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触控坐标的方法

文档序号:642340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产生触控坐标的方法
产生触控坐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触控式显示器,尤指一种产生触控式显示器的一触控坐标的方法。背景技术
触控式显示器由于其可提供更直觉性与更佳的人机互动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使用于各种领域,而依其感测原理的不同,触控显示器当中又包含有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音波式等不同类型。其中,现有电容式触控显示器的感测方式请参考图1与以下的说明。如图所示,触控式显示器100包含有多个感测组件SAl SA8与SBl SB14所组成的感测数组,感测数组主要包含菱形状(diamond shape)交错排列的感测电极(请注意,图示中并未绘出全部的感测电极),每个感测组件可通过菱形状的感测电极来可定义出一定范围的坐标,举例来说,若X轴上有480个坐标点,则感测组件SA2的坐标区间可定义出坐标值60 120。当使用者触控于显示器100的显示面110上的位置P时,此时感测组件SA6 将会因使用者的触碰所引发的触控事件而产生一定的感测值。一般来说,尽管使用者所引发的触控事件造成感测组件SA6产生一个明显的感测值,但触控事件往往也会导致感测组件SA5与SA7产生一定大小的感测值,而在计算实际感测坐标的时候,会将感测组件SA5 SA7所产生的感测值与其分别代表的坐标参考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以求得感测坐标。其中,一种惯用的加权平均的表达式请参考如下(VA5*LA5+VA6*LA6+VA7*LA7)/(LA5+LA6+LA7)当中,VA5 VA7分别为感测组件SA5 SA7的感测值,而LA5 LA7则代表感测组件SA5 SA7的坐标参考值。以上的坐标计算方式可得出触控事件所对应的感测坐标。然而,由于所处位置的关系,感测组件SAl与SA8会无法定义出某部分的坐标值,造成即便是使用者触控于显示器100的显示面110上某些区域,但仍然无法产生对应于该些区域的坐标值,导致所谓的边区(edge zone)现象发生,其为显示面110上以斜线标示的区域。造成边区的原因可归咎于感测坐标的计算必须参考相邻感测单元的感测值与坐标参考值来进行加权平均所得,然而,对感测组件SAl来说,由于其左侧并不存在任何感测组件,所以加权平均运算的结果将永远无法产生左侧的坐标值(如1 30),以致于感测组件SAl无法定义出坐标值1 30。 同样的,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在位于显示器100的边缘的感测组件SA8、SB1与SB14上。这样的现象会导致触控显示器100于实际运用上的不便。举例来说,若触控事件发生于边区中, 由于感测组件无法反映出触控事件的坐标,致使应用程序将无法正确地辨识出触控事件的真实位置。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来解决触控式显示器中的边区问题。 其中,通过坐标映射转换的方式来定义出原本位于边区内的坐标值。例如,将对应于某部份区域的坐标值映像至边区内的坐标值,如此一来,感测数组将可定义出触控式显示器上所有的坐标值。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利用包含有多条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利用包含有多条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依据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来界定一坐标调整区间;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


图1说明了现有问题的发生原因。 图2说明了本发明方法的概念。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所遭遇的偏移问题的示意图。 图5解释本发明方法中决定偏移参数的变量来源图6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
SAl SA8、SBl SB14、SCl SC8 210
CP、ACP CA, CA'
310 340、610 650
触控式显示器
感测组件感测数组坐标区间坐标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内文中,将以数个实施例与图式来阐述本发明的概念,其中,为了避免解释的内容过于抽象,实施例的说明将提及特定数字,然而,因当注意的是,这些特定数字仅为本发明诸多可能实施态样中之一,而非本发明的限制。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领的人当可在详读本说明书后,得知如何以其它可能的数字来实现本发明,而这种设计上的变化,应属本发明的范畴。此外,本发明于不同图式中具有相同标号的组件代表着其有相似的操作原理与技术功效。故,以下内文将会省略重复性的叙述。再者,文中不同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不同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事实上,于本发明的合理范畴中,可通过对某个实施例的适当修改,以使其具备其它实施例所特有的技术特征。请参考图2,其概略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坐标值1 30落于触控显示器200的感测数组210的左侧边区(斜线区),为能让感测数组210中的感测电极得以定义出这些坐标值,本发明方法将邻近处的坐标值30 90映射至坐标值1 90。换言的,当加权平均的结果指出触控事件的一感测坐标CA为坐标值30 90中的一者时,会通过一个转换函数,将感测坐标CA映射为坐标值1 90中的一者,举例来说,若感测坐标CA 的坐标值为30,通过转换函数,将会映像至坐标值为1的触控坐标CA’,而若坐标CA的坐标值为90,通过转换函数,将会映像至坐标为90的触控坐标CA’。而当中的坐标值将有1. 5 倍的倍率关系,这是因为原本待映像的坐标区间仅有60单位长度(30 90),而实际上必须映像出90单位长度的坐标区间(1 90)。因此必需以1.5倍的倍率关系来进行映射。同样的,为解决感测数组210的右侧的感测组件SC8的右侧边区问题。当感测坐标CA的坐标值为390,通过转换函数,将会映像至坐标值为390的触控坐标CA’,而若感测坐标CA的坐标值为450,通过转换函数,将会映像至坐标为480的触控坐标CA’。应当注意的是,随着触控显示器的尺寸与感测组件的密度分布不同,每个感测组件所能定义出的坐标区间长度与无法定义出的坐标区间长度皆会有所不同,故以上说明中所提及的数目不应视为本发明的限制。基于以上说明,本发明方法可进一步归纳为图3所示广义流程。其中,包含有步骤步骤310 利用包含有多个感测组件SCl SC8的感测数组210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CA ;步骤320 判断初始感测坐标CA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ACP ;步骤330 当初始感测坐标CA落于坐标调整区间ACP时,依据一转换函数F与初始感测坐标CA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触控坐标CA’ ;以及步骤340 当初始感测坐标CA未落于坐标调整区间ACP时,以初始感测坐标CA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触控坐标CA’。