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642808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据了解,目前各种触摸技术的触控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信号采集和操作命令翻译两个步骤;信号采集是按一定采样率将作用于触摸屏/板上面的触控操作转换成相关坐标信息采集起来;操作命令翻译是将采集起来的坐标信息根据设定的规则转换成操作者对系统的命令并进行执行,比如把坐标点的移动转换成线条并显示;目前的信号采集和操作命令翻译,都缺少本发明所提出的对“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的识别功能,即无法理解操作者真实的操作意图,而是将所有触控信息采集后统统进行操作命令翻译,其缺点是无法以符合操作者使用习惯的方式实现一些应用,比如写字,一般人写字时手掌习惯也拖放在纸上, 如果采用触摸屏/板进行实现时,现在的技术只能采用单独的触控笔或手指在触控屏/板上操作,手掌不能拖放在触摸屏/板上,否则就会造成误操作,影响使用体验。当前,触控技术已经成为科技界最热门的技术之一,触控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信息设备不可或缺的控制方式;我们看看目前Apple的iPhone、iPad、iTouch以及各种平板和智能手机就可以知道触控技术的火热程度,触控技术可以使操作者通过双手或其他物体对系统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进行触摸,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 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给操作者尽在掌握的感觉;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操作者对触控技术的体验要求仍将进一步提高,但目前的信号采集和操作命令翻译,都缺少本发明所提出的对“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的识别功能,本发明技术可以满足操作者这种完善使用体验的要求,填补了技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识别功能,采用软件中间件触摸方式,可应用于各种触控技术实现功能模块化,可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裁剪或扩充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以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包括对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的识别功能、采用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输入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匹配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操作进行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识别的软件中间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输入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逻辑判断模块带赋值与模式匹配模块连接,模式匹配模块带赋值与输出模块连接,输出模块与操作命令翻译、要求、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前态连接,前态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可以循环采样,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即有效触控、无效触控识别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运行任务,输入为触摸屏/板的原始触控点信息,包含位置、大小、压力,根据所述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对原始触控信息进行逻辑判断,输出经过逻辑判断分级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逻辑触控信息;B、根据所述模式匹配模块,然后由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输出的逻辑触控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调整;C、根据要求输出分析后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触控信息到输出模块,所述触控信息是可以赋值并分级的,包括触控信息的数量、赋值、分级,赋值、分级的不同即代表触控信息为 有效触控的可能性大小,实现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为有效触控,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为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D、根据输出模块系统或应用要求输出有效触控信息到操作命令解释模块,由操作命令解释模块将有效触控信息解释为对应的触控操作命令并执行;所述的步骤A、B、C、D同时或先后进行,所述模块各含有输入模块根据系统采样率从触控屏/板输入触控信息并转换成中间件所需要格式的触控信息,每个触控点都作为一个单独触控信息采样并记录,信息包括坐标、压力、大小等内容项目,并可根据逻辑判断和模式匹配的需求增加内容项目;逻辑判断模块根据输入模块采集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逻辑条件的判断比较并赋值,逻辑判断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逻辑判断数据库和前态记录,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逻辑判断组合后进行逻辑判断;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模块输出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模式匹配比较并赋值,模式匹配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模式匹配数据库;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模式组合后进行模式匹配;逻辑判断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逻辑判断种类和条件值;模式匹配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模式匹配种类和条件值;输出模块对模式匹配后的触控信息,根据要求和设定进行输出;其中要求包括触控信息数量、信息内容是可更改的;所述的逻辑判断方法数据库中的判断种类和判断条件值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所述的模式匹配的方法以及在此原理和基础上扩展形成的方法;所述的模式匹配数据库中的判断条件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所述的前态信息数量、时间、内容是可设定的;所述的功能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算法实现,并可根据不同系统拆分成不同结构放置在不同位置;所述的内容及模块是可以裁剪拆分的,不是每项功能都必须。本发明可实现在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有效触控)和由此操作引起的、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为操作者带来更多触控操作应用和更自然智能的使用体验效果。本发明是用软件中间件的方式,输入为触摸屏/板的原始触控点信息(包含位置、 大小、压力等),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对原始触控信息进行逻辑判断,输出经过逻辑判断分级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逻辑触控信息,然后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输出的逻辑触控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调整,并根据要求输出分析后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触控信息到输出模块,输出模块根据系统或应用要求输出有效触控信息到操作命令解释模块,实现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有效触控)和由此操作引起的、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采用软件中间件的方式,在操作者对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有效触控)和由此操作引起的、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实现智能识别操作者真实操作意图的触摸操作,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为操作者带来更多触控操作应用和更自然智能的使用体验效果,其优点主要如下1、实现自然触控操作,智能理解操作者意图,降低误触响应,提供使用者的使用体验;2、帮助实现更多新功能,比如在本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临摹等应用;3、判断条件可调节,并可根据用户长期操作进行统计优化;4、通用行好,适用于目前所有触摸技术,对目前技术不需要技术改动;5、扩展性好,本方法可以放置在BIOS、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层,并且可以低成本, 可完全采用软件实现,不需硬件成本;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触控识别中无法区分操作者真实触控操作和误触控操作的问题,为操作者带来更多触控操作应用和更自然智能的使用体验效果提供技术基础;本发明特别适于支持多点触控的绘画、写字等应用中;解决了操作者使用触摸屏 “误触”产生的误动作带来的使用不便,特别可以满足操作者自然习惯的方式进行触控操作的要求。