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及其实现方法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761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及其实现方法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档案及其实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读信息卡的电子 档案、实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各种证件卡在内的各种具有证明性质的证卡、 文件等,都逐步开始将传统的、采用单纯印刷(当然包括书写、雕刻、打印相关内容, 以下统称印刷)技术记录相关信息的普通卡向同时采用印刷技术和数字技术、甚至电子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证件卡一机读信息卡一过渡。传统的印刷技术的 证件卡具有视觉识别、直观形象、使用方便的特点,而采用数字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 机读信息卡具有机器识别(机读)能力、结合数字加密技术,具有防伪性强、存储信息量 大的特点。例如我国已经全面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证(简称二代证),便采用了基于传统的 印刷防伪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证件卡。采用传统印刷技术印刷在二代证上的以视觉识别 信息,包括证件的名称、防伪图案、项目类别等标准信息,以及持证人的姓名、民族、 地址、身份证号、照片以及发证机关等特征信息,特征信息在卡上的位置是按照统一标 准印刷;在卡内设置有非接触式IC卡芯片,即射频卡芯片(RFID芯片),存储有按照公 安部制定的专用加密标准进行加密的具有可机读的数字信息,其包括持证人的姓名、民 族、地址、身份证号、照片、发证机关等特征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其中数字信息 包括了卡面印刷的全部特征信息。由于采用了数字加密技术,因此只有专用的读写设备 才能写入、修改和读取其中的信息,一方面具有更好的防伪性能,同时具有机读能力, 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为了安全考虑,通常只使用专用的电子信息卡阅读器(简称阅读 器),进行机读信息卡的机器识别和采集信息。当然这种可机读的数字信息可以是以磁 条、IC卡芯片、RFID芯片、图形码(如二维码、条形码等)、光码甚至磁码等作为承载 的载体。正如前所述,机读信息卡上记录有包括机读信息(多数情况为可机读的数字信 息)和采用印刷技术印刷在卡上的视觉识别信息(通常表现为文字、图像/图案);所述 视觉识别信息包括对应类型证卡的标准信息,以及特征信息。标准信息包括背景图案、 证卡名称、相关标记等;特征信息包括区别不同持有者的相关身份信息等,特征信息在 卡上的位置按照统一标准印刷。所述机读信息至少包含了卡面印刷的全部所述特征信 息。机读信息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载体进行记录。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对证件类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留存相应的档案,以备存 查,现在常常采用对证卡进行复印或影印成纸质文件进行存档。以身份证为例,基于传 统方式的档案留存方式为,将身份证进行复印或影印为纸质复印件或影印件,并保存纸 质文件。例如银行业务,目前银行需要留存客户资料时(包括开户人和经办人资料),都 以其身份证复印件或影印件的形式纸质保存。这种方式既增加成本,也会导致银行柜台 业务办理人员为取得客户身份证资料而离柜复印或影印,极大地影响了柜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复印或影印方式也不符合低碳社会的要求;也不便于档案的检索和管理。 更重要的是其档案留存也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的视觉识别信息部分的档案留存,而对于现 有的机读信息卡(如二代证)中的具有更高防伪功能的机读信息部分一是没有验证,二是 即使验证也没有相应的档案留存,导致留存的档案在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受到影响; 而且传统纸质文件也容易导致被修改和替换,以至于无法找到真实档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机读信息卡 电子档案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尤其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机读信息卡档案留存中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发挥机 读信息的防伪性能,并实现对应的电子档案生成、存储的方法。以及一种专门用于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以及一种电子档案的数据存储结 构。