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466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属于计算机辅助输入设备,特别适于 三维软件操作人员使用。
背景技术
电脑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人们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许多人需要长时间从事电 脑工作。鼠标作为主要的输入设备之一,已经和我们密不可分。现有鼠标分为机械、光电等 形式。其结构都是卧式,其高径比均小于0. 5,鼠标上面的前部设有左右两个按键,中间设有 一个滚轮,后部为握持部,使用时手部必需平放在握持部上,食指和中指置于鼠标前端的按 键处,用于操作。然而,人体手部自然位置为竖直方向,因此,长时间使用鼠标会造成手部和 前臂肌肉疲劳。虽然为此产生了很多新型的鼠标,以增加手握的舒适度,然而该问题却没有 得到很好地解决。例如200820082070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立式鼠标,包括成圆柱状直立 设置的本体和与本体底部连接的底托,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左键、右键和滑轮,底托的侧面 安装有电源信号引出线。虽然,该专利将鼠标的按键和滚轮设在圆柱状直立的本体上,完全 垂直的圆柱状虽然使手部在垂直状态操控鼠标,但圆柱状并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20092013641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鼠标,其设有包括立式鼠标座、按钮、滑轮和 采集移动装置的立式鼠标本体;立式鼠标座上设有易于小指及无名指抓握的握持部。虽然 该立式鼠标设有易于抓握的握持部,使用者可容易地抓握立式鼠标座,但由于其在小拇指 以及无名指的位置呈向内凹入状,并不能使得该两手指得到很好的放松,而长时间的紧紧 握持抓握的会增加手指的疲劳。其存在的另一缺点是形状复杂,制造困难。另外,目前常用的三键鼠标,对于利用计算机绘图的技术人员而言三键鼠标的功 能仅仅能满足二维软件应用的需要。随着三维制图软件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三键鼠 标只能提供横轴和纵轴两个维度的变化指示,作为第三键的滚轮已用于放大和缩小功能; 当进行三维操作时,需要反复变更菜单和选项转换到所需的空间平面内,因此给制图人员 造成很大麻烦,极大地影响了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鼠标在使用中存在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问题, 由此造成使用者手部和前臂肌肉疲劳;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鼠标不方便三维 绘图软件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 其包括鼠标外壳、定位系统,按键、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的外壳为立式、大致为 上小下大的凸弧面状,所述外壳的高与鼠标前后方向的直径之比为0. 8-1. 5所述按键设在 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前面,且所述鼠标的三个键呈上、中、下位置布置,位于中间位置的第 二键由第一滚轮构成;在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顶部靠近左侧位于大拇指的位置设有一可以上下滚动的第二滚轮。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高与鼠标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比为1. 0-1. 2。作为优选,所述用于设置鼠标的三个键的曲面在滚轴位置的切线相对于水平面之 间的倾斜角度为大于等于60°、小于85度。最好,所述鼠标的外壳的形状为半椭球状。最好,所述鼠标与水平面平行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状,且长轴位于鼠标的前后 方向。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鼠标的前后方向是指与电脑显示屏相对的面为前 面,与人体所相对的面为后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传统的卧式三键鼠标相比,由于将外壳的形状改为上小下大 的弧面状,且使鼠标的高度接近于或大于鼠标的前后长度方向的最大直径,即高径比为 0. 8-1. 5,优选1. 0-1. 2,利于手部握持,同时,将鼠标的传统的三个键左键、右键和中间滚 轮(本实用新型称为第一滚轮)改为上下排布,从而使手部可以在自然的立式状态进行操 作鼠标的按键,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特别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鼠标的外壳优选的半 椭圆状,可以使得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放置在外壳外壁上,操作时,手部肌肉处于放松状 态,长时间操作也不易疲劳。本实用新型所述鼠标的底面的直径较大,因此稳定而无需另设 鼠标底座。特别是第二滚轮的引入,使操作三维软件更加方便,可减少操作按键次数,便于 对软件优化,同时大幅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外壳优选为半椭球状,其形状圆润,增加了手部握持的舒适 度,且易于加工。