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终端以及输入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47999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终端以及输入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指纹传感器的便携终端以及输入控制方法,特别涉及能够防止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误动作的便携终端以及输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信息安全性的关注度提高,具有用于指纹认证的指纹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装置已得到广泛利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带指纹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构成为如果未能通过指纹认证,则不能执行登录等重要的处理,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向第三者泄漏信息等。在便携电话等便携终端具备的指纹传感器中,存在不仅能用于指纹认证,还能用于操作输入的类型。通过使指纹传感器具备像触摸屏那样的操作输入功能,能够进行拖动或双击(double tap)等操作,由此,与仅利用按钮的操作相比,便携终端的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使用WEB浏览器等高功能应用程序。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65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指纹传感器除了用于指纹认证还用于操作输入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情况因指纹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无意的操作,而导致便携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发生误动作。指纹传感器虽然能够检测使用者的手指是否放置在指纹传感器上、以及手指在指纹传感器上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但是在不能判断使用者是否是有意地触摸指纹传感器的情况下,例如在使用者没有注意到指纹传感器而将信息处理装置拿在手上的状况下,存在如下情况因手指触摸到指纹传感器,从而指纹传感器检测出无意的操作,并被信息处理装置所识别而产生误动作。所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因使用者无意的操作引起指纹传感器等检测单元的误动作。在本申请所公开的便携终端的一个方式中,该便携终端具有指纹传感器,其检测手指的动作;以及转换部,其将所述指纹传感器检测出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该输入事件相当于针对在所述便携终端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指示,在从检测到手指离开所述指纹传感器到检测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为止的期间比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即使接着检测到表示手指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上的手指动作,所述转换部也会抑制将该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如上所述,根据手指无意地接触到指纹传感器时检测到的特征状况,排除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检测结果,因此,能够防止由无意的操作造成的误动作。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便携终端中,能够防止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误动作,提高了操作性,能够得到舒适的实用性。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便携电话机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的框图。图3是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处理中的、处理1的流程图。图5是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处理中的、处理2的流程图。图6是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处理中的、处理3的流程图。图7是图2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处理中的、处理4的流程图。图8是图7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所执行的、与处理4相接的从处理 5到8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便携电话机的手指指针(finger pointer)设定画面的图。图10是表示没有将手指放置在指纹传感器上时的光标的状态的图。图11-1是表示有意地触摸指纹传感器4的状态的图。图11-2是表示有意地进行了拖动动作时检测到的事件的一例的图。图11-3是表示有意地进行了拖动动作时的光标的移动的图。