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49015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包括:(1)设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处理防控区域的安保态势感知、分析和显示、警力部署、指挥控制指令的传递;(2)按级别与权限由高到低,设立三级控制中心,第一级控制中心统一接收外部的请求信息,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处理指令发送到第二级控制中心;(3)第二级控制中心根据自己的权限,对符合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直接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对低于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下发到第三级控制中心;(4)第三级控制中心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结果返回第二级控制中心,由第二级控制中心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
【专利说明】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指挥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活动过程中安保方面的指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大型活动种类繁多,参与人员复杂,因此需要有一套为满足复杂、大型活动的整体安全防控和安保业务管理而设计的安保指挥模式。三级指挥体系架构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相关业务需求,在业务分工、组织结构、办公场所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对大型活动的整体防范与控制,强化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联合指挥,从整体上提高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的安保指挥调度能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整体防控的指挥控制,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使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系统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实现统一调度,突出扁平指挥,保障指令通畅,操作简单便捷,注重联动效应,符合保密规定;能够达到“索取各类情报信息快捷警力测算准确,安全检测高效,指挥调度快捷通畅”的要求。
[0004]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5](I)设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处理防控区域的安保态势感知、分析和显示、警力部署、指挥控制指令的传递;
[0006](2)按级别与权限由高到低,设立三级控制中心,第一级控制中心统一接收外部的请求信息,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处理指令发送到第二级控制中心;
[0007](3)第二级控制中心根据自己的权限,对符合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直接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对低于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下发到第三级控制中心;
[0008](4)第三级控制中心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结果返回第二级控制中心,由第二级控制中心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
[0009]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模式为保证活动期间协助相关力量进行全方位的指挥调度及管理,实现对安保区域的整体防范、实现防控区域的安保态势感知、分析和显示、警力部署、指挥控制;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联合指挥,从整体上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反恐和处突能力、提高防控管理的效率。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模式包含三级指挥架构,根据应用需求分别部署在城市级管理单位、分局级管理单位、活动场地,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平台。
[0010]安保防控体系分别有公安指挥业务和大型活动安保指挥业务为主个行成一套业务规范体系。其中公安指挥业务“市级公安局一公安分局一派出所”体系以110接处警系统为核心,对社会面警情进行处理;同时,大型活动安保指挥业务“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一分区指挥部一场馆指挥室”则以大型活动安保业务为核心,全面负责赛时赛事相关的各项安保工作。两个指挥体系分管不同的业务领域,在此基础上,将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片包干、协同作战”为指导思想,实现各项安保工作有序开展,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0011]城市级指挥中心的110业务,将城市级指挥中心、分区级指挥中心、场馆级指挥中心、交警指挥指挥中心以及消防指挥中心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加强。二级、三级警情由分局和派出所分派警力处理,一级警情则由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到一线警力予以处置。
[0012]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分区指挥部、场馆指挥室三级指挥体系定位于大型活动举办时相关场馆、相关设施内的安保管理与应急处置,其业务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各级指挥中心、指挥部将在赛前预备到活动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接管场馆的安保指挥工作。
[0013]两套指挥体系同时运作,彼此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大型活动的三级指挥中心仍紧密保持和城市级公安局、属地分局、派出所的联系,必要时实现统一的指挥调度,并实现场馆和周边的联防。充分贯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想。在开闭幕式期间,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具有最高指挥权限,其拥有对全局安保资源的指挥调度权限,以期达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效果。
[0014]本发明针对大型活动的复杂性、特殊性特征,对大型活动的安保指挥体系和架构进行了设计,依托现有安保指挥架构进行扩展和延伸,不但可满足原有业务单位正常业务办公的流程和习惯,同时对梳理新业务的流程并加强技术手段的支持,以实现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和扁平化指挥,为创造和谐、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予以大力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0016](I)设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处理防控区域的安保态势感知、分析和显示、警力部署、指挥控制指令的传递;
