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987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网线路设计工作由手工绘制过渡到微机辅助绘制阶段后,曾先后经历了采用Excel平台、Visio平台、AutoCAD平台。目前,配电网线路设计工作基本采用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开展,Excel平台与 Visio平台仅是设计工作辅助工具中的过渡产品,其工作效率、成果质量、界面感官、数据共享等各方面都无法与用于专业设计领域的AutoCAD平台进行比较。然而,AutoCAD平台面对的是通用的设计领域,如建筑设计领域、水暖电设计领域、机械设计领域、工艺流程设计领域等。在配电网线路的建设中,设计工作是建设的源头,AutoCAD平台能够解决配电网线路设计工作对图纸的要求,其设计成果仅仅作为图纸来指导后续工作,但其无法记录更多的属性信息、无法对各种图形进行自动统计报表,不能形成流程审批及控制,不能形成项目管理档案,不能有效共享数据成果,无法满足设计者对AutoCAD平台工作效率的要求。目前,AutoCAD平台的电网模型由点线及自定义图块的组合建立起来,其只存在图形本身的属性,如线形、颜色、坐标位置信息等,无法体现配电网电力业务属性,不能满足业务要求。关于配网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线路设计计算问题,不能及时跟随客户所操作的过程动态显示出来,造成现有的软件只能单侧的进行设备和线路绘制功能,不能更完善的提供线路设计中所主旨的设计技术点。AutoCAD平台面向的是通用设计领域,未充分考虑单一业务领域对其业务要求。对于配电网线路设计领域,AutoCAD平台提供的电网数据模型中只存在图形元素本身,以及图形元素最基本属性信息,它通过图形的外部展现构成配电网。配电网线路设计领域要求不仅在图形元素展现上,还需要设备图形元素问的业务逻辑关系,以及图像元素对应的设备属性参数。在现有技术中,在对配电网(简称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对于创建的弧垂,往往仅能够静态显示,从而多个弧垂往往同时运行,从而导致内存开销比较大的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在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内存开销比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内存开销比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进一步地,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包括对塔杆进行修改和 /或新加,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进一步地,在创建弧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导入数据;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该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修改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隐藏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所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其中,所述修改模块用于对塔杆进行修改和/或新加,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处理模块,用于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ο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划分模块,用于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通过本发明,采用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由于在预设功能结束后,弧垂隐藏掉,因而在下显示弧垂时,只需使用一份弧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内存开销比较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减少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内存开销的效果。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导入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选型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校核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统计输出的流程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模型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网计算引擎的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8 步骤S102,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步骤S104,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预设功能可以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步骤S106,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例如,对塔杆进行修改和/或新加,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步骤S108,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在上述方法中,由于在预设功能结束后,弧垂隐藏掉,因而在下显示弧垂时,只需使用一份弧垂,因而能够减少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内存开销。