图12-1是表示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的状态的图。图12-2是表示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时得到的指纹的像的一例的图。图12-3是表示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时检测到的事件的一例的图。图12-4是表示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时的光标的移动的图。图13-1表示人进行了双击动作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图13-2表示因手指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到双击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图13-3表示因手指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到双击时检测到的事件的一例。图14-1表示人进行了双击动作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图14-2表示因手指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到双击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图14-3表示因手指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到双击时检测到的事件的一例。符号说明1 显示器;2 操作键;3 多光标键;4 指纹传感器;5 照相机;6 指纹传感器驱动器;7键驱动器;8 包装器;9 框架;10 应用程序;11 指针系统应用程序;12 键系统应用程序;13 上部壳体;14 下部壳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便携终端以及输入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是以便携电话机等便携终端为例,对本申请所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说明,但本申请所公开的信息处理装置不限于便携电话机,例如还包括个人计算机、 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各种设备。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机的结构的图。在图I(A)中,1表示显示器、2表示操作键、3表示多光标键。另外,在图I(B)中,4表示指纹传感器、5表示照相机。便携电话机为由上部壳体13和下部壳体14构成的折叠式,在打开状态下,具有包括显示器1、操作键2以及多光标键3的正面侧以及包括指纹传感器4和照相机5的背面侧。另外,在上部壳体13中,在正面侧收纳显示器1、在背面侧收纳照相机5,在下部壳体14 中,在正面侧收纳操作键2和多光标键3,在背面侧收纳指纹传感器4。如图1所示,指纹传感器4的尺寸远远小于显示器1的尺寸,在长度方向上为IOmm左右的大小。这里,对误动作进行说明,所述误动作是由于指纹传感器位于便携电话机的背面、 从而因使用者的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而产生的。在本实施例的便携电话机中, 由于指纹传感器位于便携电话机的背面,因此,使用者可在单手握持着便携电话机的状态下,用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4通过对每8ms得到的指纹图像进行图像匹配,来检测手指的移动方向和大小。人移动手指的速度最大为20cm/s左右,因此,即使是通过长度方向为IOmm左右的指纹传感器4得到的图像,在以8ms间隔得到的图像中,也包含指纹图案一致的部分。并且,如果检测出指纹图案一致的部分,则能够计算出在得到这些图像的期间,手指向哪个方向移动了多少。在手指未完全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的情况下,在由指纹传感器4得到的各图像中不包含指纹的像,因此检测不到手指的移动,在显示器1上显示的光标如图10所示保持静止。另外,在使用者有意地触摸指纹传感器4时,如图11-1所示,手指被放置为与指纹传感器4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该状态下进行拖动操作等。这里,当进行了朝向下方向的拖动操作时,如图11-2所示,在指纹传感器4中连续地检测到纵向的移动量,显示器1上显示的光标如图11-3所示,向下方向移动。由于指纹传感器位于便携电话机的背面,因此,能够在单手握持的状态下,用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另一方面,例如在使用者以图12-1所示的形式握着便携电话机的情况下,有时使用者的手指会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的端部。此时,在指纹传感器4中,连续地得到了如图12-2所示的包含指纹像的图像,而即使在手指相对于指纹传感器未滑动的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手指无意地触摸指纹传感器时手指的细微动作、例如垂直方向的微小动作,而使得各图像中产生差异。当如上地在各图像中存在差异时,如图12-3所示,指纹传感器4将其差量检测为手指的移动。其结果,在以往的便携电话机中,如图12-4所示,尽管使用者是无意的,但仍然会产生显示器1上显示的光标发生移动等误动作。