本发明具体包括,一种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实现方法,用于对记录有机读信息和视觉识别信息 的机读信息卡建立电子档案,所述视觉识别信息包括标准信息和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 息对应的特征信息数据包含在机读信息中,其具体包括步骤,(1)根据机读信息卡视觉识别信息中的标准信息建立模板信息;(2)采集机读信息卡中的机读信息,并从所述机读信息中解析出特征信息数 据;(3)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与模板信息合成为与机读信息卡实物视觉效果一致的整 体形成电子档案,并得到电子档案数据。优选地,所述模板信息包括标准信息电子模板、排布格式数据信息,将所述特 征信息数据按照所述排布格式数据信息拼合到所述标准信息电子模板上,其中,所述标准信息电子模板是按照标准信息在机读信息卡卡体上的真实印刷状态制 成的模板;所述排布格式数据信息是特征信息在机读信息卡卡体上的排布状态。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采集步骤包括,按照预订规则对机读信息卡进行真 伪鉴别,如果结果为真,则从所述机读信息卡中读取机读信息,如果结果为伪,则终止 运行;所述步骤(2)中的解析步骤包括,按照预订解密规则对所述机读信息进行解 密,如果符合解密规则,则解析出特征信息数据;如果不符合解密规则,则终止运行。优选地,所述合成的整体是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步骤(3-1),将采集的机读信息卡信息进行联网核查,如果结果为真,并返回联 网核查信息数据;如果结果为伪,返回伪证信息,终止运行;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联网核查信息数据合成到电子档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步骤(3-2),采集所述机读信息卡对应事物的图像;
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图像合成到电子档案中。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步骤(3-3),将特征信息数据送到业务系统生成需要的业务信息,并接收所述业 务信息;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业务信息合成到电子档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30),根据拟合成的电子档案的所述信息数据生成索引信息。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一种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包括业务标识、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所述业 务标识、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拼合为一数据整体或一个数据文件;所述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是以机读方式采集的特征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并 与模板信息拼合成的电子影像。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联网核查信息数据,所述联网核查信息数据是对所述机读 信息卡所记载特征信息进行核查的结果。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图像,所述图像是机读信息卡对应事物的图像。优选地,所述机读信息卡是第二代身份证,所述的图像信息是对第二代身份证 持证人在办理业务时实时采集的照片。一种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包括索引、电子档案数据以及加密校验信息;其 中,所述索引是所述电子档案的索引信息;所述加密校验信息是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单向加密得到的数据信息。优选地,所述电子档案数据是按照加密规则对原始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后得 到的数据。优选地,所述索引、电子档案数据以及加密校验信息分别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并进行关联,或,存储在满足关联规则的物理存储设备中。本发明采用多重方式判断和鉴定机读信息卡的真伪一操作者视觉识别鉴定、同 时通过专用阅读器采集信息,进行二次判断,并合成电子影像,构成电子档案或电子档 案的一部分,再经过联网核查,进行第三次真伪判断,三者信息一致时才能完全确定其 正确性,并将全部信息都记录到电子档案中,从而保障了可靠性与准确性。由于采用 机读方式验证并输入相关信息,生成电子档案,对于伪卡,由于无法读取,数据无法录 入,因此不能形成电子档案,尤其是对于具有更高防伪性的机读信息的鉴别,并根据该 信息生成具有视觉识别效果的电子档案,并经操作者比对,同时融合了机读、视觉双重 鉴别。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非法交易”,提高操作的规范性一防止 因人为因素为持有不合法证件人员办理相关业务。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数据的采 集效率,适应电子信息化、自动化的需要;生成的电子档案分辨率高,识别性前,而且 为彩色;增加了现场人像采集,便于对比识别,并存档,同时生成档案,便于查找核对 (传统的摄像与业务档案分离,检索复杂,而且长时间后可能无法找到);便于档案索引 的自动生成;与业务单号合并成电子档案,便于存档管理及使用。