本发明结合AutoCAD平台,建立配电网模型、自定义规程模型、工程管理模型、研发自动排位算法、设计工作流程组件、拓扑分析引擎及相关业务功能,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设计图纸、工程量,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将项目设计成果纳入项目管理范畴,进入审批环节最终形成项目库,使设计成果有效共享。优选地,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通过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可以使得用户实时地了解弧垂的的修改情况。通过在显示动态弧垂前,先构造一条隐藏的弧垂,在功能启动时将弧垂显示出来, 并且根据鼠标位置,实时修改弧垂上的结点,达到动态显示的效果,在功能结束后,弧垂隐藏掉,便于下次继续显示弧垂,程序只使用一份弧垂,减少了内存开销;如在移动杆塔、手工插入杆塔功能,程序能根据杆塔所在位置,实时生成弧垂预览图,在第一时间告诉用户杆塔的修改/新加,是否合理,最大程度上减少用户的困惑,节省用户的设计时间。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多工况弧垂显示。
通过工况选择界面,用户选定工况后,程序将删除图上原有弧垂,根据工况快速计算出新弧垂,显示到图形中;在设计中,往往校验最大、最小弧垂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用户的这个疑难,特提供了此功能,让用户方便快捷的设置、显示指定工况下的弧垂,以便于在详细校核前,提早观察各工况下的弧垂情况,减少危险的发生。配网线路设计方法(或者,配网数据处理方法)是一个以AutoCAD为开发平台提供线路绘制编辑、数据导入、自动选型等配网线路设计应用的软件。该软件采用C/S架构进行系统构建,同时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系统框架,配套提供线路设计、图形编辑、自动选型、优化排位、材料统计等基础模块,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要求增添应用模块,以满足配网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软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开发,基于接口编程的设计理念,应对未知需求的扩展需求,提高组件的复用能力;数据模型对电网对象进行了抽象和封装。系统的多层次架构从最底层到最上层依次为数据层、系统组件层、平台组件层、 应用组件层。优选地,在步骤S102创建弧垂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导入数据;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优选地,如图4所示。数据导入是形成线路断面图的最重要途径。现在各种测量仪器的测量数据格式不统一,使得各个地区设计人员无法使用单一软件读取数据进行绘制。数据导入模块提供了行业内通用格式数据导入的功能,包括导入桩位、导入地形点、导入交叉跨越。通过用户指定数据之间的分隔符,及主要数据字段所在的序号来读入数据,并计算出其他各项字段。基本实现了所有测量数据格式都可以导入生成断面图。但通用数据格式导入也存在着缺陷,在一些数据格式中有数据信息丢失的情况, 如南方GPS格式数据跨越物的详细信息(跨越物地物编码、跨越角、长、宽等)丢失。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导入模块提供了特殊格式数据导入的功能,包括DHD、00G等格式。DHD数据格式导入通过解析数据,自动划分转角桩数据,直线桩数据,地形点数据,跨越物数据,并重新计算距离、累距、转角、点位误差这些重要字段,读取跨越物的高度、跨越角、长、宽等。实现桩位、地形点、跨越物点一起导入生成断面图并自动绘制跨越物(按跨越物属性绘制这是通用格式数据导入无法实现的)。为了适用于各个设计院,还提供了对当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格式的导入如ORG、HHOOG等。针对全站仪数据提供了表单录入功能实测法水平角-垂角-斜距-棱镜高;相对法偏距-平距-高程/高差。对于一些老的路径图,由于原数据已经丢失,但路径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取不到,这样就无法生成平断面图。平面图提取桩位功能为这个问题量身定做了一套解决方案。这个功能适用于单线路、多线路、有分支的线路。需要用户从主线开始转换数据,是支线时必须选择上级电源。按照界面上的提示选择起止杆,然后根据拓朴规则找到这两杆之间的所有杆,支线时起杆或止杆必须是主线当中的一个杆否则无法提取路径上的所有杆信息,还可设置直线桩的最大转角,因为路径图中没有标识转角桩和直线桩的区别,所以用转角度数来划分直线桩和转角桩(这个是用户可控的),这种导入方式比其他导入方式多了一个修改高程的功能,因为路径图中高程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为0。这个修改高程有三种方式实现 绝对高程、相对前点高程、相对基点高程,然后就可以生成平断面图了。对于没有测量数据,然而设计人员非常了解的情况可以通过低压数据录入功能生成平断面图,大大减少了用户自己组织数据的工作量。排杆立塔在电力架空线线路设计过程中,在线路路径初步确定的情况下,需要在路径上对杆塔进行选塔和选位。这里选择什么样的塔型,将塔摆放在哪个位置,都是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综合比较完成的。传统做法主要依靠设计人员参考资料,依据经验完成工作,配电网线路设计软件建立路径优选模型,辅助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部分工作。杆塔选型可以视作优化排位的一种特例,杆塔选型是在杆塔位置固定的前提下根据各项预设指标优化杆型。优化排位的先决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线路路径断面图(断面地形,固定桩位,跨越物,线路路径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线路导线型号库等)。设备选型根据杆代码及架设的导线型号,智能分析所有杆的材料/设备。可以快速准确的指定与《标准设计》一致的杆上材料/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误差,为材料汇总/统计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具体地,如图5所示。全自动选型系统依照《标准设计》建立的选型库,自动为杆匹配材料/设备,包含材料/设备型号、个数、电压等级、材料状态(新增、拆除、原有、换装)。手动编辑由用户指定使用的材料/设备规格、个数、电压等级、状态等。