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细小优先判断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大小相近判断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运动快速优先判断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大小域值判断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初始等待判断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模式匹配模块书写绘画模式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前态以队列方式存储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包括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识别功能、采用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输入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匹配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软件,具体步骤如下输入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逻辑判断模块带赋值与模式匹配模块连接,模式匹配模块带赋值与输出模块连接,输出模块与操作命令翻译、要求、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前态连接,前态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可以循环采样,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即有效触控、无效触控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运行任务,输入为触摸屏/板的原始触控点信息,包含位置、大小、压力,根据所述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对原始触控信息进行逻辑判断,输出经过逻辑判断分级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逻辑触控信息;B、根据所述模式匹配,然后由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输出的逻辑触控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调整;C、根据要求输出分析后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触控信息到输出模块,所述触控信息是可以赋值并分级的,包括触控信息的数量、赋值、分级;赋值、分级的不同即代表触控信息为有效触控的可能性大小,实现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为有效触控,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为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D、根据输出模块系统及应用要求输出有效触控信息到操作命令解释模块,由操作命令解释模块将有效触控信息解释为对应的触控操作命令并执行所述步骤A、B、C、D同时或先后进行;所述模块各含有输入模块根据系统采样率从触控屏/板输入触控信息并转换成中间件所需要格式的触控信息,每个触控点都作为一个单独触控信息采样并记录,信息包括坐标、压力、大小等内容项目,并可根据逻辑判断和模式匹配的需求增加内容项目;逻辑判断模块根据输入模块采集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逻辑条件的判断比较并赋值,逻辑判断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逻辑判断数据库和前态记录,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逻辑判断组合后进行逻辑判断;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模块输出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模式匹配比较并赋值,模式匹配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模式匹配数据库;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模式组合后进行模式匹配;逻辑判断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逻辑判断种类和条件值;模式匹配数据库
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模式匹配种类和条件值;输出模块对模式匹配后的触控信息,根据要求和设定进行输出;其中要求包括触控信息数量、信息内容是可更改的;所述逻辑判断方法数据库中的判断种类和判断条件值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所述模式匹配的方法以及在此原理和基础上扩展形成的方法;所述模式匹配数据库中的判断条件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所述的前态信息数量、时间、内容是可设定的;所述输入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判断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算法实现,并可根据不同系统拆分成不同结构放置在不同位置;所述内容及模块是可以裁剪拆分的,不是每项功能都必须。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输入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判断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本发明特别适于支持多点触控的绘画、写字等应用中;解决操作者使用触摸屏“误触”产生的误动作带来的使用不便,特别可以满足操作者自然习惯的方式进行触控操作的要求。 一、输入模块根据系统采样率从触控屏/板输入触控信息并转换成中间件所需要格式的触控信息,每个触控点都作为一个单独触控信息采样并记录,信息包括坐标、压力、大小等内容项目,并可根据逻辑判断和模式匹配的需求增加内容项目;二、逻辑判断模块根据输入模块采集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逻辑条件的判断比较并赋值,逻辑判断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逻辑判断数据库和前态记录,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逻辑判断组合后进行逻辑判断;逻辑判断的种类可包含并可增减1)细小优先判断即将触控信息值中的触点面积大小值进行对比,面积值较小的触控信息认为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如图2,有两个触控信息sl、s2,其中si的触点面积小于s2,则si认为更有可能是有效触控;2)大小相近判断即将触控信息值中的触点面积大小值同前态进行对比,面积值同前态触控信息触点面积值最接近的触控信息认为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如图3, 当前时刻TO有两个触控信息sO、sO’,同前态Tl比较,s0的触点面积同前态有效触控信息 si触点面积相近,因此认为sO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3)运动快速优先判断在相邻的一个或几个采样周期中,移动速度快的触控点被认为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如图4sl’相对于s2’移动速度快,被认为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4)大小域值判断即设定一个有效触控触点面积值域S,对超出值域大小的触点, 认为是无效触控的可能性大;如图5,sO的触点面积小于有效触点面积值域S, si的触点面积打印有效触点面积值域S,因此认为sO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控可能性大;5)压强判断即压强比较大的触控信息被认为是真实的有效触控可能性大;
