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677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计算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重力感应器的可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可携式计算机的显示器与主机大多采用开阖式的结构设计,在当显示器盖压于主机时,会将显示器切暗,甚至于让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省电模式,以节省可携式计算机的电力。而目前判断显示器是否盖压住主机的方式多为分别在显示器与主机上设置磁铁与感应器,当显示器接近主机时,感应器便会感应到磁铁的磁力,借以控制主机来切暗显示器,并进入省电模式。然而,当有其它磁性物质靠近感应器时,感应器也会感应到磁力,误判显示器已靠近主机而让主机切暗显示器。如此的误判行为常常造成使用者在使用可携式计算机的不便。因此,如何使提高可携式计算机判断显示器盖压主机的准确率,增加可携式计算机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可携式计算机包含有显示器机壳、第一重力感应器、主机机壳与主机板。显示器机壳设置有显示器于其中。第一重力感应器则设置于显示器机壳内。主机机壳与显示器机壳枢接。主机板具有处理器。 主机板设置于主机机壳内,并与第一重力感应器及显示器耦接。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当第一重力感应器感应到重力方向相对于主机机壳放置面约80至100度时,处理器切暗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省电模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可携式计算机内还包含第二重力感应器。第二重力感应器设置于主机机壳内,并耦接于主机板。其中当第一重力感应器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感应到重力方向大致相同时,例如重力方向相差约0至20度时,处理器会切暗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省电模式。其中当第一重力感应器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感应到重力方向大致相反时,例如重力方向相差160至180度时,处理器切换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特定操作模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具有显示器机壳、第一重力感应器、主机机壳、第二重力感应器与主机板。显示器机壳设置有显示器。第一重力感应器设置于显示器机壳内。主机机壳与显示器机壳枢接。第二重力感应器设置于主机机壳内。主机板具有一处理器,且主机板设置于主机机壳内,并耦接第一重力感应器、第二重力感应器与显示器。
3[0011]其中,当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相差约0至20度时,处理器切暗该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第一操作模式。当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相差约160至180度时,处理器切换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第二操作模式。其中当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同向时,处理器切暗显示器的显示画面,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第一操作模式。其中当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反向时处理器切换可携式计算机进入第二操作模式。本实用新型于可携式计算机内设置重力感应器,通过重力感应器来感应显示器的位置,判断显示器是否盖压住主机,决定是否要切暗显示器进入省电模式。如此可避免以往的设计中,感应器因其它的磁性物质误判显示器已盖压主机而切暗显示器的状况,进而提高可携式计算机判断显示器盖压主机的准确率,增加可携式计算机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I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示意图;图IB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架构图;图IC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图2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示意图;图2B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架构图;图2C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图3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示意图;图;3B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可携式计算机112:显示器机壳114:显示器116:重力感应器118:主机机壳120 主机板121 处理器122 主机机壳放置面124 128 步骤200 可携式计算机[0035]212显示器机壳[0036]214显不器[0037]216第一重力感应器[0038]218主机机壳[0039]220主机板[0040]221处理器[0041]222第二重力感应器[0042]224 226 步骤[0043]300可携式计算机[0044]312显示器机壳[0045]314显不器[0046]316第一重力感应器[0047]318主机机壳[0048]322第二重力感应器[0049]324 32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在可携式计算机上设置重力感应器。透过重力感应器所侦测到的讯号来判定显示器是否盖压在主机上,藉以决定是否进入休眠或其它的操作模式。请同时参照图IA与图1B。图I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示意图。图IB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架构图。可携式计算机100可分为包含有显示器机壳112、重力感应器116、主机机壳118 与主机板120。显示器机壳112设置有显示器114于其中。重力感应器116则设置于显示器机壳112内。此外,主机机壳118与显示器机壳112枢接,使显示器机壳112可盖压于主机机壳118上以保护显示器114的显示面,或使显示器机壳112相对于主机机壳118呈接近垂直的状态,以方便使用者使用可携式计算机100。主机板120设置有处理器121于其上。主机板120设置于主机机壳118内,并与重力感应器116及显示器114耦接。而主机机壳118与内部组件则构成主机。由于重力感应器116可感测重力方向,本实施例中将重力感应器116设置于显示器机壳112内,当显示器机壳112相对于主机机壳118相对旋动时,重力感应器116可感测到重力方向的变化,进而使主机内部处理后判断显示器是否盖压在主机上。请参照图1A,可携式计算机100的主机机壳118放置于主机机壳放置面122上, 且主机机壳放置面122垂直于重力方向A。当可携式计算机100为闭合,且重力感应器116 亦为水平主机机壳放置面122配置于显示器机壳112内时,重力感应器116感受到的重力方向为平行重力方向A,亦即垂直于主机机壳放置面122。当可携式计算机100的显示器机壳112相对于主机机壳118相对旋动时,重力感应器116则感测到重力方向的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于重力感应器116感应到重力方向相对于主机机壳放置面122约 80至100度时,主机板120接收到重力感应器116感应到的重力方向,触发处理器121切暗显示器114的显示画面。