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选型方法包括以下功能特点1,可以不需人工干预自动匹配杆上材料/设备。2,可以灵活对多个杆手工调整材料/设备。3,完全按照《标准设计》匹配材料/设备,有效避免误差。4,每个材料/设备具有自己的状态和电压等级,可以灵活汇总。5,对于分支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支情况完全自动匹配材料/设备。6,材料/设备涵盖细小的川钉/螺母等。设计校核架空送电线路杆塔定位设计的依据,在于两个方面一、电气安全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设计;二、各部件受力是否在允许承受范围内。具体到配电网线路设计中,包含以下项目 导线对地安全距离,导线对钻、跨越物的安全距离,线间距离,杆塔荷载验证,杆塔上拔验证等。配电网线路设计软件在对各校核项目进行研究后,创新性的建立了新的校核模型,在可靠的前提下,大大优化了现有的电气校核方面的速度。为杆塔自动定位、自动选型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依据,也为设计成果提供了更方便的校核手段。架空送电线路的大部分计算,包括校核,只与该工况下导线的比载与应力相关,而对比载与应力的计算过程并不关心,因此设计校核模块将应力计算完毕后的状态封装成计算单元,通过与挂点的配合,可以实现绝大部分送电线路中的计算,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计算精确度及最小冗余度。耐张段计算单元构建方案
1,计算各工况比载、应力。由于比载、应力的计算参数多,同时需要区分孤立档、连续档两类计算方式,分离出此模块,只需要关注悬链线状态方程的计算,得到简便的计算模块。2,封装各工况的比载、应力计算成果在一个模块中。由于有了比载、应力,便基本可以完成涉及弧垂的全部计算,用其作为计算的基础。将弧垂、垂直档距、水平档距等计算作为该模块提供的方法,用作耐张段校验的基本计算单元。校核的原理杆塔定位设计过程中的校核,实际是杆塔立塔各实际参数与各部件允许参数对比的过程。而杆塔实际参数都与现场各工况的弧垂相关,因此,设计校核模块中将单个耐张段各工况弧垂应力特性计算出来后抽象为一个计算单元,配合以各杆塔挂点坐标便形成一个校核平台,可以对所有校核项目进行校核。对于具体的校核项目,分为以下几类导线对地面安全距离校核架空送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对地面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保证地面人员的安全。在传统的计算导线对地面安全距离方法中,一般采用按步长采集地面点累距,通过逐点判断与弧垂距离是否超出允许安全距离,来达到校核的目的。该计算方式运算量大,线路越长,速度越慢,目前不少高压送电线路辅助设计软件都依旧采用该方式。设计校核模块通过分析悬链线计算公式与地面线方程,推导出判断悬链线对地安全距离是否足够的计算公式,解决了此类计算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可靠性低的问题。导线对钻、跨越物的安全距离送电线路经过特定地面设施时,要考虑对该设施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设施有不同的处理,设计校核模块归纳《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地物,对钻、跨越物赋予详尽的属性,在线路经过该类设施时,按照该设施的属性确保线路的电气特性安全。线间距离配电线路的导线分布有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三种,为防止导线线间距离过近,需保证架线后导线线间距离保持在特定值以上。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灵活控制线间距离的范围。杆塔荷载验证在线路设计过程中,杆塔荷载的校核被抽象成垂直档距、水平档距、最大档距等值进行处理。设计校核模块根据抽象出的耐张段计算单元,可计算出各基杆塔在现有导线下的实际垂直档距、水平档距、最大档距,并进行验证。杆塔上拔验证杆塔上拔指杆塔在架线后是否受到导线向上的拉力,普通悬垂塔不允许受到上拔力,耐张塔需对上拔力进行相应验证,设计校核模块通过采用弧垂对比法以及垂直档距计算法两种方案对杆塔上拔力进行验证。校核模块的使用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自动排位中,给排位提供决策的依据,另外是对现有排位成果的校核。在排塔完毕后,可使用《校核结果输出》功能浏览校核成果。以下介绍本发明的统计输出。用户使用本软件完成材料选型后,可使用统计输出功能进行设计成果输出,改变了以往需要手工进行工程信息计算、材料汇总、设备组装图查找、文件打包管理工作状况,提高了工程信息输出、材料汇总、组装图查找的准确度和速度。用户可快速方便的了解工程设计中材料使用情况,同时也可将统计输出的材料数据和行业软件中其他的电力工程概预算软件的数据格式对接,为工程建设预算提供基础的数据来源。软件通过分析电力行业复杂业务规则,对基础数据进行抽取,优化软件材料管理的数据结构,形成集合、有序、指针化的基础数据。软件可满足于在不同地区的用户使用需求,根据用户定制样式进行自定义报表输出,在输出过程中校验数据关系,验证数据来源的合理性,以保证统计输出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软件同时还具有提供工程统计报表的存储和提取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软件统计输出主要功能包括材料清单、主要材料清单、设备组装图输出、杆位明细表、建设规模明细表、杆型汇总表、设计说明书、导出设计成果。操作流程如图7所示,报表统计一般按照用户指定的模板进行统计,设置可包括线路选择, 统计方式和状态进行设定。软件将依据用户设定要求对材料进行汇总统计,并提供不同的输出方式,将报表输出为XLS格式或插入到DWG文件中。本发明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网数据模型如图8所示,基于面向对象和COM技术的配电网数据模型是配网线路设计软件的核心部分,软件围绕着该数据模型进行运作。配电网数据模型根据电力业务对电网中常用的电力设备如杆塔、导线、变台、开关等进行抽象以形成相应的电网对象模型,成为电网数据模型中具有行为和属性的对象,以空间数据存储为基础同时提供丰富的访问接口,各应用通过接口功能,与配电网模型进行数据传递及转换,上层应用在使用配电网数据模型时只需考虑真正的业务应用而不用关心具体的创建、查询、存储等实现。2、电网计算引擎如图9所示,配网线路设计软件侧重于配网线路的设计功能,需要满足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而现有的设计软件或者侧重于图形编辑或者只能提供少量的设计计算功能, 针对这种情况,配网线路设计软件在依托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的基础上提供了完善的电网计算引擎。