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定支援方法

文档序号:635050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服务设定支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分散配置在广域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来提供服务时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尤其涉及向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程序的分配支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分散配置于广域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分配高速缓冲存储器(数据或应用程序的复制)、试图实现服务响应时间的提高和网络通信量的减少的技术中,有内容分发网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将分散配置于广域网络系统中的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所具有的计算资源(CPU、存储器、硬盘)作为一个复合计算资源来使用的技术中有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737671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13199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服务的主体由多个应用程序构成,并且没有考虑将这些分配给多个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因此,当服务的主体由多个应用程序构成且这些没有分配给多个信息处理装置时,有可能无法对应服务响应时间的提高和网络通信量的减少。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如果想要实现服务响应时间的提高和网络通信量的减少,则会引起系统整体的电力的过度消耗。所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中,虽然考虑信息处理装置所具有的计算资源,但没有进行考虑到服务的响应时间的应用程序的分配。因此,服务的响应时间有可能变长。另夕卜,当使用各个信息处理装置所具有的计算资源时,没有考虑系统整体的消耗电力,因此对系统整体而言,可能引起电力的过度消耗。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提供如下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将作为服务主体的多个应用程序分配给各信息处理装置,以能够提供考虑减少系统整体的消耗电力、并且满足作为基准的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的服务。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考虑系统消耗电力、并且满足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来提供服务,该服务是通过分散配置在网络上的信息处理装置联合动作、并且调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上的应用程序并对信息进行处理而实现的。S卩,本说明书中公开了考虑服务响应时间来将作为服务主体的多个应用程序分配给分散配置在广域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技术。基于公开的一个观点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在地理上分散配置在广域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导入通过依次调用多个应用程序并处理信息来实现的服务时,制作应用程序的向信息处理装置的分配组(set)列表,计算适用列表中的各分配组时的服务响应时间和系统消耗电力,评价这些结果,选择满足作为基准的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并且减少系统消耗电力的分配组,或者提示选择候补。进一步,所述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计算服务响应时间、系统消耗电力以及与系统的运用有关的工时,评价这些结果,选择满足作为基准的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并且减少系统消耗电力和系统运用工时的分配组,或者提示选择候补。进一步,所述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导入所述服务之后有可能不满足作为基准的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时,选择代替的分配组。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服务是指,以能够由利用者或者第三者识别信息处理结果的形式提供,或者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控制有关利用者或者第三者的装置。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少的消耗电力且短的响应时间来提供通过由分散配置于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联合动作来实现的服务。


