时间很短,所以流动的电流量很小,而由于 信号中从H到L的转变时间很长,所以流动的电流量很大。
图7是用于示出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的示意图。 由于从各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电磁场 相互强化并且EMI被辐射到外界。
另一方面,当差分传输线路1上的信号从L改变到H并且差分 传输线路2上的信号从L改变到H时,流过传输线路1-1和传输线路 2-2的电流量变得大于流过传输线路1-2和传输线路2-1的电流量。对 于从两个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来说,如图9所示,从各差分 传输线路产生的电磁场的方向变得相位相反。结果,电磁场互相抵消, 从而EMI变得很小。
当根据本实施例发送垂直差分绝对值数据时,如上所述,与原样发送图像数据的情况相比较,经由相邻差分传输线路发送的垂直差分
绝对值数据将同时从L改变到H或者从H改变到L的概率变得较小。 因此,出现从相邻差分传输线路产生的电磁场互相加强的状态的概率 降低,并且可以减少向外界辐射的EMI。
现在将描述垂直差分信号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垂直差分信号的情况下,添加符号比特红(R)、绿(G)或 蓝(B)。因此如果试图通过使用与普通图像信号相同数目的数据线 来发送数据,必须把k比特数据减少为(k- 1)比特并且颜色再现性 被略微降级。相应地,存在两种应对措施。
通过定时控制器和液晶驱动器的设计变化来添加用于符号数据 比特的三个信号线,并且利用保持在k比特的垂直差分数据线的数目 或灰度级的数目来进行传输。另选地,在来自传输IC单元(用于LVDS 和定时控制器的传输IC)的输出信号中,只发送控制信号Vsync、 Hsync以及EnabLe中的Vsync或者只发送Vsync和Hsync,并且由 接收IC (用于LVDS和液晶驱动器的接收IC )根据^t据信号和时钟 信号来产生Hsync或Hsync和EnabLe。在此方法中,数据线的数目 并不增加并且也不会出现灰度降级。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减少EMI的过程包括以下三项。
(1) 降低数据波形的频率。
(2) 使数据波形基本上变为相同的波形。
(3) 相邻的数据波形被反相。
为了借助垂直差分处理来减少EMI而不考虑比特数目和图像种 类,必须提取垂直差分图像的特征。 (图像种类)
关于在垂直差分处理之前的图像中的两种典型图像,示出了按照 灰度级的直方图。 一个图像是字符图像,而另一个是自然图像。在本 实施例中,自然图像不局限于真实获取的图像,而是包括关于各种画 面的图像,诸如CG图^f象和动画图像。
图IO是按照灰度级的自然图像的直方图。灰度级所取的值有很宽的幅度。R、 G和B的灰度级的频率也是不同的。图ll是按照灰度级的字符图像的直方图。灰度级只是白色(0) 和黑色(255: 8比特图像数据)。在同一像素中,R、 G和B基本上 取相同的值。现在将描述通过对在图IO中所示出的自然图像和在图ll中所示 出的字符图像进行垂直差分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现在将描述用于 发送图像信号的灰度级作为二进制数据比特的数字传输系统。垂直差 分图像在图像的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关性,即具有类似的图像。因此, 差异变为基本上等于0的值。将对每个图像种类检查每个数据比特取 0的概率。在图12到16中示出了在垂直差分图像中每个数据比特取O的概率。图12示出了在具有低空间频率的自然图像A中的概率。图12 示出了在通过把图10中所示出的自然图像转换为垂直差分图像所获 得的垂直差分图像中每个数据比特取0的概率。图13示出了具有中 级空间频率的自然图像B的情况。图14示出了具有高空间频率的自 然图像C的情况。图15示出了具有高空间频率的字符图像的情况。 图15示出了在通过把在图11中所示出的字符图像转换为垂直差分图 像所获得的垂直差分图像中每个数据比特取0的概率。图16示出了 用于进行具有高空间频率的表格计算和文章生成的工作屏幕。根据在图12到16中所示出的直方图来获得与图像种类无关的共同项。(Al)在垂直差分图像中,高阶比特取0的概率大于或等于低 阶比特取0的概率。(A2)与垂直差分图像的最低阶(0)比特相比,符号比特取0 的概率更高。然而,与次低阶比特相比,符号比特取O的概率较低。(A3)在同一图像中,在垂直差分图像中任意数据比特取0的 概率在颜色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Al)的原因是在典型的自然图像和字符图像中图像数据在垂17直方向上具有相关性,从而灰度级差异取0或很小的数的概率很高。通过考虑符号比特的数据值可能取的值来获得(A2)的原因。 当差分数据为正或0时,符号比特被设置为等于0,而当差分数据为 负时符号比特等于l。换句话说,当出现差异时符号比特并不总是l。 然而最低比特也并不总是1,最低阶比特取0的概率在数据比特中最 大。因此,最低阶比特取0的概率小于差分数据取0的概率。现在将参考图17描述(A3)的原因。