6)初始等待判断即当触摸屏/板上,第一次采集到触控信息,如图6,先等待一段时间ts ;其中ts是可以调整的,一般是0-0. 2s之间;如当前TO时刻出现触控信息sl,则等待0. Is后对新的触控信息ss再进行处理;三、模式匹配模块 对逻辑判断模块输出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模式匹配比较并赋值,模式匹配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模式匹配数据库;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模式组合后进行模式匹配;如下书写绘画模式,模式种类按同类思路可增减如图7,书写绘画模式al为有效区域(仅允许有一个触控信息);a2、a3为无效期参考区域;其他区域为无效区域;al、 a2、a3区域是相对位置,其位置、大小是相对可变化的;四、逻辑判断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逻辑判断种类和条件值;五、模式匹配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模式匹配种类和条件值;六、输出模块对模式匹配后的触控信息,根据要求和设定进行输出;其中要求包括触控信息数量、信息内容等,是可更改的;七、要求即系统或应用对有效触控信息的要求,包括数量、格式、内容等规范,是增减的;八、前态如图8,以队列方式存储的从当前时间开始前T段时间前输出的有效触控信息,其中T是可变的;同时,可对T时间内的触控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对当前有效触控进行预测, 并可将预测值提供给逻辑判断模块;队列中每单元代表每次输出的有效触控信息的组合; T = to-tn ;to代表当前时刻;η = Τ*采样率。本发明思路一般技术人员可以调整实现类似功能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本发明虽然是软件中间件方式实现,但也可以采用硬件或软硬件结合方式实现,只要功能原理同本发明或部分内容相同,均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技术对比,目前还没有其他技术可以替代完成本发明功能,因此,本发明填补了技术空白。使用时,实现自然触控操作,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有效触控)和由此操作引起的、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并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操作者不需要改变现在的书写等习惯。即本发明可以自动识别操作者在触摸屏 /板上的触控操作哪些是“有效触控”那些是“无效触控”,实现触摸屏/板对自然习惯的触控操作的支持。
权利要求
1.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包括对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的识别功能、采用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输入模块、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匹配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触摸屏/板设备进行操作时,对操作进行有效触控和无效触控识别的软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输入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逻辑判断模块带赋值与模式匹配模块连接,模式匹配模块带赋值与输出模块连接,输出模块与操作命令翻译、要求、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前态连接,前态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可以循环采样,中间件的触摸识别方式即有效触控、无效触控识别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运行任务,输入为触摸屏/板的原始触控点信息,包含位置、大小、压力,根据所述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对原始触控信息进行逻辑判断,输出经过逻辑判断分级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逻辑触控信息;B、根据所述模式匹配模块,然后由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输出的逻辑触控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调整;C、根据要求输出分析后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触控信息到输出模块,所述触控信息是可以赋值并分级的,包括触控信息的数量、赋值、分级;,赋值、分级的不同即代表触控信息为有效触控的可能性大小,实现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为有效触控,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为无效触控进行识别分级,从而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D、根据输出模块系统或应用要求输出有效触控信息到操作命令解释模块,由操作命令解释模块将有效触控信息解释为对应的触控操作命令并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B、 C、D同时或先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各含有输入模块根据系统采样率从触控屏/板输入触控信息并转换成中间件所需要格式的触控信息, 每个触控点都作为一个单独触控信息采样并记录,信息包括坐标、压力、大小等内容项目, 并可根据逻辑判断和模式匹配的需求增加内容项目;逻辑判断模块根据输入模块采集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逻辑条件的判断比较并赋值,逻辑判断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逻辑判断数据库和前态记录,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逻辑判断组合后进行逻辑判断;行为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模块输出的触控信息,对每个触控信息或触控信息的组合进行模式匹配比较并赋值,模式匹配的种类和条件值来源于模式匹配数据库;并且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可调整将几种模式组合后进行模式匹配;逻辑判断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逻辑判断种类和条件值;行为模式匹配数据库通过触摸操作类型统计和用户实际使用统计,设定模式匹配种类和条件值;输出模块对行为模式匹配后的触控信息,根据要求和设定进行输出;其中要求包括触控信息数量、信息内容是可更改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判断方法数据库中的判断种类和判断条件值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模式匹配的方法以及在此原理和基础上扩展形成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模式匹配数据库中的判断条件是可以设定和调整增减的,并可根据统计学方法进行优化更新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态信息数量、时间、内容是可设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 逻辑判断模块、模式判断模块、逻辑判断数据库、模式匹配数据库、输出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算法实现,并可根据不同系统拆分成不同结构放置在不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及模块是可以裁剪拆分的,不是每项功能都必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触摸屏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软件中间件触摸识别方法,采用软件中间件的方式,输入为触摸屏/板的原始触控点信息,通过逻辑判断模块对原始触控信息进行逻辑判断,输出经过逻辑判断分级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逻辑触控信息,然后模式匹配模块对逻辑判断输出的逻辑触控信息进行模式匹配调整,根据要求输出分析后的并根据可能性赋值不同的触控信息到输出模块,输出模块根据系统或应用要求输出有效触控信息到操作命令解释模块,实现对操作者施加于触摸屏/板设备的有意触控操作为有效触控、不是操作者操作本意的触控操作为无效触控,帮助消除无效触控操作引起的系统误响应,解决了操作者使用触摸屏“误触”产生的误动作带来的不便。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221935SQ2011101902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邵永军 申请人:邵永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