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是例示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的服务的功能结构的图。图4是例示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服务的属性管理表的例子。图6是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表的例子。图7是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性能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8是实施方式的通信路径的管理表的例子。图9是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和通信路径的连接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0是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消耗电力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1是与实施方式的通信路径的消耗电力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2是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分配组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3是与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的分配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4是与实施方式的服务的通信路径有关的管理表的例子。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图16是例示实施方式的分配模板的制作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实施方式的分配模板的例子。
图18是实施方式的应用程序分配组的列表的例子。图19是例示实施方式的分配组评价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实施方式的服务响应时间评价图表的显示例。图21是实施方式的系统消耗电力评价图表的显示例。图22是实施方式的系统运用工时评价图表的显示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物或等同物。另外,关于相似物,为了便于说明,对附图标记追加下标来进行区别。利用图1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所采用的网络系统结构的概略。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是设置在多个终端据点131上的客户端装置经由地域据点132与设置在数据中心133中的服务器装置103连接而成的结构。更详细地,客户端装置经由终端据点131 内的据点网络141、网关节点101、以及接入网121与设置在地域据点132上的边缘节点102 连接,进一步,经由边缘节点102,并经由全国规模的主干网122、数据中心133内的数据中心网络142而与服务器装置103连接。此处,作为设置在终端据点131上的客户端装置的例子,可以举出监视摄像机 111、信号装置112、照明装置113、以及显示装置114。以下,以利用使用监视摄像机111而拍摄的图像来对信号装置112、照明装置113、 显示装置114进行控制的服务为例说明实施方式。但是,只要客户端装置为利用一些信息处理装置所提供的服务的形式,则任何客户端装置或服务都可以。构成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为三层级结构,第一层级信息处理装置是设置在终端据点131的网关节点101,第二层级信息处理装置是设置在地域据点132的边缘节点102,第三层级信息处理装置是设置在数据中心133中的服务器装置103。各层级的装置按相对于客户端装置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例如,网络延迟时间从短到长的顺序)配置为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3。另外,各层级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台数的关系满足“网关节点101台数” >> “边缘节点102台数” >> “服务器装置103台数”。此外,以下实施例中,以上述三层级结构为对象进行说明,但实施的内容不限定在于层级数上,即使第二层级分化而进一步成为多层级结构,也同样能够适用实施例。以下标明为信息处理装置时,是指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终端据点131,虽然以站内为例子,但也可以不是站内。以下,说明图1的各项。在终端据点131(站内)中设有作为客户端装置的监视摄像机111、信号装置112、 照明装置113、显示装置114。监视摄像机111是对站内进行监视的摄像机,连续地拍摄图像,并经由据点网络 141将图像数据传送至网关节点101。信号装置112是在轨道上掉下人或危险物等时,控制信号来对进入站内的电车等传达危险的装置。照明装置113是对站内的通道等进行照明使其变亮的装置。显示装置114是用于揭示运行信息、站内服务向导或广告的装置。据点网络141是连接终端据点131 (站内)的监视摄像机111、信号装置112、照明装置113、显示装置114等,并利用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传送数据的网络。据点网络141根据由IEEE802. 3 规定的标准来进行通信。网关节点101是具有服务执行时的数据传送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应用程序执行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网关节点101将据点网络141与接入网121连接。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网关节点101记为“Gw”。网关节点101对监视摄像机111所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传送至接入网121。另外,向信号装置112、照明装置113、显示装置114发送控制数据。接入网121和主干网122是由未图示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的信息通信装置、以及连接这些装置的线路构成的通信网络,并且是多个通信路径的集合体。主干网122是扩展到如全国范围的广域的主干通信网络。用主干网122和接入网121来构成层级式网络拓扑,以能够容纳多个据点。在各网络中传送IPdnternet Protocol)包。接入网121是将设置在终端据点131上的网关节点101与设置在地域据点132上的边缘节点102连接的通信网络。所谓地域据点132是用于设置边缘节点102的据点,该边缘节点102用于容纳多个网关节点101和接入网121。在区或市(的一部分)、或者将它们综合的地域上设置一个地域据点132。所谓边缘节点102是具备服务执行时的数据传送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应用程序执行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边缘节点102位于接入网121和主干网122之间。