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305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一体式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计算机,特别是一种一体式(all-1n-one)计算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不同应用的需求,不只在硬件性能上有快速的进步,在整体架构上也有多元的发展,从桌上型计算机系统(desk-top)到笔记型计算机(lap-top),分别代表着功能性与可移植性的两种不同需求,而其中又可以再发展出不同的系统架构,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又继续细部发展出更为精简轻薄的小笔电(netbook)或是平板计算机(tablet),桌上型计算机系统也发展出一体式计算机的系统架构。桌上型计算机系统由于相关规格的一致性,使得使用者可以自由的通过主机上的扩充接口来扩充或升级相关的计算机周边装置,例如常见的是随着储存的档案数据增加而扩充硬盘装置,或者是光驱装置等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一般一体式计算机的系统架构是将传统桌上型计算机的主机与显示装置进行整合的架构,在显示装置内以一体式的设置方式增加了主机的设计,由于可以整合原先分立的两不同装置,而达成精简体积的优点,并且也减少许多外部连接线路的不便,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移动装置的便利性。但是,习见的一体式计算机也因为将主机与显示装置进行整合而使结构上变的较为复杂。由于因为传统的主机是另外设置于独立的机壳内,并不与其它较为大型的周边装置共享机壳,但是现在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主机却必须与显示装置合并设置于同一壳体中因此,使相关的电路设计受限于显示装置体积的缘故,例如屏幕的尺寸大小,而必然的与传统的主机不同,使原本桌上型计算机所具有的方便扩充功能无法完全的转移到一体式计算机装置上,导致习见的一体式计算机装置在可扩充的功能与接口上受到许多的限制与影响。例如部分的一体式计算机便采取封闭式设计,将所有的硬件装置都固定设置在主机上,因此并不具备任何外接或是扩充升级的空间与接口,使得部分的使用者在面对部分的特殊使用需求,例如较大的影片档案时,便无法升级使用其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例如硬盘装置或光盘装置等,造成使用上的限制与不便。而部分的一体式计算机虽然保有外接式或是可扩充升级的接口功能,但是由于习见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体架构,因此在进行拆卸及组装一体式计算机的作业上,往往必须将整个机壳拆开后才可以进行。因此,导致拆卸及组装作业的过程较为复杂与不便,也容易造成外部异物或灰尘在拆卸及组装过程中进入机壳内容,而造成一体式计算机在日后的运作上产生问题。进一步由于一体式计算机的电路与显示装置整合在同一壳体内,所以使用者如果在进行扩充或升级时,也可能会因为接触到其它部分的电路或零件而造成周边电子组件损毁。
发明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计算机,以解决上述习见的一体式计算机无法针对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提供有效、便利与安全的扩充或升级时,所面临的困难与不便等问题。本发明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可扩充一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一体式计算机包括有一壳体、一主机、一显示模块以及一扩充模块。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且第二侧面具有一扩充槽。主机设置于壳体内,显示模块设置于壳体内且耦接于主机,并且显示模块部分露出于第一侧面。扩充模块具有一托架以及设置于托架上的一连接接口,托架设置于扩充槽内,连接接口耦接于主机,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经由扩充槽可拆卸的装设于托架上,并且耦接于连接接口。本发明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其中连接接口包含一电路板以及电性设置于电路板上的一连接器,且连接器耦接于主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其中壳体进一步包含一盖板,枢设于扩充槽的一侧缘,并且常态地遮蔽住扩充槽。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还包括一脚架,枢设于壳体的第二侧面。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其中壳体的第一侧面上形成有一开口,显示模块部分露出于开口。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同时兼顾一体式计算机精简体积以及提供相关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扩充功能的完整性与安装上的便利性,因为一体成形的设计让使用者只需一个装置便可以使用,不需如同传统的桌上型计算机系统,必须区分主机与显示装置以及主机与显示装置间还需要复杂的连接。此外,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进一步通过扩充槽、扩充模块以及盖板等结构的设计,除了保有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例如硬盘装置或光盘装置等的扩充与升级的功能性外,进一步让使用者可以直接且便利的经由扩充槽装设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于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中,而不需要经过复杂繁琐的组装程序,同时也防止安装过程外部异物或灰尘等在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进入计算机装置中,还可避免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碰触到计算机系统中其它的电子装置或组件所可能产生的危险。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20、30—体式计算机100壳体110第一侧面111开口120第二侧面130扩充槽140扩充模块150托架200主机210连接接口211电路板212连接器300显示模块400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500盖板510扭力弹簧600脚架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可扩充一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此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可以是但并不局限于一外接式硬盘装置或者是一外接式光盘装置。在以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是以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为外接式硬盘装置做为举例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类型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可为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一般硬盘或是混合光驱(ODD)。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10的分解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1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10包括有一壳体100、一主机200、一显示模300组以及一扩充模块140,壳体10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110以及一第二侧面120,且第一侧面110上形成有一开口111,而第二侧面120则具有一扩充槽130。主机200以及显示模块30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且显示模块300于壳体100内耦接于主机200。显示模块300可以是但并不局限于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模块300的一显示面板部分露出于第一侧面110的开口111,以通过开口111对一体式计算机10的外部显示主机200的一画面。扩充模块140具有一托架150以及设置于托架150上的一连接接口210,在本发明中,连接接口210可以是一周边组件接口(PCIExpress)或者是一通用序列总线(USB)接口。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一体式计算机10的连接接口210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托架150设置于扩充槽130内,并且以连接接口210耦接于主机200,其中连接接口210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211以及一连接器212电性设置于电路板211上,且连接器212耦接于主机200,所以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经由扩充槽130内装设于扩充模块140的托架150时,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可通过连接接口210的连接器212耦接于主机200。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10通过壳体100的第二侧面120的扩充槽130与扩充模块140的设计,让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可经由扩充槽130装设于扩充模块140的托架150上,并且耦接于连接接口210,以通过连接接口210的连接器212耦接于主机200;或者是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可经由扩充槽130自托架150上脱离,并且从扩充槽130内取出,使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以可拆卸的方式,可选择性的通过扩充槽130及扩充模块140装设于一体式计算机10上。