本发明采用将机读信 息转换为视觉识别信息的表现形式(如电子信息卡的图片方式),一方面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安全性和对电子信息卡的防伪验证,可以起到传统复印件不能体现的机读防伪;另一 方面又能表现电子信息卡的视觉识别效果,使得电子档案形象、直观,还可以体现机读 信息卡的视觉识别防伪记录,比单纯的保存采集的机读信息直观,而且更能保证电子档 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尤其地,本发明采用二代证阅读器自动获取到客户二代身份证件信息,并结合 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自动生成符合其业务要求的电子档案,保存于电子档案数据库 中。该方法不但极大地降低了业务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柜台工作效率,而且,为后台 各类业务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图1机读信息卡的信息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模板信息内容示意图;图3电子档案存储结构示意图;图4 二代证的信息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 二代证模板信息内容结构示意图;图6 —种二代证电子档案数据解析后显示出的二代证电子档案结构示意图;图7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简图;图8本发明所述方法基于二代证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9 一种实现图4-图8所述方法之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予以详 细说明。机读信息卡包括射频卡(RF ID卡)、磁卡、IC卡、条码卡等,其包括,以机读 信息方式记录了相关信息内容,机读信息往往以数字信息来进行记录,由专用阅读器来 识别和读取;以及在卡体上以图像、文字方式等记录了相关信息内容,采用视觉识别, 即视觉识别信息。机读信息卡在物理层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用于记录机读信息的记录载体,用 于记录或存储机读信息,所述载体可以是磁条/片、IC卡芯片、RFID芯片、图形码(如 二维码、条形码等)、光码甚至磁码,对于不同的载体,都有对应的机读信息记录方式, 例如,在磁条、IC卡芯片、RFID芯片中,机读信息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在其中。其 二是卡体,也即记录视觉识别信息的载体,在卡体上(通常是卡体表面,当然也可以是 卡内)印刷、书写、雕刻、打印等(统称印刷)有视觉识别信息,如纸张、塑料、玻璃、 金属质地的卡片,以及其他非金属卡片等。根据所记录信息的类型,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机读信息,多数情况下为数字 信息,二是视觉识别信息。从信息的读取方式上,也同样包括两种,一是机读,采用与相应的机读信息卡 对应的阅读器识别、读取机读信息卡上记录的机读信息;二是视觉识别,即人工目视读 取卡上印刷的视觉识别信息,也可采用设备用光学方式采集识别该信息。
对应地,机读信息卡的真伪校验方式也至少包括两类手段一方面,机读信息 的防伪校验,如采用数字加密技术和/或数字芯片技术等,只有采用专用的设备才能进 行读写,伪卡无法识别或读出;另一方面,视觉识别信息的防伪纹路或其他信息,可以 通过视觉识别或专用仪器来判断。当然上述两种信息均可根据情况实现对证件的签发档 案的核查。也可根据卡的不同类型还可在卡体材质、印刷工艺或设置其他防伪标识等方 面进行真伪校验。参照图1所提供的机读信息卡的信息结构关系示意图,机读信息卡101上记录 的信息包括,机读信息102以及视觉识别信息104,其中机读信息102是记录在记录载体 上,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机读信息是经过加密处理的数字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所 述的机读信息包括特征信息数据103,以及根据需要还可能有其他信息。所述的视觉识 别信息104通过印刷、书写、雕刻、打印等(统称印刷)方式记录在卡体上,通常是以图 案、图像、文字等形式出现,其包括标准信息106和特征信息105。通常标准信息106是 同一种类型的卡上都相同的信息,如卡的名称、相应的标识及背景图案(尤其是防伪图 案)、项目名称等图文信息;特征信息105是用于区别不同用途或持有人(证明物)身份 的区别特征信息,如相应的文字、相片等。以机读信息102形式记录的特征信息数据103 经解密后得到的信息内容,至少包含以视觉识别信息104形式记录的特征信息105的全部 信息内容。参照图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需要预先设置与相应的机读信息卡对应的模 板信息,模板信息通常以数字信息形式存储在模板存储器中(可以根据需要存储多种机 读信息卡的模板信息)。所述的模板信息包括标准信息电子模板107和排布格式数据信息 108,标准信息电子模板107是将机读信息卡101上根据视觉识别信息104中的全部标准 信息106按照真实的印刷状态所构成,例如按照机读信息卡101的样子做一个模板图,当 然可以是位图,也可以是矢量图,甚至其他可以实现的方式。排布格式数据信息108是 特征信息105在机读信息卡101卡体上的排布位置、大小等排布状态。在实际应用中, 可模板存储器可以采用普通存储器,将模板信息作为一个文件保存在其中,或者采用专 用的存储器来直接保存其数据(不以文件格式保存)。图3提供了生成的电子档案的数据存储结构,其保证了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不 可修改性以及便于检索和使用。