以下,有时将边缘节点102记为“Ed”。在数据中心133中设置服务器装置103。服务器装置103是具备服务执行时数据处理功能(应用程序执行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服务器装置103经由数据中心网络142 与主干网122连接。以下,有时将服务器装置103记为“Sv”。在管理中心1;34中设置管理装置104。管理装置104经由管理中心网络143与主干网122连接。管理装置104是管理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3的装置。接着,利用图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104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管理装置104具备CPU201、存储器203、网络接口 202、盘206、内部信号线208。另夕卜,管理装置104还具备输出装置204和输入装置205,以进行与管理者之间的对话性的处理。在管理装置104中,通过OS (Operating System)的控制,CPU201将存储在盘206 中的程序调用到存储器203上并执行,由此实现以下说明的各功能。但是,在以下内容中方便起见将各程序作为执行的主体进行说明。CPU201是通过执行调用到存储器203上的程序来进行各种处理的处理器。存储器203例如是可以高速存取的易失性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由CPU201执行的程序和CPU201所需的信息等。网络接口 202由与IGps或10(ibpS等各种通信速度对应的IEEE802. 3接口卡等的网络接口卡构成,作为经由通信网络来连接对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据输入输出适配器来发挥功能。网络接口 202基于TCP/IP等进行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收发。盘 206 例如是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盘驱动器、SAS(Serial Attached SCSI)盘驱动器或者SCSI (Small ComputerSystem hterface)盘驱动器等的储存设备。盘206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是闪存存储器。在盘206上设定多个逻辑卷207,保存OS、应用程序、用户数据等各种信息。此外,各程序或数据可以事先保存在盘206中,根据需要,也可以经由网络接口 202或未图示的记录介质读取装置和上述管理装置104可利用的介质,从其他装置导入到上述盘206。所谓介质例如是指,可装卸于记录介质读取装置的存储介质或者通信介质(即有线、无线、光等网络,或者在该网络中传播的载波或数字信号)。内部信号线208例如为总线。内部信号线208将CPU201、存储器203、网络接口 202、盘206、输入装置205、输出装置204相互连接。输出装置204是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装置,例如是显示器。输入装置205是管理者为了输入各种信息而使用的装置,例如是键盘或鼠标。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3也是与管理装置104相同的硬件结构,当不需要进行与管理者之间的对话性处理时,也可以不具备输出装置204和输入装置 205。另外,在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中也可以具备多个网络接口 202。接着,使用图3对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服务进行说明。此处,将利用由监视摄像机 111拍摄的图像来控制终端据点131(站内)的信号装置112、照明装置113、显示装置114 的服务作为例子。该服务通过组合若干个应用程序来构筑。也就是说,通过依次重复“各应用程序从前段应用程序中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之后,将数据传递给下段应用程序”来实现服务。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的数据例如可以按照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 形式记述,但只要交换数据的应用程序可解释,则可以是任何形式。所谓应用程序例如是在通信协议上使用S0AP(Simple Object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over HTTP (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的Web服务,但也可以是利用SQL的数据库查询等。此外,图3所示的例中,省略应用程序的名称末尾的“程序”。另外,在应用程序名的开头的括号内记入后述的应用程序ID(服务属性管理表500的ID501)。以下,说明利用监视摄像机111所拍摄的图像来控制信号装置112的处理。为了测定服务的响应时刻,图像变换程序301测定未加工的原始图像321的输入时刻,对下段的应用程序,除了图像等数据之外,还输出该原始图像321的输入时刻。监视摄像机111以每单位时间一定张数(例如每秒10张)地向图像变换程序301 发送原始图像321。图像变换程序301若接收到原始图像321,则将监视摄像机111的标识符(ID)作为属性信息追加到原始图像321。此外,原始图像321依照监视摄像机111的固有图像格式。另外,图像变换程序301记录原始图像321的输入时刻(t)。图像变换程序301将从监视摄像机111接收到的原始图像321变换为标准图像格式的图像322,以使后段的应用程序能够处理,进一步,将监视摄像机111的ID变换为摄像机位置坐标(X,y)。图像变换程序301将图像322、摄像机位置坐标(x,y)以及原始图像 321输入时刻(t)发送给下段的物体识别程序302。物体识别程序302对接收到的图像322进行图像处理,判定图像322是否包括移动物体。用于识别移动物体的图像处理通过组合使用“ThePocket Handbook of ImageProcessing Algorithms In C" (H. R. Myler,A. R. Weeks Prentice Hall, Inc. , 1993 ip, ISBN :978-0136422402)等中记载的阈值处理、边缘检测处理、区域分割处理等图像解析算法等来实现。移动物体的识别既可以通过对单一的图像322进行处理来实现,也可通过对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不同的多个图像322进行处理来实现。以下说明的大小识别程序 303、人识别程序306、人流识别程序309的图像处理也同样。