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91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更明确的说,本发明揭露了一种由高强度线材挠曲而成的固定元件来将标的物固定于一表面之标的物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外设互联标准(或称个人电脑介面,Personal Computer Interface),实际应用中简称为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一种连接电子计算机主板和外部设备的汇流排标准。PCI规范规定了所述汇流排的物理尺寸(包括线宽)、电力特性、汇流排时序和协议。其中,常见的PCI卡包括网卡、声卡、数据机、电视卡和磁碟控制器,还有USB和串口等埠。习惯上,PCI卡之末端侧边包含有一扳折部,用于固锁于电脑的机壳上。 已知技术中,扩充卡系藉由螺丝等独立可拆式固定件来锁设于一托架、托台(bracket)上。其在安装时,需将扩充卡上末端处的扳折部上的凹陷与托架上的穿洞进行对位,再使用螺丝或类似的元件来将扩充卡扣持于卡托架之表面处,此设计不但需要如螺丝起子等工具来对螺丝进行鬆紧的调整。除此之外,亦偶见螺丝于开闭锁的过程中遗失之情形。据此,免工具开锁设计(Tool free locking design)便为各厂商所欲开发的其中之一个重要课题。请参阅图1,图I为一种现有技术扩充卡固定结构5的示意图。图I为台湾专利第1354526号专利。由图可见,其包含有一压板,所述压板以托架上的穿孔为一支点作一轴向运动以活动的将扩充卡的扳折部班持于托架之表面。同时,其亦设置有一由线材所挠曲而成的锁扣部来扣持于托架的底表面以加强压板施加于扩充卡之扳折部之压力,以达固定之效。然而,其设计之组成元件之数量较多,造成其设计上的困难。此举将使其初期投资成本的提高。再者,考量其元件数量较多的关系,亦导致厂商必须耗费时间加以组装,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前述的扩充卡的固定结构仍有成本高昂、组装不易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据此,如何提供一种包含有低成本、组装容易等优点的固定结构式系统,实为所属技术领域具通常知识者所急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扩充卡的低成本、组装容易的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标的物固定的低成本、组装容易的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固定一标的物。固定系统包含有一机壳以及一压体。压体为将标的物压持于机壳之一表面,压体系由一线材挠曲而成。其中标的物固定系统具有一锁固态、一活动态以及一收纳态,当锁固态时,压体将扩充卡压持于机壳上,压体固设于机壳的一位置;当活动态时,压体得以机壳为支点进行一轴向旋转;当收纳态时,压体固设于机壳上与锁固态时相异之另一位置。除此之外,本发明之另一范畴在于另一相类似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将一扩充卡固定于一机壳之表面。其包含有一机壳以及一压体。前述之机壳系包含有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以及一表面。而前述之压体则包含有一枢接部以及一抵持部。枢接部系枢接于第一部件以使压体得以第一部件为支点作轴向旋转。而抵持部则系自枢接部往外延伸而成,抵持部将标的物抵持于基座之表面,其中,压体之枢接部以及抵持部系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另外,本发明之另一范畴在于另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固定系统系包含有一基座以及一压体。基座得包含有一水平表面以及一垂直表面。水平表面系用于承载标的物。而垂直表面则系与水平表面相互垂直,垂直表面系设置有一第一部件。而压体则包含有一枢接部以及一抵持部。枢接部枢接于第一部件以使压体得以第一部件为支点作轴向旋转。而抵持部则系自枢接部延伸而成,抵持部将标的物抵持于水平 表面。其中,压体之枢接部以及抵持部系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除此之外,于实际应用时,本范畴中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系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部件,第二部件系设置于垂直表面,用以将标的物维持于基座之一位置。另外,压体更得进一步包含有一扳持部,扳持部设置于枢接部与抵持部之间,用以供一使用者扳持,以对第二部件以及压体进行分离。再者,基座以及压体系进一步分别地包含有一第三部件以及一卡持部,第三部件系设置于垂直表面,用以藉由卡持部来将压体维持于相异于第二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上开之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系与基座一体成形(one pieceformed)者,又或者,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系一体成形(one piece formed)并且藉由一连接手段与基座连接。以另一角度看,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得设置于基座相对应于压体方向之同一表面上。需知道的是,基座及标的物系分别为一机壳及一扩充卡。综上所述,本发明系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由线材一体绕卷而成。与先前技术最大之相异之处在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製造成本低廉且组装容易等优点,解决了已有技术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图I为现有技术扩充卡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一较佳实施例于锁固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于锁固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于收纳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于锁固态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之元件分解图。图中
