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676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按键广泛地在每个电子装置中被使用,例如便携式计算机。近期,为了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的厚度,安装于便携式计算机内部的各种零件,在设计上,较佳地都较传统便携式计算机中的零件来的薄且轻。其中,按键的结构设计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请参见图1,图1中显示一种公知的按键结构1。公知的按键结构1通常具有一按键帽10、二个支撑架20、30、一个底座40。二个支撑架20、30彼此枢接,呈现一类似剪刀形状的外观。每一个支撑架20、30的两端皆具有一圆柱状的突出部21、31,而按键帽10及底座40皆具有多个定位孔11、41,以固定支撑架的突出部21、31。如此一来,支撑架20、30即支撑按键帽10于底座40上,并允许按键帽10可相对于底座40上下运动。然而,上述具有类似剪刀形状的按键结构,所拥有的零件数目繁多,因此增加组装程序上的复杂度。最重要的是,按键帽相对于底座上下运动时,过高的运动行程增加了按键的厚度,如此即难以符合薄形化的条件要求。因此,一个具有较低运动行程的按键,并有效减少按键厚度的结构设计即被高度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公知技术中,按键总高度过高、及组装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于是提出一种以摇摆方式动作的薄型化按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该薄型化按键结构包括一支架、一支撑座、以及一按键帽。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该便携式计算机包括一壳体、一控制板、及一薄型化按键。该控制板连结于该壳体,该薄型化按键设置于该控制板,且包括一支架、一支撑座、以及一按键帽。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 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利用按键帽的两侧绕一旋转轴摆动的动作方式取代了公知技术中上下垂直位移的动作方式,进而减少按键整体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不但减少了公知按键结构所需要的零件,简化了组装步骤并减轻重量。另外,不同于传统按键结构中的动作原理,以摆动的方式减少按键的位移,有效达到减少厚度的目标。
图1显示公知的按键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侧面图;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分解图;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分解图;图4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动作前的剖面图;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动作后的剖面图;以及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应用于一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公知技术123幵口1按键结构130电路板10按键帽140弹性体20、30支撑架141抵靠端21、31突出部142固定端40底座150按键帽11、41定位孔151按压表面152凸条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153凸缘100薄型化按键154枢接件110支架1541固定件111第一区域1542中轴112第二区域500便携式计算机113穿孔510壳体114定位孔520控制板120支撑座521感应触碰区121轴座C旋转轴1211轴孔H闻度差122定位件P既定行程T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公知技术中,按键结构的组装过程过于复杂,且按键总高度过高,造成按键厚度增加。本实用新型于是提供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以达到减少按键结构厚度的目的,其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100包括一支架110、一支撑座120、一电路板130、一弹性体140、及一按键帽150。请同时参见图3A至图4A,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0为一金属件,具有一第一区域111、及二个第二区域112,第二区域112连接于第一区域111,并突出于第一区域111,使得第一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12间具有一高度差H(图4A)。每一第二区域112具有一穿孔 113及三个定位孔114,穿孔113及定位孔114皆穿设第二区域112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20为一塑料件,具有二个轴座121、多个定位件122、及一开口 123。轴座121实质上呈一 C字形,对应于穿孔113形成于支撑座120的一侧边上,其中每一轴座121具有一轴孔1211。值得注意的是,轴座120的部分体积被容纳于支架110 的穿孔113中,以减少薄型化按键100的高度。定位件122相对于定位孔114形成于支撑座120的下表面,藉由定位件122及定位孔114的连结,支撑座120以热熔的方式设置于支架110上。另外,在相对于轴座121的另一侧,开口 123形成于支撑座120的侧边上。电路板130夹设于支架110与支撑座120之间,举例来说,电路板130可用双面胶黏合在支架Iio上,并设置于第一区域111的表面上。在此实施例中,电路板130为一软性印刷电路板,可接受一压力,进而产生一信号。弹性体140被容纳于开口 123中,其具有一抵靠端141及一固定端142,其中抵靠端141突出于固定端142。对应于支撑座120的开口 123,弹性体140的固定端142利用黏合的方式设置于电路板130的表面。在此实施例中,弹性体140为一橡胶,但并不被限制于此,凡是任何受压后可恢复原来形状的物质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体。按键帽150包括一按压表面151、一凸条152、一凸缘153、及二个枢接件154。按压表面151定义为按键帽150的上表面。凸条152连接于按压表面151的一侧,并朝远离按压表面151的方向延伸。更精确而言,凸条152垂直于按压表面151所延展的方向进行延伸。在相对于凸条152所形成的一侧,凸缘153形成于按键帽150上,并向外延伸。更精确而言,凸缘153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于按压表面151所延展的方向。此外,按键帽150的下表面抵接于弹性体140的抵靠端141。二个枢接件巧4对应于轴座121且相邻于凸条152设置于按键帽150的底面上。 