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644386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广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人群属性获取、分析和人群分类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媒体广告包括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四大类,然而这种传统的媒体广告不是生命周期较短、制作复杂,就是灵活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同时还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主要是它们无法精确锁定自己所需要的受众人群,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灵活性及时性较强,可将实际推广效果大大提升的广告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广告以其快速,便捷,灵活性强的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媒体广告,同时由于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对广告受众人群访问记录的抓取、统计和分析,因此正是基于互联网广告行业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媒体的广告行业中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属性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属性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获取装置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分类装置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属性分析装置,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所述属性分类装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用于根据对所述人群分类装置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更新装置,用于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广告投放更新装置,用于当所述更新装置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属性获取步骤,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属性分类步骤,根据属性获取装置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步骤,根据属性分类装置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属性分析步骤,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在所述属性分类步骤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步骤,根据对所述人群分类装置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更新步骤,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广告投放更新步骤,当在所述更新步骤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本发明请求保护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方法可以促进网络人群的精确分析,提高互联网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同时,通过将不同的用户人群给予不同的标识,而使得广告方可以对自己的手中人群有更直观的辨识,可以清晰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广告定位,最大程度上提高互联网广告投放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可以应用到网络推广和营销的其他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国内互联网广告的格局,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的系统框图。其中图Ia是不包含属性分析装置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的系统框图;图Ib 是包含属性分析装置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的系统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更新装置的系统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广告投放更新装置的系统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采用分类树方式实现所述属性分类的细节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发明,下面将参照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3/7页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I所示,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100包括网络服务器101,属性获取装置 102,属性分类装置103和人群分类装置104。网络服务器101是用户访问互联网广告的平台,在网络服务器101上可以包括各种用于记录访问广告的用户的信息的装置,如数据采集器,计数器,记录器等,用于对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例如用户访问某一类网站URL的次数,类型;还可以对用户自身的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例如人口属性,人群性别、收入水平、购买倾向、地域和个人爱好等。所述的网络服务器可以是传统的服务器模式,也可以是基站、站点等形式。属性获取装置102用于从网络服务器101获取访问广告的人群的属性,例如广告人群的自身属性,例如人口属性,人群性别、收入水平、购买倾向、地域和个人爱好等;也可以获取广告人群对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例如某一时间段内对某一类网站URL或广告访问的次数,或者对不同类网站URL或广告的关注度等。所述属性获取装置102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101提供的访问记录等特征来获取数据信息或相关属性。优选地,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还包括属性分析装置105,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所述属性分类装置103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当所述属性获取装置102获取广告人群对网站URL或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例如某一时间段内对某一类网站URL或广告访问的次数,或者对不同类网站URL或广告的关注度等无法直接进行模块化分类的信息时,利用所述属性分析装置105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性分析,形成用户列表和用户信息数据库等易于进一步处理的数据类型,以实现后续的属性分类。属性分类装置103用于根据属性获取装置102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 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定义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以及为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添加标签或者文字内容。具体地,可以根据获取的属性信息,逐层逐级分类,例如可以根据广告人群的自身属性分类为人口属性模块,收入水平模块,购买倾向模块,地域模块和个人爱好模块等;也可以根据广告人群对网站URL或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例如关注生活用品类网站或广告的人群可以构建生活用品广告类模块,关注工业用品类网站或广告的人群可以构建工业用品类广告类模块等;根据广告人群的各方面属性可以构建各种类型的属性模块。优选地,在具有属性分析装置105的实施例中,所述属性分类装置103根据属性分析装置105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装置104用于根据属性分类装置103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具体地,由于在属性分类装置103中包括各种属性模块,因此人群分类装置104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模块进行选择,从中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模块,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形成新的广告人群模块。例如,选择年龄在18-25岁的,收入在 5000元以上,购买倾向为户外产品的用户定义为乐活族模块等,当然,这里仅仅是举例,对于各种类型的属性模块可以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形成多种广告人群模块。
6
