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若用户希望对终端的触摸屏进行操作,则需要用手指对相应的操作控件进行点击,从而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而随着终端屏幕的日益增大,比如手机屏幕增大至4. O寸、5. 3寸甚至更大,则对于用户而言,由于手指的触摸区域有限,从而不得不需要一只手握持终端,另一只手对终端的屏幕进行点击操作,或是将终端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桌子上,然后进行操作。但上述解决方式中,用户不得不改变原来单手握持和操作的使用习惯,并且对于用户出现上肢疾病、残疾或是环境变化的情况,均可能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终端。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终端操控技术,可以在用户指定的触控区域对终端的整个显示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便于用户进行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进行触控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操控技术,可以在用户指定的触控区域对终端的整个显示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便于用户进行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进行触控操作。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对象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象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终端的屏幕界面上的任意位置设置触控区域,从而通过该触控区域对整个屏幕界面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操控,其中,包括位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部的操作对象,根据用户操作时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区分出对应的操作对象,实现对应的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直接在触控区域内部点击时,认为是针对触控区域内部被点击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则相当于在正常状态下,用户在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点击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在触控区域内划出一定的移动轨迹,则可能是针对触控区域外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通过对位置标识的移动,从而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选择,然后实现相应的操作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命令生成单元包括轨迹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以及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位置标识按照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便于用户的操作。同时,这里的“按照”并不一定指完全相同,由于用户设置的触控区域大小有限,使得·当用户在其中划出移动轨迹时,可能轨迹的长度比较短,因而可以在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与位置标识的移动轨迹之间设置一定的比例关系,则用户仅需要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即可实现对位置标识在较大范围的位置变化,方便用户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所述对象判断单元包括匹配查找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事先将轨迹与操作对象进行关联,比如对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采用正常点击,对于位置标识的移动采用拖动,对于位置标识对应的功能控件的操作采用长按等,则通过对用户实际使用的操作方式,获取对应的操作轨迹,即可判断出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对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包括图形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设置状态下,用户在屏幕界面上自行划出图形以选定对应的区域为触控区域。这里,若用户划出的为封闭图形,则对应的触控区域即为该封闭图形,若用户划出的不是封闭图形,比如是从屏幕界面的一条边框至另一条边框的线段,则触控区域为该线段与两条边框构成的区域。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操控方法,包括步骤202,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步骤2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并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终端的屏幕界面上的任意位置设置触控区域,从而通过该触控区域对整个屏幕界面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操控,其中,包括位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部的操作对象,根据用户操作时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区分出对应的操作对象,实现对应的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时,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直接在触控区域内部点击时,认为是针对触控区域内部被点击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则相当于在正常状态下,用户在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点击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还包括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时,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在触控区域内划出一定的移动轨迹,则可能是针对触控区域外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通过对位置标识的移动,从而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选 择,然后实现相应的操作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位置标识按照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便于用户的操作。同时,这里的“按照”并不一定指完全相同,由于用户设置的触控区域大小有限,使得当用户在其中划出移动轨迹时,可能轨迹的长度比较短,因而可以在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与位置标识的移动轨迹之间设置一定的比例关系,则用户仅需要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即可实现对位置标识在较大范围的位置变化,方便用户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所述步骤204包括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事先将轨迹与操作对象进行关联,比如对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采用正常点击,对于位置标识的移动采用拖动,对于位置标识对应的功能控件的操作采用长按等,则通过对用户实际使用的操作方式,获取对应的操作轨迹,即可判断出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对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包括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设置状态下,用户在屏幕界面上自行划出图形以选定对应的区域为触控区域。这里,若用户划出的为封闭图形,则对应的触控区域即为该封闭图形,若用户划出的不是封闭图形,比如是从屏幕界面的一条边框至另一条边框的线段,则触控区域为该线段与两条边框构成的区域。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在用户指定的触控区域对终端的整个显示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便于用户进行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进行触控操作。