电网计算引擎不只局限于配网的设计计算,涵盖了从输电、变电、配电等多个领域。电网计算引擎的基础是大量的工程和线路数据,根据提供的各种条件,利用数据建模引擎抽象出计算引擎需要的对象,计算引擎根据计算出的各项设计参数辅助用户进行自动设计。电网计算引擎完全做到了模块化,可扩展性强。随着业务的扩展当电网计算引擎不再满足用户需要时,只需增加或更换个别引擎对象即可,不影响其他设计业务。3、数据建模引擎配网线路设计软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数据,其中的基础数据有些来自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有些来自于用户的输入,大部分是来自于系统内置的规则库。而用户数据则依靠数据建模引擎进行输入和抽象。以往的常规做法是根据用户的业务需要直接编写代码操纵数据,以实现数据新增与编辑,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应对业务需求的复杂多变,而且也很难给用户提供一种风格统一的数据录入方式。数据建模引擎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技术。该技术紧密地和配电网数据模型结合,将不同的建模业务进行抽象,不同的建模业务被抽象成一个个引擎对象,如果随着业务的扩展建模功能不再满足用户需要,只需增加或更换个别引擎对象即可,不影响其他建模业务。例如数据建模引擎在接收用户测量数据时可以高效应对用户特殊的数据格式和抽象方法,快速把抽象出的数据对象传递给电网计算模型进行设计计算。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如图10所示,该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创建模块10,用于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显示模块20,用于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修改模块30,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隐藏模块40,用于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优选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优选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其中,所述修改模块用于对塔杆进行修改和/或新加,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处理模块,用于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ο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划分模块,用于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减少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内存开销。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 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能包括 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包括对塔杆进行修改和/或新加,在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弧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导入数据;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
7.—种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弧垂,其中,所述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 显示模块,用于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所述弧垂; 修改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所述弧垂上的结点;以及隐藏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所述弧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所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实时生成所述弧垂的预览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能包括移动杆塔功能和/或插入杆塔功能,其中,所述修改模块用于对塔杆进行修改和/或新加, 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对所述塔杆的修改和/或新加是否合理;以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断的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工况信息;以及处理模块,用于创建与所述工况信息对应的第一弧垂,并显示所述第一弧垂,以及删除原有的弧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导入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转角桩数据和直线桩数据;以及划分模块,用于利用转角角度划分所述转角桩数据和所述直线桩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创建弧垂,其中,弧垂的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在预设功能启动时,显示弧垂;根据用户的操作实时修改弧垂上的结点;以及在预设功能结束后,隐藏弧垂。通过本发明,能够减少对配网数据进行处理时的内存开销。
文档编号G06F17/50GK102411646SQ2011102189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方文, 杨志鹏, 江春华, 牛仁义, 罗新伟, 胡宝良, 陈显龙, 陈晓龙 申请人: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