除此之外,亦可控制可携式计算机100进入省电模式,以节省电力。而于进入省电模式或切暗显示器114的显示画面后,当重力感应器116感应到重力方向相对于主机机壳放置面122约80至100度以外的范围时,便再次触发处理器121唤醒可携式计算机100。接着请参照图1C,此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于步骤124中,重力感应器感测重力方向。接着步骤126,当重力感应器感受到特定的重力方向时,将传送讯号至主机板。最后于步骤1 中,主机板上的处理器控制显示器切暗或进入省电模式。接着请参照图2A与图2B。图2A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示意图。图2B为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架构图。可携式计算机200包含有显示器机壳212、第一重力感应器216、主机机壳218、主机板220与第二重力感应器222。显示器机壳212设置有显示器214于其中。第一重力感应器216则设置于显示器机壳212内。此外,主机机壳218与显示器机壳212枢接,使显示器机壳212可盖压于主机机壳218上以保护显示器214的显示面,或使显示器机壳212相对于主机机壳218呈接近垂直的状态,以方便使用者使用可携式计算机200。主机板220设置有处理器221于其上。主机板220设置于主机机壳218内,并与重力感应器216及显示器214耦接。此外,本实施例还于主机机壳218内设置第二重力感应器222,且第二重力感应器222并耦接于主机板220。如此,可携式计算机200便可通过第一重力感应器216与第二重力感应器222所感受到的重力方向变化,来更加准确地辨别显示器是否盖压于主机上。当可携式计算机200闭合,且第一重力感应器216与第二重力感应器222为平行设置时,两个重力感应器216、222所感测到的重力方向约为大致平行。此时,两重力感应器 216,222便将所感测到的重力方向信息传递至主机板220,触发处理器221切暗显示器114 的显示画面,或进入省电模式。而为了更配合使用者习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可设定第一重力感应器216与第二重力感应器222感应到重力方向相差约0至20度时,便触发处理器221切暗显示器214的显示画面,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200进入省电模式。接着请参照图2C,此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于步骤2M 中,两个重力感应器感受到重力方向并传送重力方向给主机板。步骤2 中,当两个重力方向大致相同时(例如重力方向相差约0至20度时)将显示器切暗或进入省电模式。此外,部分的可携式计算机会在显示器机壳与主机机壳间的枢接结构作特殊设计,让显示器机壳可于开启后旋转180度后再盖压于主机机壳上,以让可携式计算机作为平板计算机使用,增加可携式计算机的使用弹性。请参照图3A,图示中的可携式计算机300其第一重力感应器316与第二重力感应器322的设置与图2A中的可携式计算机200相同。但可携式计算机300此时为显示器机壳 312开启后旋转180度再盖压于主机机壳318上的状态。因此相较于图2A中的可携式计算机200,可携式计算机300的两重力感应器316、322感应到的重力方向为大致相反。此时, 两重力感应器316、322便将所感测到的重力方向信息传递至主机板,触发处理器切换可携式计算机300为特定操作模式,例如为平板计算机操作模式。而为了更配合使用者习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可设定第一重力感应器316与第二重力感应器322感应到重力方向相差约160至180度时,便触发处理器切换可携式计算机300为特定操作模式,例如为平板计算机操作模式。接着请参照图3B,此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携式计算机系统控制流程图。于步骤3M 中,两个重力感应器感受到重力方向并传送重力方向给主机板。步骤3 中,当两个重力方向大致相反时(例如重力方向相差约160至180度时)将可携式计算机切换为特定操作模式,例如为平板计算机操作模式。此外,重力感应器所感受到的重力方向亦可透过计算后定义出显示器机壳底面与主机机壳底面的法向量,通过两者的法向量来推定显示器与主机间的相对位置。请参照图2A。透过第一重力感应器216所感应的重力经过计算后可定义出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B,而第二重力感应器222可定义出主机壳底面法向量C。当显示器214 盖压于主机上时,可推算出法向量B与法向量C为同时平行于负Z轴方向。因此系统可设定为当法向量B与法向量C相差为约0至20度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200进入第一操作模式。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模式可为切暗显示器显示画面或进入省电模式。接着请参照图3A,延续图2A的法向量定义方式,当可携式计算机300为显示器机壳312开启后旋转180度再盖压于主机机壳318上的状态时,可推算出法向量B与法向量 C为平行Z轴,且两者为相反的方向。因此系统可设定为当法向量B与法向量C相差为约 160至180度时,控制可携式计算机300进入第二操作模式。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操作模式可为切换可携式计算机300进入平板计算机操作模式。当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法向量为透过重力感应器所感测的数据推算而成,因此法向量的方向并无特定限制,设计者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于可携式计算机内设置重力感应器,通过重力感应器来感应显示器的位置,判断显示器是否盖压住主机,决定是否要切暗显示器进入省电模式。如此提高可携式计算机判断显示器盖压主机的准确率,增加可携式计算机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器机壳,设置有一显示器;一第一重力感应器,设置于该显示器机壳内; 一主机机壳,与该显示器机壳枢接;以及一主机板,具有一处理器,该主机板设置于该主机机壳内,并与该第一重力感应器及该显示器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重力感应器,设置于该主机机壳内,并耦接于该主机板。
3.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器机壳,设置有一显示器;一第一重力感应器,设置于该显示器机壳内;一主机机壳,与该显示器机壳枢接;一第二重力感应器,设置于该主机机壳内;以及一主机板,具有一处理器,该主机板设置于该主机机壳,耦接该第一重力感应器、该第二重力感应器与该显示器;其中,当该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该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该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该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相差0至20度时,控制该可携式计算机进入一第一操作模式,当该第一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该显示器机壳底面法向量与该第二重力感应器所侦测的该主机机壳底面法向量为相差160至180度时,该处理器切换该可携式计算机进入一第二操作模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计算机,包含显示器机壳、第一重力感应器、主机机壳与主机板。显示器机壳设置有显示器,第一重力感应器设置于显示机壳内。主机机壳与显示器机壳枢接。主机板具有处理器,且主机板设置于主机机壳内,并与第一重力感应器及显示器耦接。
文档编号G06F1/16GK201945910SQ2010206244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赖昆辉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