接着,对本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为了防止上面那样由于使用者的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而产生误动作,在本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中,在检测出超越了人的身体限制的动作的情况下,忽略该动作和由该动作产生的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在人有意地使手指离开指纹传感器之后、再次将手指放置在其上的情况下, 包含了手指的抬起放下动作,因此,从手指离开指纹传感器4起到为了进行下一次操作而使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4为止,最低需要80ms左右。图13-1示出了如下情况的时序图人在进行了从“手指放置(第一次)”到“手指离开(第一次)”这一滑动动作之后,为了进行下一个动作、例如单击/双击/滑动等,而进行了“手指放置(第二次)”。如上所述,对于人而言,在手指的抬起放下动作中,需要由身体的限制所决定的最低限的时间,如图13-1所示,从检测出第一次的手指离开到检测到第二次的手指放置为止,需要150ms。另一方面,在由于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而识别到手指放置或手指移动的误识别的情况下,如果指纹传感器以比80ms短的间隔检测出手指离开和手指放置,则低于由人的身体限制决定的最低限的时间,因此,作为其检测结果,能够判断为是误识别,从而不将其检测为手指的动作。图13-2是表示使用者的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而发生误识别时的、指纹传感器的输出的时序图。在图13-2中,在“手指放置(第一次)”的误识别之后,“手指离开 (第一次),,的误识别与“手指放置(第二次),,的误识别之间的间隔是40ms。在本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中,如果从手指离开到下一次的手指放置为止的时间比80ms短,则忽略下一次检测到的“手指放置(第二次)”以及接着“手指放置(第二次),, 的输入,由此,防止了将由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引起的误识别的结果误检测为手指的动作。另外,关于“手指放置(第一次)”的误识别,由于其与“手指离开(第一次)”的误识别之间的间隔远,因此,无法防止被误检测为手指动作,但是,由于不仅忽略了 “手指放置(第二次)”以及“手指放置(第二次)”各自的输入,而且还忽略了接着“手指放置(第二次),,的输入,因此,能够减少因使用者的手指无意地触摸到指纹传感器而发生误识别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图13-3所示的例子中,从“手指离开(第一次)”的误识别到“手指放置 (第二次),,的误识别为止的时间只有3%is,因此,忽略了 “手指离开(第一次)”、“手指放置(第二次),,以及到下一次手指离开为止的事件,由此,能够防止因使用者的手指无意地接触指纹传感器引起的误识别被误检测为手指动作的状况。另外,为了防止将误识别检测为手指动作,也可以不计测从手指离开到手指放置为止的时间,而是计测从手指放置到下一次手指放置为止的时间。在人进行双击动作时,需要进行手指的抬起放下,因此,从为了第一次点击而使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4到为了第二次点击而使手指触摸指纹传感器4为止,最低需要120ms左右。图14-1表示人进行了双击动作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如图14-1所示,此时从检测出第一次手指放置到检测出第二次手指放置为止,需要160ms。另外,在图14-1中,省略了第一次手指放置之后的手指离开的定时的图示。另一方面,在因手指的、无意接触到指纹传感器4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为双击的情况下,不会进行手指的抬起放下,因此从第一次的手指放置到第二次的手指放置为止所需的时间比120ms短。图14-2表示因手指的细微动作而误识别为双击时的时序图的一例。如图14-2所示,此时,从检测出第一次手指放置到检测出第二次手指放置为止,只需要80ms。另外,在图 14-2中,也省略了第一次手指放置之后的手指离开的定时的图示。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中,忽略从手指放置起到经过120ms以前检测出的其他的手指放置,由此防止了双击的误识别。例如,在图14-3所示的例子中,由于第二次手指放置是从第一次手指放置起只经过76ms而发生的,因此被忽略掉,从而防止了因无意的手指接触引起的双击的误识别。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中,在监视手指的移动量(速度)、移动量差(加速度)、手指的移动方向等而检测出超越人的身体限制的动作时,忽略该动作,由此防止了各种操作的误识别。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为了防止双击的误识别而使用的阈值,示出了 80ms和 120ms的值,但它们只是与人的身体限制相应的例子,可以根据指纹传感器4的特性和使用者的运动能力等适当变更它们的值。接着,对与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输入控制有关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操作输入功能的框图。3表示多光标键、4表示指纹传感器、 6表示指纹传感器驱动器、7表示键驱动器、8表示包装器、9表示框架、10表示应用程序、11 表示指针系统应用程序、12表示键系统应用程序。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根据由指纹传感器4检测的手指的图像信息,判断手指的动作,将各个种类的事件通知给包装器8。在该事件中包含上下左右键事件、坐标事件、右击事件、传感器触摸事件等。上下左右键事件是指将使用者的手指在指纹传感器4上移动时手指的方向转换为朝向上下左右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移动。坐标事件是指将使用者的手指在指纹传感器4移动时的方向和移动量转换为相对坐标(移动坐标)。右击是表示点击了指纹传感器4的事件。