图17按照R、G和B示 出了在原始画面中相同对象部分的垂直方向上任意的第(ii-l)像素和 任意的第n像素以及在两个像素之间的差分图像的亮度。在自然图像 和字符图像中,只要对象和模式是相同的,在相邻像素之间的颜色相 关性就很高。特别是在自然图像中,在加光的位置或者在阴影部分中, 亮度逐渐变暗或变亮。由于此现象,对于相同的对象以及所有颜色灰 度级处于升序方向、降序方向或者在一个方向上对准的情况的频率很 高 相反地讲,在相同的对象和相同的模式中,某种颜色的亮度增加 而另一种颜色的亮度降低的频率很低。因此,在垂直差分图像的亮度 中R、 G和B值变为相同的概率^f艮高。图18示出了从高清晰度监视器提供的自然图像原始画面和字符 图像原始画面的EMI测量结果。字符图像中的辐射比自然图像中的 更高。原因如下。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R、 G和B的所有数据比特 对于每个像素同时进行转变,并且相位被对准。如果在诸如LVDS传 输单元之类的串行数据单元中产生噪声,那么EMI互相加强。这就 是原因。另外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空间频率很高并且数据开启和关 闭的次数增加。因而,数据频率相对很高。以下,将描述在垂直差分处理之后字符图像中数据比特的特征。 在黑白字符图像的情况下,只出现以下三种图案的图像。任意的像素A(第(I!)行—第(ii-l)行是白色—白色和黑色— 黑色)(Rfugo, R6, R5, R4, R3, R2, Rl, R0) = (0, 0, 0, 0, 0, 0, 0, 0) (Gfugo, G6, G5, G4, G3, G2, Gl, G0) = (0, 0, 0, 0, 0, 0, 0, 0)18(Bfugo, B6, B5, B4, B3, B2, Bl, B0) = (0, 0, 0, 0, 0, 0, 0, 0) 任意的像素B (第(n)行—第(n-l)行是白色—黑色)
(Rfugo, R6, R5, R4, R3, R2, Rl, R0) = (1,1, 1, 1, 1, 1, 1, 1) (Gfugo, G6, G5, G4, G3, G2, Gl, G0) = (1, 1, 1, 1, 1, 1, 1, 1) (Bfugo, B6, B5, B4, B3, B2, Bl, B0) = (1, 1, 1, 1, 1, 1, 1, 1)
任意的像素C (第(n)行—第(n-l)行是黑色—白色) (Rfugo, R6, R5, R4, R3, R2, Rl, R0) = (0, 1, 1, 1, 1, 1, 1, 1) (Gfugo, G6, G5, G4, G3, G2, Gl, G0) = (0, 1, 1, 1, 1, 1, 1, 1) (Bfugo, B6, B5, B4, B3, B2, Bl, B0) = (0, 1, 1, 1, 1, 1, 1, 1)
首先,现在将描述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垂直差分图像降低数据频 率的事实。图11是按照灰度级的字符图像的直方图。取0的概率很 低,并且其大约为15%。图15示出了作为灰度级比特次序的函数进 行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每个数据比特取0的概率。取0的概率增加到 92%。结果,平均的数据频率变低。对于EMI来说,在很多情况下 由较高的数字数据信号谐波所导致的不想要的辐射磁场噪声带来问 题。因此,如果数据频率变低,由于由共模电流所导致的电磁场辐射 强度与频率成正比,所以辐射也降低。
现在将描述在字符图像中符号比特的特征。根据上述记载,垂直 差分数据中的所有数据比特在像素A、 B和C中取相同的值。另一方 面,对于符号比特来说,垂直差分图像数据和符号比特数据在任意的 像素C中取不同的比特值。此外,符号比特和最低阶比特取0的概率 比其它比特更接近于0.5。因此,如果布置符号比特和最低阶比特,0—1 和1—0的转变概率增加。为了降低串行传输数据的频率,希望在不 同于垂直差分图像比特的串行数据线路上布置符号比特。
根据以上描述,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垂直差分数据图像取近似 相同的值而不考虑比特数目。因此即便改变比特重新布置次序,数据 频率也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在自然图像中,当数据比特的次序变得 更高时,取0的概率变得更高。因此即便确定数据比特次序以便降低 在自然图像中数据的数据频率,在字符图像中的EMI减少效果也不会改变。
图19 U- 1)到19 (c-2)(自然图像和字符图像)示出了数据 比特映射方法,当经由存储M列串行数据的多个差分线对发送k-比 特图像信号时所述方法是最优的。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并行地发送。 高阶比特是在比特次序中为高的值。例如,在8比特灰度级的情况下, 最高阶比特也被称为MSB (最高有效位),并且它被表示为(R7)、 (G7)和(B7)。低阶比特是在比特次序中为低的值。例如,在8 比特灰度级的情况下,最低阶比特也被称为LSB (最低有效位),并 且它被表示为(R0) 、 (G0)和(B0)。
以下,将描述最优的映射方法。

