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78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包括所述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为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因此,触摸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为降低各种电子设备的成本,使各种电子设备更轻薄,通常触摸屏集成于液晶显示面板中。为了使带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器更轻薄,现有技术中发展了一种内嵌式触摸显示器,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面板集成在一起。参考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内嵌式触摸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101,位于上基板下方的触摸屏102,位于触摸屏102下方的彩膜结构103,位于彩膜结构103下方的液晶层104,位于液晶层104下方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Transistor)结构105,以及依次位于薄膜晶体管结构105下方的下基板106、偏光片107及背光结构108。其中,根据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四种类型。而电容式触摸屏由于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摸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参考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触摸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单层触摸屏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在所述单层触摸屏中,驱动层和感应层位于同一层,驱动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71,并规则排列成多行驱动电极71a、71b、71c、71d和71e,每一行的驱动电极通过外围的驱动线连接起来;感应层包括多个感应电极72,并且感应电极72与每列的驱动电极71间隔排列,每一驱动电极71和相邻的感应电极72形成互电容。参考图3,示出了图2示触摸屏的等效电路示意图,所述等效电路包括:信号源51、驱动电极电阻52、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互电容53、驱动电极自身的驱动寄生电容54、感应电极自身的感应寄生电容60、感应电极电阻55,检测电路56。其中,信号源51用于向驱动电极上施加驱动信号;而检测电路56则用于信号检测。当手指碰触触摸屏时,有一部分电流流入手指,等效为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互电容53的改变,从检测电路56测出所述互电容53变化导致的微弱电流变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各个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电路,为了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屏的电路间的耦合作用,现有技术发展了分时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屏进行驱动的方法。由于人手碰触触摸屏时的触摸动作引发的电容感应变化很小,现有技术采用较高频率的信号对触摸屏进行驱动,以提高感应到的电流信号强度,进而改善信噪比,具体地,内嵌式触摸显示器的设计工作频率可能达到兆赫兹量级。而由于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感应电极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的间距很近,这会导致寄生电容的增加。一般而言,单条电极的寄生电容就可能达到纳法拉量级,寄生电容的增加会减小感应到的电流信号强度。继续参考图3,由于驱动电极电阻52、感应电极电阻55、检测电路56是串连关系,因此在保证电极与人手之间耦合电容不变的同时降低电极电阻,可以提高感应到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如何在保证电极与人手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同时降低电极电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所述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器,所述触摸屏的电极层与人手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同时具有较低的电极电阻,进而提闻触摸屏的检测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和透明电极层。可选地,所述金属电极层包括位于同层的金属驱动电极和金属感应电极,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和金属感应电极之间相互绝缘;所述透明电极层包括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之间相互绝缘;所述金属驱动电极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的位置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相对应,并层叠构成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所述金属感应电极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的位置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相对应,并层叠构成触摸屏的感应电极。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金属感应电极均呈块状;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相互垂直交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在纵向上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的交叉处。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在横向上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的交叉处。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呈块状;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在纵向上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的交叉处。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呈块状;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在横向上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的交叉处。
可选地,所述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层、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金属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上的透明驱动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包括金属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上的透明感应电极层。可选地,所述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上方。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的上方。可选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同层;所述第二外围弓I线层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同层。可选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透明驱动电极层、金属感应电极层、透明感应电极层均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可选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电极层周围的外围引线层,所述外围引线层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和第二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同层。可选地,所述介质层呈块状。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和所述黑矩阵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重叠。可选地,所述金属电极层的网格与所述黑矩阵的网格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对齐。可选地,所述触摸屏内嵌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可以使光透过;所述金属为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可以减小电极层的电阻;同时,透明电极层的面积较大,所述透明电极与金属电极层相比可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从而可以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在减小电极层电阻的同时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可以提闻触摸屏的检测精度。


图1是现有技术内嵌式触摸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触摸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触摸屏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彩色滤光片基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触摸屏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触摸屏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上的透明电极层。所述网格状的金属层具有较大的电导率可以减小驱动电极、感应电极的电阻,所述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的上方,可以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CF)基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触摸屏内嵌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0,依次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0下方的触摸屏结构11、介质层12、黑矩阵13、色阻层和液晶显示用电极14。其中,所述触摸屏结构11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位于电极层周围的外围引线层(图未示)。具体地,所述电极层包括金属电极层112以及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112上的透明电极层111,其中,所述金属电极层112呈网格状。由于金属为不透光的材料,而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112可以使光通过网格透过彩色滤光片基板;同时,金属为电阻率较小的材料,所述金属电极层112可以减小电极层的电阻,以提高触摸屏的检测精度。本实施例中,金属电极层112包括位于同一层的金属驱动电极115和金属感应电极116,所述金属驱动电极115和所述金属感应电极116沿Y方向交替形成,且所述金属驱动电极115和金属感应电极116之间相互绝缘。所述透明电极层111包括在X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多行透明驱动电极113和在Y方向上平行排列形成的多列透明感应电极114,所述透明驱动电极113和透明感应电极114之间相互绝缘,其中在所述透明驱动电极113和所述透明感应电极114交叉处形成交叉部117,交叉部117处通过在其间形成绝缘层(未图示)使所述透明驱动电极113和所述透明感应电极114绝缘。所述金属驱动电极115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113的位置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10的方向上相对应,所述金属感应电极116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114的位置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10的方向上相对应。