物体识别程序302在图像322包含移动物体的情况下,将该图像(物体图像323) 与摄像机位置坐标(x,y) —起发送至大小识别程序303。同时,还传送对应的原始图像321 输入时刻⑴。大小识别程序303对接收到的物体图像323进行图像处理,判定移动物体的大小是否在阈值以上。当移动物体的大小在阈值以上时,将该物体图像323的摄像机位置坐标 (x,y)3M传送至警报指示程序304。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警报指示程序304基于接收到的摄像机位置坐标(X,y) 324,决定是否指示警报。 在指示警报时,将警报325与摄像机位置坐标(x,y)3M—起发送至警报变换程序305。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警报变换程序305将接收到的警报325变换成信号装置112固有的警报格式,以使信号装置112能够处理。进一步,基于摄像机位置坐标(X,y)324,求出发出警报的信号装置112的ID。警报变换程序305将警报3 发送至由ID所示的信号装置112。信号装置112根据接收到的警报,通过光、音、振动等,向周围通知危险。警报变换程序305测定向信号装置112发送警报326的时刻。通过求出该时刻与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的差分,测定服务响应时间。接着,说明利用监视摄像机111拍摄的图像来控制照明装置113的处理。图像变换程序301至大小识别程序303的处理如上所述。人识别程序306对从大小识别程序303接收到的大物体图像327进行图像处理, 判定阈值以上大小的物体是否为人或者大致多少人。当物体为人时,将人数(大致数目) 和摄像机位置坐标(x,y)3 发送至照度设定指示程序307。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照度设定指示程序307基于接收到的人数和摄像机位置坐标(X,y) 328,决定是否进行照明装置113的设定,在进行设定时决定照度设定(点灯或者灭灯,照明的亮度)。在进行照明装置113的设定时,照度设定指示程序307将照度设定3 与摄像机位置坐标(X, y) 一起发送至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将接收到的照度设定3 变换成照明装置113固有的照度设定格式,以使照明装置113能够处理。进一步,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基于摄像机位置坐标(X,y) 324,求出进行照度设定的照明装置113的ID。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向由ID所示的照明装置113发送照度设定330。照明装置 113根据接收到的照度设定330,点灯或灭灯,或者变更亮度。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测定向照明装置113发送照度设定的时刻。通过求出该时刻与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的差分,测定服务响应时间。接着,说明利用监视摄像机111拍摄的图像来控制显示装置114的处理。图像变换程序301至大小识别程序303以及人识别程序306的处理如上所述。人流识别程序309对从人识别程序306接收到的人图像331中的一张或者多张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进行人流信息的计测。所谓人流信息是指图像内的人的流动方向及其人数。当计测到人流信息时,将人流信息332以及摄像机位置坐标(X,y)发送至揭示信息决定程序310。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揭示信息决定程序310基于接收到的人流信息322和摄像机位置坐标(x,y),决定是否进行显示装置114的设定,在进行设定时决定揭示信息(运行信息,站内服务向导或广告)。当进行显示装置114的设定时,将揭示信息333与摄像机位置坐标(X,y) 一起发送至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同时,还传送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将接收到的揭示信息333变换成显示装置114固有的揭示信息格式,以使显示装置114能够处理。进一步,基于摄像机位置坐标(X,y),求出进行揭示信息设定的显示装置114的ID。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向由ID所示的显示装置114发送揭示信息334。显示装置114显示接收到的揭示信息334。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测定向显示装置114发送揭示信息的时刻。通过求出该时刻与原始图像321输入时刻(t)的差分,测定服务响应时间。接着,使用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104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管理装置104 所具有的程序或管理表保存在管理装置104的盘206中,被调用到存储器203上,由CPU201 执行或处理。管理装置104具备各程序和各管理表,各程序包括分配组(set)制作程序401、分配组评价程序402、分配组选择程序403、服务导入程序404、服务响应时间监视程序405、代替分配组选择程序406,各管理表包括服务属性管理表500、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信息处理装置性能管理表700、路径管理表800、连接管理表900、信息处理装置消耗电力管理表 1000、路径消耗电力管理表1100、分配组管理表1200、分配管理表1300、服务通信路径管理表1400。各管理表通过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等技术安装。以下,对管理装置104所具有的管理表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管理表的各列的说明中省略单位的说明。另外,各管理表的输入内容由管理者指示。此外,关于各程序的处理和各管理表的利用例,在后面进行叙述。图5表示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图3中例示的站内监视服务的属性的服务属性管理表500的结构。针对每个服务制作服务属性管理表500。服务属性管理表500包括ID (标识符)列501、前ID列502、后ID列502、应用程序列504、输入数据量列505、输出数据量列506、输输入输出频率比列507、可分配信息处理装置列(508列、509列、510列)、服务响应时间列511各列。