传感器触摸是表示手指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以及手指离开的事件。当按下了多光标键3的上下左右键、确定键时,键驱动器7经由框架9向应用程序 10通知表示所按下的键的事件。包装器8针对从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通知的坐标事件、上下左右键事件等,进行能够让使用者舒服地进行操作的校正,并经由框架9通知给应用程序10。另外,包装器8将从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通知的右击事件、传感器触摸事件,转换为应用程序10所需的事件。例如,包装器8将从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通知的传感器触摸事件和坐标事件,转换为表示拖动操作的拖动键事件,经由框架9通知给应用程序10。另外,包装器8将连续检测出的右击事件转换为双击事件(确定键事件),经由框架9通知给应用程序10。而且,为了防止因使用者的无意操作造成的误动作,包装器8执行上述实施例的输入控制方法。框架9根据图9的手指指针设定画面的设定,对从包装器8通知的事件进行过滤。 即,在手指指针设定画面中选择了 [1]所有的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框架9将从包装器8通知的事件始终通知给应用程序10。另外,在手指指针设定画面中选择了 [2]完整的浏览器/i 应用有效的情况下,框架9将从包装器8通知的事件仅通知给WEB浏览器应用程序。另外, 在手指指针设定画面中选择了 [3]无效的情况下,框架9不将从包装器8通知的事件通知给应用程序10。应用程序10中的指针系统应用程序11根据经由框架9从包装器8和键驱动器7 通知的各种事件而工作。应用程序10中的键系统应用程序12根据经由框架9从键驱动器 7通知的各种事件而工作。图3是在图2所示的包装器8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包装器8从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接收事件(步骤Si)。接着,对从指纹传感器驱动器6接收的每个事件分配处理(步骤S2)。具体地讲,在接收到坐标事件之后转移到步骤S3,在接收到键事件之后转移到步骤 S4,在接收到右击事件之后转移到步骤S9,在接收到传感器触摸事件之后转移到步骤S5。如果所接收的事件是坐标事件,则包装器8判断是否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如果未设定(步骤S3中为否定),则转移到步骤S12。另一方面,如果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3中为肯定),则解除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6),之后转移到步骤 S12。接着,包装器8判断不能通知标志是否关闭,如果是关闭的(步骤S12中为肯定), 则转移到步骤S13。另一方面,在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时(步骤S12中为否定),废弃坐标事件,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14)。在不能通知标志关闭的情况下,包装器8将坐标事件所表示的坐标转换为角度 (步骤Si; )。具体地讲,包装器8以X轴为基准,计算连结坐标事件所表示的坐标与原点的线段的角度。例如,如果所通知的坐标为(1,0),则角度计算为0度,如果所通知的坐标为 (1,-1),则角度计算为45度,如果所通知的坐标为(0,1),则角度计算为270度。然后,包装器8将计算出的角度与根据上次通知的坐标计算出的角度进行比较, 判断角度变化是否为180士 α度、且角度是否连续发生了 m次180士 α度的变化(步骤 S15)。这里,在满足这些条件时(步骤S15中为肯定),包装器8使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19)。S卩,从人的能力考虑,是不能连续多次检测到手指的反转移动的,因此在检测到这样的状况的情况下,包装器8视为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中断针对上位的事件通知。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步骤S15的条件,则包装器8将在步骤S13中计算出的角度与根据上次通知的坐标计算出的角度进行比较,判断角度变化是否为90士 β度、且角度是否连续发生了 ζ次90士 β度的变化(步骤S16)。这里,在满足这些条件时(步骤S16中为肯定),包装器8使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19)。即,从人的能力考虑,是不能连续多次检测到手指朝向垂直方向的移动的,因此在检测出这样的状况的情况下,包装器8视为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中断针对上位的事件通知。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步骤S16的条件,则包装器8判断为在此次的坐标事件中通知的移动量与在上次的坐标事件中通知的移动量之间的差、即移动量差是否为阈值η以上 (步骤S18)。这里,如果移动量差为η以上(步骤S18中为肯定),则包装器8使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19)。S卩,从人的能力考虑,是不会发生移动量差为阈值η以上的情况的,因此在检测出这样的状况的情况下,包装器8视为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中断针对上位的事件通知。另一方面,如果不满足步骤S18的条件,则包装器8转移到处理1。另外,如果在步骤Sl中接收的事件为键事件,则包装器8判断是否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如果未设定(步骤S4中为否定),则转移到步骤S8。