其包括电子档案数据111,加密校验信息110,索引 109,分别对应存储在电子档案存储器中,所述的电子档案存储器是数据库中并进行关联 或具有类似功能的专用电子档案存储设备一符合关联规则的物理存储设备。其中索引 109以摘要或全文的形式记录了对应的电子档案的内容,通常以文本形式出现,以便于检 索,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加密校验信息110是对电子档案数据111进行单向加密运算得 到校验串值,如果对电子档案数据111进行修改都将使其形成的新加密校验信息与原始 的加密校验信息110不一致,这样,以保证所存储的电子档案数据111的安全,防止其被 修改。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电子档案数据111的安全性,可以对电子档案 数据111按照预先设定的加密规则进行加密后,只有通过解密后方可还原并解析为相应 的电子档案所记载的图像或数据,以起到保密性;而且可以防止对其进行的非法修改, 保证了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不可篡改。因此,电子档案数据111可以是加密或者没有加密。
结合图7提供的工作流程图,本发明包括步骤步骤S10,机读信息卡阅读器(简称阅读器)根据解密规则读取、并解密出机读 信息卡101上记录的机读信息102,所述的机读信息102中包含特征信息数据103。所 述的机读信息卡阅读器是与识别的机读信息卡101对应,能识别、并有权读取对应机读 信息卡101上所记录的、并能按解密规则解密出机读信息102,从中得到特征信息数据 103。对于伪卡,其将无法识别,并可以对外输出报警信号。当然也可以是多功能机读 信息卡阅读器,或能识别多种机读信息卡。机读信息102中往往包含多种信息,尤其包含特征信息数据103,一般地,为了 便于进行机读识别,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其中信息类型的不同分别组包,最常见的是包 括文本信息组包和图片信息组包,当然还有其他信息组包方式。这个步骤既是对机读信息卡101的真伪进行识别,又是对机读信息卡101上的机 读信息102进行采集(读取)的过程。当然在机读识别前,操作者应该进行视觉识别判断。步骤S20,在步骤SlO成功识别、读取并解密出机读信息102后,从模板存储器 中取出与机读信息卡101对应的模板信息。如果只是用于一种机读信息卡101的识别,其 中当然只存储一种模板,只要机读信息卡101中的机读信息102被成功读取,即可取出模 板信息。对于同时适用于多种机读信息卡101时,则需要根据读取的机读信息卡101的 种类进行判断,取出对应的模板信息,所述判读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手动或自动选择、 识别方式来实现。甚至可以在模板信息的读取时通过判断阅读器的合法性来进行信息鉴 别,以进一步保证真实性,以及在模板信息中加入防伪标识,如进行图像防伪,以保证 电子档案的生成来源和真实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对电子档案的非法利用步骤S30,将模板信息进行解析,把标准信息电子模板107作为背景,按照排布 格式数据信息108将步骤SlO采集到特征信息数据103依次排布在标准信息电子模板107 的相应位置,并将标准信息电子模板107、特征信息数据103的数据进行叠加并可存入缓 存器。在具体应用中,为了便于操作者使用,可以同时将叠加后的数据送到图像显示设 备显示输出,所述图像显示设备通常是将数据依次转换为像素点,并通过显示设备的屏 幕进行显示。步骤S40,将步骤S30叠加后的数据合成电子档案,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可靠 性,将叠加后的数据合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电子档案,尤其采用合成为电子信息卡的电子 影像的方式作为电子档案,从而形成与对应的真实电子信息卡外观(包括卡体上印刷的 所有图案和文字)完全一致的电子影像。例如,所述电子影像可以是位图(如BMP、 JPG、TIF、GIF图像等),或者是矢量图(如PDF图像),优选采用JPG位图,这种图 像数据容量小,图像还原质量高,而且由于叠加后形成的图像一电子影像,叠加内容覆 盖了对应的背景内容,以至于不易被修改,从而保证了电子档案的可靠性。在合成图像 时,通过从缓存器中依次取出数据转换为图片即为电子档案,也可从图像显示设备中取 出对应区域的像素点即可形成形成图片,也即电子档案。步骤S50,将电子档案按照预定的加密规则进行加密,所述加密过程包括,将构 成电子档案的数据(电子档案数据)按照预定的单向加密规则生成一个校验串值,形成加 密校验信息110,同时,还可以根据预订的加密规则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形成加密 的电子档案数据111。
步骤S60,根据步骤SlO从机读信息卡101中读取出机读信息102得到的特征信 息数据103生成电子档案的索引信息,由于索引信息用于检索等,因此通常是建立文本 索引,一般只需要提取出特征信息数据103中的文本信息组包,按照电子档案索引规则 建立索引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提取其他信息组包来建立索引信息。步骤S70,将步骤S50、S60得到的电子档案索引信息、加密的电子档案数据 (也可是没加密的)、加密校验信息按照图3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结构依次记录为电子档 案的索引109、电子档案数据110、加密校验信息111,并存储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中, 所述电子档案存储系统可以是电子档案数据库、专用的电子档案存储器。具体地,为了实际的应用,图4-图6、图8提供了一种对第二代身份证(二代 证)的电子档案及实现方法的实际应用实施例,以及其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图4是第二代身份证的信息结构关系示意图。