在上述的属性分类装置103和人群分类装置104的模块化过程中,通过文字或标签的形式来表征所述的相应模块,可以使得互联网广告企业和广告主对自己所面对的受众人群会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也可以直接对广告的投放产生方向指导的作用。第一,广告人群属性分类树如何产生这一分类树是在分析互联网海量信息、网络广告特点、网络用户自身特点这三点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广告受众人群,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和其他一些分类树的标准方法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分类树从“个人关注、人口属性、地域分布、 购买倾向”四个角度进行编辑细化。其中“个人关注”是基于网络海量信息产生的,目的是分析网络用户的在上网过程中的兴趣点;“人口属性”是分析网络用户的自身属性,比如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等等;“地域分布”是分析该用户在上网的过程中所处的地理区域;“购买倾向”是分析用户在上网的过程中是否有消费的倾向,如果有的话,他们想购买什么样的商品或者服务。分类树编辑细化过程中的标准一是要确保每一个类目标签都能够区分出不同的网络人群,二就是该类的设置必须要具有广告商业价值,因为分类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用来指导网络广告的投放。可见,上述广告人群属性分类树的构造原则和内容的设置实现了广告人群的模块化分类,为后续的广告投放奠定了基础。第二,广告人群属性分类树的使用方法广告人群属性的类目树是从四个维度来划分的,在使用这类目树的时候,会将这些类目标签映射到相关的URL上,当有网络用户访问这些带有标签属性的URL时,这些广告人群属性标签就会自动映射到这些网络用户身上。再通过后续的数据分析,归纳出网络用户的用户建模。例如http: //item, xiu. com/product/0505476, shtml这是一条电商类的女士包袋的URL,通过分析会认为访问这条URL的人对网上购物(这个属于“个人关注”维度)感兴趣;由于此商品是女士包袋,我们会认为该用户此时表现出的网络访问行为更倾向女性,由于LV的包袋价格高昂,我们会认为访问用户更倾向是高收入人群(性别和收入属于“人口属性维度”);浏览电商网站的用户一般都会有比较强的购买欲望,所以我们会认为访问这一 URL的用户近期内有购买奢侈品名包的倾向(这个属于“购买倾向”的维度)。这样,相应的人群属性就映射到了这一 URL上,当有不同的用户访问这一 URL的时候,这些人群属性就会自动映射到所有用户的身上。广告人群属性的这个类目树其实就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通过上述的使用方法,这些属性标签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造出不同的网络用户的属性。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与图I中所示相同的装置或连接关系在此不再赘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加了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201,该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人群分类装置104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具体的,如图I所示,所述人群分类装置104用于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例如,人群分类装置104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模块进行选择,从中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模块,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形成新的广告人群模块。例如,选择年龄在 18-25岁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购买倾向为户外产品的用户定义为乐活族模块等,那么, 接着,所述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就会针对该乐活族模块投放符合上述属性限定的针对性广告;再比如,可以针对喜好体育装备,且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用户提供高端体育用品等, 而且,根据该人群的工作时间等属性,可以定时多次投放该种类型的广告。可见,针对不同类的广告人群,采取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广告的投放效果和广告收益。优选地,所述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其也可以与网络服务器101直接连接,根据所述网络服务器101采集和统计的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直接确定针对不同广告人群的不同广告投放策略。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更新装置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与图2中所示相同的装置或连接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加了更新装置301,该装置用于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103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104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每日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平台,而该平台上的广告类型和内容同样日新月异,同时关注所述广告的人群的类型和数量必然产生变化,因此本发明优选地设置了更新装置301,用于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以便使得广告的投放效果更好,广告收益更大。具体地,所述更新装置301与属性分类装置103和人群分类装置104连接,同时也连接到网络服务器101,所述更新装置301根据所述网络服务器101采集和统计的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对属性分类装置103中的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更新,同时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更新的结果,更新所述人群分类装置104中的广告人群的分类结果。这种更新包括新的用户信息的加入、替换以及旧模块的删除、更新和新模块的建立等。总之,所述更新装置301可以实现广告人群属性模块的不断优化调整,并不断根据网络服务器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正,使得更新更彻底、高效。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包括广告投放更新装置的系统框图。如图4所示,其中,与图3中所示相同的装置或连接关系在此不再赘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增加了广告投放更新装置401,该装置用于当所述更新装置 301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 具体地,所述广告投放更新装置401与所述更新装置301连接,其接收到更新装置 301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的信息后,对更新后的与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相关联的各个模块以及广告人群模块化分类后的各个模块执行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即实现广告投放策略的调整或更新。优选地,所述广告投放更新装置401也可以直接与网络服务器 101连接,根据所述网络服务器101采集和统计的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直接完成对不同广告人群的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总之,所述广告投放更新装置301可以实现实时的优化调整和修正,以使得广告投放策略的确定更加快捷,准确。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包括5个步骤在步骤S501的所述属性获取步骤中,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其中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是从网络服务器获取的,而所述的属性包括例如广告人群的自身属性,例如人口属性,人群性别、收入水平、购买倾向、地域和个人爱好;也可以包括广告人群对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例如某一时间段内对某一类广告访问的次数,或者对不同类广告的关注度等。而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性分析,形成用户列表和用户信息数据库等易于进一步处理的数据类型。所述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提供的访问记录等特征来获取相关属性。在步骤S502的所述属性分类步骤中,根据属性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定义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以及为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添加标签或者文字内容。具体地,可以根据获取的分析结果,逐层逐级分类,例如可以根据广告人群的自身属性分类为人口属性模块,收入水平模块,购买倾向模块,地域模块和个人爱好模块等;也可以根据广告人群对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例如关注生活用品类广告的人群可以构建生活用品广告类模块,关注工业用品类广告的人群可以构建工业用品类广告类模块等;根据广告人群的各方面属性可以构建各种类型的属性模块。其中,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的模块化分类包括定义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以及为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添加标签或者文字内容等。在步骤S503的人群分类步骤中,根据属性分类步骤中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具体地,由于在属性分类步骤S502中包括形成各种属性模块的步骤,因此人群分类步骤中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模块进行选择,从中选择出一种或者多种模块,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形成新的广告人群模块。例如,选择年龄在 18-25岁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购买倾向为户外产品的用户定义为青年户外模块等,当然,这里仅仅是举例,对于各种类型的属性模块可以进行多种排列组合,以形成多种广告人群模块。其中,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在步骤S504的广告投放策略确定步骤中,根据对所述人群分类装置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此外,优选地,在该步骤中, 也可以直接根据所述网络服务器采集和统计的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直接确定针对不同广告人群的不同广告投放策略。在步骤S505的更新步骤中,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这种更新包括新的用户信息的加入、替换以及旧模块的删除、更新和新模块的建立等。在步骤S506的广告投放更新步骤中,当在所述更新步骤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也可以直接与网络服务器连接,根据所述网络服务器采集和统计的访问互联网广告的用户的信息直接完成对不同广告人群的不同的广告投放策略的更新。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属性分析步骤(图中未示出),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在所述属性分类步骤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当在所述属性获取步骤S501获取广告人群对广告进行访问的相关信息,例如某一时间段内对某一类广告访问的次数,或者对不同类广告的关注度等无法直接进行模块化分类的信息时,利用所述属性分析步骤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性分析,形成用户列表和用户信息数据