另一方面,如果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4中为肯定),则解除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7),之后转移到步骤S8。接着,包装器8判断不能通知标志是否关闭,如果是关闭的(步骤S8中为肯定),则转移到处理4。另一方面,在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8中为否定),废弃键事件,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10)。另外,如果在步骤Sl中接收的事件为右击事件,则包装器8判断不能通知标志是否关闭,如果是关闭的(步骤S9中为肯定),则转移到处理2。另一方面,在不能通知标志开启的情况下,即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9中为否定),废弃右击事件, 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ll)。另外,如果在步骤Sl中接收的事件为传感器触摸事件,则包装器8将不能通知标志设定为关闭(步骤S5),转移到处理3。即,在该情况下,包装器8视为检测到使用者的无意操作的情况已结束,重新开始针对上位的事件通知。图4是图3所示的处理1的流程图。包装器8根据坐标事件的X坐标和校正值a、 b,利用校正坐标X =所通知的X坐标X校正值a+校正值b这一计算式,计算校正坐标X。 另外,根据坐标事件的Y坐标和校正值a、b,利用校正坐标Y =所通知的Y坐标X校正值 a+校正值b这一计算式,计算校正坐标Y (步骤S20)。然后,包装器8将计算出的校正坐标X、Y作为坐标事件通知给框架9 (步骤S21)。图5是图3所示的处理2的流程图。如果右击事件为右击按下键(表示手指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步骤S22中为肯定),则包装器8转移到步骤S24。另一方面,如果右击事件为右击抬起键(表示手指触摸到指纹传感器4并立刻离开),则由于该事件是不需要的,因此将其废弃,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23)。在右击事件为右击按下键的情况下,包装器8确认是否设定了用于判定双击的定时器即双击监视定时器(步骤S24)。这里,在未设定双击监视定时器的情况下,即此次的右击事件为第一次点击的情况下(步骤SM中为否定),包装器8将双击监视定时器设定为定时器值Ν(步骤S2Q。定时器值N是将两个连续的点击看作双击的间隔的最大值。在步骤S24中未设定双击监视定时器的情况下,包装器8进一步将双击有效监视定时器设定为定时器值Μ,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26)。双击有效监视定时器是用于判定从向下点击(手指放置)到下一次向下点击(手指放置)为止的间隔的定时器, 在超时时将双击有效标志设定为开启。定时器值M是人连续进行点击动作时向下点击(手指放置)的间隔的最小值,例如是120ms。在步骤S24中设定了双击监视定时器的情况下,即在该事件相当于双击中的第二次的点击时(步骤S24中为肯定),包装器8解除双击监视定时器(步骤S27)。然后,在双击有效标志开启的情况下,即在双击有效监视定时器已经超时的情况下(步骤S28中为肯定),将双击事件(确定键事件)通知给框架9(步骤S29)。接着,包装器8将双击有效标志设定为关闭,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30)。另一方面,在双击有效标志关闭的情况下,即在从上一次的向下点击(手指放置) 起尚未经过相当于定时器值M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中为否定),包装器8不通知双击事件(确定键事件),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图6是图3所示的处理3的流程图。包装器8判断传感器触摸事件是否表示手指存在状态(手指接触到指纹传感器的状态)(步骤S31)。这里,如果不是手指存在状态,即在检测到手指离开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否定),包装器8判断是否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然后,如果设定了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32中为肯定),则解除拖动
10模式监视定时器(步骤S3!3),向框架9通知拖动关闭(拖动结束)(步骤S34)。接着,包装器8将传感器触摸监视定时器设定为定时器值K,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步骤S3Q。传感器触摸监视定时器是用于判定从手指离开到手指放置为止的间隔的定时器。定时器值K是人连续进行触摸动作时从手指离开到手指放置为止的时间的最小值,例如是80ms。另一方面,在步骤S31中为手指存在状态的情况下,即在检测到手指放置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31中为肯定),包装器8对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进行设定(步骤S36)。拖动模式监视定时器是用于防止将单纯的点击或手指放置误认为拖动操作的定时器,在已超时的情况下,向框架9通知拖动开启(拖动开始)。接着,如果设定了传感器触摸监视定时器(步骤S37中为肯定),则包装器8使不能通知标志开启,中断针对上位的事件通知(步骤S38)。然后,包装器8结束与该事件有关的处理。图7是图3所示的处理4的流程图。包装器8判断键事件的类别(步骤S40),对处理进行分配。具体地讲,如果是上键按下则转移到步骤S41、如果是下键按下则转移到步骤S43、如果是左键按下则转移到步骤S45、如果是右键按下则转移到步骤S47、如果是上键抬起则转移到步骤S49、如果是下键抬起则转移到步骤S52、如果是左键抬起则转移到步骤 S55、如果是右键抬起则转移到步骤S58。在为上键按下的情况下,为了供包装器8监视通知了上键事件的数量,而更新上键计数器(+1)(步骤S41)。