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系统构架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区域选择的流程图;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屏幕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事件解析的流程图;图7A至图7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终端进行操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 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100,包括设置单元1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100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对象判断单元104,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命令生成单元106,用于根据所述对象判断单元104的判断结果,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终端100的屏幕界面上的任意位置设置触控区域,从而通过该触控区域对整个屏幕界面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操控,其中,包括位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部的操作对象,根据用户操作时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区分出对应的操作对象,实现对应的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命令生成单元106用于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直接在触控区域内部点击时,认为是针对触控区域内部被点击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则相当于在正常状态下,用户在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点击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标识生成单元108,用于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命令生成单元106用于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在触控区域内划出一定的移动轨迹,则可能是针对触控区域外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通过对位置标识的移动,从而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选择,然后实现相应的操作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命令生成单元106包括轨迹获取子单元1060,用于在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以及所述命令生成单元106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位置标识按照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便于用户的操作。同时,这里的“按照”并不一定指完全相同,由于用户设置的触控区域大小有限,使得当用户在其中划出移动轨迹时,可能轨迹的长度比较短,因而可以在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与位置标识的移动轨迹之间设置一定的比例关系,则用户仅需要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即可实现对位置标识在较大范围的位置变化,方便用户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存储单元110,用于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所述对象判断单元104包括匹配查找子单元1040,用于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事先将轨迹与操作对象进行关联,比如对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采用正常点击,对于位置标识的移动采用拖动,对于位置标识对应的功能控件的操作采用长按等,则通过对用户实际使用的操作方式,获取对应的操作轨迹,即可判断出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对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102包括图形获取子单元1020,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设置状态下,用户在屏幕界面上自行划出图形以选定对应的区域为触控区域。这里,若用户划出的为封闭图形,则对应的触控区域即为该封闭图形,若用户划出的不是封闭图形,比如是从屏幕界面的一条边框至另一条边框的线段,则触控区域为该线段与两条边框构成的区域。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操控方法,包括步骤202,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步骤2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并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终端的屏幕界面上的任意位置设置触控区域,从而通过该触控区域对整个屏幕界面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操控,其中,包括位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部的操作对象,根据用户操作时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区分出对应的操作对象,实现对应的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时,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直接在触控区域内部点击时,认为是针对触控区域内部被点击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则相当于在正常状态下,用户在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点击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还包括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时,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在该技术方案中,比如在触控区域内划出一定的移动轨迹,则可能是针对触控区域外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通过对位置标识的移动,从而对屏幕界面上的功能控件进行选择,然后实现相应的操作功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在该技术方案中,使得位置标识按照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便于用户的操作。同时,这里的“按照”并不一定指完全相同,由于用户设置的触控区域大小有限,使得当用户在其中划出移动轨迹时,可能轨迹的长度比较短,因而可以在用户划出的移动轨迹与位置标识的移动轨迹之间设置一定的比例关系,则用户仅需要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即可实现对位置标识在较大范围的位置变化,方便用户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所述步骤204包括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事先将轨迹与操作对象进行关联,比如对于触控区域内部的操作对象采用正常点击,对于位置标识的移动采用拖动,对于位置标识对应的功能控件的操作采用长按等,则通过对用户实际使用的操作方式,获取对应的操作轨迹,即可判断出用户希望进行操作的对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02包括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设置状态下,用户在屏幕界面上自行划出图形以选定对应的区域为触控区域。这里,若用户划出的为封闭图形,则对应的触控区域即为该封闭图形,若用户划出的不是封闭图形,比如是从屏幕界面的一条边框至另一条边框的线段,则触控区域为该线段与两条边框构成的区域。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系统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系统构架包括触摸区域选择模块302、屏幕操作模块304和事件解析模块306,其中,触摸区域选择模块302是由用户自行在终端的屏幕界面上选择出触控区域,从而通过该区域对整个屏幕界面进行操作和控制,屏幕操作模块304用于感应用户在触控区域中进行的操作动作,以供事件解析模块306对其进行解析,判断用户的操作目的,从而进行相应的动作响应。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触摸区域选择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图3中的触摸区域选择模块302根据用户的操作动作实现对触控区域的选择的流程包括步骤402,判断是否设定区域,这里是指可以在终端设置对应的触控区域时,其操作动作可能与其他的正常情况下的操作动作类似,因而为了避免发生误操作,需要在用户选择进入特定的设置状态下,才能够设置触控区域,因而该步骤即用于判断是否选择进入该设置状态,其中,若是,则进入步骤404,否则结束。
步骤404,选定区域,具体地,可以由用户在终端的屏幕界面上直接划出触控区域的边框,也可以在进入设置状态后,直接在屏幕界面上显示出一个预设的边框图形,然后由用户对该边框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等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此外,对于用户直接划出边框的方式,若用户划出的是一个封闭图形,则可以直接作为触控区域,若不是封闭图形,如一条线段,则可以自动选择与该线段相关联的区域,比如将该线段、与之相交的屏幕边框等构成的区域作为触控区域。步骤406,终端显示该触控区域,比如可以突出显示该触控区域的边框,或是将整个触控区域进行突出显示等等,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查看。步骤408,判断触控区域使得合理,该步骤可以由终端来完成,比如预设触控区域与屏幕界面的面积比,若不符合,则不允许生成对应的触控区域,当然,该步骤也可以在步骤404中完成。该步骤还可以由用户自行判断,比如用户对于生成的触控区域不满意,需要进一步调整,则返回步骤404。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屏幕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3所示的屏幕操作模块304进行屏幕操作的过程包括步骤502,感应用户在触控区域内的操作,比如操作动作、操作轨迹等。步骤504,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解析,比如是进行短按、长按、划出手势图形等,从而判断出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目的。步骤506,根据对用户操作的解析,做出相应的操作相应,以实现对终端的操控。