9库等易于进一步处理的数据类型,以实现后续的属性分类。优选地,在具有属性分析步骤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属性分类步骤S502根据所述属性分析步骤的分析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当然,在上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中,所述的属性分类步骤和人群分类步骤中可采用分类树模式,,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中采用分类树方式实现所述属性分类的细节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分类树基础项具有人口属性和购买倾向,分别以图6a和图6b的形式显不了人口属性和购买倾向,两个图共同构成了一种分类树的形式。其中,人口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和月收入;而购买倾向包括体育装备,户外用品,健康保健品和奢饰品。性别包括男性和女性;年龄分为7-12,13-18,19-22,23-35,36-50和 50岁以上;月收入包括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1-4000元,…20000元以上;购买倾向中的体育装备和户外用品包括类型、品牌、价格;健康保健品包括品种、功效、品牌和价格;奢饰品包括名表、珠宝首饰、…名酒。可见通过分类树逐层分级的形式使得对广告人群的限定越来越细化,同时对不同类目标签(上述的性别、体育装备等标签)可以进行多种选择并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将关注广告的人群划分为更精确性的模块,而为后续的广告投放提供数据支持。当然,图6a和图6b所示的仅仅是一个实例,类目标签可以更加多样化,同时还可以对类目标签进一步细化,这样互联网广告企业和广告主对受众人群就会有更加直观简洁的认识,从而为广告的投放以及投放策略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导。虽然关于示例实施例及其优点已经详细说明,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替换和修改。对于其他例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理解在保持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的同时,工艺步骤的次序可以变化。此外,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及步骤。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作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对于目前已存在或者以后即将开发出的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其中它们执行与本发明描述的对应实施例大体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大体相同的结果,依照本发明可以对它们进行应用。因此,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将这些工艺、机构、制造、物质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属性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属性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获取装置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分类装置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还包括属性分析装置,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所述属性分类装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联网广告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属性分析装置根据互联网广告人群的访问记录分析所述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属性至少包括广告人群的人口属性、地域性、消费能力或者个人爱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还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装置,用于根据对所述人群分类装置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还包括更新装置,用于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还包括广告投放更新装置, 用于当所述更新装置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属性分类装置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定义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以及为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添加标签或者文字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所述人群分类装置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所述的属性分类装置和人群分类装置采用分类树模式进行模块化分类。
11.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属性获取步骤,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属性分类步骤,根据属性获取装置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步骤,根据属性分类装置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还包括属性分析步骤,用于分析所述广告人群的属性,在所述属性分类步骤中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模块化分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互联网广告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属性分析步骤中,根据互联网广告人群的访问记录分析所述属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所述属性至少包括广告人群的人口属性、地域性、消费能力或者个人爱好。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还包括广告投放策略确定步骤,根据对所述人群分类装置输出的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分析,确定针对不同类广告人群的广告投放策略。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还包括更新步骤,根据广告人群的属性的实时变化,对属性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和人群分类装置的模块化分类结果进行更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中还包括广告投放更新步骤,当在所述更新步骤对各模块化分类结果完成相应更新后,对所述广告投放策略进行调整或更新。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属性分类步骤中对广告人群的属性进行的模块化分类包括定义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以及为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添加标签或者文字内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人群分类步骤中, 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对所述属性分类的具体类目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者组合,并将所述排列或者组合映射不同类的广告人群。
20.如权利要求11-19任意一项所述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其中在所述的属性分类步骤和人群分类步骤中采用分类树模式进行模块化分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属性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广告人群的属性;属性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获取装置获取的广告人群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模块化分类;人群分类装置,用于根据属性分类装置模块化分类的结果,对所述广告人群进行模块化分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互联网广告人群分析系统和方法可以使广告方更清晰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广告定位,最大程度上提高互联网广告投放的实际效果。
文档编号G06Q30/02GK102592236SQ20111044871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沈学华 申请人:北京品友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