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2636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感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测层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感测技术已逐渐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电子装置中,以作为众多电子装置的输入接口,例如作为显示器、手机或游戏机器等电子装置的输入接口。此技术乃是由手指或触控笔按压或接触于一触控感测装置上,藉此可在无需其它传统类型的输入接口(如,按钮、键盘、或操作杆)操作下进行数据的存取或传输。上述的触控感测装置主要是其内设有一触控感测层(touch sensing layer),而可因应外部的按压或接触产生相对应的触控感测信号。请参考图1,是传统的触控感测层结 构,其所示的触控感测层100主要是由一 Y轴感测电极(γ-axis sensingel ectrode) 110与一 X轴感测电极(X-axis sensing electrode) 120所组成,其中该Y轴感测电极110是一不连续的电极图案,而X轴感测电极120则是与该Y轴感测电极110交错且为连续的电极图案。而为了避免两轴间导电而短路,在两轴的交错点形成一相对应的绝缘垫(insulationpad)130。在每一绝缘垫130上形成一导电桥(conductive bridge) 140,该导电桥140是连接于不连续的Y轴感测电极110之间,用以传递Y轴感测信号。传统形成的绝缘垫130与导电桥140皆为独立个体,因此在制造过程中,皆需考虑其个体成型对位的问题,徒增制造上的难度。因此,亟需要一种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的设计,来改良现有结构与传统制法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其可以连续式结构达到简化制造流程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是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而非连续式地形成;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又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再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是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以一第一印刷制程或一光微影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以及以一第二印刷制程或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导电桥。


图I是传统的触控感测层结构。 图2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0 :触控感测层110 :Y轴感测电极120 :Χ轴感测电极130 :绝缘垫140:导电桥200:触控感测层2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a:第一电极图案210b:第一电极图案2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a:第二电极图案220b:第二电极图案230 :绝缘组件240:导电桥300 :触控感测层3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a:第一电极图案310b:第一电极图案3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a:第二电极图案
320b:第二电极图案330 :绝缘组件340:导电桥400 :触控感测层4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a:第一电极图案410b:第一电极图案4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
420a:第二电极图案420b:第二电极图案430 :绝缘组件440:导电桥S500 S520 :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该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施行。亦即,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已提出的实施例的限制,而以本发明提出的权利要求为准。其次,当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标中的各组件或结构以单一组件或结构描述说明时,不应以此作为有限定的认知,即如下的说明未特别强调数目上的限制时本发明的精神与应用范围可推及多个组件或结构并存的结构与方法上。再者,在本说明书中,各组件的不同部分并没有完全依照尺寸绘图,某些尺度与其它相关尺度相比或有被夸张或是简化,以提供更清楚的描述以增进对本发明的理解。而本发明所沿用的现有技艺,在此仅做重点式的引用,以助本发明的阐述。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2所示的触控感测层200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一绝缘组件230及一导电桥240。其中,每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210a与210b代表第一电极图案),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是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220a与220b代表第二电极图案)。此所指的“第一轴向”可代表Y轴方向,而“第二轴向”可代表X轴方向,但亦可交换代表之。上述所谓的“不连续串接”乃指电极图案间是排列在同一方向但彼此无电性连接,例如,第一电极图案210a与第一电极图案210b是排列在同一行但彼此是独立设置且无任何连结;而上述所谓的“连续串接”乃指电极图案间是排列在同一方向且彼此电性连接,例如,第二电极图案220a与第二电极图案220b是排列在同一列上且通过一链接而彼此电性连接,其中该链接是被绝缘组件230所覆盖。此后在其它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不连续串接”与“连续串接”皆与上述定义类似,因此在后续即不再重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绝缘组件230是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上(即如图2所示的横向长条结构),而每一导电桥240则是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的交错点(亦即处于X、Y方向上的交会点),且横跨绝缘组件230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210a与210b。绝缘组件230是为避免导电桥240在电性串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时,对第二电极图案之间造成短路,而影响触控点的检测正确性。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3所示的触控感测层300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一绝缘组件330及一导电桥340。其中,每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310a与310b代表第一电极图案),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是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320a与320b代表第二电极图案)。此所指的“第一轴向”可代表Y轴方向,而“第二轴向”可代表X轴方向,但亦可交换代表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绝缘组件330是相对应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的交错点(亦即处于X、Y方向上的交会点)而非连续式地形成,即以单一个体型态存在于每一交错点上,而每一导电桥340则是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第一轴向感测 电极310上方,且横跨绝缘组件330以连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310a与310b (即图3中的直向长条结构)。同样的,绝缘组件330的设置,是为避免导电桥340在电性串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时对第二电极图案之间造成短路,而影响触控点的检测正确性。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4所示的触控感测层400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20、一绝缘组件430及一导电桥440。其中,每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410a与410b代表第一电极图案),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20是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420a与420b代表第二电极图案)。此所指的“第一轴向”可代表Y轴方向,而“第二轴向”可代表X轴方向,但亦可交换代表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绝缘组件430是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20上(即如图4所示的横向长条结构),而每一导电桥440则是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上方,且横跨绝缘组件430以连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410a与410b (即图4中的直向长条结构)。同样的,绝缘组件430的设置,是为避免导电桥440在电性串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时对第二电极图案之间造成短路,而影响触控点的检测正确性。