在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检测时,所述金属驱动电极115和透明驱动电极113相接触并共同构成触摸屏11的驱动电极,所述金属感应电极116和透明感应电极114相接触并共同构成触摸屏的感应电极。具体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115和金属感应电极116均呈块状,所述块状的金属驱动电极115和金属感应电极116相互不接触,从而实现相互绝缘。透明电极层111中的透明驱动电极113为在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透明感应电极114为在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驱动电极113和所述透明感应电极114之间呈电绝缘。所述透明电极层111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其面积较大,由于手指与电极层形成的耦合电容与电极的面积成正比,因此,所述透明电极层111可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从而可以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所述外围引线层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图未示),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图未示),通常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和第二外围引线层的材料为金属,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和第二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112为同层金属,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在一个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外围引线层和所述金属电极层112。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13、R色阻、G色阻、B色阻,所述R色阻、G色阻、B色阻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一子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R子像素单元、G子像素单元、B子像素单元),所述黑矩阵13位于各R色阻、G色阻、B色阻之间,以防止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漏光现象,位于色阻之间的所述黑矩阵13亦呈网格状。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黑矩阵13遮挡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112。具体地,所述黑矩阵13位于金属电极层112的下方,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112和所述网格状的黑矩阵13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重叠。由于电阻和面积成反比,因此金属电极层112的金属材料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较佳地,使所述金属电极层112的网格密度和所述黑矩阵13的网格密度相同,从而增大金属电极层112中金属材料的面积。具体地,所述金属电极层112的网格与所述黑矩阵13的网格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对齐,以保证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112和所述黑矩阵13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重叠。位于触摸屏结构11和黑矩阵13之间的所述介质层12可以起到绝缘作用。具体地,在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大致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玻璃基板10 ;在第一玻璃基板10上通过光刻、刻蚀形成所述透明电极层111 ;在所述透明电极层111上通过光刻、刻蚀形成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112,并在金属电极层112周围形成外围引线层;在所述金属电极层112上沉积介质材料,形成介质层12 ;在所述介质层12上形成黑矩阵13 ;在黑矩阵13上制作色阻层和液晶显示用电极14。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10的方向上,透明电极层111和金属电极层112的位置可以互换,并且所述透明电极层111包括的透明驱动电极113和透明感应电极114也可以互换,例如形成在Y方向平行排列的多列透明驱动电极和在X方向上平行排列形成的多行透明感应电极。图4所示的实施例以内嵌式触摸屏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所述触摸屏还可以是外挂式的结构。在外挂式的触摸屏中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上的透明电极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变形和替换。参考图5,示出了图4所示触摸屏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触摸屏包括电极层和位于电极层周围区域的外围引线层。其中,所述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层208、感应电极层207、以及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208和感应电极层207之间的介质层203。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层208包括金属驱动电极层205、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上的透明驱动电极层204,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层204相互接触。所述感应电极层207包括金属感应电极层202、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上的透明感应电极层201,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和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层201相互接触。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和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呈网格状。具体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包括在X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行金属驱动电极212,相互平行排列的多行所述金属驱动电极212之间互不接触,从而实现绝缘。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层204包括在X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行透明驱动电极211,相互平行排列的多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211之间互不接触,从而实现绝缘。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驱动电极212为沿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驱动电极211为沿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但是本发明对所金属驱动电极212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211的形状不做限制。所述金属驱动电极212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211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图未示)的方向上相对应,相互接触并共同构成驱动电极。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包括在Y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列金属感应电极210,相互平行排列的多列所述金属感应电极210之间互不接触,从而实现绝缘。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层201包括在Y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列透明感应电极209,相互平行排列的多列所述透明感应电极209之间互不接触,从而实现绝缘。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感应电极210为沿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感应电极209为沿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但是本发明对所述金属感应电极210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209的形状不做限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210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209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图未示)的方向上相对应,相互接触并共同构成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通过介质层203实现绝缘。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容。由于驱动电极层208和感应电极层207分别包括金属驱动电极212和金属感应电极210,因此电极具有较小的电阻;而又由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分别包括透明驱动电极211和透明感应电极209,因此,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又可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所述触摸屏还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206,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图未示),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206和第二外围引线层通常由金属制成,为了简化制程,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206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为同层金属,这样可以在一个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206和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205 ;所述第二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为同层金属,从而可以在一个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第二外围引线层和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20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触摸屏中,所述感应电极层207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208的上方,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层208还可以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207的上方。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触摸屏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排列方向还可以互换。例如,金属驱动电极层205包括在Y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列金属驱动电极212,透明驱动电极层204包括在Y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列透明驱动电极211,金属感应电极层202包括在X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行金属感应电极210,透明感应电极层201包括在X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多行透明感应电极209。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驱动电极212、金属感应电极210均为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的面积较大(网格密度相同、网格粗细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减小电阻;而透明驱动电极211、透明感应电极209也分别为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的面积较大,可以进一步增大手指和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