(Bl)在一个像素中串行数据的数目是M列, (B2)可以在硬件上通过显示来表示的图像的灰度级比特的数 目为k,
(B3)符号比特对于R、 G和B中的每一个为一个比特,并且 (B4)过剩或不足的传输数据的数目是N-K-M, 以下将通过分类为以下三种模式(Cl)到(C3)来描述过剩或 不足的传输数据的数目N: (Cl) N<0 (C2 ) N = 0 (C3) N>0。
首先,现在将描述最简单的情况(C2)。 [(C2 ) : N = 0
现在将描述对于R、 G和B中的每一个,7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 据和符号比特经受LVDS数据传送(作为4行串行数据)的情况。图 19 (b-l)和19 (b-2)示出了用于存储M列串行数据的L个差分线 对和R、 G和B中每一个的垂直差分图像的k个数据比特。垂直差分 图像通过曲线耦合的原因是每个数据比特取O的概率被指明并且左侧 表明低阶比特而右侧表明高阶比特。在数字图像中,实际的数据比特取值0或值1。因此当比特值向下时,取l的概率增加。
现在将描述如在(1)中所描述的降低数据频率的频率,其是用
于减少EMI的过程。
图20A和20B示出了当灰度级是十进制的1、 2、 3和4时所获得的串行数据波形。随着灰度级增加,当被转换为串行数据时从O到l或从l到O的数据转换的次数变多。此外,在垂直差分图像数据中,当灰度级变低时频率变高。因此,可以通过从低阶比特到高阶比特布置比特来把从0到1或从1到0的数据转换的次数抑制为很小的值。在图20A和20B中所示出的映射中的阴影部分是转换概率很小的数据,并且它们是稳定地取1或0的数据。这里,A表示反转。
为了使相邻的差分线对上的波形相同,如图20A和20B所示,希望使相邻的数据线上的比特数目彼此相等。例如,在垂直差分图像的情况下,即便改变颜色,相同比特中的数据值也会取相同值的概率很高。因而,希望把具有相同比特值或至少一个比特的差异的数据比特值布置到相邻的数据阵列元素中。
当对应于一个时钟周期发送一个像素的串行数据时,可以通过减少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转变的次数来降低频率。另一方面,试图对应于两个时钟周期降低在两个像素上的频率。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比特升序来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数据,那么如图21所示按照比特降序来布置对应于下一像素的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每个时钟周期使高阶比特和低阶比特的次序反转,那么具有取0的高概率的高阶比特会持续大约一个时钟周期。因而,可以把数据频率降低到约为时钟频率的一半。
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希望在不同于如先前所描迷的垂直差分比特数据的差分线对的差分线对上布置符号比特。至于该情况下的符号比特Rfugo、 Gfugo和Bfugo,数据比特取0的概率变为在最低阶比特和次低阶比特之间(图12到16)。因此,希望把符号比特与控制信号组合,所述控制信号取近似恒定的数据比特值或最高阶比特。通过把R、 G或B的符号比特放入串行信号的前半段或后半段并且把控制信号放入串行信号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如在其它垂直差分图像的
差分线对中一样,增加从0到1的转变发生一次的概率,并且可以获
得与垂直差分图像的数据序列类似的波形。
考虑符号比特和控制信号,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在两侧的差分线对 上使数据比特相同或者使它们在一个比特之内偏移。在该情况下,仅 在一侧的差分线对上使数据比特相同或者使其在一个比特之内相符。
作为实验条件,使用字符图像中的原始画面,在图21中所示出 的映射中交换out2和out3,并且控制信号被置于第一时钟周期和第 二时钟周期中的相同位置。图22示出了当显示通过反转相邻差分线 对上的数据比特所获得的垂直差分图像时从液晶监视器按照3M方法 的垂直分量的辐射强度。应当理解通过使用垂直差分图像并且进行数 据映射在100 MHz到300 MHz的范围内的辐射强度下降了大约8 dB。 应当理解按照本实施例优化垂直差分图像和数据映射是有效的。
为了应付多个灰度级比特,对于8比特自然图像B和7比特自 然图像B,比较在垂直差分处理之后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比特值。
(Dl) 8比特自然图像原始画面—7比特垂直差分图像+符号比

(D2) 8比特自然图像原始画面—7比特自然图像原始画面(丢 弃了最低阶比特)—6比特垂直差分图像+符号比特
图23示出了结果。横坐标轴被标准化以便把最低阶比特设置为 等于0并且把最高阶比特设置为等于1。纵坐标轴表明数据比特取0 的概率。根据图23应当理解,与8比特的情况相比较,在7比特的 情况下每个垂直差分图像数据比特取O的概率增加。获得在垂直方向 上的差异等效于舍入垂直方向图像数据的最低阶比特。因此,认为与 降低在原始画面中的比特数目之前相比较,值变为0的频率增加。可 以说,与8比特原始画面的图像相比较,在7比特原始画面的图像中 每个数据比特取0的概率增加。根据图23应当理解,即便灰度级降 低也满足垂直差分图像的特征(Al)到(A3)。因此当N〈0并且同 时NX)时,根据特征(Al)到(A3)来实施数据比特映射的优化。