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终端的事件解析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图3所示的事件解析模块306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解析(相当于图5所示的步骤504)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602,判断用户进行操作的位置是否位于触控区域内,若不是,则进入步骤604,否则进入步骤606。步骤604,此时用户并不在触控区域内进行操作,因而按照正常情况下,进行默认操作响应。步骤606,判断用户进行的操作事件,具体地,是指该操作针对的目标对象位于触控区域内部还是外部。步骤608,若目标对象位于触控区域内部,则进入步骤610,否则进入步骤612。步骤610,若目标对象位于触控区域内部,具体地,比如用户在触控区域内部进行操作时,针对触控区域内部的功能控件,比如显示出的图标,进行单击操作,则认为目标对象即为该图标,从而进行相应的响应。步骤612,若目标对象位于触控区域外部,具体地,比如用户的手指在触控区域内部滑动,则位于触控区域外部的位置标识根据用户手指的滑动轨迹进行移动,当移动完毕后,用户在触控区域内部进行长按,则即使此时进行长按的对象为触控区域内部的某个功能控件,仍然是对触控区域外部的、位置标识对应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因此,通过上述各个步骤,可以实现在触控区域内,对整个屏幕界面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控制。图7A至图7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终端进行操控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由于终端的屏幕界面402越来越大,用户难以通过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对屏幕界面402进行操控,因此,可以在屏幕界面402上的某个较小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被用户握持终端的手进行操控,从而对整个屏幕界面402实现单手触控。具体地,首先由用户设置对应的触控区域404,以用于用户的操作控制。用户可以在屏幕界面402上划出一条移动轨迹406,则终端可以自动将图中的移动轨迹406及与之相交的屏幕界面402的边框构成的区域作为触控区域404,当然,用户还可以直接将移动轨迹406画为一个封闭图形,则终端将直接将该封闭图形作为触控区域404。当然,触控区域40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当用户设置完成触控区域404后,在屏幕界面402上将出现相应的位置标识408,以便用户通过触控区域404控制位置标识408,从而对屏幕界面402上的功能控件进行操控。当然,对于设置有多个触控区域404的情况下,可以在屏幕界面402上设置多个相应的位置标识408,比如可以使得触控区域404与位置标识408 —一对应,以便于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当用户希望对位于触控区域404内部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时,比如图7B所示,用户可以直接对希望进行操作的目标对象进行正常的点击操作,比如在图中的“公交”图标上进行点击,则由于此时的触控点410位于触控区域404内部,判定此时的操作对象为“公交”图标,可以直接进入对应的操控界面。而对于屏幕界面402上显示出的位置标识408,则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当用户希望对位于触控区域404外部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时,比如图7C所示,用户可以首先在触控区域404内部进行手指的滑动,则生成对应的触控轨迹412,使得终端根据该触控轨迹412对位置标识408进行移动。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触控区域404的面积有限,因而用户划出的触控轨迹412的长度等也受到限制,对于屏幕界面402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位置标识408的移动距离与触控轨迹412之间存在一定的长度比例,则用户可以在较小面积的触控区域404中实现对位置标识408在较大范围内的位置移动。这里的长度比例,可以由用户或厂商进行任意调整和设置。当然,在对位置标识408之前,还可以添加一个激活的步骤,比如用户在触控区域 404中划出一定的手势图形后,使得位置标识408被激活,然后根据用户在触控区域404中的触控轨迹412,实现对应的位置变化。如图7D所示,当位置标识408被移动至目标位置之后,用户可以在触控区域404中进行确认操作,比如进行长按,则即使此时的触控点410位于触控区域404内部的功能控件对应的位置上,仍然仅对位置标识408对应的功能控件进行操作;而当用户此时在触控区域404内,对功能控件进行了如单击操作,则将不对位置标识408对应的功能控件进行响应,而是直接启动触控点410所对应的功能控件。另外,无论是否设置触控区域404,当用户对触控区域404外部的功能控件进行点击等操作时,显然也可以直接进行正常的操作,并实现正常的操作功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对于大屏手机难以进行单手操作,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和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可以在用户指定的触控区域对终端的整个显示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便于用户进行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进行触控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 对象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 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象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用于 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的情况下,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识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 在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用于 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生成单元包括 轨迹获取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以及 所述命令生成单元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存储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 所述对象判断单元包括 匹配查找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包括 图形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
7.—种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202,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 步骤2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并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4包括 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时,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第一选择命令,以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2还包括 在所述屏幕界面上生成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以及所述步骤204包括当所述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外部时,所述操作动作包括移动动作和选择动作,则所述终端生成对应的移动命令和第二选择命令,其中,所述移动命令用于控制所述位置标识的移动,所述第二选择命令用于选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于所述位置标识的功能控件,并实现对应的操作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动作为移动动作时,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移动动作对应的移动轨迹,并生成对应于所述移动轨迹的移动命令,以控制所述位置标识按照所述移动轨迹进行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 将至少一个预设轨迹与对应的操作对象进行关联存储;以及 所述步骤204包括 获取所述操作动作对应的轨迹图形,通过将所述轨迹图形与所述预设轨迹进行匹配,以确定对应的操作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2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屏幕界面上划出的图形,并将所述图形对应的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命令,在所述终端的屏幕界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区域;对象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感应到的操作动作,判断所述屏幕界面上对应的操作对象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命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象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生成对应的操作命令,以控制所述操作对象。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操控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用户指定的触控区域对终端的整个显示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便于用户进行单手握持终端的同时,使用同一只手进行触控操作。
文档编号G06F3/0484GK102855066SQ2012103627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王海洋, 刘强 申请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