每一枢接件1 分别具有一固定件1541及一中轴1542。其中,固定件1541面对于轴座121 的外侧表面,且中轴1542对应于轴座121的轴孔1211设置于固定件1541的内侧表面。在薄型化按键100组装时,中轴1542被设置于轴孔1211中,使按键帽150枢接于支撑座120。 如图4A所示,当薄型化按键100组装完成后,一旋转轴C被定义于中轴1542与轴孔1211 的轴心上。应注意的是,旋转轴C位于凸条152及凸缘153之间。藉由轴座121与枢接件IM的连结,按键帽150的位移即被限制。详而言之,由于二个固定件1541内侧表面的间距实质上略等于二个轴座121外侧表面的间距,因此轴座 121限制了固定件1541的位移,进而使按键帽150在X轴方向上的位移即被限制;又,中轴 1542连结于轴孔1211内,因此,按键帽150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亦被限制。如此一来,按键帽150仅能绕旋转轴C枢转。此外,支撑座120在Y轴方向的长度小于按键帽150在Y轴方向的长度,使得按键帽150的凸条152及凸缘153在Z轴方向上不与支撑座120重叠。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100的动作方式说明如下,请参照图4A至图4B,图 4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100被按压前的剖面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100被按压后的剖面图。当按键帽150被按压前,受弹性体140支撑,按键帽150的凸条152抵靠于支架110的第二区域112。在按键帽150的按压表面151被一外力按压后,一力矩产生,于是按键帽150的凸条152及凸缘153绕旋转轴C枢转,使凸缘153位移一既定行程P。如图4B 所示,在按键帽150之后,凸缘153将抵靠于支架110的第一区域111,且弹性体140的抵靠端141将产生一沿Z轴方向的变形,使电路板130接受一压力,传送出一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当支架110的第一区域111被凸缘153所抵靠时,凸条152与第二区域112分离。一但按压表面151不再被一外力按压时,弹性体140将提供一回复力,使按键帽150回复至图 4A所示的状态。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100应用于一便携式计算机500 的示意图。便携式计算机500包括一壳体510、一控制板520及一薄型化按键100。控制板 520设置于壳体510的上表面,具有一感应触碰区521,薄型化按键100设置于控制板520。 感应触碰区521可检测手指的位置,并产生一信号回送;薄型化按键结构100可接受手指按压,并产生一信号回送。综上所述,在设计便携式计算机500时,便携式计算机500的各种零件的厚度都被要求减少。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100利用前后摇摆的动作方式取代公知技术中上下位移的动作方式,因此,薄型化按键结构100可被应用于仅具有厚度T的便携式计算机500中。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不但减少了公知按键结构所需要的零件,简化了组装步骤并减轻重量。另外,不同于传统按键结构中的动作原理,以摆动的方式减少按键的位移,有效达到减少厚度的目标。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上述实施例公开,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其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包括 一支架; 一支撑座,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以及 一按键帽,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包括至少一轴座,且该按键帽还具有一枢接件,该枢接件设置于该轴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相邻于该凸条,设置于该按键帽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薄型化按键还包括一弹性体, 该支撑座还具有一开口,该弹性体被容纳于该开口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还具有一穿孔,该轴座容纳于该穿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还包括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连接于该第一区域,且该第二区域突出于该第一区域,其中该凸条抵靠该第二区域,该凸缘抵靠该第一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薄型化按键还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架,以及一弹性体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一橡胶弹性体。
9.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 一壳体; 一控制板,该控制板连结于该壳体; 一薄型化按键,该薄型化按键设置于该控制板,且包括 一支架; 一支撑座,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以及 一按键帽,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包括至少一轴座,且该按键帽还具有一枢接件,该枢接件连结于该轴座,使该按键帽枢设于该支撑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相邻于该凸条,被设置于该按键帽的底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薄型化按键还包括一弹性体, 该支撑座还具有一开口,该弹性体被容纳于该开口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薄型化按键还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架,以及一弹性体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该薄型化按键结构包括一支架、一支撑座、以及一按键帽。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减少了公知按键结构所需要的零件,简化了组装步骤并减轻重量,还有效的减少了按键整体的厚度。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018902SQ20112009731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庄政祥, 梁振仪, 白顺德, 陈俊健, 高山宝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