虽然第二代身份证与第一代身份 证都是公民的身份证,所记录的主要信息也是相同的,法律效力也一样,当时第二代身 份证采用了不同的防伪技术手段。如图4所示,第二代身份证1包括数字信息2和视觉识 别信息3。数字信息2按照公安部制定的加密规则记录在RFID芯片,RFID芯片设置在卡 体中,在卡体上有视觉识别信息3。所述数字信息2包括持证人的特征信息(身份信息) 数据以及其他需要的信息数据;所述持证人的特征信息数据包括持证人的著录项目内容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所述的著录项目包括持证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 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证件号码、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等,例如图中的 姓名为“李四”、地址为“四川成都”、证件编号为“1234” )数据、持证人相片数据 以及持证人的其他数据(例如持证人的指纹信息等生物特征数据、信息修改数据等)。所 述的视觉识别信息3包括,采用专用的防伪技术印制的二代证背景图案、底纹(如图中 的三角形),证件名称、著录项目(如“姓名、地址、编号”字样)等所有二代证上都 有的图案和文字一 二代证标准信息,以及持证人的著录项目内容、持证人的相片(如图 中的笑脸图案)等一持证人的特征信息(身份信息)。所述的数字信息2的内容包含了 视觉识别信息3的全部内容。二代证中,数字信息2中的持证人的著录项目内容的数据 以文本信息组包进行打包存储在RFID芯片上,持证人相片等数据以图片信息组包进行打 包存储在RFID芯片上。对于二代证中的数字信息2只能使用专用的二代证阅读器按照公 安部制定的解密规则才能读取,因此防伪性和保密性都很强,对于伪证,二代证阅读器 无法读出其中的数据,或者读出的数据也是错误的。因此,二代证采用二代证阅读器进 行机读(电子)识别是更为有效的真伪验证手段,采用基于机读识别来生成二代证电子档 案,更好地保证了二代证及对应的二代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图5提供了二代证模板信息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二代证模板信息包括二代证电 子模板4、排布格式信息5,所述二代证电子模板4包括二代证背景图案、底纹(如图 中的三角形),证件名称、著录项目(如“姓名、地址、编号”字样)等所有二代证上 都通用的、统一的图案和文字,一般采用位图格式进行存储,优选采用JPG格式的图片 进行存储。排布格式信息5是持证人的著录项目内容、持证人的相片(如图中的笑脸图 案)等在二代证电子模板4中的排布位置数据,所述数据可以采用二代证电子模板4上的 像素点为单位建立的坐标来确定,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如,以二代证电子模 板4的图片尺寸建立坐标来定位。将二代证电子模板4存储到模板存储器中。
图6提供的实施例中,是二代证的一种电子档案的实施例中,电子档案数据经 解析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对应的业务信息6,身份证电子影像7,身份证联网核查 信息8和现场采集的图像9,上述部分可以是以包括图片在内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数据形式 进行记录。该电子档案做为一数据整体或一个数据文件,按照图3所示的存储结构存储 在电子档案存储器中。本实施例同样也适合其它机读信息卡。结合图8提供的工作流程图以及图3-图6,本发明包括步骤步骤Si,二代证阅读器根据公安部制定的二代证解密规则读取、并解密出第二 代身份证1上记录的数字信息2,所述的数字信息2中包含持证人的特征信息数据。如果 无法读取或者信息错误,则为伪证,直接进入结束步骤SO。步骤S2,二代证联网核查,把Sl得到的持证人的特征信息(身份信息)数据 通过网络发送到公安部设置的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进行核查,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会返 回核查结果,查询核对二代证的真伪。如果结果为真,会返回二代证信息查询系统中记 录的对应之身份证联网核查信息数据,如果结果为伪,则返回的是伪证信息。若结果为 伪,直接进入结束步骤SO;若结果为真,执行步骤S3。步骤S3,从模板存储器中提取出二代证模板信息。在步骤Sl成功识别与步骤 S2联网核查为真,经步骤Sl读取并解密出数字信息2后,从模板存储器中取出对应的二 代证模板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如果不执行步骤S2的,也可根据设置只要成 功执行步骤Sl从第二代身份证1中成功读取数字信息2,即取出二代证模板信息。步骤S4,对读取的二代证模板信息进行解析(例如,可解析还原为二代证模板 图像),把二代证电子模板4作为背景,按照二代证排布格式数据信息将步骤Sl采集到持 证人的特征信息数据依次排布在二代证电子模板4的相应位置,并将二代证电子模板4、 持证人的特征信息数据进行叠加并存入缓存器。在具体应用中,为了便于操作者使用, 可以同时将叠加后的数据送到图像显示设备显示输出,所述图像显示设备通常是将数据 依次转换为像素点,并在通过屏幕进行显示。步骤S5,将叠加后的数据合成为身份证电子影像数据,将所述身份证电子影像 作为后续电子档案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数据可靠性,需要将其合成为一个 整体作为身份证电子影像,可以是位图(如BMP、JPG、TIF、GIF图像等),或者是矢量 图(如PDF图像)。