图5为本发明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首先在步骤S500中,形成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中每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每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是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接着在步骤S510中,以一第一印刷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以及在步骤S520中,以一第二印刷制程形成一导电桥。其中,第一印刷制程是连续式地形成绝缘组件于相对应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而第二印刷制程是非连续式地形成每一导电桥在相对应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上,且每一导电桥是横跨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其形成的结构即如图2所示。另,第一印刷制程亦可以是非连续式地形成绝缘组件在相对应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上,而第二印刷制程是连续式地形成导电桥于相对应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两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其形成的结构即如图3所示。再者,第一印刷制程可以是连续式地形成绝缘组件于相对应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而第二印刷制程也是连续式地形成导电桥于相对应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两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其形成的结构即如图4所示。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提及的绝缘组件与导电桥皆由印刷制程所形成,其中形成该绝缘组件的第一印刷制程可为一种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种非接触式印刷制程,形成该导电桥的第二印刷制程亦可为一种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种非接触式印刷制程。所谓的接触式印刷制程,是会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治具会接触到上述的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例如网版印刷(screen printing)。而所谓的非接触式印刷制程,则是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治具不会接触到上述的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即可利用一具有喷嘴(nozzle)的治具喷洒墨水而形成绝缘组件和/或导电桥,例如喷墨印刷(ink jet printing)、连续式喷墨印刷(continuous jet printing)及喷雾式印刷(aerosol printing)等皆是使用此种非接触式方法。特别的是,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连续式成型的绝缘组件与导电桥,可以连续式喷墨印刷(continuous jet printing)方 式形成。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非连续式成型的绝缘组件与导电桥,可以连续式喷墨印刷(continuous jet printing)搭配一遮蔽屏(shutter)的方式形成。上述的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除了可用传统的蚀刻制程,亦可使用上述的印刷制程。上述的绝缘组件及/或该导电桥亦可由一光微影制程所形成,例如在图5步骤S510,可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连续式的绝缘组件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在步骤S520中,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导电桥于该绝缘组件上。又或者,在图5步骤S510中,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在步骤S520中,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连续式的导电桥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该导电桥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上述的导电桥可为一透明的导电材料或不透明的导电材料。藉此,本发明在形成连续式型态的绝缘组件与导电桥时,无须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考虑到每一单独个体彼此成型对位的问题,藉此可降低制程的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 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 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 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与该导电桥是由一印刷制程所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绝缘组件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导电桥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和/或该导电桥是由一光微影 制程所形成。
6.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 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 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是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而非连续式地形成;以及 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与该导电桥是由一印刷制程所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绝缘组件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导电桥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及/或该导电桥是由一光微影制程所形成。
11.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 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 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 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与该导电桥是由一印刷制程所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绝缘组件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形成该导电桥的印刷制程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感测层,其中该绝缘组件及/或该导电桥是由一光微影制程所形成。
16.一种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是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 以一第一印刷制程或一光微影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以及 以一第二印刷制程或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导电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印刷制程为是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印刷制程为是选自一接触式印刷制程或一非接触式印刷制程。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印刷制程是连续式地形成该绝缘组件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印刷制程是非连续式地形成该绝缘组件在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印刷制程是非连续式地形成每一导电桥在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上,且每一导电桥是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印刷制程是连续式地形成该导电桥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连续式的绝缘组件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 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导电桥于该绝缘组件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 以一光微影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 以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连续式的导电桥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该导电桥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866794SQ2011101610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刘振宇, 李禄兴, 张振杰, 林清山 申请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