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

文档序号:643527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的抽检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检验检疫系统正在对各类进出口产品建立风险管理模型,用于对不同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监管。由于各类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管理理论有很多种,因此不同的进出口产品可以选用不同的风险管理理论,建立各自适用的风险管理模型。当前,检验检疫局在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抽检方式对各个企业的各类进出口产品进行抽检,再根据抽检到的进出口产品的国内外监管要求确定抽检的检测项目,然而这种产品抽检方式(抽检哪些进出口产品、抽检哪些检测项目)完全是由检验员主观决定的,因此随意性很大,科学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简单、科学,且能够有效提高抽检效率,可保证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检验检疫部门预先采集需进出口产品的企业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②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建立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③在检验检疫系统的服务器上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预先采集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和预先建立的产品监控表单存储到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中;④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入端输入若干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包括用于确定企业信息的企业代码、用于确定产品监控表单的进出口国家、产品编号;⑤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产品监控表单加载到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上,然后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QXFJ X (1士企业诚信等级% ) X (1士日常监管% ) X (1-原料基地备案% ) X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 ),其中,Q表示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为一、二、三级,Fa表示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 五级,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均为修正项,企业诚信等级%表示按不同的企业诚信等级增减设定的百分比,日常监管%表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中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增减设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备案%表示对使用来自备案基地原料的产品,其与原料相关的检测项目可以减去设定的百分比,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表示对通过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的产品减去设定的百分比,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增或减的百分比均根据实际情况由人工设定;⑥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确定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 五级;⑦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QXFbI X (1 士企业诚信等级% ) X (1士日常监管% ) X (1-原料基地备案% ) X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 ),其中,Fb表示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⑧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分别建立以抽检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产品抽检队列和项目抽检队列;⑨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产品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及项目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通过与实际产品抽检率和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的比较,确定是否抽检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和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其中,实际产品抽检率定义为 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定义为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任一个检测项目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具体过程为⑨-1、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比较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与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当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_2,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6 ;⑨_2、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实际产品抽检率,如果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然后执行步骤⑨-3 ;⑨_3、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⑨_4、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5 ;⑨_5、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4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⑨_6、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果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7 ;⑨_7、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次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⑨_8、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9 ;⑨_9、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7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⑩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出端输出需抽检的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需抽检的检测项目。所述的步骤①中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分类管理等级、企业诚信等级、原料基地备案、辅料备案和添加剂备案,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一、二、三级,企业诚信等级分A、B、C、D四级;进出口产品信息包括用于辅助识别产品的产品特征表和用于主要识别产品的产品编号。所述的产品特征表根据产品编号、企业代码和出口国家三个要素建立,所述的产品特征表主要由产品编号对应的相关信息及若干个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个辅料的辅料信息和若干个添加剂的添加剂信息组成,所述的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原料名称、原料来源和主要原料标志,所述的辅料信息包括辅料代码、辅料名称、辅料用途、辅料使用环节和辅料主要成分,所述的添加剂信息包括添加剂代码、添加剂名称、添加剂用途、添加剂使用环节、添加剂使用量和添加剂使用限量。所述的产品特征表还包括用于补充识别产品且唯一的企业自编的自编号,所述的自编号使用3位数字或字母或数字字母混合表示。所述的产品编号根据所述的产品特征表自动产生,所述的产品编号共16位,且分为十段,所述的产品编号的前六段为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粗分类,且每段2位共12位, 所述的产品编号的后四段为非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细分类,且每段1位共4位,所述的产品编号的第一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大类、第二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类别、第三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大类、第五段使用2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类别、第六段使用2 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名称、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来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装类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预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数字或字母作为识别码。所述的步骤②中的监管要求包括国内的法律法规、国内的标准、国外的法律法规和国外的标准。所述的步骤②中的产品监控表单的建立过程为