将鼠标外壳与水平面平行的截面也选择为椭圆状,符合手部立式放置时手 指与手掌形成的弯曲形状,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前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图中展示了本实施例所述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的外部结构,其包括 外壳1,定位系统,按键2、编码电路,其中所述定位系统和编码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鼠标一 致,在图中未展示。参见图1、2、4所述鼠标的外壳1为立式、形状大致为上小下大的半椭球 状,参见图3,鼠标外壳1的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其与水平面平行的横截面的形 状也为椭圆状,且其沿鼠标前后长度方向布置,即椭圆长轴位于鼠标前后方向,此时,外壳1 的高度与鼠标前后方向上的最大直径之比为1,选择该比例主要是为了与手部在自然竖直 放置位置时的形状吻合。所述按键2设在所述半椭球状外壳1的前面,且通常鼠标具有的三 个键呈上、中、下位置布置,即上按键21、下按键23和位于中间位置的同时兼用作第三键的 第一滚轮22 ;在半椭球状外壳1的顶部靠近左侧位于大拇指的位置设有一第二滚轮3。本实施例中,用于设置鼠标第一滚轮22的位置相对于鼠标的底面——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为69°,刚好适合手部在自然状态下操作时食指和中指的倾斜角度。将上、下按键21、23和第一滚轮22移至鼠标的前端,顶部靠近左侧的位置增设了 第二滚轮3——新滚轮。手指操作施力的方向为向后,和虎口位置对应,减轻了大拇指的负 担。手部握姿为近似垂直,符合手部和前臂肌肉的自然状态,长时间操作也不会引起疲劳。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第二滚轮3,还需增加与鼠标第一滚轮22基本 相同的协议即可用于操作三维软件。鼠标底部的定位系统的传感器仍用于横轴和纵轴的移 动指示,第二滚轮则指示垂直方向的移动。但不限于此,其也可以定义为和底部定位系统所 确定平面有某种角度的直线、曲线等,例如,如底部定位系统定位于XY平面,第二滚轮则可 以使操作者沿Z轴进行上下移动操作,或者沿和XY平面有一定角度的直线或曲线进行扫掠 操作,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三维操作。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旨提供一种立式的利于三维 软件操作的三键两滚轮的鼠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变化触,得到更多的实 施方式,例如改变鼠标的高度与鼠标前后方向上的最大直径之比值;或者将鼠标外壳2的 水平横截面形状变化为圆形;或者改变鼠标第一滚轮22的位置的切线方向相对于鼠标的 底面之间的倾斜角度等等,这些实施方式若未脱离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均应当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包括鼠标外壳、定位系统,按键、编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的外壳为立式、大致为上小下大的凸弧面状,所述外壳的高与鼠标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之比为0.8 1.5;所述按键设在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前面,且所述鼠标的三个键呈上、中、下位置布置,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键由第一滚轮构成;在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顶部靠近左侧位于大拇指的位置设有一可以上下滚动的第二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特征在于所 述用于设置鼠标的三个键位置的曲面在滚轮处的切线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大 于等于60°、小于8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壳的高与鼠标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比为1. 0-1. 2。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 特征在于所述鼠标的外壳的形状为半椭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特征在于所 述鼠标与水平面平行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椭圆状,且长轴位于鼠标的前后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软件操作的立式三键两滚轮鼠标,其包括鼠标外壳、定位系统,按键、编码电路及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标的外壳为立式、大致为上小下大的凸弧面状,所述外壳的高与鼠标前后方向的最大直径之比为0.8-1.5;所述按键设在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前面,且所述鼠标的三个键呈上、中、下位置布置,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键由第一滚轮构成;在所述凸弧面状外壳的顶部靠近左侧位于大拇指的位置设有一可以上下滚动的第二滚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现有的鼠标在使用中易造成使用者手部和前臂肌肉疲劳的问题,同时方便了三维绘图软件的操作。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698370SQ2010202764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张永革 申请人:张永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