在ID列501中输入在服务属性管理表500中管理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是服务属性管理表500的主关键字。此处,以“A”、“B”、“C”、…,按拉丁字母顺序分配大写字母。在前ID列502中设定输出该应用程序作为输入而接收的数据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在后ID列503中设定将该应用程序输出的数据作为输入来接收的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此处,将开始服务的一系列处理的(没有定义前ID列50 最前段的应用程序称为服务的开始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图像变换程序301。另外,将结束服务的一系列处理的(没有定义后ID列503)最后段的应用程序称为服务的结束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警报变换程序305、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 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将不相当于上述开始应用程序和结束应用程序的程序称为服务的中间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物体识别程序302、大小识别程序303、警报指示程序304、人识别程序306、照度设定指示程序307、人流识别程序309、揭示信息决定程序310。在应用程序列504中设定应用程序的名称。在图5示出的例子中,省略名称末尾的“程序”。在输入数据量列505中,当输入数据的大小为固定值时,登记该大小。在输出数据量列506中,当输出数据的大小为固定值时,登记该大小。在输入输出频率比列507中,设定数据输出次数相对于数据输入次数的比率(概率)。例如,在相对于数据的10次输入以1次概率输出时,为0. 1。在可分配信息处理装置列(Gw508列、Ed509列、Sy510列)中,显示该应用程序能够分配给何种信息处理装置。当网关节点101为可分配信息处理装置时GW508列中设定 “1”。当边缘节点102为可分配装置时对Ed509列进行同样的设定。当服务器装置103为可分配装置时对Sv510列进行同样的设定。关于能够分配给何种信息处理装置的决定,由管理者考虑各应用程序的处理负载和处理内容等来进行。例如,当处理客户端装置各自的信息时,设网关节点101为可分配, 当处理负载大时,设边缘节点102或服务器装置103为可分配等。在服务响应时间列511中,设定在该应用程序为结束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执行服务时所需的服务响应时间。接着,使用图6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 600。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包括装置ID列601、据点ID列602、类别列603、机种列 604的各列。在装置ID列601中设定信息处理装置的ID (标识符)。其是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 600的主关键字。在据点ID列602中设定设置了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据点的ID (标识符)。在类别列603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的类别。当为网关节点101时设定为“Gw”, 当为边缘节点102时设定为“Ed”,当为服务器装置103时设定为“Sv”。在机种列604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机种(产品模型的标识符)。接着,使用图7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性能的信息处理装置性能管理表700。信息处理装置性能管理表700包括机种列604( 、与服务器功能有关的处理性能列701、与路由器功能有关的处理性能列702的各列。 机种列604 (2)与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的机种列604相同。是信息处理装置性能管理表700的主关键字。 在与服务器功能有关的处理性能列701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应用程序处理时的处理性能(吞吐量(throughput))。在处理性能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而不同的情况下设定平均值。或者设定最小值也可。在与路由器功能有关的处理性能列702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不进行应用程序的处理而进行数据传送时的处理性能(吞吐量)。接着,使用图8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路径的路径管理表 800。所谓在路径管理表800中管理的路径,是指直接连接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路径。 例如,是不经由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地将信息处理装置A和信息处理装置B连接的路径。对于信息处理装置A经由信息处理装置C而与信息处理装置B连接的路径,分成不经由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地连接信息处理装置A和信息处理装置C的路径、以及不经由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地连接信息处理装置C和信息处理装置B的路径来进行管理。此外,路径也可是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等来实现的虚拟的路径。路径管理表800包括路径ID列801、类别列802、跳跃(hop)数列803、传播延迟时间列804、频带列805的各列。在路径ID列801中设定路径的ID(标识符)。其是路径管理表800的主关键字。 在类别列802中设定路径的类别、也就是路径所属的网络(主干网122或者接入网121)。在跳跃数列803中设定该路径经由的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的通信设备的数量。在传播延迟时间列804中设定在该路径上数据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之后到达另一个信息处理层为止的时间。在频带列805中设定该路径中的可利用的频带。当路径的中途频带发生变化时设