I :标的物固定系统, 10 :基座,
11:第一部件, 12:第二部件,13 :第三部件,20 :压体,
21 :枢接部,22 :抵持部,
221 :抵持结构,23 :板持部,
24 :卡持部,25 :介面结构,
3 :标的物,Fl :锁固态,
F3 :收纳态,P :扩充卡固定结构,
SI :水平表面,S2 :垂直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于将一标的物固定于一指定之表面。惟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前,需瞭解,除非有另外定义,否则本说明书所用之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皆包含有与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者通常所了解的意义相同之意义。另外,本说明书目前所述者仅属本发明的众多实例方法之其中之一,在本发明之实际使用时,可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方法及装置相类似或等效之任何方法或手段为之。再者,本说明书中所提及之一数目以上或以下,皆包含数目本身。且应了解的是,说明书中之『本发明』或『固定系统』等类似用词均系指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再者,本说明书揭示执行所揭示功能之某些方法、流程,并不以说明书中所记载之顺序为限,除说明书有明确排除,否则各步骤、流程先后顺序之安排端看使用者之要求而自由调整。再者,故此,除了说明书有明确说明外,图面中的各个元件的大小、相对位置以及形状均与实品相同,故附图所绘述之内容应得为后续说明书内容增修时的依据。另外,考量本说明书所提及之各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各元件之性质相类似,故各图说中的元件说明、标号为相互适用。另夕卜,为保持说明书之简洁,再者,需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提及之装置、模组、器、元件等组成部份并不以实际上相互独立之硬体为限,其亦得予以整合后以单体之方式呈现,合先述明。为了对本发明的固定系统进行清晰的说明,将假设固定系统系包含有一锁固态以及一活动态。锁固态系设定为固定系统之压体系将标的物抵持或压持于基座之表面时之状态。反之,活动态则系指压体未将标的物抵持或压持于基座且得以自由作动时之状态。请参阅图2,图2系绘述了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下称固定系统)之一较佳实施例于锁固态Fl时的不意图。由图可见,固定系统I系包含有一基座10以及一压体20。压体20系用以将一标的物3固定于一基座10之表面。举例来说,基座10及标的物3得分别指一电脑机壳以及一扩充卡侧边之一弯折部。惟基座10及标的物3并不以上例为限,本发明中所指标的物3及基座10得分别指任何欲固定之标的物3及固定标的所欲固设之表面所属之装置。为能对本发明之基座10及压体20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将分别地对上开之各元件进行说明。首先,本发明中的基座10得包含有一水平表面SI、一垂直表面S2、一第一部件11以及一第二部件12。水平表面SI系用于承载标的物3且与垂直表面S2相互垂直。而第一部件11则系设置于基座10之表面,用以供压体20活动地枢接于其中。而第二部件12系得选择性的形成或设置于水平表面SI或垂直表面S2上,用以于锁固态Fl时将压体20固定于基座10之指定位置。
接著,以下将对基座10之第一部件11进行说明。以图2为例,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1系设置或形成于基座10之垂直表面S2处,并往压体20方向往外延伸而成,用以对压体20的第一部件11提供一支点以使其于活动态(未标示于图)时得作一轴向旋转。更明确的说,第一部件11得一 C字形的勾状结构,此结构得让使用者轻易的将压体20与其进行结合而无需另外使用工具进行安装。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第一部件11不以前述的设计为限,凡自基座10之表面凸出以供压体20枢接之元件或结构均得被视为本发明之第一部件11。另外,第一部件11之设置位置,端视使用者对基座10及压体20之大小及其设计而定,本发明将不对此多加限制。其后,以下将对基座10之第二部件12进行说明。以图2为例,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部件12系设置或形成于基座10之垂直表面S2处,并往压体20方向往外延伸而成,用以于锁固态Fl时将压体20固定于基座10之指定位置。更明确的说,第二部件12得由基座10之垂直表面S2向压体20之设置方向凸出并呈一勾状以保有一开口以供压体20进出。另外,需强调的是,本发明的第二部件12不以前述的设计为限,举凡形成于基座10相对于压体20之任一表面,并得以将压体20固定于基座10以对标的物3进行压持之元件或 结构,即得被视为本发明之第二部件12,如一设置于水平表面SI之一弹簧扣,即得为一例。另外,前述之任一表面得指水平表面SI或垂直表面S2之其中一者。再者,第二部件12之设置位置、设置方式、外部形状以及作动原理等设计,端视使用者对基座10及压体20之大小及其设计而定,本发明将不对此多加限制。接著,以下将对压体20进行说明。压体20系包含有一枢接部21以及一抵持部22,其中,压体20中的一部或全部系大致上的由一线材挠曲而成。举例来说,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枢接部21以及抵持部22系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更明确的说,压体20之形状系大致上的包含有两个挠成小写字母b字状之子结构配合一分别连接于子结构二末端之一连接部而形成,如图2所绘述。