优选采用JPG位图作为身份证电子影像,即通过所述步骤,将从二 代证阅读器从二代证中读取的数字信息2与预先存储的二代证模板信息合成为一张“电 子版的二代证图片”。步骤S6,现场人像采集,通过摄像装置对当前持证办理业务人员(一般应该是 持证人员)进行人脸图像的现场采集,并记录该人脸图像数据。步骤S7,将步骤S5得到的身份证电子影像数据、步骤S6得到的人脸图像数 据、步骤S2得到对应的身份证联网核查信息数据和步骤S12业务信息数据等合成为电子 档案数据,所述电子档案数据经解析后形成的电子档案如图6所示,并且各个部分分别 对应电子档案结构中的身份证电子影像7、现场采集的图像9、身份证联网核查信息8和 业务信息6。当然也可按照其他的规则合成电子档案。步骤S8,对电子档案数据按照预订的单向加密规则,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单向 加密生成一个校验串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加密规则是MD5 (message-digest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同时还可对电子档案数据按照预定的加密规则进行加 密,形成加密的电子档案数据(也可以不用加密)。步骤S9,将步骤Sll得到的电子档案索引信息,步骤S8得到的校验串值、加密 的电子档案数据等按照图3提供的电子档案存储结构分别存储为电子档案的索引109、加 密校验信息110、电子档案数据111,进行电子档案存储。本发明所形成的电子档案包含 了多种信息,并且在办理同一项业务时即同时生成,既能安全可靠地进行存储,并便于 检索查询,而且由于将业务信息做为电子档案的组成部分,便于查找使用,也不会导致 业务信息与电子档案的错位对应。步骤S0,结束流程。步骤S11,根据步骤Sl从第二代身份证1中读取出的数字信息2中持证人的特 征信息数据,以及步骤S12生成的业务信息(图8中未标出)等生成电子档案索引信息, 由于这种索引用于检索等,因此通常是建立文本索引,故一般只需要提取出持证人的特 征信息数据中的文本信息组包,按照电子档案索引规则建立索引即可。步骤S12,经过步骤S3,将获取的二代证中的身份信息(持证人的特征信息) 数据送到相应的业务系统按照相应的业务流程生成相关信息,完成相关数据和事务的处 理,同时生成对应的业务信息,再将所述业务信息返回,用于合成电子档案数据。图9提供一种实现图4-图8所示方法的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二 代证阅读器、摄像装置、电子档案生成系统、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电子档案数据库、 业务系统等。在所述二代证阅读器中执行步骤Si,对二代证进行识别,并读取二代证 中的数字信息2并送到电子档案生成系统;在所述摄像装置中执行步骤S6;在所述身份 证联网核查系统执行步骤S2;在所述电子档案数据库执行步骤S9,用于存储生成的电子 档案数据;在业务系统执行步骤S12;在所述电子档案生成系统中执行电子档案除步骤 Si、S2、S6、S9、S12以外的步骤。所述电子档案生成系统可以是一台独立的计算机或 者服务器,也可以是有至少1台业务终端和电子档案服务器连接构成,在其中植入实现 相应功能的软件来实现。通过本发明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客户身份鉴别能力,也提高了柜员的工作效 率。同时还可保证了业务流程的规范性、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安全性,可以建立完整的 客户信息和操作信息数据库,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合成电子档案用于存档,并可上传 到相关部门。摆脱了用复印机复印身份证的低效高耗状态。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 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 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 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信息处理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 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 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 下,即使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或各个模块的连接顺序进行了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 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实现方法,用于对记录有机读信息和视觉识别信息的 机读信息卡建立电子档案,所述视觉识别信息包括标准信息和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 对应的特征信息数据包含在机读信息中,其具体包括步骤,(1)根据机读信息卡视觉识别信息中的标准信息建立模板信息;(2)采集机读信息卡中的机读信息,并从所述机读信息中解析出特征信息数据;(3)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与模板信息合成为与机读信息卡实物视觉效果一致的整体形 成电子档案,并得到电子档案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信息包括标准信息电子模板、排 布格式数据信息,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按照所述排布格式数据信息拼合到所述标准信息 