22[(CI) : N<0]
假定串行数据阵列元素的数目是M列并且垂直差分图像中的k 个图像数据比特小于M列。现在将参考图19 (a-1)和19 (a-2)描 述在这种情况下的最佳数据比特映射。作为一个例子,现在将描迷当 通过使用3行乘7列串行数据来转送5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和R、 G和B的符号比特时所要求的过程。
不考虑R、 G和B的次序,符号比特被布置在一行串行数据的 前半段或后半段中。
控制信号Vsync、 Hsync和enable被置于相同串行数据的后半段 或前半段中。此时,控制信号在一个帧周期的大部分中是1,并且只 有当发送信号时才变为0。因此,Vsync、 Hsync和enable被反转以 便获得与在相邻的差分线对上的高阶比特相同的波形(图24)。
现在将描述使符号比特保持原样并且移除控制信号以免导致灰 度级降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与符号比特组合的数据不仅与控制信 号組合而且与最高阶比特(R, G和B)组合,其具有取O的最高概 率(图25)。
在6比特的情况下,如果减少比特数目,那么灰度级降级变得非 常明显。因此,更希望减少控制信号线并且增加图像数据中的符号比 特。
五个比特的垂直差分图像数据被划分到两行,以便不考虑颜色而 从低阶比特改变到高阶比特。如果剩下多个比特,就在分配符号比特 的串行数据部分的中央布置所述比特。在那时,输入与在相邻的差分 线对上的数据比特值相同的数据比特值。
当对应于一个时钟周期发送一个像素的串行数据时,可以通过减 少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转变的次数来降低频率。另一方面,试图降低在 两个像素上的频率。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比特升序来布置对应于一个 像素的数据,那么如图26所示按照比特降序来布置对应于下一像素 的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每个时钟周期使高阶比特和低阶比特的次序 反转,那么具有取0的高概率的高阶比特会持续大约一个时钟周期。
23因而,可以把数据频率降低到约为时钟频率的一半。相邻的差分线对 上的所有数据比特被反转。在三行上的信号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行 和第三行上的数据比特或在第二行上的数据比特被反转,那么进一步
减少EMI (图24到26)。 [(C3 ) : N > 0
假定串行数据阵列元素的数目是M列并且垂直差分图像中的k 个图像数据比特大于M列。现在将参考图19 (c-l)和19 (c- 2)描 述在这种情况下的最佳数据比特映射。
首先,作为先决条件,在一个时钟周期期间所发送的阵列元素的 数目必须大于数据信号的数目以便把所有数据比特布置到串行数据 中。因此,适用以下表达式。
k x 3 > M x L
如果选择满足此表达式的最小值L,那么可以通过使用最小行数 来发送图像的数据比特。
以下操作取决于过剩的N是奇数还是偶数而略微有所不同。换 句话说,如果过剩的N为偶数,那么当把过剩部分移动到不同的列时, 在k比特图像数据的下部和在k比特图像数据的上部中过剩的部分可 以被移动相同的数目。然而如果过剩的N为奇数,那么当把过剩部分 移动到不同的列时,在k比特图像数据的下部和在k比特图像数据的 上部中过剩的部分只可能被移动不同的数目。
(Dl) k- M是偶数
OlltO R(k-M)/2, R(k-M)/2+l, R(k-M)/2+2,…,R(k+M)/2-1 Outl G(k-M)/2, G(k-M)/2+l, G(k-M)/2+2,…,G(k+M)/2-l Out2 B(k—M)/2, B(k.M)/2+l, B(k-M)/2+2,…,B(k+M)/2-l
Out3 R0, GO, B0,…,Rk-l, Gk-l, Bk-l
Out(L-2) R(k-M)/2-1, G(k-M)/2-l, B(k-M)/2-l,…,R(k+M)/2, G(k+M)/2, B(k+M)/2
Out(L-l) Rfugo, Gfugo, Bfugo,…,Vsync, Hsync, Enable (D2 ) k- M是奇数OutO R(k-M-l)/2, R(k-M-l)/2+l, R(k-M-l)/2+2, Outl G(k-M-l)/2, G(k-M-l)/2+l, G(k-M-l)/2+2, Out2 B(k善l)/2, B(k-M-l)/2+l, B(k-M-l)/2+2,
Out3 R0, G0, B0,…,Rk誦2, Gk-2, Bk-2
Out(L-2) R(k-M)/2-l, G(k-M)/2-l, B(k-M)/2-l,…,R(k+M-1)/2, G(k+M-1)/2, B(k+M-1)/2
Out(L-l) Rfugo, Gfugo, Bfugo,…,Rk-l, Gk-l, Bk國l 当k-M是奇数时,希望把控制信号置于非阵列部分中,即从上 述差分线对的out3到out (L-l)的数据比特阵列的中心列而不把控 制信号与符号数据比特组合,或者在不同的差分线对上发送控制信号。