定其最小值。接着,使用图9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信息处理装置与路径的连接关系的连接管理表900。连接管理表900包括装置ID列601 (2)和路径ID801 (2)列。装置ID列601⑵与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的装置ID列601相同。是连接管
理表900的主关键字。路径ID801 (2)列包括路径管理表800路径ID列801的值的各列。由该装置ID 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与由路径ID所示的路径连接时设定“ 1 ”,不连接时设定“0”。接着,使用图10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消耗电力的信息处理装置消耗电力管理表1000。信息处理装置消耗电力管理表1000包括机种列604(3)、整体的消耗电力列1001、 与路由器功能有关的消耗电力1002的各列。机种列604 (3)与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的机种列604相同。是信息处理装置消耗电力管理表1000的主关键字。在整体的消耗电力列1001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应用程序的处理时所消耗的电力。当电力根据应用程序处理量而不同时,设定平均的处理量时所消耗的电力。或者, 设定处理量为上限时所消耗的电力。在与路由器功能有关的消耗电力1002中设定该信息处理装置不进行应用程序的处理而进行数据传送时所消耗的电力。接着,使用图11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路径的消耗电力的路径消耗电力管理表 1100。路径消耗电力管理表1100包括类别列802 (2)、一跳跃的消耗电力列1101的各列。类别列802⑵与路径管理表800的类别列802相同。是路径消耗电力管理表1100
的主关键字。在一跳跃的消耗电力列1101中设定在该类别的路径中每经由一跳跃(一个通信设备)时所消耗的电力。接着,使用图12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构成服务的应用程序分配组的分配组管理表1200。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由多个应用程序的组合构成,各应用程序被分配到三种信息处理装置(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 的某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谓分配组是实施服务时的应用程序的分配(将哪个应用程序分配给何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组合。分配组管理表1200包括服务ID列1201、分配组列1202列 1207列。在服务ID列1201中设定服务的ID(标识符)。是分配组管理表1200的主关键字。分配组列包括与该服务有关的应用程序ID的各列1202列 1207列。在各列中设定分配由ID所示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类别。在将该应用程序以一个网关节点101中一个的比例分配时设定为“Gw”。在将该应用程序以一个服务器装置103中一个的比例分配时设定为“Sv”。在将该应用程序以一个边缘节点102中一个的比例分配时设定为“Ed”。在将该应用程序以χ个边缘节点102中一个的比例分配时设定为”(xEd) ”。例如,在将该应用程序以两个边缘节点102中一个的比例分配时设定为”(2Ed) ”。接着,使用图13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构成服务的应用程序的分配的分配管理表1300。分配管理表1300是在管理装置104按照分配组管理表1300在实施服务时将各应用程序分配给信息处理装置情况下,管理其分配(将哪个应用程序分配给哪个信息处理装置)的表。分配管理表1300包括服务ID列1201⑵、配置ID列1301、分配信息处理装置列 1302列 1307列。服务ID列1201 (2)与分配组管理表1200的服务ID列1201相同。配置ID列1301设定该服务的配置(cbploy,实例)的标识符。是分配管理表1300
的主关键字。分配信息处理装置列包括与该配置有关的应用程序ID的各列(1302列 1307 列)。在各列中设定分配由ID所示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装置ID(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的装置ID601)。接着,使用图14说明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执行服务时的通信路径的服务通信路径表1400。
服务通信路径管理表1400是用于管理装置104管理实施服务时位于通信路径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表。服务通信路径管理表1400包括服务ID 1201(3)、配置ID 1301 O)、数据输入频率 1401列、信息处理装置列1402列 1407列。服务ID列1201 (3)与分配组管理表1200的服务ID列1201相同。配置ID列1301⑵与分配管理表1300的配置ID列1301相同。是服务通信路径
管理表1400的主关键字。信息处理装置列1402列 1407列设定关于该配置位于通信路径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装置ID (信息处理装置管理表600的装置ID601)。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通信路径上的设备结构预想以下三个结构。因此,图14中,信息处理装置列设为由1402列 1407列所示的结构,以能够登记与这三个设备结构对应的全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但是,通信路径并不限定于该结构。·设备结构1 网关节点101 ( "Gw"列1402) 边缘节点102( “Ed”列1403) 服务器装置103( “S,列1405) 边缘节点102( “Ed”列1406) 网关节点101( “Gw”列 1407) 设备结构2 网关节点101 ( “Gw”列1402) 边缘节点102(2) ( “Ed”列1404) 网关节点101( “Gw”列1407) 设备结构3 网关节点101 ( “Gw”列1402) 边缘节点102( “Ed”列1403) 边缘节点102(2) ( “Ed”列1404) 边缘节点102( “Ed”列1406) 网关节点101( “Gw”列 1407)图14中1421行、1422行是设备结构1的例子,1423行、14M行是设备结构3的例子。