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10不但具有硬件装置扩充的功能,而且,由于扩充槽130设置于一体式计算机10上相异于显示装置的另一侧面,因此便于使用者安装设置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使用者可直接将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可拆卸的装设于一体式计算机10的扩充槽130中,而不需额外对一体式计算机10进行任何壳体上的拆卸、组装动作。此外,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的扩充槽130还可以选择性的为壳体100内所隔离出的一独立空间,提供扩充模块140设置以及容纳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因此,使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装设于容置槽130时,可以和一体式计算机10的主机200隔离,而仅通过连接接口210的连接器212以耦接于主机200,让使用者在装设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时不会接触到装设于一体式计算机10的壳体100中的其它电路或组件,可避免这些电路和组件因为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操作不慎而损毁,因此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10在扩充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400的组装、拆卸上不但相当的便利而且安全。请参照图5与图6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20的分解示意图与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20在组成上与前述实施例相近,所不同者,是本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20进一步包含一盖板500,枢设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120上,并且相邻于扩充槽130的一侧缘,以常态地遮蔽住扩充槽130。其中,盖板500枢设于第二侧面120上的扩充槽130的一侧缘的结构,可以是但不局限为通过一扭力弹簧510枢接于盖板500与扩充槽130的一侧缘间,如图5所示,使得盖板500可以通过扭力弹簧510的弹力而常态地遮蔽住扩充槽13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一体式计算机20的盖板500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20除了通过壳体100的第二侧面120的扩充槽130与扩充模块140的设计,供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以可抽拔的方式装设其中,而具有便利与安全的优点外,还可以通过枢接于壳体100上且可相对扩充槽130开阖的盖板500,让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20的扩充槽130可以免于直接曝露于外部,因此可防止外部异物或灰尘等进入扩充槽130而造成装设于壳体100内部的电子零组件毁损或导致其它危险发生。在安全的保护扩充槽130的前提下,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20仍然维持便利扩充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优点,当使用者要安装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例如是一硬盘装置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将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推开盖板500而直接插入扩充槽130中,使资料读取及/或写入装置可以安装在托架150上,并通过连接接口210的连接器212耦接于主机200(如图6所示);而当使用者不需要扩充使用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时,则可以直接将资料读取及/或写入装置自扩充槽130内抽出,此时盖板500会因为扭力弹簧510的弹力回复至原来的位置,并常态地遮蔽住扩充槽130。请参照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三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30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30进一步包括一脚架600,且脚架600枢设于壳体100的第二侧面120。通过脚架600的设置,让使用者可以脚架600支撑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30,让一体式计算机30可以在桌面或地面等平面上立起,以提供供使用者在观看显示画面与操作,方便使用者弹性的摆设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30,以提升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30的使用效率与功能。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体式计算机,是完整针对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提供完善的扩充功能为目的,通过壳体上所设置的扩充槽与扩充模块,让使用者可直接将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装设于一体式计算机的扩充槽中,让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可通过容置槽内的扩充模块耦接于主机,而毋需将壳体整个拆开后才能完成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组装或拆卸。而且,本发明的一体式计算机的扩充槽还与计算机的主机相互隔离,让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仅通过连接接口上的连接器耦接于主机,使得使用者在装设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时,可避免相关的危险发生。同时,选择性的在壳体上设置盖板,让扩充槽可以免于直接曝露于壳体外部,并且防止外界的灰尘或异物进入容置槽内而造成壳体内的电子组件的毁损或其它危险发生。最后,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脚架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一体式计算机在使用上便利性与效率。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一体式计算机,可扩充一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计算机包括有: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一扩充槽;一主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一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显示模块于所述壳体内耦接于所述主机;以及一扩充模块,具有一托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架上的一连接接口,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扩充槽内,所述连接接口耦接于所述主机,所述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经由所述扩充槽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托架上,并且耦接于所述连接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接口包含一电路板以及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电性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连接器耦接于所述主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包含一盖板,所述盖板枢设于所述扩充槽的一侧缘,并且常态地遮蔽住所述扩充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脚架,枢设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有一开口,所述显示模块部分露出于所述开口。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计算机,可扩充一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一体式计算机包括有一壳体、一主机、一显示模块以及一扩充模块,并且壳体的一侧面具有一扩充槽。主机与显示模块分别设置于壳体内,并且显示模块部分露出于壳体的另一侧面。扩充模块具有一托架以及设置于托架上的一连接接口,托架设置于扩充槽内,并以连接接口耦接于主机,使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经由扩充槽可拆卸的装设于托架上,并且耦接于连接接口。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同时兼顾一体式计算机精简体积以及提供相关数据读取及/或写入装置的扩充功能的完整性与安装上的便利性。文档编号G06F1/16GK103176517SQ20111043915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发明者李宜泰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