然后,为了监视在一定时间以内持续通知了上键事件的情况,而设定上键定时器,在已经设定了上键定时器的情况下,进行定时器的重新设定(步骤S42), 转移到处理5。在上键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上键计数器被清零。在为下键按下的情况下,为了供包装器8监视通知了下键事件的数量,而更新下键计数器(+1)(步骤S4!3)。然后,为了监视在一定时间以内持续通知了下键事件的情况,而设定下键定时器,在已设定了下键定时器的情况下,进行定时器的重新设定(步骤S44),转移到处理6。在下键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下键计数器被清零。在为左键按下的情况下,为了供包装器8监视通知了左键事件的数量,而更新左键计数器(+1)(步骤S40。然后,为了监视在一定时间以内持续通知了左键事件的情况,而设定左键定时器,在已设定了左键定时器的情况下,进行定时器的重新设定(步骤S46),转移到处理7。在左键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左键计数器被清零。在为右键按下的情况下,为了供包装器8监视通知了右键事件的数量,而更新右键计数器(+1)(步骤S47)。然后,为了监视在一定时间以内持续通知了右键事件的情况,而设定右键定时器,在已设定了右键定时器的情况下,进行定时器的重新设定(步骤S48),转移到处理8。在右键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右键计数器被清零。在为上键抬起的情况下,包装器8向框架9通知上键抬起(步骤S49),将上键计数器清零(步骤S50),解除上键定时器(步骤S51)。在为下键抬起的情况下,包装器8向框架9通知下键抬起(步骤S5》,将下键计数器清零(步骤S5!3),解除下键定时器(步骤S54)。在为左键抬起的情况下,包装器8向框架9通知左键抬起(步骤S5Q,将左键计数器清零(步骤S56),解除左键定时器(步骤S57)。
在为右键抬起的情况下,包装器8向框架9通知右键抬起(步骤S58),将右键计数器清零(步骤S59),解除右键定时器(步骤S60)。图8是与图7所示的处理4相接的处理5 8的流程图。具体地讲,图8 (A)相当于处理5,图8 (B)相当于处理6,图8 (C)相当于处理7,图8(D)相当于处理8。在处理5中,如果上键计数器并非为阈值T以上(步骤S61中为否定),则包装器 8废弃上键事件,不对框架9进行任何通知(步骤S62)。另一方面,如果上键计数器为阈值T以上(步骤S61中为肯定),则解除上键定时器(步骤S6!3),将上键计数器清零(步骤 S64),向框架9通知上键按下(步骤S65)。在处理6中,如果下键计数器并非为阈值T以上(步骤S66中为否定),则包装器 8废弃下键事件,不对框架9进行任何通知(步骤S67)。另一方面,如果下键计数器为阈值T以上(步骤S66中为肯定),则解除下键定时器(步骤S68),将下键计数器清零(步骤 S69),向框架9通知下键按下(步骤S70)。在处理7中,如果左键计数器并非为阈值T以上(步骤S71中为否定),则包装器 8废弃左键事件,不对框架9进行任何通知(步骤S72)。另一方面,如果左键计数器为阈值T以上(步骤S71中为肯定),则解除左键定时器(步骤S7!3),将左键计数器清零(步骤 S74),向框架9通知左键按下(步骤S75)。在处理8中,如果右键计数器并非为阈值T以上(步骤S76中为否定),则包装器 8废弃右键事件,不对框架9进行任何通知(步骤S77)。另一方面,如果右键计数器为阈值T以上(步骤S76中为肯定),则解除右键定时器(步骤S78),将右键计数器清零(步骤 S79),向框架9通知右键按下(步骤S80)。图9是表示便携电话机的手指指针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关于手指指针设定画面的所有下拉菜单,可以选择[1]到[3]中的任意一项,当按下画面下方的登记时,设定为所选择的内容。关于“手指指针”的下拉菜单,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省略说明。“指针的移动速度”是用于选择从指纹传感器通知的上下左右键和坐标的要校正的校正量的下拉菜单,可选择[1]快、[2]标准、[3]慢中的任意一项。例如,当选择“快”这一项目时,只需在指纹传感器上略微滑动手指,即可使指针在浏览器等上快速地移动。图4 的流程图中记载的步骤S20的校正值a及b随该下拉菜单的选择而改变。例如,通过选择 “快”、“标准”、“慢”,校正值3及13分别成为“4/2”、“3/2”、“1/1”,指针的移动分别成为2倍、 1. 5倍、1倍。另外,也可以使校正值a和b具有各自不同的数值。图8的流程图中记载的步骤S61、步骤S66、步骤S71、步骤S76的阈值T也是随“指针的移动速度”的选择而改变。例如,通过选择“快”、“标准”、“慢”,阈值T分别成为“5”、 “10”、“15”。另外,阈值T也可以针对上下左右具有各自不同的数值。“双击的速度”是用于选择双击的从第一次点击到第二次点击为止的间隔的下拉菜单,可选择[1]快、[2]标准、[3]慢中的任意一项。图5的流程图中记载的步骤S25的双击监视定时器值M随该下拉菜单的选择而改变。例如,通过选择“快”、“标准”、“慢”,定时器值 N 分别成为 “200ms”、“300ms”、“400ms,,。如上所述,根据手指无意地接触到指纹传感器时检测到的特征状况,排除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检测结果,因此,能够防止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误动作。