首先,于步骤310中,会依据感测数组210所产生的感测值来进行加权平均运算, 以产生初始感测坐标CA。接着,于步骤320中,会判断是否初始感测坐标CA是否落于两侧的坐标调整区间ACP之一中。并且,当初始感测坐标CA落于坐标调整区间ACP时,依据一转换函数F与初始感测坐标CA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触控坐标CA’。当中,若是初始感测坐标CA落于图式左侧的坐标调整区间ACP时,则转换函数F为(X-a)补+1,且X为初始感测坐标CA的坐标值,a为左侧坐标调整区ACP间的一下边界,以及b为坐标调整区间ACP与坐标区间CP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如90/60)。其中,坐标区间CP代表感测数组210所无法定义的边区,于感测数组210的左侧与右侧各有一个。再者,若是初始感测坐标CA落于图式右侧的坐标调整区间ACP时,则转换函数F为a+(X-a)*b,且X为初始感测坐标CA的坐标值,a为右侧坐标调整区ACP间的一下边界,以及b为坐标调整区间ACP与坐标区间CP 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如90/60)。此外,当初始感测坐标CA未落于坐标调整区间ACP 时,以初始感测坐标CA来直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触控坐标CA’,而不需任何的转换。如此一来,通过转换函数的映像,可以使感测数组210顺利定义原本处于边区的坐标值。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又包含有依据位于感测数组210边缘的一感测组件 (感测组件SCl或SC8)的坐标区间CP来界定坐标调整区间ACP间的步骤。举例来说,当坐标区间CP为1 30时,则本发明可能将坐标调整区间ACP界定为30 90,或者是界定为30 100等其它邻近于坐标区间CP的坐标区间。应注意的是,本发明实际上的应用可能遇到以下问题,请参考图4所特别标示的感测组件SCl与SC2,由于感测组件通常会被噪声所干扰,因此即便是使用者所引发的触控事件K完全未触及感测组件SC2的感测范围,但仍可能因噪声等干扰因素导致感测组件SC2 产生一定大小的感测值,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加权平均的结果并未能确实辨识出触控事件所对应的感测坐标。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若使用者完全触及感测组件SCl的感测范围X 且并未触及感测组件SC2的感测范围Y,则理论上感测组件SC2应该不会产生任何感测值, 且此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感测坐标的坐标值应为感测组件SCl的坐标参考值30,然而,由于感测组件SC2因噪声等干扰因素产生了感测值,故实际加权平均运算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此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感测坐标的实际坐标值大于30 (亦即,感测坐标会偏移至感测组件 SCl的坐标参考值30与感测组件SC2的坐标参考值90之间),形成所谓的偏移(offset),由于这种偏移影响了感测坐标的坐标值,故对本发明的坐标调整区间的决定也会有所影响。因此,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坐标调整区间的界定步骤加入了偏移参数的考虑。 当中,偏移参数Ost的计算乃依据坐标区间CP的长度(如0 30 — 30),最边缘的感测组件(如SC1或SC8)被完整触控时所导致的一第一感测量A以及紧邻该感测组件的另一感测组件(如SC2或SC7)未被触控但该感测组件(SCl或SC8)已被触控时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量B (较佳者,第二感测量B可能为该另一感测组件于未被触控时所产生的最大感测值)来决定偏移参数Ost。该偏移参数可基于下式所定(B/ (A+B)) *z关于感测量A、B以及数值ζ的关系可参考图5的解释。其中A为感测组件SCl被完整触控时,感测组件SCl所产生的感测量,以及B为紧邻的感测组件SC2未被触控,但感测组件SCl已被触控时,感测组件SC2所产生的感测量B。再者,数值ζ则为感测组件于边区中所无法定义的坐标区间的长度(如,坐标区间CP所对应的长度30)。基于上述所得的偏移参数Ost,可用以界定坐标调整区间ACP的下界,换言之,纳入偏移参数考虑的坐标调整区间ACP的下界必须再加上Ost (如30+0st或390-0st)。再者,坐标调整区间ACP的上界则必须以另一种偏移参数Ost’的计算方式来决定[(B/ (A+B))*z+l]*b其中b为坐标区间CP与坐标调整区间ACP之间的区间长度倍率,亦即,90/60 = 1.5。而基于此式所决定的偏移参数Ost’,会与原本的坐标调整区间ACP的上界相加,亦即, 90+0st,或 450-0st,。应当注意的是,尽管以上说明仅以单一维度的坐标来解释本发明的概念,但事实上,本发明的坐标转换可应于一个维度以上的坐标。例如,初始感测坐标CA可能对应于一 X轴坐标或一 Y轴坐标。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该实施例可进一步归纳为图6所示广义流程。其中该流程包含有步骤步骤610 利用包含有多条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步骤620 依据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来界定一坐标调整区间;
步骤630 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步骤640 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步骤650 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相较于图3所代表的实施例,图6的一实施例加入了界定坐标调整区间的步骤。此外,此实施例亦能改善现有技术无法定义边区内的坐标值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可依以下方式来具体实施,如由处理器执行一软件、由纯硬件电路,或者是两者的组合。处理器可能是泛用或专用处理器,而该软件,包括可程序化逻辑, 指令以及数据,当被执行时将可实现本发明方法所具有的功效。其中,该软件可以储存在一计算机可读媒体中,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内存,磁盘驱动器,光驱、闪存或任何其它可能的数字储存媒介。再者,本发明的方法功效亦可通过包含有硬件联机逻辑(hard-wired logic)的纯硬件电路来实现。