参考图6,示出了图4所示触摸屏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所示触摸屏的电极层包括金属电极层303、位于金属电极层303上的透明电极层301、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303和透明电极层301之间的介质层302。金属电极层303包括位于同一层的金属驱动电极304和金属感应电极305,多列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和多列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沿X方向交替形成,具体地,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呈块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为沿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和金属感应电极305相互不接触,以实现绝缘。透明电极层301包括位于同一层的透明驱动电极308和透明感应电极307,多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和多行所述透明感应电极307沿Y方向交替形成,具体地,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为沿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感应电极307呈块状,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和透明感应电极307相互不接触,以实现绝缘。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图未示)的方向上相对应并相互接触,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307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图未示)的方向上相对应并相互接触。在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检测时,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和透明驱动电极308构成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和透明感应电极307构成触摸屏的感应电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金属感应电极305为沿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为沿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和透明驱动电极308在垂直于第一玻璃基板(图未不)的方向上有会交叉处,本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层302包括多个块状绝缘层,所述块状绝缘层设置于所述交叉处用于实现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的绝缘。所述触摸屏还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306,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图未示),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306和第二外围引线层通常由金属制成,为了简化制程,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306、第二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303为同层金属,在同一个工艺步骤中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为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而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为块状电极,而透明驱动电极308呈块状,所述透明感应电极307为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介质层302中的块状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和透明感应电极307的交叉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金属驱动电极304呈块状,而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为沿X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为沿Y方向上彼此相连的块状电极,所述透明感应电极307呈块状,所述介质层302中的块状绝缘层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305和所述透明驱动电极308的交叉处。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摸屏的电极层还包括透明电极层301、位于透明电极层301上的金属电极层303、位于所述透明电极层301和金属电极层303之间的介质层3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相应地修改、替换和变形。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下方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屏,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包括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和透明电极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电极层包括位于同层的金属驱动电极和金属感应电极,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和金属感应电极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透明电极层包括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金属驱动电极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的位置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相对应,并层叠构成触摸屏的驱动电极; 所述金属感应电极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的位置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相对应,并层叠构成触摸屏的感应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金属感应电极均呈块状;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和透明感应电极相互垂直交叠设置且相互绝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呈块状; 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在纵向上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的交叉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呈块状; 所述透明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透明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在横向上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的交叉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 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呈块状;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在纵向上与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的交叉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呈块状、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 所述透明驱动电极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所述透明感应电极呈块状;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金属电极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在横向上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的交叉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层、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之间的介质层;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金属驱动电极层、 位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上的透明驱动电极层;所述感应电极层包括金属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上的透明感应电极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感应电极层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屏还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 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同层; 所述第二外围弓I线层与所述金属感应电极层同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驱动电极层、透明驱动电极层、金属感应电极层、透明感应电极层均由多个相连的块状电极形成。
13.如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位于电极层周围的外围引线层,所述外围引线层包括用于将驱动电极连接至驱动电路的第一外围引线层,用于将感应电极连接至检测电路的第二外围引线层,所述第一外围引线层和第二外围引线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同层。
14.如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呈块状。
1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 项所述的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和所述黑矩阵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层的网格与所述黑矩阵的网格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上相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内嵌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中。
18.—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5 17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
全文摘要
一种触摸屏、包括所述触摸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触摸屏包括用于形成互电容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在垂直于电极层的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和透明电极层。所述网格状的金属电极层可以减小电极层的电阻;同时,透明电极层的面积较大,所述透明电极与金属电极层相比可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从而可以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在减小电极层电阻的同时保证手和电极层之间有足够的耦合电容,可以提高触摸屏的检测精度。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164058SQ20111041051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姚绮君, 马骏, 陈悦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