1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该便携终端具有手指传感器,其根据手指的接触,识别所述手指的接触及移动;以及转换部,其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出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该输入事件相当于针对在所述便携终端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指示,在识别到手指离开所述手指传感器与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之间的期间比与人的身体限制对应的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所述转换部不将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以及在从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到接着识别到手指离开所述手指传感器为止的期间内识别到所述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从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起经过规定时间以前,即使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表示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的手指动作,所述转换部也不将该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识别到的手指的移动量差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所述转换部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多次识别到手指移动方向发生反转的动作的情况下,所述转换部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多次识别到手指向垂直方向移动的动作的情况下,所述转换部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便携终端的存在显示器的正面侧,所述手指传感器位于背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者单手握持并参照所述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所述手指传感器位于食指侧。
8.一种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步骤,由手指传感器识别手指的动作;以及转换步骤,将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出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该输入事件相当于针对在所述便携终端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指示,在所述转换步骤中,在从识别到手指离开所述手指传感器起到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为止的期间比与人的身体限制对应的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以及在从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到接着识别到手指离开所述手指传感器为止的期间内识别到所述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步骤中,从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起经过规定时间以前,即使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表示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的手指动作,也不将该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步骤中,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识别到的手指的移动量差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步骤中,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多次识别到手指移动方向发生反转的动作的情况下,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步骤中,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中多次识别到手指向垂直方向移动的动作的情况下,中断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到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的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便携终端中,防止在使用了手指传感器的操作中因无意的操作造成的误动作。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便携终端具有手指传感器,其识别手指的动作;以及转换部,其将所述手指传感器识别出的手指动作转换为输入事件,该输入事件相当于针对在所述便携终端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操作指示,在识别到手指离开所述手指传感器与识别到手指放置在所述手指传感器上之间的期间比与人的身体限制对应的规定长度短的情况下,不将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以及在从所述识别到手指放置到接着识别到手指离开为止的期间内识别到所述手指动作,转换为所述输入事件。
文档编号G06F3/033GK102203696SQ2008801317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伊藤秀和, 后藤雅之, 山田茂史, 细井诚, 高松屋嘉宏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