电子模板上,其中,所述标准信息电子模板是按照标准信息在机读信息卡卡体上的真实印刷状态制成的 模板;所述排布格式数据信息是特征信息在机读信息卡卡体上的排布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采集步骤包括,按照预订规则对机读信息卡进行真伪鉴别,如果 结果为真,则从所述机读信息卡中读取机读信息,如果结果为伪,则终止运行;所述步骤(2)中的解析步骤包括,按照预订解密规则对所述机读信息进行解密,如 果符合解密规则,则解析出特征信息数据;如果不符合解密规则,则终止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整体是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3-1),将采集的机读信息卡信息进行联网核查,如果结果为真,并返回联网核 查信息数据;如果结果为伪,返回伪证信息,终止运行;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联网核查信息数据合成到电子档案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步骤(3-2),采集所述机读信息卡对应事物的图像;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图像合成到电子档案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3-3),将特征信息数据送到业务系统生成需要的业务信息,并接收所述业务信息;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业务信息合成到电子档案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前 进一步包括,步骤(30),根据拟合成的电子档案的所述信息数据生成索引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 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
10.—种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业务标识、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 像,所述业务标识、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拼合为一数据整体或一个数据文件;所述机读信息卡的电子影像是以机读方式采集的特征信息数据(特征信息),并与模板信息拼合成的电子影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档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联网核查信息数据,所 述联网核查信息数据是对所述机读信息卡所记载特征信息进行核查的结果。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档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图像,所述图像是机读 信息卡对应事物的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档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读信息卡是第二代身份证, 所述的图像信息是对第二代身份证持证人在办理业务时实时采集的照片。
14.一种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索引、电子档案数据以及加密校验信 息;其中,所述索引是所述电子档案的索引信息;所述加密校验信息是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单向加密得到的数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档案数据是按照加密规则 对原始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电子档案数据以及加密 校验信息分别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关联,或,存储在满足关联规则的物理存储设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及其实现方法与系统,涉及一种电子档案及其实现方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读信息卡的电子档案、实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根据机读信息卡视觉识别信息中的标准信息建立模板信息;(2)采集机读信息卡中的机读信息,并从所述机读信息中解析出特征信息数据;(3)将所述特征信息数据与模板信息合成为与机读信息卡实物视觉效果一致的整体形成电子档案,并得到电子档案数据。本发明采用多重方式判断和鉴定机读信息卡的真伪,并合成电子档案,从而保障了可靠性与准确性。可以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非法交易”,提高操作的规范性--防止因人为因素为持有不合法证件人员办理相关业务。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2012999SQ20101057231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张学峰, 张红龙, 王志红, 胡斌 申请人:成都讯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