②-1、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人工设置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分别为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和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以加工方式为主键且以产品编号和进出口国家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以预期用途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以包装类型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以原料来源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②-2、将步骤②-1中设置的所有检测项目归为农兽药、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 生物毒素、病虫害、禁用物、品质指标及其他九大类检测项目,其他类检测项目包括转基因和辐照,其中,每一类检测项目中的各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均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 HHH、HH、H、M、L 五级;②_3、自动扩散叠加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合成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②_4、对合成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按步骤②-2所分的九大类检测项目,选取每一类检测项目中风险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对应的风险等级作为所在类的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所述的步骤⑥中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的具体过程为⑥-1、将步骤 ②-4产生的九大类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及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和社会关注度情况作为评价要点,其中,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档, 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级;⑥-2、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H ;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或当存在6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 ;当存在3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 ;当存在5个以下的评价要点为M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或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况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M。所述的历史不合格率为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方法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按进出口产品的风险高低自动确定进出口产品报检批的抽检以及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各个检测项目的抽检,即风险高的进出口产品、风险高的检测项目抽检率较高,风险低的进出口产品、风险低的检测项目抽检率较低,这种方式不仅简单,而且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抽检效率,可保证进出口产品的质量。2、本发明方法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预先建立了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使用了监控表单分层维护技术,把一些共性的监控要求维护在同一分层监控表单上,可以实现自动合成产品监控表单,而现有的技术都是简单的用一个编号对应一个产品监控表单,维护工作量大、更新麻烦。3、本发明方法建立了的产品编号,以此为进出口产品分类体系,可以用电子化的方法实现对不同的产品实施不同的监管要求,而现有的进出口产品分类方法,包括HS编码、CIQ代码,前者是海关用于税则分类,后者是检验检疫系统用于进出口商品统计,这两者从监管的角度都无法实现不同的监管要求用不同的编号。


图1为本发明的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的实现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监控表单的建立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检验检疫部门要监管的对象是各种进出口产品,具体的电子化信息是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为了更好地对进出口产品进行抽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实现框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检验检疫部门预先采集需进出口产品的企业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分类管理等级、企业诚信等级、原料基地备案、辅料备案和添加剂备案,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一、二、三级,企业诚信等级分A、B、C、D四级;进出口产品信息包括用于辅助识别产品的产品特征表和用于主要识别产品的产品编号。在此,产品编号根据产品特征表自动产生,产品编号的结构如表1所示,产品编号共16位,且分为十段,产品编号的前六段为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粗分类,且每段2位共 12位,产品编号的后四段为非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细分类,且每段1位共4位,产品编号的第一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大类、第二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类别、第三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大类、第五段使用2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类别、第六段使用2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名称、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来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装类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预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数字或字母作为识别码,在前 15位还有重码时则用第16位的识别码来区分。在此,前二段即产品大类和产品类别参考 CIQ代码的前4位,其基本与CIQ代码前4位对应;第四段到第七段为原料描述,通过第三段的产品的加工方式作关联,可基本定位一个产品监管要求。表2给出了速冻菠菜的产品编号为040832021101⑶B0。通过产品编号,可以灵活地设置各类监管要求,如对加工方式为 “冷冻”的设置相应的监管要求,对原料名称为“菠菜”的设置相应的农药检测项目等。由于产品编号可以对出口食品农产品进行准确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产品编号是一样的,出口不同国家的同类产品的产品编号也是一样的,但有时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 或同一企业对不同出口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其所用的辅料、添加剂存在差异,如同样是桔子罐头,有时加了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有时不加,此时产品特征表可用于辅助产品的识别。在此,产品特征表根据产品编号、企业代码和出口国家三个要素建立,产品特征表
10的结构如表3所示,其主要由产品编号对应的相关信息(即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 包装类型、预期用途等)及若干个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个辅料的辅料信息和若干个添加剂的添加剂信息组成,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原料名称、原料来源和主要原料标志(指定其中一个原料为主要原料),辅料信息包括辅料代码、辅料名称、辅料用途、辅料使用环节和辅料主要成分,添加剂信息包括添加剂代码、添加剂名称、添加剂用途、添加剂使用环节、添加剂使用量和添加剂使用限量。产品特征表在企业每次出口新产品之前上报给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疫系统的局端根据产品特征表自动产生产品编号。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产品特征表的设置可以满足大都数情况下的企业产品识别, 但对于部分添加剂使用比较复杂的产品,如糖果等,同一企业生产的出口同一出口国家的同一产品编号的产品,其添加剂使用种类不一样,用产品特征表的模式已不能区分,因此还需在产品特征表中包括具有唯一性的自编号,用于补充识别产品。在此,自编号共3位,可以是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数字和字母混合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每个企业可以从便于记忆的角度自由设置自编号,但必须遵从一个企业内的自编号不重复的原则,3位数字和字母混合的自编号理论上可以组成4. 6万个自编号。