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44391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融服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消费时可以使用银行卡在POS机刷卡结账,通过POS刷卡消费方式, 省去了用户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为用户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POS机刷卡消费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用户必须随身带银行卡,而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很容易忘记携带。另外,用户在刷卡消费的时候,用户的银行卡有可能被遗忘、被盗或者被克隆,留下一定的金融安全隐患。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支付方式预约无卡消费支付,它是基于银行POS机利用签约手机号码进行银行卡交易支付的业务。该支付方式将用户签约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户进行绑定,在消费支付时,用户仅需在银行POS机上输入已绑定手机号码及预设认证码和交易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消费功能,从而实现无需银行卡就可完成消费过程,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是,该支付方式仅服务特定银行的自身用户,且仅在POS机上方可实现无卡消费支付,这局限了用户群体及消费应用场所,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另外, 用户使用时,需提前设置预约消费金额,造成用户在使用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利。综上所述,目前的无卡移动金融服务存在用户使用不便、服务业务功能单一、大面积推广应用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使用方便、服务业务功能强大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至少包括用户终端及手机号码、交易终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一个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电路专线分别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 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进行通信;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之间通过数据电路专线进行通信。所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至少包括
移动运营商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系统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
中国银联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系统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
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商业银行业务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
报文数据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实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通信协议之间的报文数据协议转换;
身份信息认证单元,用于对用户提供的用户名称、性别、身份证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等相关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管理;
移动金融账号签约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提供的签约信息将用户手机号码与商业银行的金融账号进行关联绑定,实现手机号码即是金融账号。动态密码管理单元,用于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动态密码的随机生成、发送、认证;
数据库单元,用于保存系统工作运行的数据; 通讯单元,用于负责系统内部通信服务和通信管理;
加密/解密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通信协议数据、 数据报文进行加密处理;
系统和业务管理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的维护管理、运行操作及运行状态监视;
系统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监控。通过所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三大移动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资源优势、中国银联支付网络及清结算系统资源优势、全国各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行业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传统金融业务在移动互联网的延伸与演进,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手机号码即是金融账号的时尚、安全、便捷的移动金融服务。 本发明只需用户在交易终端上输入手机号码及自定义交易密码即可进行交易,无须输入银行账号或刷卡,交易信息均以加密方式传输保证交易安全;用户手机号码通过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商业银行的金融账号签约成功后即可生成移动金融账号,手机号码即是金融账号。本发明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基于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手机号码通过移动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与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及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移动金融账户签约;
步骤2 用户在交易终端输入手机号码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起交易请求信息;
步骤3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和处理交易终端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发送的交易请求,并验证移动金融账户的有效性;
步骤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向用户手机终端发送动态码,并进行动态码验证; 步骤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交易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交易操作。还包括
步骤6:将所述交易信息保存在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交易操作日志中。所述移动金融账户至少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手机号码、银行金融账号及以上三者之间的关联信息。所述的手机号码即是移动金融账户所关联的用户手机号码,签约后,用户的手机号码即是用户的移动金融账号。所述交易请求信息至少包括手机号码、移动金融账户启动信息、业务服务启动信肩、ο所述步骤1中的手机号码移动金融账户签约,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 手机号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
步骤102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信息,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认证;
步骤103 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与之相连的人民银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一个银行金融账户,并将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
步骤10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手机号码与银行金融账号关联绑定,生成移动金融账户,签约成功,手机号码即是移动金融账号。还包括
步骤10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向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和用户手机终端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成功消息;
步骤106 用户在交易终端上进行移动金融账号激活、交易密码设置、充值操作。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至少包含用户名称、性别、出生日期、地址、身份证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等相关身份信息。所述步骤3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处理交易终端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发送的交易请求,并验证移动金融账户的有效性,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获取用户手机终端的手机号码; 步骤302:判断本手机号码是否属签约的移动金融账户;如果是,进入步骤303;否则, 进入步骤305 ;
步骤303:判断本移动金融账户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
304 ;
步骤304:回复本移动金融账户状态不正常信息,进入步骤305 ; 步骤305:回复交易终端错误信息,结束。所述步骤5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交易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交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动态码验证一致后,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
步骤502: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对银行金融账号进行解析,并向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发送交易请求;
步骤503:用户在交易终端设备上输入移动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交易金额信息; 步骤504: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接收交易终端设备发送的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信息,并将银行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请求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步骤505: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受理交易请求信息,将交易结果信息回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和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
步骤506: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将交易结果回送给交易终端设备;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交易结果发送给用户手机终端;结束。本发明方法能大大扩展金融服务业务功能,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易大面积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以移动支付为例,通过结合移动支付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参见附图,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及手机号码,用户终端包括用户手机终端或PDA ; 交易终端,包括普通POS机或ATM提款机;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移动通信运营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为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商业银行; 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
一个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电路专线分别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进行通信;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之间通过数据电路专线进行通在上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与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在通信中的交换报文格式可采用自定义的报文格式,遵循IS08583的基本规范或国标GB/T15150交换报文规范。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之间的通信,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加密算法, 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该加密算法可以为对称加密算法DES、非对称加密算法SA,以及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组合。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一用于根据用户提供的签约信息将用户手机号与商业银行的金融账号进行关联绑定, 实现手机号即是金融账号的移动金融账号签约单元;
一用于对用户提供的用户名称、身份证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等相关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管理的身份信息认证单元;
一用于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动态密码的随机生成、发送、认证的动态密码管理单
元;
一用于保存系统工作运行数据的数据库单元,该数据库中存储用户信息、交易终端数据、交易过程纪录、加密数据、系统维护运行数据及配置等; 一用于负责系统内部通信服务和通信管理的通讯单元;
一用于实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交易终端设备、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 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通信协议之间报文数据转换的报文数据协议转换单元;
一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通信协议数据、数据报文进行加密处理的加密/解密单元;
一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系统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的中国银联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
一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商业银行后台系统之间通信接口的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
一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后台系统之间通信接口的移动运营商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