以下,说明当新导入图3中例示的服务时,管理装置104将服务响应时间、系统消耗电力、系统运用工时作为指标,对广域网上的各信息处理装置分配应用程序并配置服务的处理。该处理基于与管理者之间的对话实施管理装置104的各程序。在图15中表示管理装置104以及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管理装置104的分配组制作程序401利用服务属性管理表500来制作应用程序的分配组列表1800 (图18)。以下,说明针对图3例示的信号装置112控制、照明装置113控制、显示装置114 控制这三个服务制作应用程序分配组的例子。即可以对这三个服务分别制作分配组,也可以对这三个服务制作共同的分配组。以下,为避免说明的繁杂,对制作共同的分配组的情况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假设人识别程序306、人流识别程序309为与大小识别程序303同样的分配。以下,在图18等中省略这些说明。同样,假设照度设定指示程序307、揭示信息决定程序为与警报指示程序304同样的分配。以下,在图18等中,省略这些说明。另外,假设照度设定变换程序308、揭示信息变换程序311为与警报变换程序305 同样的分配。以下,在图18等中,省略这些说明。此外,在对信号装置112控制、照明装置113控制、显示装置114控制的服务分别制作应用程序分配组的情况下,将各服务作为独立的服务来处理,并进行以下说明的图15的处理即可。构成服务的各应用程序可分配到三层级的信息处理装置(网关节点101、边缘节点102、服务器装置10 中的、由服务属性管理表500的可分配信息处理装置列508、509、 510指定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服务的应用程序的个数越增加,应用程序的可分配的组合越多越复杂。因此, 分配组制作程序401将沿着代表性通信路径的分配作为分配模板提示给管理者,管理者从其中选择符合服务要件的分配模板(S1501)。图16中表示分配模板的制作顺序。图17中表示其结果制作出的模板。由分配模板规定的服务的通信路径为下面两个模式。1.在服务器装置103折返(通信路径模式1)·网关节点101 边缘节点102 服务器装置103 边缘节点102 网关节点1012.在边缘节点102折返(通信路径模式2)·网关节点101 边缘节点102 网关节点101·网关节点101 边缘节点102 边缘节点102( 边缘节点102 网关节点 101对位于这些通信路径模式1或通信路径模式2上的各信息处理装置依次分配构成服务的应用程序。服务开始点的网关节点101和服务结束点的网关节点101是同一网关节点101还是不同的网关节点101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分配模板制作顺序由以下三个条件分支构成。 将服务的应用程序(AP)分配给服务器装置103 (通信路径模式1)还是边缘节点 102(通信路径模式 2) (S1601、S1602)。·在将服务的应用程序分配给边缘节点102时,对边缘节点102整体分配应用程序,还是以几台边缘节点102中的一台的比例分配应用程序(S1603、S1604)。 将服务中的可分配给网关节点101的应用程序(开始、结束应用程序等)是否分配给网关节点 101 (S1605、S1605 (2)、S1605 (3))将处理的结果制作出的分配模板表示在图17中。作为对边缘节点102的几台中的一台分配应用程序的情况的例子,示出了对二台中的一台分配的情况(T005、T006)和对五台中的一台分配的情况(Τ007、Τ008)。图17的模板如下。-Τ001 将服务的开始应用程序(略为AP)、中间ΑΡ、结束AP分配给服务器装置 103(各AP数服务器装置103数=1 1)· T002 将服务的开始AP、开始AP后的一部分中间AP、结束AP前的一部分中间AP、 结束AP分配给网关节点101(其中也可以没有中间AP)(各AP数网关节点101 = 1 1)。 进一步,将一部分中间AP分配给服务器装置103(各AP数服务器装置103数=1 1)· T003 将服务的开始AP、中间AP、结束AP分配给边缘节点102(各AP数边缘节点102数=1 1) · T004 将服务的开始AP、开始AP后的一部分中间AP、结束AP前的一部分中间AP、 结束AP分配给网关节点101(其中也可以没有中间AP)(各AP数网关节点101 = 1 1)。 进一步,将一部分中间AP分配给边缘节点102(各AP数边缘节点102数=1 1)
· T005 将服务的开始AP、中间AP、结束AP以二台边缘节点102中一台的比例分配(各AP数边缘节点102数=1 2)· T006 将服务的开始AP、开始AP后的一部分中间AP、结束AP前的一部分中间AP、 结束AP分配给网关节点101(其中也可以没有中间AP)(各AP数网关节点101 = 1 1)。 进一步,将一部分中间AP以二台边缘节点102中一台的比例分配(各AP数边缘节点102 数=1 2)· T007 将服务的开始AP、中间AP、结束AP以五台边缘节点102中一台的比例分配(各AP数边缘节点102数=1 5)· T008 将服务的开始AP、开始AP后的一部分中间AP、结束AP前的一部分中间AP、 结束AP分配给网关节点101(其中也可以没有中间AP)(各AP数网关节点101 = 1 1)。 进一步,将一部分中间AP以五台边缘节点102中一台的比例分配(各AP数边缘节点102 数=1 5)对于上述模板,管理者考虑服务要件、设计工时、运用工时等来选择几个适当的模板。在此,管理者在由网关节点101进行处理(将服务的开始和结束应用程序分配给网关节点101)的前提下,选择分配模板T002、T004、T006、T008。分配组制作程序401基于管理者选择的分配模板,制作新导入服务的应用程序分配的组合(S1502)。分配组制作程序401参照服务属性管理表500的可分配的信息处理装置(508列、509列、510列),在图18所示的应用程序分配组列表1800中列举符合分配模板的全部的、应用程序分配的组合。分配组列表1800针对每个服务制作。包括组ID列1801、模板ID列1802、从521 (2) 列至525列的应用程序分配组的各列。在组ID列1801中设定构成服务的应用程序的分配组的标识符。是分配组列表的
主关键字。在模板ID列1802中设定作为该行所表示的分配的组合的基础的模板的标识符 (图17的模板的符号)。在521(2)列至525(2)列的各列中设定对各应用程序(ID = A(521 (2)))至应用程序(ID = E (525 (2)))分别分配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类别。在将应用程序分配给网关101 时,设定“Gw”。同样地,在分配给服务器装置103时,设定“Sv”。另外,在将应用程序分配给每一台边缘节点102时,设定“Ed”,以二台中一台的比例分配时,设定“(2Ed) ”,以五台中一台的比例分配时,设定“(5Ed) ”。此外,管理者也可以不指定分配模板,而自由指定应用程序分配组,由分配组制作程序401追加到应用程序分配组列表1800中列举的分配组中。所谓管理者指定的分配组例如是在服务中一个中间应用程序分配到全部的边缘节点102、其他中间应用程序以五台边缘节点102中一台的比例分配的结构。另外,是服务中的某中间应用程序分配到二台边缘节点102中的一台,其他中间应用程序分配到服务器装置103的结构等。接着,管理装置104的分配组评价程序402针对分配组制作程序401所制作的应用程序分配组,计算服务响应时间、系统消耗电力、系统运用工时(S1503)。图19中表示处理细节。首先,分配组评价程序402对原有服务量计算系统消耗电力、系统运用工时 (Sigoi)0多个原有服务也可以被执行多个。