作为一个例子,现在将描述当通过使用5行乘7列串行数据来传 送9比特垂直差分图像数据和R、G和B的符号比特时所要求的过程。
在串行化数据序列中,可以只对第七列进行数据映射。现在将描 述哪个数据比特应当被移到另 一数据列。
不考虑R、 G和B的次序,符号比特被布置在一行串行数据的 前半段或后半段中。控制信号Vsync、 Hsync和enable被置于与符号 比特相同的差分线对上的串行数据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图27和28 )。 如果存在多个差分线对,那么关于哪个数据比特映射应当被置于于相 邻的差分线对的组合增加。然而如果设置数据比特映射以便使相邻的 数据比特变得彼此相等或差异为士l,那么确定最优的映射。
然而对于控制信号来说,在一些情况下已经确定了映射位置。因 此在该条件下,进行最优的映射。例如,图27示出了所想要的映射。 然而如图28所示,控制信号的位置可以具有灵活性。
现在将描述使符号比特为原样并且减少控制信号(由于enable 可以根据Hsync和数据信号产生,所以其优先次序为低)以免导致灰 度级降级的情况。与符号比特组合的数据不是控制信号,而是最高阶 比特(R, G和B),其具有取0的最高概率(图29)。
在图30和31中,对应于两个时钟周期在两个^f象素上降低频率。
…,R(k+M-l)/2画 , G(k+M-l)/2--' , B(k+M-l)/2誦]为了使从0到l或从l到o的转变概率很小,按照比特升序或比特降
序的次序来布置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比特升序次序来布置对应
于一个像素的数据,那么如图30所示按照比特降序次序来布置对应于下一像素的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每个时钟周期使高阶比特和低阶比特的次序反向,那么具有取0的高概率的高阶比特会持续大约一个时钟周期。因而,可以把数据频率降低到约为时钟频率的一半。
现在将描述在9个比特当中应当删去哪7个比特。根据图23应当理解,与原始画面的比特数目很小的情况相比较,每个比特取0的
概率随着所述原始画面的比特数目增加而降低。因此,不仅最低阶比特而且直到次低阶比特的数据在取O的概率方面都会下降。因此如果在不同的差分线对上布置最低阶比特和次低阶比特,那么与把它们串行布置相比较,频率能够被降低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当把最低阶比特移到不同的串行数据时,希望要与它们组合的数据比特是稳定的最高阶比特。考虑到所有数据具有相周的数据波形,删去9个比特当中的7个中央比特,即第二到第八比特(例如,R1到R7),并且对应于三行的R、 G和B被布置在out0、 outl和out3或out0、 outl和out2中。在两个其余行上的数据传输中,符号比特Rfugo、 Gfugo和Bfugo以及控制信号Vsync、 Hsync和enable被串行布置在out2或out3中并且最低阶比特RO、 B0和G0以及最高阶比特R8、 B8和G8被串行布置在out4中,如图28和30所示。
现在将描述在10个比特当中应当删去哪7个比特。根据图23应当理解,与原始画面的比特数目很小的情况相比较,每个比特取0
的概率随着所述原始画面的比特数目增加而降低。因此,不仅最低阶比特而且直到次低阶比特的数据在取0的概率方面都会下降。因此如果在不同的差分线对上布置最低阶比特和次低阶比特,那么与把它们串行布置相比较,频率能够被降低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当把最低阶比特移到不同的串行数据时,希望要与它们组合的数据比特是稳定的最高阶比特。考虑到所有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波形,删去10个比特当中的7个中央比特,即第二到第八比特,并且对应于三行的R、 G和B被布置在outO、 outl和out2中。在两个其余行上的数据传输中, 符号比特Rfugo、 Gfugo和Bfugo以及最高阶比特R9、 B9和G9被 串4亍布置在out3中,并且最低阶比特R0、 B0和G0以及次高比特 R8、 B8和G8被串行布置在out4中,如图29和31所示。
另外,可以通过使五个相邻的差分线对上的波形近似相等继而使 共有的数据比特值反转来减少共模噪声。 (第二实施例)
作为在液晶模块基板中使用差分线对的传输系统,存在RSDS 传输系统。在RSDS传输系统中,在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读取数据频率从而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发送两个数据。对于数据的 差分线对来说,通过使用与数据比特的数目x3 (R, G和B)的一半 那么多的行来进行传输。这对应于N = K-M = k-2>0的情况。
图32示出了用于发送三行的符号比特和7比特垂直差分信号的映射。
在此以前,已经把符号比特与控制信号组合。由于多数情况下在 基板内独立地发送控制信号,所以把符号比特与最高阶比特相组合。 在此组合中,最高比特具有取0的高概率而符号比特具有取0的低概 率。