自编号除了用于产品识别外,还可以方便报检录入,企业可以不输16位的产品编号,直接输入3位的自编号,局端再根据报检企业的企业代码及自编号,翻译成产品编号。上述以产品编号为主实现对进出口产品的识别,可以用于设置某个产品对某一进出口国家共性的检测项目,以产品特征表为辅实现对企业产品的识别,可以设置每个企业生产的每个产品对每个出口国家的个性化检测项目,以自编号为补充实现对企业产品的进一步细分,适用于出口同一出口国家的同一企业产品使用不同添加剂或限量的情况,进口情况也类似,以达到对进出口产品严密监控的要求。②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建立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监管要求包括国内的法律法规、国内的标准、国外的法律法规、国外的标准及临时颁布的各种规定等。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产品监控表单的建立过程为②-1、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将不同产品的共性检测项目归到同一层面进行维护,人工设置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分别为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和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以加工方式为主键且以产品编号和进出口国家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以预期用途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以包装类型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以原料来源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原料来源层不结合其他条件设置的原因是基于以下假设一种原料不管用于何种加工方式,其农兽药的检测项目是一样的,这样做的优点是在原料来源层设置的检测项目可用于不同的加工方式,方便监控表单维护,在某些情况下,同一原料用于不同加工方式,其检测项目虽然一样,但检测频率可能差异较大,可以通过分层权重修正的方法来调整。在此,除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和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外,其他分层项都设置在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这层监控表单功能最强,以加工方式作为主键,可以按产品编号及出口国家条件任意设置检测项目。②-2、将步骤②-1中设置的所有检测项目归为农兽药、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 生物毒素、病虫害、禁用物、品质指标及其他九大类检测项目,其他类检测项目包括转基因和辐照,其中,每一类检测项目中的各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均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 HHH、HH、H、M、L 五级。②_3、自动扩散叠加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合成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产品监控表单上直接按产品编号进行维护。②_4、对合成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按步骤②-2所分的九大类检测项目,选取每一类检测项目中风险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对应的风险等级作为所在类的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下面以出口日本的速冻菠菜为例说明分层监控表单维护的过程,速冻菠菜的产品编号为040832021101GDB0,加工方式为冷冻,预期用途为加热后食用,原料来源为陆地种植,包装类型为塑料袋。产品监管要求根据日本的要求结合日常监管经验,有微生物类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农残类有噻虫嗪、毒死蜱、噻虫胺、茚虫葳、溴虫腈,对塑料袋包装可以检测DEHP(邻苯二甲酸酯);微生物类主要与加热后食用的预期用途有关, 可以维护在预期用途层;农残类来自原料,可以维护在原料来源层;DEHP来自塑料袋包装, 可以维护在包装类型层。1)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出口日本速冻果蔬制品的产品大类为植物源性食品(04),产品类别为果蔬制品(08),加工方式为冷冻(32),预期用途为加热后食用 (B),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内容如表4所示。2)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出口日本速冻菠菜的原料大类为蔬菜(02),原料类别为杂项蔬菜(11),原料为菠菜(01),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内容如表5所示。3)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出口所有国家的塑料袋包装(D)的加工方式为冷冻(32)的食品,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内容如表6所示。4)最后由系统自动合成出口日本的速冻菠菜(040832021101⑶B0)的产品监控表单,如表7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可以适用所有出口日本的冷冻果蔬制品, 从表6中可以看出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可以适用所有出口国家的塑料袋包装的冷冻食品, 以后有别的出口日本的冷冻果蔬制品只要维护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维护工作量,效率可以提高20多倍。另外,分层维护还具有更新迅速和反应及时的优点,当需要对产品监管要求进行修改时,只要修改分层监控表单的维护内容,其相关的监控表单内容会自动更新。而对大多数新增的出口产品,自动合成的产品监控表单都能适用。③在检验检疫系统的服务器上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预先采集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和预先建立的产品监控表单存储到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中。④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入端输入若干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包括用于确定企业信息的企业代码、用于确定产品监控表单的进出口国家、产品编号。⑤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产品监控表单加载到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上,然后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QXFJ X (1士企业诚信等级% ) X (1士日常监管% ) X (1-原料基地备案% ) X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 ),其中,Q表示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为一、二、三级,Fa表示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 L五级,Q和Fa排列组合成15档每个检测项目的基础的抽检率,如表8所列,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均为修正项,企业诚信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企业诚信等级%表示按不同的企业诚信等级增减设定的百分比,日常监管%表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中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增减设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备案%表示对使用来自备案基地原料的产品,其与原料相关的检测项目可以减设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备案%根据原料基地备案的分值来调整,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表示对通过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的产品减去设定的百分比,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增或减的百分比均根据实际情况由人工设定,表9、表 10、表11和表12分别给出了本实施例对企业诚信等级%的增减、日常监管%的增减、原料基地备案%的调整和辅料或添加剂备案%的调整的对应情况,表9至表12中括号内表示增或减情况。⑥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确定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 五级。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的具体过程为⑥-1、将步骤②-4产生的九大类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及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和社会关注度情况作为评价要点,其中,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 五档,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 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级; ⑥_2、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H ;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或当存在6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 ;当存在3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 H ;当存在5个以下的评价要点为M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或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况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 M。