系统消耗电力用式1来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分散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基于管理装置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该分散信息处理系统中,彼此通过通信路径连接的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依次调用程序并执行,由此提供服务,管理装置进行如下处理制作多个选择分配组时的分配组的评价候补,所述分配组对执行实现所述服务的多个所述程序中的各个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指定;计算采用各个所述分配组的评价候补时的、所述服务的服务响应时间和系统消耗电力;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评价,选择满足所要求的服务响应时间、并且使系统消耗电力小的分配组的候补,提示为分配组的选择候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响应时间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上的延迟时间与所述通信路径上的延迟时间的合计;所述系统消耗电力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上的消耗电力与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消耗电力的合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进行如下处理监视基于从所述分配组的选择候补中选择的分配组而提供的服务的服务响应时间; 在所监视的所述服务响应时间不满足所要求的基准的情况下,对所述计算结果重新进行评价;选择代替的分配组的选择候补并提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进行如下处理基于为了提供所述服务而分配所述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台数,计算系统运用工时; 在选择所述分配组或者所述代替的分配组时,对所述系统运用工时一并进行评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使用规定了服务的通信路径的程序分配模板,制作程序的向信息处理装置的分配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执行实现所述服务的多个所述程序中的各个程序的多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至少分为一个以上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群、一个以上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群、以及对为了提供所述服务而使用的输入装置和/或输出装置进行控制的一个以上的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群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路径包含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该第一通信路径和第二通信路径上的延迟时间用于计算所述服务响应时间,并且消耗电力用于计算所述系统消耗电力;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群和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任意两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路径连接;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路径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设定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装置在所述分配组的评价候补的制作中,制作不指定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分配组的评价候补和/或不指定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第三信息处理装置群所包含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分配组的评价候补。
8.—种层级式分散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提供通过由分散配置在网络上的多个信息处理装置联合动作而执行多个程序来实现的服务,将服务响应时间和系统消耗电力作为指标,指定执行所述多个程序中的各个程序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散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各个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各个通信路径的服务响应时间和系统消耗电力作为指标,指定执行各个所述程序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全文摘要
制作指定向信息处理装置的程序的分配的分配组,计算适用各分配组时的服务响应时间、系统消耗电力,并根据这些评价结果,选择满足作为基准的服务响应时间且减少系统消耗电力的分配组。
文档编号G06F9/50GK102576317SQ20108004296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日
发明者宫本启生, 小川祐纪雄, 高桥信补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