一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运行操作及运行状态监视的系统和业务管理单元;
一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系统监控单元。本发明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基于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手机号码通过移动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与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及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移动金融账户签约; 具体包括
步骤101 用户手机号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
步骤102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信息,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认证。步骤103 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与之相连的人民银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商业银行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一个银行金融账户,并将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步骤10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用户手机号与银行金融账号关联绑定, 生成移动金融账户,签约成功,手机号码即是移动金融账号;
还包括
步骤10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向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和用户手机终端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成功消息;
步骤106 用户在交易终端上进行移动金融账号激活、交易密码设置、充值操作。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至少包含用户名称、性别、出生日期、地址、身份证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等相关身份信息;
步骤2 用户在交易终端输入手机号码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起交易请求信息;
步骤3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和处理交易终端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发送的交易请求,并验证移动金融账户的有效性; 所述步骤3还包括
步骤3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获取用户手机号码;
步骤302:判断本用户手机号码是否属移动金融账户签约用户;如果是,进入步骤 303 ;否则,进入步骤305 ;
步骤303:判断本用户移动金融账户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 304 ;
步骤304:回复用户移动金融账户状态不正常信息,进入步骤305 ; 步骤305:回复用户交易终端错误信息,结束;
步骤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向用户手机终端发送动态码,并进行动态码验证; 步骤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交易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交易操作。所述步骤5还包括
步骤5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动态码验证一致后,将用户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
步骤502: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对银行金融账号进行解析,并向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发送交易请求;
步骤503:用户在交易终端设备上输入移动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交易金额信息; 步骤504: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接收交易终端设备发送的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信息,并将银行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请求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
步骤505: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受理交易请求信息,将交易结果信息回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和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
步骤506: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将交易结果回送给交易终端设备;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交易结果发送给用户手机终端;结束。还包括
步骤6:将所述交易信息保存在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交易操作日志中。所述移动金融账户至少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手机号码、银行金融账号及以上三者之间的关联信息。所述交易请求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手机号码、移动金融账户启动信息、业务服务启动信息。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
1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用户终端及手机号码、交易终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 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一个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电路专线分别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进行通信;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之间通过数据电路专线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至少包括移动运营商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系统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国银联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系统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与商业银行业务后台之间的通信接口;报文数据协议转换单元,用于实现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与各移动通信运营商、 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通信协议之间的报文数据协议转换;身份信息认证单元,用于对用户提供的用户名称、性别、身份证号码、有效日期、发证机关等相关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管理;移动金融账号签约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提供的签约信息将用户手机号码与商业银行的金融账号进行关联绑定,实现手机号码即是金融账号。动态密码管理单元,用于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动态密码的随机生成、发送、认证; 数据库单元,用于保存系统工作运行的数据; 通讯单元,用于负责系统内部通信服务和通信管理;加密/解密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通信协议数据、 数据报文进行加密处理;系统和业务管理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的维护管理、运行操作及运行状态监视;系统监控单元,用于对移动金融服务数据系统实时的运行状态监控。
3.一种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手机号码通过移动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与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及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移动金融账户签约;步骤2:用户在交易终端输入手机号码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起交易请求信息;步骤3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和处理交易终端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发送的交易请求,并验证移动金融账户的有效性;步骤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向用户手机终端发送动态码,并进行动态码验证; 步骤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交易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交易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6:将所述交易信息保存在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交易操作日志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金融账户至少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用户手机号码、银行金融账号及以上三者之间的关联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交易请求信息至少包括 手机号码、移动金融账户启动信息、业务服务启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手机号码移动金融账户签约,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手机号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向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步骤102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移动金融账号签约请求信息,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进行认证;步骤103 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与之相连的人民银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身份认证,认证通过,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一个银行金融账户,并将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步骤104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手机号码与银行金融账号关联绑定,生成移动金融账户,签约成功,手机号码即是移动金融账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105 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向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和用户手机终端发送移动金融账号签约成功消息;步骤106 用户在交易终端上进行移动金融账号激活、交易密码设置、充值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处理交易终端通过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发送的交易请求,并验证移动金融账户的有效性,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获取用户手机终端的手机号码; 步骤302:判断本手机号码是否属签约的移动金融账户;如果是,进入步骤303;否则, 进入步骤305 ;步骤303:判断本移动金融账户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304 ;步骤304:回复本移动金融账户状态不正常信息,进入步骤305 ; 步骤305:回复交易终端错误信息,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金融服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交易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交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步骤501: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对动态码验证一致后,将移动金融账户关联的银行金融账号发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步骤502: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对银行金融账号进行解析,并向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发送交易请求;步骤503:用户在交易终端设备上输入移动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交易金额信息; 步骤504: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接收交易终端设备发送的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信息,并将银行金融账号、交易密码信息、交易金额请求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步骤505: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受理交易请求信息,将交易结果信息回送给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和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步骤506: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将交易结果回送给交易终端设备;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将交易结果发送给用户手机终端;结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金融服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用户终端及手机号码、交易终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一个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移动金融服务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电路专线分别与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后台系统、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进行通信;商业银行业务后台系统与中国银联业务后台系统之间通过数据电路专线进行通信。本发明方法基于所述系统实现。本发明具有用户使用方便、服务业务功能强大,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G06Q20/16GK102496109SQ2011104491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肖亚凡 申请人: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