如图32所示,多数情况下在相邻的差分线对上组合近似相同的 数据比特。与当R、 B和G在差分线对上相邻时(如在常规技术中那 样)相比较,当R、 G和B的符号比特和R、 G和B的最高阶比特或 最低阶比特以及次高阶比特被布置在差分线对上时,使相邻的差分线 对上的波形近似相同。
当向相邻的差分线对提供相反的相位时,在从个人计算机端所发 送的传输数据中已经存在反转的数据比特。因此,通过进行传输以便 不从翻转中恢复可以防止4皮添加到IC的电路增加。例如,如果利用 图20中原样的数据比特进行RSDS传输,那么G0到G7已经被反转。 因此,如图32所示通过只对Bfugo、 B6、 Bl和B4进行数据反转可 以实现数据比特映射。
27图33示出了用于发送三行的符号比特和8比特垂直差分信号的映射。
在此以前已经把符号比特与控制信号或最高阶比特组合。由于垂 直差分信号具有8个比特,即偶数行,所以通过把垂直差分数据互相 组合来消除过剩或不足。因此对于符号比特来说,符号比特互相组合。 此时,在一些情况下符号比特取0的概率变得接近60%。因此如果在 没有反转的情况下原样实施传输,那么数据频率变低。
当向相邻的差分线对提供相反的相位时,在从个人计算机端所发 送的传输数据中已经存在反转的数据比特。因此,通过进行传输以便 不从翻转中恢复可以防止被添加到IC的电路增加。例如,如果利用 图20中原样的数据比特进行RSDS传输,那么G0到G7已经被反转。 因此,如图33所示通过只对B0、 B7、 B2和B5进行数据反转可以实 现数据比特映射。
作为相邻的差分线对,如图33所示R、 G和B被交替地布置, 这是因为如果数据比特相同,那么取O的概率很高。
图34示出了用于发送三行的符号比特和9比特垂直差分信号的映射。
在此以前,已经把符号比特与控制信号组合。由于多数情况下在 基板内独立地发送控制信号,所以把符号比特与最高阶比特相组合。 在此組合中,最高比特具有取0的高概率并且符号比特具有取O的低 概率。
如图34所示,多数情况下在相邻的差分线对上组合近似相同的 数据比特。与当R、 B和G在差分线对上相邻时(如在常规技术中) 相比较,当R、 G和B的符号比特和R、 G和B的最高阶比特或最4氐 阶比特以及次高阶比特被布置在差分线对上时,使在相邻的差分线对 上的波形近似相同。
当向相邻的差分线对提供相反的相位时,在从个人计算机端所发 送的传输数据中已经存在反转的数据比特。因此,通过进行传输以便 不从翻转中恢复可以防止被添加到IC的电路增加。例如,如果利用图20中原样的数据比特进行RSDS传输,那么G0到G7已经被反转。因此,如图34所示通过只对Bfugo、 B8、 Bl、 B6、 B3和B4进行数据反转可以实现数据比特映射。
在字符图像的情况下,当出现从白色到黑色的转变或从黑色到白色的转变时,三种符号比特(Rfugo, Gfugo和Bfugo)同时改变符号。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符号比特与差分图像数据比特值不一致。因此,通过把符号比特与诸如控制信号之类的低频信号組合来代替在与垂直差分图像数据相同的串行数据线路上布置符号比特,来提高在串行化数据线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取1的概率和在串行化数据线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取0的概率。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当如先前所描述作为串行差分信号来发送图像数据时可以不考虑比特数目和串行数据的数目来减少从差分传输线路所产生的EMI。因而,可以实现像素密度高并且紧凑的图像显示i殳备,同时抑制EMI。
至此,已经参考具体例子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例子。例如作为可用的图像显示设备,可以除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设备之外提及各种系统。
对于像素配置关系、像素数目或颜色元素的种类和数目来说,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例子。换句话说,本发明不局限于具体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它们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想到附加优点和修改。因此,本发明按
实施例。据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定义的一般发明原理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29
权利要求