除此之外,有鑑压体20需要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能力以及刚性,故此,在实际应用时,压体20之材质建议为一粗细适中的高强度金属线体,如钢琴线,即为一例。再者,相对应于基座10的第一部件11,本发明的枢接部21系枢接于第一部件11来使所述压体20得以所述第一部件11为支点作旋转。以图2为例,其压体20系枢接于复数个第一部件11中,然而,其不以此为限,视压体20设计的不同,每个压体20得仅藉单一个第一部件11来枢接于基座10之表面,如图3所绘述。此外,压体20之抵持部22系自枢接部21往外一体延伸而成。抵持部22系用于对标的物3施加一压力以将其抵持基座10之一指定表面。更明确的说,以图二为例,压体20之抵持部22系对标的物3的施加有一垂直方向的压力以将标的物3压持于基座10的水平表面SI处。需注意的是,上开提及之抵持部22,不以直接压持于标的物3为限。举例来说,设计者得于抵持部22相对于压体方向之任一表面或末端设置一介面结构25来调整抵持部22与标的物3间之间隙或距离,以进一步的改善压体20对标的物3之固定效果如图三所绘述。另外,压体20的抵持部22得由至少一抵持结构221所组成。再请参阅图2,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压体20的抵持部22系由复数个抵持结构221所组成,各个抵持结构221系分别抵持同一个标的物3之各个部份并予以压持。需注意的是,压体20的各个抵持结构221并不以同时压持于单一相同之标的物3为限,压体20的各个抵持结构221亦得分别地对复数个标的物3进行压持。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I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需首先将标的物3设置于基座20之表面处。接著,将枢接于基座10之压体20以第一部件11为支点往标的物3方向旋转并使压体20自第二部件12之开口处进入并予以扣持。同时,压体20之抵持部22将对标的物3施加一垂直压力以固设标的物之相对位置。当使用者欲将标的物3自第二部件12取出时,只需将压体20的抵持部22与枢接部21间之部份往前述第二部件12之开口方向施加一力,便得使压体20作一弹性变形以自第二部件12中脱离。脱离后,压体20即为一活动态并得以第一部件11为支点作一轴向旋转以解除对标的物3所施加之压力。以另一角度来说,上开供使用者扳持之部份即得被视为一扳持部23。扳持部23系设置于所述枢接部21与所述抵持部22之间,用以供一使用者扳持,以使所述使用者得以自第二部件12中将所述压体20脱离,扳持部23可以,但不限 于,与枢接部21或抵持部22 —体成形,其亦得为一外部元件,固设于枢接部21或抵持部22间之表面处。据此,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I包含有简单、容易组装以及低製作成本之特点,解决了习知无螺丝设计中因元件烦杂而造成的组装困难以及成本过高等缺点。除此之外,创作人进一步的于图2所代表之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良进而提出了另一种设计。固定系统I除一锁固态Fl以及一活动态以外,更得进一步包含有一收纳态F3。当本发明之固定系统I处步收纳态F3时,压体20将不对标的物3提供压力且被第二部件12以外的其他结构所固定或抵持于基座10之表面。以图4及图5为例。图4系绘述了本发明的标的物固定系统I的另一实施例于锁固态Fl时的示意图。而图5则绘述了图4中的标的物固定系统I处于收纳态F3时之示意图。需知道,图4之设计与图二之设计系大致相同,故将不加以赘述,以下将仅就其相异之处进行说明。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基座10及压体20得进一步分别包含有一第三部件13以及一相对应的卡持部24。于收纳态F3时,压体20之卡持部24系抵持于第三部件13以暂时的固定或维持于基座10之表面处,如5所绘述。以图4及图5所绘述之设计为例,第三部件13系形成或设置于基座10之垂直表面S2上,自垂直表面S2往压体20之方向凸出而成。同时,压体20的卡持部24系由枢接部21往外延伸而成。更明确的说,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压体20之枢接部21系同时的枢接于两个第一部件11中,而所述枢接部21处于两个第一部件11间之部份分别地往外延伸并形成有一翼状结构以形成有前述之卡持部24。其中,前述之卡持部24系围设有一空间,用以供上开第三部件13卡设于其中以维持其位置。另外,第三部件13之宽度较前述空间之宽度略宽,据此枢接部21便得藉由第三部件13对抵持部22之磨擦力来抵持于基座10之垂直表面S2处。需知道的是,卡持部24以及第三部件13之形状、形式以及所处位置不以上开之设计为限,凡设置于基座10上相对于压体方向之表面且得让压体20于未对所述标的物3施力时将压体20固定于基座10之元件或结构,即得被视为本发明之第三部件13。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图6系绘述了本发明之另一具体实施例之示意图。如图6所绘述,应能清晰地得知第三部件13之另一设计。需知悉的是,本发明的各具体实施例中所指的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得以冲、裁、扳、切等製程来直接的形成于基座10相对于标的物3方向之垂直表面S2上。以另一角度来说,亦得称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得分别或同时地与基座10 —体成型(ONE PIECE FORMED)。然而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不此上开之设计为限,第一部件
