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

文档序号:637044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应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广泛,从手机、音乐播放器等移动终端到平板电脑,触摸屏被用于作为用户输入的接口。移动终端很经常被使用者放置于口袋、手提包等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从而容易被使用者按压到触摸屏而导致出发移动终端的某些功能。因此,为防止移动终端的误操作,目前的移动终端都具有触摸屏解锁功能。目前,触摸屏的解锁方法有很多,例如滑动解锁或者将两个漂移的按钮相接触以解锁,但滑动解锁由于屏幕上、手上有异物或手抖动而使滑动过程中检测出中断而不能完成解锁,而漂移的按钮解锁 很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业内提出一种新的触摸屏解锁方法,其在屏幕上设置多个解锁按钮,当所述多个解锁按钮被触摸时解锁。然而,当触摸屏被某一物件挤压时,所述多个解锁按钮都会同时被接触到,从而触摸屏被解锁,导致误操作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解锁容易且不产生误操作的触摸屏解锁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包括当所述触摸屏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及其需要先后触摸的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判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被依显示顺序触摸;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被依显示顺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依显示顺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其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其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中,已触摸的解锁按钮的下一个解锁按钮为与其距离最短的未触摸解锁按钮。这样触摸解锁按钮的移动距离最短,方便解锁操作。其中,按照触摸顺序,所述解锁按钮之间的连接线不相交。这样解锁按钮排列简洁、直观,易于解锁。其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一条直线上。其中,当解锁按钮数大于或等于3个以上时,任意相邻3个按钮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90度并且小于等于180度。其中,所述触摸顺序是通过按钮的明暗变化来显示。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的同时,用箭头线的形式显示出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箭头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的同时,用轨道的形式显示出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上显示文字以表明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文字包括各种语言文字、数字、字符和符号等。其中,当所述解锁按钮在被触摸离开后一定时间内没按顺序触摸下一个解锁按钮则对该按钮的触摸变为无效。该时间可以由系统默认,也可由用户设定。当该按钮变为无效时,其前面如果有已经触摸的解锁按钮也可同时或一定时间后变为触摸无效。其中,所述设定的时间为O. 5秒。其中,所述设定的时间为I秒。其中,所述设定的时间为2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利用依序触摸解锁按钮的方式来对触摸屏进行解锁,解锁简单,而且可防止误操作导致的解锁。


图I是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I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触摸屏锁定时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包括当所述触摸屏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检测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判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在多个解锁按钮中,已触摸的解锁按钮的下一个解锁按钮为与其距离最短的未触摸解锁按钮。按照这种触摸规则,用户进行解锁时,触摸的距离最短,解锁更方便。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解锁方法进行说明。实施例I如图2所示,当触摸屏1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10显示解锁按钮12及解锁按钮13,并用箭头线14显示解锁按钮12及解锁按钮13的触摸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1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12、13在设定的时间I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解锁按钮12、13在I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1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12、13在I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1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I秒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做不同设定,此处只是一个参考值,在触摸完解锁按钮13后该按钮的颜色可以变暗,或图形做些改变,变得与没触摸前不一样,易于识别。触摸解锁按钮的过程中,如果触摸到两解锁按钮之间的空隙可以认为是误操作而把先前按的解锁按钮变为无效触摸,也可以忽略此操作而认为先前触摸有效;触摸非解锁按钮之间的区域也可以参考执行。箭头线14其实可以不只一条,可以多条箭头线进行指示解锁,箭头线的位置也不一定在解锁按钮中间,其位置也可以在解锁按钮上,箭头线的显示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解锁按钮的形状在此处显示为圆形,但实际应用可以为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实施例2如图3所示,当触摸屏2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10显示解锁按钮21、22、23,并用箭头线24、25显示解锁按钮21、22、23的触摸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2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21、22、23在设定的时间O. 5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 如果所述解锁按钮21、22、23在O. 5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2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21、22、23在O. 5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2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其实除了本图所体现的,箭头线也可以在解锁按钮21、22、23上,甚至解锁按钮就可以是箭头状。可以做纠错判断,如果触摸了解锁按钮21然后触摸解锁按钮23,认为该操作为错误操作,所按解锁按钮都为无效,解锁需要重新按解锁按钮。设定时间如本例中为
O.5秒,从第一次触摸解锁按钮开始到最后一个解锁按钮被触摸应该在此时间内完成。其实对设定时间同时可以再增加条件进行设置,如可以从触摸一个解锁按钮离开后开始计时,当触摸另一个解锁按钮时暂停计时,即只在离开解锁按钮时计时,或者计时两个按钮之间从离开前一个到触摸下一个的时间,如果超过设定时间就作为误操作处理;还可以如果离开当前触摸按钮后没有触摸其他解锁按钮或其他地方,而是又在一定时间内触摸同一个解锁按钮,计时可以停留在第一次触摸该按钮时的时间。解锁按钮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其实图3中可以在每两个按钮中间再增加一个或两个解锁按钮,这样解锁按钮排列就很紧密,如果用手指去触摸按钮有时候会发生同时触摸两个解锁按钮的情况,此时可以以先触摸到的按钮为当前触摸按钮或后接触到的解锁按钮为当前触摸按钮,或认为当前没有接触到解锁按钮。另外本实施例的图3中3个解锁按钮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但明显可以看出其相互之间连线形成的角度在大于等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之间(亦可说是大于等于180度小于等于270度),这样的解锁按钮触摸起来容易。解锁按钮的数目可以不做限定,但只要排列容易触摸就可以,其中较佳的方式是解锁按钮的数目在2至6个。
