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44078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管理主要有合同能源管理和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合同能源管理是建立在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管理节能、行为节能、结构节能,找到技术节能点,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改造。目前,由于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次性投资大,特别是企业的现场仪表的投资占有的比例高,导致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是分期投入,企业现场仪表大多数是不具备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不符合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需求,导致项目周期长,工程施工进度缓慢,无法实现能源管理系统可视化和预期的节能效果。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1256642A,深圳市海亿达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能源管理方法、系统及能源调度管理中心,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1976390A,这两项专利无法解决上述工业现场存在的能源管理问题。本发明的研究人员发现,上述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工业现场仪表的实际情况和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能源管理树,真正的实现能源管理的可视化,运用能源管理树形成的能源管理方法,企业实施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现场仪表数据采集的时候,只需要更换很少一部分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就可以实现对现场所有计量点的数据采集,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而且真正实现了能源管理的可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树由入口能源虚拟管道、中间能源虚拟管道、出口能源虚拟管道、能源计量点及连接点组成。入口能源虚拟管道一端为能源介质入口,另一端通过连接点和中间能源虚拟管道连接,出口能源虚拟管道一端为能源介质出口,另一端通过连接点和中间能源虚拟管道连接,能源计量点位于入口能源虚拟管道、中间能源虚拟管道及出口能源虚拟管道上,通过入口能源虚拟管道、中间能源虚拟管道及出口能源虚拟管道串联或并联,组成能源管理树;基于能源管理树所形成的管理方法是在计量点上安装感知设备,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能源介质变化没有规律的能源虚拟管道上,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能源介质变化有规律的能源虚拟管道上,通过对安装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能源计量点建立能源状态表来进行模糊计量,解决了目前企业上能源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更换大量的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不仅节约了投入成本,而且加快了能源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出口能源虚拟管道和能源设备直接相连或者排出使用过的能源介质。能源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对应安装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能源状态表的不同的能源数据,这样具有能源状态表的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就相当于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因此,通过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和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完美结合,解决了可视化能源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投资瓶颈,而且有利于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全面实施,为国家“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两化融合的推进,提供了能源管理的技术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能源管理树;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发明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是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图1所示的能源管理树,能源管理树由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及分布式连接点3组成。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端为能源介质入口 1,另一端通过分布式连接点3和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连接,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 —端为分布式能源介质出口 6,另一端通过分布式连接点3和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连接,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位于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及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上,通过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及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串联或并联,形成能源管理树;基于能源管理树所形成的管理方法是在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上安装感知设备,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能源介质变化没有规律的能源虚拟管道上,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能源介质变化有规律的能源虚拟管道上,通过对安装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能源计量点4建立能源状态表来进行模糊计量,实现能源管理系统真正可视化。参见附图2,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实施的时候,我们以压缩空气作为能源介质,空压站8经过空压机9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储气罐10,在空压机9的出口的压缩空气入口能源虚拟管道上通过储气罐10安装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1,这属于能源管理的一级计量,经过一级计量的压缩空气,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的能源计量点上安装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2、13,这属于能源管理的二级计量,经过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串联或并联的输送,形成不同的树状分支,在位于生产车间14分布式输出能源虚拟管道能源计量点上分别安装15、16、17、18、19、20、21、22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这就是能源管理的三级计量,压缩空气进入三级计量,由于经过三级计量的压缩空气直接供喷枪23、M、25J6、27J8、29、30使用,所以在三级能源计量点上不需要安装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1、12、13,保持原有的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5、16、17、18、19、20、21、22,即可满足要求。对于每一个三级计量点上的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5、16、17、18、19、20、21、22,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终端耗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手工抄表的历史数据来建立能源状态表,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从MES系统上直接获得,也可以从耗能设备喷枪23、24、25、沈、27、观、29、30上的传感器或开关状态上分别获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利用有线、无线、局域网传输到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
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5、16、17、18、19、20、21、22,的能源状态表是这样建立的,首先把企业手工抄表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神经元网络种的数值分析和智能优化,通过设备喷枪23、24、25、26、27、28、四、30的状态和抄表数据进行——对应,建立设备喷枪23、M、25J6、27J8、29、30不同状态下的所对应压缩空气的流量,通过瞬时流量对时间的积分,既可以得到压缩空气的累积量,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5、16、17、18、19、20、21、22的能源数据和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11、12、13进行循环验证,真正建立起分摊方式和能源平衡,使企业在投入很少的情况的下,就可以实现单品和单兵能耗,通过对节能量和节能空间的分析,找到企业能源浪费在哪里,进而实现对设备和工艺的优化,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权利要求
1.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树由入口能源虚拟管道O)、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及分布式连接点C3)组成。入口能源虚拟管道( 一端为能源介质入口(1),另一端通过分布式连接点( 和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连接,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 一端为分布式能源介质出口(6),另一端通过分布式连接点( 和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连接,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位于入口能源虚拟管道( 、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及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上,通过入口能源虚拟管道O)、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及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串联或并联,组成能源管理树。基于能源管理树所形成的管理方法是在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上安装感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理树,其特征在于位于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上的能源计量点(4)上的感知设备具有通讯功能,出口能源虚拟管道( 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管理树,其特征在于入口能源虚拟管道O)的数量小于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的输出没有直接连接用能设备的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位于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的输出直接连接用能设备的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都对应一个能源状态表。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对应的能源状态表是通过用能设备的状态约束进行建立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用能设备的状态约束是通过神经元网络里的数值分析和智能优化的方法建立能源状态表里的模糊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管理树及所述的能源管理方法,能源管理树由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及分布式连接点(3)组成,通过入口能源虚拟管道(2)、分布式中间能源虚拟管道(7)及分布式出口能源虚拟管道(5)串联或并联,组成能源管理树。基于能源管理树所形成的管理方法是在分布式能源计量点(4)上安装感知设备,通过对安装不具有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的能源计量点建立能源状态表来进行模糊计量,解决了企业实施可视化能源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更换大量的不具备通讯功能的感知设备,不仅节约了投入成本,而且加快了能源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文档编号G06Q50/00GK102567844SQ20111041048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于江涛 申请人:于江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