1.一种调制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和差分信号发射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其中差分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据阵列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发射器单元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多个比特布置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一对相邻的差分数据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的最高阶比特的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该时间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一个相邻的差分数据,所 述差分信号发射器使串行信号的所有比特反转并且进行调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按照比特降序或比特升序 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来获得要发送的串行信 号。
4. 一种调制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 据;和差分信号发射器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 送串行信号,其中差分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 该差分数据阵列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具有至少一 个比特的符号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控制数据,所述差分绝对 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 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 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发射器单元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 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多个比特布置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 一对相邻的 差分数据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 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 素的控制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该时间 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一个相邻的差分数据,所 述差分信号发射器使串行信号的所有比特反转并且进行调制。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按照比特降序或比特升序 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来获得要发送的串行信号。
7. —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差分信号发射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 行信号;至少一对差分信号传输线,用于发送所述串行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经由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线所发送 的串行信号并且输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垂直差分解码单元,被配置为被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解码为数 字图像数据;和图像显示单元,被配置为被提供数字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并且根据 所述数字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其中差分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该差分数据阵列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灰度级数据布置到串行信号中,而对于另一对差分数据对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 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的最高阶比特的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一个相邻的差分数据,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使串行信号的所有比特反转并且进行调制。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按照比特降序或比特升序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来获得要接收的串行信号。
