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0900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消除病毒或木马之类的恶意程序的侵扰,或者为了避免诸如PC、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变得越来越臃肿,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Android)通常可以提供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例如,有的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通常针对其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夹中的某个文件检索(以文件是否可以打开方式检索)其对应文件夹中是否存在相应的文件。如果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删除该相应的文件,并且用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来恢复操作系统。此外,如果不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将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合并来恢复操作系统。然而,由于需要针对系统恢复文件夹内的每个文件夹中的每个文件执行上述操作,因此这种系统恢复程序或功能通常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不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以及逻辑目录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是所述第二文件的副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标记指示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文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如果确定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则在所述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所述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以及处理单元,配置来基于预设的程序执行处理,其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在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二存储区域中保存所述第一文件,并且所述处理单元不在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第一标记。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以及逻辑目录地址;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是所述第二文件的副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标记指示在所述第一存储区域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文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处理单元执行目录查询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如果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目录下的所述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记,则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所述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附图说明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方框图;以及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方框图。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PC、笔记本或平板电脑等等。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1以及处理单元12。存储单元11可以由任意的硬盘和/或闪存(固态硬盘)实现,并且可以存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这里,在存储单元11可以在预设的存储区域(下面称为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这里,通常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系统恢复区域通常对于用户不可见。处理单元12可以由任意的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实现。处理单元12可以基于预设的程序(操作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执行预定的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执行某一文件(下面称为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处理单元12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文件对应的文件(下面称为第二文件)。这里,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的另一存储区域(下面称为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还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文件以及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如,均为1.txt)以及逻辑目录地址(如,C:\abc\1.txt)。这里,第一文件是第二文件的副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文件为将操作系统恢复为初始状态(如,出厂状态或用户自定义的初始状态)所需的文件,并且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将在下面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看来任何对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如,C:\abc\1.txt)的修改或创建实际上是针对文件存储区域内的第一文件(第二文件的副本)的修改或创建,而不会对系统恢复区域中的第二文件产生任何改变。这里,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即使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物理地址不同),处理单元12也可以通过第一文件的物理地址将所有与创建或修改相关的操作均指向第一文件而不是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创建或修改的文件为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时,所有针对文件的修改均体现在第一文件,而第二文件保持原状,由此可以在操作系统恢复时通过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包含第二文件)来恢复操作系统。下面以文件1.txt为例描述处理单元12执行的操作。这里,处理单元12的处理还可以应用到其它任意类型的文件上。例如,在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创建第一文件(如,1.txt)或修改文件(1.txt)的内容的情况下,可以配置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程序,使得处理单元12执行该第一文件(1.txt)的创建或修改时,处理单元12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可以利用与第一文件的文件名来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检索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来确定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文件。这里,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中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包括修改或创建的内容)。这里,存储单元11中的文件存储区域以及系统恢复区域可以为存储单元11中相互不同的两个区域。此外,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则处理单元12还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这里,特定标记可以指示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该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也就是,该特定标记可以表示该第一文件为第二文件的副本。这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处理单元12可以基于该特定标记确定所有与内容创建或修改相关的操作均指向该第一文件(而不是第二文件)。具体地,由于任意类型的文件具有相同格式的文件头,因此可以在各种文件的文件头中设置该特定标记。例如,可以在文件头的保留区域(Reserved)的字段上设置该标记。这里,特定标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非零二进制值。此外,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不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第一文件(如,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并且不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通过上述配置,在用户希望执行系统恢复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2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针对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夹中的每个文件查找对应文件夹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文件来执行操作系统恢复(如果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删除该相应的文件,并且用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来恢复操作系统,如果不存在该相应的文件,则将系统恢复文件夹中的文件合并来恢复操作系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处理单元12可以通过直接删除存储单元11中的文件存储区域中的文件,并且基于存储单元11中的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来执行操作系统的恢复,由此大大缩短了操作系统恢复的时间并提高操作系统恢复的效率。此外,在处理单元12执行任意的目录查询时,处理单元12判断该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特定标记。这里,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在该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具体地,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时,经常会使用操作系统的目录查询功能。例如,在用户点击某个文件夹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会执行目录查询,并且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向用户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该目录下的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特定标记。例如,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查询结果下的某个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可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该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并且该文件为第一文件(第二文件的副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因此为了避免在执行了目录查询之后,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同时显示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在该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此外,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查询结构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不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可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不存在与该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无需对目录查询结果进行改动。通过上述配置,在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第二文件)及其副本(第一文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2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可以通过第一文件中的特定标记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并且不需要显示该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对应的查询项,由此避免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出现两个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的文件的出现。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件创建或修改方法的流程图。这里,图2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其中终端设备包括用于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储系统恢复所需的系统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如图2所示,在步骤S201,在执行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时,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具体地,在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创建第一文件或修改文件的内容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2可以执行该第一文件的创建或修改。此时,处理单元12可以判断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文件以及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如,均为1.txt)以及逻辑目录地址(如,C:\abc\1.txt),并且第一文件是第二文件的副本。这里,第二文件为将操作系统恢复为初始状态(如,出厂状态或用户自定义的初始状态)所需的文件。这里,处理单元12可以利用与第一文件的文件名来在系统恢复区域中检索是否存在具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来确定系统恢复区域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第二文件。在步骤S202,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存储单元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具体地,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中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包括修改或创建的内容)。在步骤S203,在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具体地,如果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1.txt)对应的第二文件(1.txt),则处理单元12还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这里,特定标记可以指示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该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也就是,该特定标记可以表示该第一文件为第二文件的副本,并且处理单元12可以基于该特定标记确定所有与内容创建或修改相关的操作均指向该第一文件(而不是第二文件)。这里,由于任意类型的文件具有相同格式的文件头,因此可以在各种文件的文件头中设置该特定标记。例如,可以在文件头的保留区域(Reserved)的字段上设置该标记。这里,特定标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非零二进制值。此外,图2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在系统恢复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在存储单元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第一文件;以及不在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具体地,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不存在与所创建或修改的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则处理单元12在存储单元11的文件存储区域中保存该第一文件(包括修改或创建的内容),并且不在该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添加特定标记。此外,图2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特定标记;如果确定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特定标记,则在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具体地,在处理单元12执行任意的目录查询时,处理单元12判断该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特定标记。这里,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在该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例如,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时,经常会使用操作系统的目录查询功能。在用户点击某个文件夹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会执行目录查询,并且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向用户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判断该目录下的文件的文件头中是否存在特定标记。例如,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查询结果下的某个文件的文件头中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可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该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并且该文件为第二文件的副本(第一文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因此为了避免在执行了目录查询之后,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同时显示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使得处理单元12在该目录查询的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相关的查询项,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发生。此外,如果处理单元12确定该目录查询结构下的第一文件的文件头中不存在特定标记,则处理单元12可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不存在与该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无需对目录查询结果进行改动。通过上述配置,在操作系统恢复所需的文件(第二文件)及其副本(第一文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2在执行目录查询时可以通过第一文件中的特定标记来确定在系统恢复区域中存在与第一文件对应的第二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2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删除与第二文件对应的查询项,由此避免在目录查询结果中出现两个具有相同的文件名和逻辑地址的文件的出现。此外,在用户希望执行系统恢复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2仅需要直接删除存储单元11中的文件存储区域中的文件,并且基于存储单元11中的系统恢复区域中的文件来执行操作系统的恢复,由此大大缩短了操作系统恢复的时间并提高操作系统恢复的效率。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