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得分别或同时地藉由利用锁、黏、焊、卡、扣或其他未提及的连接手段来与基座连接,以外置的方式附加于基座10之各表面上,如图7所绘述。藉由图7之设计,使用者得将一预製有一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的板体,并将其固定于垂直表面S2相对于压体20方向之表面,而将无需对基座10之表面进行机械加工,即能对习知的基座10提供一固定标的物3之功能。 以另一角度来看,本发明之另一特色在于前述的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以及第三部件13得选择性的同时设置于基座10之同一表面上。此设计让使用者不需要对基座10的表面进行机械式加工即能提供上述的功能。综上所述,本发明系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由线材一体绕卷而成。与先前技术最大之相异之处在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製造成本低廉且组装容易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之详述,系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之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之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应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固定一扩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系统包含有一机壳;以及一压体,所述压体将所述标的物压持于所述机壳之表面,所述压体由一线材挠曲而成;其中,所述标的物固定系统具有一锁固态、一活动态以及一收纳态; 所述标的物固定系统处于所述锁固态时,所述压体将所述扩充卡压持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压体固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位置; 所述标的物固定系统处于所述活动态时,所述压体得以所述机壳为支点进行一轴向旋转; 所述标的物固定系统处于所述收纳态时,所述压体固设于所述机壳上并与所述锁固态时所处位置相异。
2.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固定一扩充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系统包含有一机 壳,所述机壳包含有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以及一表面;以及 一压体,包含有 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使所述压体可以所述第一部件为支点作轴向旋转;以及 一抵持部,自所述枢接部往外延伸而成,所述抵持部将所述标的物抵持于所述基座之所述表面; 其中,所述枢接部以及所述抵持部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
3.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固定一标的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系统系包含有 一基座,包含有一水平表面,用于承载所述标的物;以及一垂直表面,与所述水平表面相互垂直,所述垂直表面设置有一第一部件; 一压体,包含有 一枢接部,所述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以使所述压体得以所述第一部件为支点作轴向旋转;以及一抵持部,自所述枢接部延伸而成,所述抵持部将所述标的物抵持于所述水平表面; 其中,所述压体之所述枢接部以及所述抵持部系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垂直表面上,用以将所述标的物维持于所述基座之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体还包含有一扳持部,所述扳持部设置于所述枢接部与所述抵持部之间,以供使用者扳持并使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压体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座包含有一第三部件,所述压体还包含有一卡持部,所述第三部件设置于所述垂直表面,用以藉由所述卡持部来将所述压体维持于相异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及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基座一体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及所述第三部件为一体的,并与所述基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及所述第三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压体处于同一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的物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座及所述标的物分别为一机壳及一扩充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脑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标的物固定系统,用以将如扩充卡的标的物固定于如机壳的基座之表面。本发明标的物包含有一机壳以及一压体。所述压体将所述标的物压持于所述机壳之一表面,所述压体系由一线材一体挠曲而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标的物固定系统具有一锁固态、一活动态以及一收纳态。于所述锁固态时,所述压体将所述扩充卡压持于所述机壳上,所述压体固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位置;于所述活动态时,所述压体得以所述机壳为支点进行一轴向旋转;于所述收纳态时,所述压体固设于所述机壳上与所述锁固态时相异之另一位置。
文档编号G06F1/18GK102722226SQ2012101380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郭哲瑜 申请人: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