10. —种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差分编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数字图像数据编码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差分信号发射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差分数字数据来发送串行信号;至少一对差分信号传输线,用于发送所述串行信号;差分信号接收器,被配置为接收经由所述差分信号传输线所发送的串行信号并且输出垂直差分数字数据;垂直差分解码单元,被配置为把所述垂直差分数字数据解码为数字图像数据;和图像显示单元,被配置为被提供数字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并且根据所述数字图像数据来显示图像,其中差分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所述串行信号, 该差分数据阵列组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具有至少一 个比特的符号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控制数据,所述差分绝对 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 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基于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垂 直差分数字数据,并且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针对一对差分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把对应 于一个像素的灰度级数据调制到串行信号中,而针对另一对差分数据 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 行信号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并且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控制 数据布置到用于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串行信号的该时间段的后半 段或前半段中。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一个相邻的差分数据,所述差分信号接收器使串行信号的所有比特反转并且进行调制。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按照比特降序或比特升 序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来获得要接收的串行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差分数据阵列组,至少具有多对差分数据以发送串行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比特的差分绝对值数据和具有至少一个比特的符号数据,所述差分绝对值数据用于表示通过把红色、绿色和蓝色的灰度级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值数据所获得的绝对值,所述符号数据用于表示灰度级数据的符号。针对一个差分数据对,按照升序或降序来布置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灰度级数据。针对另一差分数据对,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符号数据布置到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时间段的前半段或后半段中。把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差分绝对值数据的最高阶比特的数据布置到所述对应于一个像素的时间段的后半段或前半段中。
文档编号G06F3/14GK101675414SQ20088000671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1日
发明者奥村治彦, 马场雅裕, 高木亚矢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