实施例3如图4所示,当触摸屏3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10显示解锁按钮32及解锁按钮33,并用导轨34显示解锁按钮32及解锁按钮33的触摸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3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32、33在设定的时间2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解锁按钮32、33在2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3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32、33在2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3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的导轨34本身就体现解锁顺序,也可以再通过明暗变化动态显示出解锁顺序,或者解锁按钮本身交替闪动或同时闪动等方式实现。还可以在解锁按钮32上显 示“解”,解锁按钮33上显示“锁”。实施例4如图5所示,当触摸屏4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40显示解锁按钮41、42、43,并用导轨44显示解锁按钮41、42、43的触摸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4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41、42、43在设定的时间I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解锁按钮41、42、43在I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4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41、42、43在I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4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从图5中可以看出3个解锁按钮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而言在一条直线上的解锁按钮更容易被触摸,系统甚至可以认定在三个解锁按钮之间的顺序滑动触摸到3个解锁按钮就实现解锁,这样触摸体可以不用移开触摸屏,该方法当然可以推广到更多解锁按钮的使用上。实施例5如图6所示,当触摸屏5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50显示解锁按钮I及解锁按钮2,解锁按钮I及解锁按钮2在分别在按钮上显示数字“I”和“2”以表示触摸解锁的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5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I、解锁按钮2在设定的时间I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解锁按钮I、解锁按钮2在I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5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I、解锁按钮2在I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5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的解锁按钮I和2亦可换成其他的数字,或者当解锁按钮比较多的时候顺序增加数字,也可以换成其他文字如“解”和“锁”。实施例6如图7所示,当触摸屏60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60显示解锁按钮A、解锁按钮B及解锁按钮C,解锁按钮A、解锁按钮B及解锁按钮C在分别在按钮上显示字母和“C”以表示触摸解锁的顺序;检测与所述触摸屏60的接触,判断所述解锁按钮A、解锁按钮B及解锁按钮C在设定的时间I秒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解锁按钮A、解锁按钮B及解锁按钮C在I秒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60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解锁按钮A、解锁按钮B及解锁按钮C在I秒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60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其实本实施例中的字母还可以换成很多其他字母或文字,解锁按钮的数目也可以增加,例如当解锁按钮为4个的时候,可以把四个解锁按钮上对应显示为“OPEN”或“解锁按钮”或“触摸解锁”或“解锁解锁”或“滑触解锁”等,然后可以再辅助一些其他显示措施,如明暗变化、图形指示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利用依序触摸解锁按钮的方式来对触摸屏进行解锁,解锁简单,而且可防止误操作导致的解锁。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通过解锁按钮的明暗变化来显示其触摸顺序。解锁按钮的数量为2至6个。解锁按钮可以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以呈折线排列。当解锁按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以上时,任意相邻3个按钮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90度并且小于等于180度。按照触摸顺序,解锁按钮之间的连接线不相交。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触摸屏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及其需要先后触摸的顺序; 检测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判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被依显示顺序触摸; 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被依显示顺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 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依显示顺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为2至6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中,已触摸的解锁按钮的下一个解锁按钮为与其距离最短的未触摸解锁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触摸顺序,所述解锁按钮之间的连接线不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解锁按钮数大于或等于3个以上时,任意相邻3个按钮所成的角度大于等于90度并且小于等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顺序是通过按钮的明暗变化来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的同时,用箭头线的形式显示出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的同时,用轨道的形式显示出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多个解锁按钮上显示文字以表明所述多个解锁按钮的触摸顺序。
11.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解锁按钮在被触摸离开后一定时间内没按顺序触摸下一个解锁按钮则对该按钮的触摸变为无效。
12.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时间为O. 5秒、I秒或2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其包括当所述触摸屏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触摸屏上显示多个解锁按钮;检测与所述触摸屏的接触,判断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是否被依序触摸;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被依序触摸,则将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转向解锁状态;如果所述多个解锁按钮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被依序触摸,则保持所述触摸屏的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解锁容易而且不易产生误操作。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819383SQ2012101717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良 申请人:李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