在此,历史不合格率为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到,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果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在范围0 内,则确定历史不合格率的风险等级为 L ;如果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在范围 10%内,则确定历史不合格率的风险等级为 M ;如果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在范围10% 20%内,则确定历史不合格率的风险等级为H;如果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在范围20% 30%内,则确定历史不合格率的风险等级为HH;如果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在范围30% 100%内,则确定历史不合格率的风险等级为HHH。⑦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QXFb] X (1 士企业诚信等级% ) X (1士日常监管% ) X (1-原料基地备案% ) X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 ),其中,Fb表示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⑧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分别建立以抽检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产品抽检队列和项目抽检队列。⑨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产品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及项目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通过与实际产品抽检率和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的比较,确定是否抽检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和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其中,实际产品抽检率定义为 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定义为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任一个检测项目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具体过程为⑨-1、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比较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与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当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_2,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6 ;⑨_2、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实际产品抽检率,如果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然后执行步骤⑨-3 ;⑨_3、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⑨_4、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5 ;⑨_5、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4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⑨_6、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果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7 ;⑨_7、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次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
14
⑨_8、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9 ;⑨_9、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7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上述检测项目的抽检的原则为抽检率大的检测项目先抽,抽检率大的抽中再抽抽检率小的检测项目,抽检率大的不抽中则抽检率小的检测项目不再抽检。⑩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出端输出需抽检的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需抽检的检测项目。表1产品编号的结构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检验检疫部门预先采集需进出口产品的企业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②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建立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③在检验检疫系统的服务器上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预先采集的企业信息及其进出口产品信息和预先建立的产品监控表单存储到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中;④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入端输入若干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包括用于确定企业信息的企业代码、用于确定产品监控表单的进出口国家、产品编号;⑤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将产品监控表单加载到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电子报检数据上,然后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WXFjχα士企业诚信等级%)χα士日常监管%)χα-原料基地备案% ) χ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其中,Q表示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为一、 二、三级,Fa表示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ΗΗΗ、ΗΗ、H、M、L五级,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均为修正项,企业诚信等级%表示按不同的企业诚信等级增减设定的百分比,日常监管%表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中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增减设定的百分比,原料基地备案%表示对使用来自备案基地原料的产品,其与原料相关的检测项目可以减去设定的百分比,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表示对通过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的产品减去设定的百分比,企业诚信等级%、日常监管%、原料基地备案%和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增或减的百分比均根据实际情况由人工设定;⑥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确定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级;⑦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计算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WXFb] X(1士企业诚信等级% ) X (1士日常监管% ) X (1-原料基地备案% ) X (1-辅料备案或添加剂备案% ),其中,Fb表示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⑧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和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分别建立以抽检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产品抽检队列和项目抽检队列;⑨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根据产品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及项目抽检队列中的每个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通过与实际产品抽检率和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的比较,确定是否抽检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和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每个检测项目,其中,实际产品抽检率定义为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定义为以一年为周期,在抽检过程中任一个企业的任一类进出口产品的任一个检测项目的实际抽中批次除以该企业的该类进出口产品的总报检批次,具体过程为⑨-1、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比较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与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当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_2,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执行步骤⑨-6 ;⑨-2、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实际产品抽检率,如果已达到, 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然后执行步骤⑨-3 ;⑨_3、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⑨-4、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 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5 ;⑨_5、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4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⑨_6、判断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果已达到,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放行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7 ;⑨_7、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抽检率次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⑨_8、判断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是否已达到对应的实际检测项目抽检率,如是已达到, 则确定不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及抽检率小于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的各个检测项目,否则,确定抽检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对应的那个检测项目,然后执行步骤⑨-9 ;⑨_9、将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剩余的那些检测项目中抽检率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的抽检率作为当前检测项目抽检率,返回步骤⑨-7继续执行,直至当前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确定完毕;⑩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的输出端输出需抽检的报检批进出口产品及需抽检的检测项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分类管理等级、企业诚信等级、原料基地备案、 辅料备案和添加剂备案,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分一、二、三级,企业诚信等级分A、B、C、D四级; 进出口产品信息包括用于辅助识别产品的产品特征表和用于主要识别产品的产品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特征表根据产品编号、企业代码和出口国家三个要素建立,所述的产品特征表主要由产品编号对应的相关信息及若干个原料的原料信息、若干个辅料的辅料信息和若干个添加剂的添加剂信息组成,所述的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原料名称、原料来源和主要原料标志,所述的辅料信息包括辅料代码、辅料名称、辅料用途、辅料使用环节和辅料主要成分,所述的添加剂信息包括添加剂代码、添加剂名称、添加剂用途、添加剂使用环节、添加剂使用量和添加剂使用限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特征表还包括用于补充识别产品且唯一的企业自编的自编号,所述的自编号使用3位数字或字母或数字字母混合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编号根据所述的产品特征表自动产生,所述的产品编号共16位,且分为十段,所述的产品编号的前六段为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粗分类,且每段2位共12位,所述的产品编号的后四段为非树状结构用于对产品进行细分类,且每段1位共4位,所述的产品编号的第一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大类、第二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产品类别、第三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加字母描述加工方式、第四段使用2位连续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大类、第五段使用2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类别、第六段使用2位分别编号的数字描述原料名称、第七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原料来源、第八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包装类型、第九段使用1位字母描述预期用途及第十段使用1位数字或字母作为识别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中的监管要求包括国内的法律法规、国内的标准、国外的法律法规和国外的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中的产品监控表单的建立过程为②-1、根据不同进出口国家对产品的监管要求的不同,人工设置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分别为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和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加工方式层监控表单以加工方式为主键且以产品编号和进出口国家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预期用途层监控表单以预期用途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 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包装类型层监控表单以包装类型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产品大类、产品类别、加工方式、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原料来源层监控表单以原料来源为主键且以进出口国家、原料大类、原料类别和原料名称为条件进行检测项目设置;②_2、将步骤②-1中设置的所有检测项目归为农兽药、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生物毒素、病虫害、禁用物、品质指标及其他九大类检测项目,其他类检测项目包括转基因和辐照,其中,每一类检测项目中的各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均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 HHH、HH、H、M、L 五级;②-3、自动扩散叠加四个分层监控表单,合成产品监控表单,产品监控表单的内容包括产品编号、所有检测项目及每个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②_4、对合成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所有检测项目,按步骤②-2所分的九大类检测项目,选取每一类检测项目中风险最大的那个检测项目对应的风险等级作为所在类的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⑥中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的具体过程为⑥-1、将步骤②-4产生的九大类检测项目的风险等级及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和社会关注度情况作为评价要点,其中,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历史不合格率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档, 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国内外退货索赔投诉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国外技术要求情况、进出口政策情况及社会关注度情况由人工评估得到,从高到低分为HHH、HH、H、M、L五级;⑥-2、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H ;当存在1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或当存在6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H ;当存在3个以上的评价要点为H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H ;当存在5个以下的评价要点为M且不存在评价要点为HHH或HH或H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L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情况时,确定报检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等级为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历史不合格率为最近一年的产品不合格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自动抽检的方法,其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处理模型实现了按进出口产品的风险高低自动确定进出口产品报检批的抽检以及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监控表单中的各个检测项目的抽检,即风险高的进出口产品、风险高的检测项目抽检率较高,风险低的进出口产品、风险低的检测项目抽检率较低,这种方式不仅简单,而且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抽检效率,可保证进出口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2364512SQ2011103062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毛唯君, 陈孟裕 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