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操作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7898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触摸屏操作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各类电子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PC、电视终端、大屏幕互动终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具有触摸屏的电子终端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例如银行、机场、车站、酒店、旅游点、商场等地的各类自动查询终端,以及自动销售P0S机,游艺厅中的游戏机,大多都是采用触摸屏。此外,各类手持式终端,如智能大屏幕手机、平板电脑等,也都采用触摸屏,继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使得PC和笔记本电脑也可支持触摸屏。
[0003]大屏幕虽然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但是却给触摸操作带来很多不便。最典型地,因为采用的屏幕越来越大,很多手持终端的用户发现很难再用单手完成对屏幕全区域的触摸操作;如果改用双手操作,又会大幅削弱终端的便携优势,而且双手操作还会屏幕造成更多遮挡,影响用户观感。典型地,当用户手持触摸设备操作时,单手拇指控制的范围有限,且因为拇指灵活度稍差和触碰面积较大,很容易引发误操作;而双手操作时,因当前触摸设备均采用窄边框设计,握持手的手掌边缘等区域也会因较为靠近触摸区而引发误操作。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大尺寸触摸屏中减少误操作并增强操控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0006]S1,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转入步骤S2 ;若否则转入步骤S3 ;
[0007]S2,暂不执行任何操作,等待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二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二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直接执行所述第二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若否则转入步骤S3 ;
[0008]S3,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由下向上逐渐形成,则转入步骤S4 ;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09]S4,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在向上形成过程中面积缩小,则转入步骤S5 ;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10]S5,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再发生由上向下的运动,则执行预设的第二操作;否则执行预设的第三操作。
[0011]优选地,所述方法的步骤S2还包括:
[0012]S21,若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摸输入,则忽略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或直接执行所述第一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下侧方边角区域。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为普通触摸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或所述第三操作不同。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操作或所述第三操作为预设的特殊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与所述第三操作不同。
[0016]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一种触摸屏操作装置,包括:
[0017]掌缘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转入第一手势识别模块处理;若否则转入第二手势识别模块处理;
[0018]第一手势识别模块,暂不执行任何操作,用于等待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二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二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直接执行所述第二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若否则转入第二手势识别模块处理;
[0019]第二手势识别模块,用于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由下向上逐渐形成,则转入第三手势识别模块处理;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20]第三手势识别模块,用于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在向上形成过程中面积缩小,则转入第四手势识别模块处理;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21]第四手势识别模块,用于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再发生由上向下的运动,则执行预设的第二操作;否则执行预设的第三操作。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手势识别模块还包括:
[0023]超时处理模块,用于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摸输入时,忽略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或直接执行所述第一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触摸屏下侧方边角区域。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为普通触摸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或所述第三操作不同。
[0026]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0027]操作设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操作或所述第三操设置为预设的特殊操作,其中,所述第二操作与所述第三操作不同。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区分了用户的误操作与实际操作,对触摸屏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了细致的识别,既不直接忽略相关操作,也不将简单的拇指按压动作错误识别为运动轨迹,同时在正确识别普通输入的情况下还可提供特定组合的快捷手势输入,从而提高了输入准确率和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常见的左手持机掌缘接触触摸屏时的效果示意图;
[0030]图2为常见的左手持机掌缘接触触摸屏且拇指按压时的效果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触摸屏操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操作的特定手势识别效果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操作的特定手势识别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描述是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大屏幕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但与此同时也增大了用户在全屏幕区域输入的难度,在大屏幕上进行准确高效的操作又成了一项新的挑战。通常情况下,用户在对大屏幕边缘区域尤其是左上或右上侧进行触摸操作时,会自然地试图伸长手指(拇指),这经常会导致拇指与手腕连接处的手掌边缘(拇短展肌)接触到屏幕的下侧角。如图1所示,其中的第一区域101是用户伸长左手拇指时最容易不小心触碰到的位置,普通设备会将其直接识别为长按或单击操作,但这种操作往往并不是用户预期的,因此成为误操作。为避免出现这类误操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避免掌缘与屏幕的接触,这又会导致手部疲劳。现有技术中通常会进一步通过判断接触面积将手掌触摸的误操作忽略,但这又可能造成另一种误操作。如图2所示,用户使用左手拇指触摸操作时,掌缘接触处的第一区域101为误操作,拇指接触处的第二区域201为实际操作,若不加处理则两处接触会被识别为多点触摸;若忽略面积较大的操作,则由于拇指的接触面积也较大,实际操作也会被忽略,进而使用户无法进行有效输入。
[0036]本发明为了有效区分用户的误操作与实际操作,对触摸屏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了细致的识别,从而提高了输入准确率和操作效率。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触摸屏操作方法包括步骤:
[0037]S1,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转入步骤S2 ;若否则转入步骤S3 ;
[0038]S2,暂不执行任何操作,等待接收用户在触摸屏上的第二触摸输入,判断所述第二触摸输入是否落在所述触摸屏的第一区域内;若是则直接执行所述第二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若否则转入步骤S3 ;
[0039]S3,检测当前触摸输入(步骤S1为否时的第一触摸输入或步骤S2为否的第二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由下向上逐渐形成,则转入步骤S4 ;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40]S4,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在向上形成过程中面积缩小,则转入步骤S5 ;否则直接执行当前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
[0041]S5,进一步检测当前触摸输入的感应区域的轨迹,若所述感应区域再发生由上向下的运动,则执行预设的第二操作;否则执行预设的第三操作。
[0042]其中,第一区域为触摸屏下侧方边角区域。
[0043]步骤S2中,若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触摸输入,则忽略所述第一触摸输入或直接执行所述第一触摸输入对应的第一操作。具体是忽略还是执行可以根据面积判定或用户需求而预设或调整,一般情况下,若其感应区域面积超过某一阈值,则认定其为掌缘的误操作而将其忽略。在接收到第二触摸输入的情况下则直接将第一触摸输入忽略。
[0044]优选地,步骤S2-S4中的第一操作为普通触摸操作,具体根据识别的感应时间和运动轨迹而执行单击、长按或滑动等操作或其组合,执行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打开指定程序、点击UI控件(如图标、按钮、物体等)、调整显示内容(如翻页、滚屏等)、调整图片/界面大小、返回上级、返回桌面、多任务切换、打开菜单、打开通知栏(通知中心)、打开控制中心等。步骤S5中的第二操作或第三操作为预设的特殊操作,通常设定为全屏下拉至预定位置或屏幕整体向左下方移动并悬停等,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设定为常用的点击操作或自定义操作的快捷方式等,通常两操作不同。全屏下拉便于触摸屏顶端区域内的触摸操作;屏幕整体移动便于用户观察屏幕顶端显示的内容。当然,该第二操作或第三操作的具体形式也可由用户自由指定或调整,比如设定为刷新页面、滚动屏幕、翻页等等均可,在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