[0017](2)按级别与权限由高到低,设立三级控制中心,第一级控制中心统一接收外部的请求信息,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处理指令发送到第二级控制中心;
[0018](3)第二级控制中心根据自己的权限,对符合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直接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对低于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下发到第三级控制中心;
[0019](4)第三级控制中心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结果返回第二级控制中心,由第二级控制中心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
[0020]以某城市大型活动为例,建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分区指挥部和场馆级指挥部各自按其管辖权限进行安保指挥。
[0021]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职能包括:开闭幕式活动当天,全市安保指挥业务的临时最高指挥机构;活动举办期间,所有场馆安保业务的最高指挥决策机构;活动前建设筹备至活动结束期间,中心城区的安保指挥机构。
[0022]分区指挥部设置在各个区的行政分局和交警、消防指挥中心内,原则上分区指挥部全权处理辖区场馆内各类安保相关事件,同时参与场馆的日常管理。在满足社会面治安需求的基础上,对活动期间警力的需求进行测算,同时负责人员的落实和报备管理。对于赛时各指挥室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协助。
[0023]场馆指挥室分布在各场馆内,每个指挥室均设置安保主任一名和人数不等的安保团队。活动期间,安保团队担负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理,并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
[0024]活动举办期间,一方面,“城市级公安局-属地分局-派出所”体系以110接处警系统为核心,对社会面警情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大型活动现场应急指挥部-分区指挥部-场馆指挥室”则以安保指挥系统为核心,全面负责赛时赛事相关的各项安保工作。两个体系分别从按照各自的业务流程对各种情况进行安保指挥。
[0025]应急处突
[0026]110接处警:对于比赛期间接到的110报警,均由市级公安局110接处警系统进行识别,一旦确认警情来自场馆,指挥命令将直接下达到场馆指挥室,同时将警情抄送给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场馆指挥室完成事件的处置之后,直接将信息反馈给市局110指挥中心,同时将处置结果抄送给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和分区指挥部。
[0027]场馆自身发现突发事件处置:当场馆指挥室人防或技防系统捕捉突发事件之后,场馆指挥室能够迅速识别、发现并按照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如果场馆警力无法完成处置时,场馆指挥室将直接上报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同时抄送相应的分区指挥部,由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协调力量进行处置。
[0028]联勤指挥: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专门设置了联勤指挥室,可以统一协调联勤工作。联勤指挥以联勤指挥室为核心,其他指挥室做配合,共同完成指挥任务。联勤指挥部通过联勤指挥方式协调各个业务部门统一作战,以指挥中心指挥员为主要协调中心,各个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进行协调指挥行动。在场馆,指挥员与交通、消防等各业务部门组成安保团队进行指挥工作。
[0029]日常值班
[0030]安保简报报送:安保简报由场馆指挥室搜集整理治安、交通、消防、安全、场馆运维等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报送,然后进行分析和汇总,并按照标准模板生成电子简报,报送所属分区指挥部与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消防、交通的信息要上报到各自的上级指挥中心,上级指挥中心通过了解场馆的安保情况,分析安保态势,部署后续的安保工作。
[0031]勤务报备:根据场馆的实际情况,每日调整部署相应的警力至指定岗位,完成后报备至所属分区指挥部。分区指挥部接收场馆报备的方案后会进行审批,审批之后方案开始生效,通知场馆指挥室并向上报备到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与市级公安局。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统计所有场馆的警力,整体掌握全局的警力部署情况,并通过态势系统,实现所有场馆警力的直接指挥调度。
[0032]文电收发管理:综合办公系统部署在现场指挥部、分区指挥部和场馆指挥室,确保各级指挥体系能够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点对点的文电业务沟通。
[0033]日常查岗:可通过指挥系统软件进行的查岗操作。根据地图上的岗位位置以及值勤民警,进行点击化通信。同时查看岗位附近视频观看岗位情况。
[0034]指挥经验交流:固定时间进行经验交流与会议总结。可以在公安网内登录信息交换与发布系统通过文字与文件方式进行沟通。
[0035]任务保障
[0036]任务下达:安保任务的下达可以通过安保任务报送和可视化会议指挥两种方式传达,目的旨在使该任务的承担部门明确任务的内容、目的和要求。[0037]现场布控:现场布控是该任务的承担部门在接受任务后,综合任务的内容和现场的情况制定任务方案,并依据方案组织所需的人力、物力等各种安保力量在保障现场进行布置。
[0038]即时指挥:在任务保障过程中,点对点指挥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大型活动现场指挥部、市局指挥中心等地可以通过该手段,实现对分区指挥部和场馆指挥室的直接指挥;其次,场馆安保主任可以借助该方式,实现对场馆安保团队中任意一员的实时指挥调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活动安保指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设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处理防控区域的安保态势感知、分析和显示、警力部署、指挥控制指令的传递; (2)按级别与权限由高到低,设立三级控制中心,第一级控制中心统一接收外部的请求信息,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处理指令发送到第二级控制中心; (3)第二级控制中心根据自己的权限,对符合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直接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对低于本级权限的请求内容,下发到第三级控制中心; (4)第三级控制中心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结果返回第二级控制中心,由第二级控制中心将结果返回第一级控制中心。
【文档编号】G06Q50/26GK103778492SQ20121041066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周翔, 罗克刚, 林华 申请人: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