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利用坐标映射转换的概念,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触控式显示器的边区内坐标值无法被定义的问题,进而提升了触控式显示器的运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包含利用包含有多个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依据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来界定该坐标调整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界定该坐标调整区间的步骤另包含 决定一偏移参数;以及依据该坐标区间与该偏移参数来界定该坐标调整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该偏移参数的步骤包含有依据该坐标区间、该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量A以及紧邻该感测组件的另一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量B来决定该偏移参数;其中该第一感测量A为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该第二感测量B为该另一感测组件未被触控但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且该偏移参数依据下式所决定(B/(A+B))*z ;其中ζ为该坐标区间所对应的一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该偏移参数的步骤包含有 决定该坐标区间与该坐标调整区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依据该坐标区间、该区间长度倍率、该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量A以及紧邻该感测组件的另一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量B来决定该偏移参数;其中该第一感测量A为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该第二感测量B为该另一感测组件未被触控但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且该偏移参数依据下式所决定[(B/(A+B))*z+l]*b ;其中ζ为该坐标区间所对应的一长度,以及b为该区间长度倍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函数为(X_a)*b+l,而X为该初始感测坐标的坐标值,a为该坐标调整区间的一边界,以及b为该坐标调整区间与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函数为a+(X-a)*b,而X为该初始感测坐标的坐标值,a为该坐标调整区间的一边界,以及b为该坐标调整区间与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初始感测坐标对应于一X轴坐标或一 Y 轴坐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用以储存一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被耦接于该计算机可读媒体的一处理器执行时,可进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
10.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包含利用包含有多个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依据位于该感测数组边缘的一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来界定一坐标调整区间; 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界定该坐标调整区间的步骤另包含 决定一偏移参数;以及依据该坐标区间与该偏移参数来界定该坐标调整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该偏移参数的步骤包含有依据该坐标区间、该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量A以及紧邻该感测组件的另一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量B来决定该偏移参数;其中该第一感测量A为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该第二感测量B为该另一感测组件未被触控但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且该偏移参数依据下式所决定(B/(A+B))*z ;其中ζ为该坐标区间所对应的一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该偏移参数的步骤包含有 决定该坐标区间与该坐标调整区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依据该坐标区间、该区间长度倍率、该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一感测量A以及紧邻该感测组件的另一感测组件所对应的一第二感测量B来决定该偏移参数;其中该第一感测量A为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该第二感测量B为该另一感测组件未被触控但该感测组件被触控时所导致的一感测量,且该偏移参数依据下式所决定[(B/(A+B))*z+l]*b ;其中ζ为该坐标区间所对应的一长度,以及b为该区间长度倍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函数为(X-a)*b+l,而X为该初始感测坐标的坐标值,a为该坐标调整区间的一边界,b为该坐标调整区间与位于该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换函数为a+(X-a)*b,而X为该初始感测坐标的坐标值,a为该坐标调整区间的一边界,b为该坐标调整区间与位于该感测组件的一坐标区间之间的一区间长度倍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初始感测坐标对应于一X轴坐标或一 Y轴坐标。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用以储存一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被耦接于该计算机可读媒体的一处理器执行时,可进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产生一触控坐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利用包含有多条感测组件的一感测数组来感测一触控事件所对应的一初始感测坐标;判断该初始感测坐标是否落于一坐标调整区间;当该初始感测坐标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依据一转换函数与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产生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以及当该初始感测坐标未落于该坐标调整区间时,以该初始感测坐标来作为该触控事件的该触控坐标。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169389SQ20111011125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贵文, 李纯怀, 王朝珍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