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震装置及吸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938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震装置及吸震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震装置及吸震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气囊结构提供吸震效果的吸震装置及吸震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的便携性及轻薄化设计,其所使用的各类电子零组件亦越来越精密且具有更小体积。以可携式电脑为例,由于其内部包括一些在使用状态下会产生振动的必要零组件,例如喇叭、散热风扇等,而这些振动有可能会通过电脑机壳或其他元件传递出去,进而影响部分较精密零组件的精准度或效能,例如运用于数据存取的硬盘或光碟机等,如此将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数据存取发生问题。 因此,在可携式电脑的装置设计上如何能提供更有效的振动抑止设计,以避免振动源直接传递振动至硬盘或光碟机等零组件,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利用气囊结构提供吸震效果的吸震装置及吸震模块。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设置于电子装置中的震动元件与壳体之间,壳体包括固定座。吸震装置包括环状气囊组件及贯通部。环状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各气囊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用以连接震动元件;第二支撑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且第二支撑部的外径与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之间形成支承面,供第二支撑部支承震动元件;贯通部位于环状气囊组件的中心部位,贯通部具有二开放端,且贯通部供环状气囊组件连接于壳体的固定座上。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单一环状气囊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内凸出部,各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外凸出部,各外凸出部自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多个气囊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各气囊结构还包括内凸出部,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各气囊结构还包括外凸出部,外凸出部自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各气囊结构的第一支撑部为一支撑悬臂,支撑悬臂连接于第二支撑部的支承面,且第一支撑部与对应的内凸出部保持一间距。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一凹槽,以供卡合该震动元件。[0014]在本实用新型吸震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上凸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吸震模块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吸震模块包括—壳体,包括至少一固定座;—震动元件,设置于该壳体,该震动元件包括至少一固定孔;至少一环状气囊组件,设置于该震动元件与该壳体之间,各该环状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各该气囊结构包括 一第一支撑部,用以连接该震动元件的该固定孔;以及一第二支撑部,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该第二支撑部的外径与该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之间形成一支承面,供该第二支撑部支承该震动元件;以及一贯通部,位于该环状气囊组件的一中心部位,该贯通部具有二开放端,该贯通部供该环状气囊组件连接于该壳体的该固定座上。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单一环状气囊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内凸出部,各该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座。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外凸出部,各该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孔。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各该气囊结构还包括一外凸出部,所述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孔。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各该气囊结构的该第一支撑部为一支撑悬臂,所述第一支撑悬臂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且该第一支撑部与对应的该内凸出部保持一间距。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一凹槽,该固定孔固定于该凹槽。在本实用新型吸震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上凸出结构。借此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可借由气囊结构内的充填气体达到吸震效果,并配合结构设计减少吸震装置与震动元件及/或壳体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振动传递的路径及能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于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于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00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吸震装置l、la、lb、lc、ld环状气囊组件10、10a、10b、10c、IOd气囊结构ll、lla、llb、llc、lld第一支撑部lll、llla、lllb、lllc、llld凹槽Illld 第二支撑部112、112a、112b、112c、112d支承面1121、1121c、1121d上凸出结构1122b内凸出部113、113a、113c、113d外凸出部114、114a、114c贯通部20电子装置80震动元件81固定部811壳体82固定座821外径D1、D2、D3间距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在下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应用于电子装置上,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设置于电子装置的震动元件及壳体之间。该电子装置为可携式电脑、智能手机、GPS、PDA等,亦可为桌上型电脑或其他设置有震动元件(喇叭、风扇等)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的设置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设置于电子装置80的震动元件81及壳体82之间。电子装置80的壳体82可设置对应数量的固定座821 (例如图I共设置2组固定座821),而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的一端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座821上,并将震动元件81两侧的固定孔811分别结合于吸震装置I的另一端,即可完成震动元件81的组装,以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提供吸震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震动元件81为喇叭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于使用状态下的剖面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包括环状气囊组件10及贯通部20。环状气囊组件10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11,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气囊结构11为一体成型的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而贯通部20位于环状气囊组件10的中心部位,贯通部20具有二开放端,使得贯通部20以一通道形式自环状气囊组件10的一端贯通另一端。气囊结构11内的中空部可充填气体,例如一般空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而环状气囊组件10可采用具弹性的聚合或塑性材料制成。此气囊结构11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及第二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1用以连接震动元件81的固定部811,固定部811直接套设于第一支撑部111上;第二支撑部112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11,第二支撑部112的外径D2大于第一支撑部111的外径Dl,且第二支撑部112的外径D2与第一支撑部111的外径Dl之间形成支承面1121。于固定震动元件81时,此支承面1121可供第二支撑部112支承震动元件81。 贯通部20用以供环状气囊组件10连接于壳体82的固定座821上,且借由贯通部20的设置使得环状气囊组件10的内径D3小于第一支撑部111的外径Dl及第二支撑部112的外径D2。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于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囊结构11更包括多个内凸出部113,各内凸出部113径向地朝内凸设,即凸设于气囊结构11形成贯通部20的内壁,用以减少固定座821与环状气囊组件10的接触面积。当环状气囊组件10套设于固定座821上时,借由凸设的多个内凸出部113,使得环状气囊组件10与固定座821之间仅形成多个线接触,而能大幅减少环状气囊组件10与固定座821间的接触面积。此外,在设计上可令固定座821的径长不小于贯通部20中心至内凸出部113的距离,以使环状气囊组件10能较紧密地套设于固定座821上。此处各内凸出部113采用一半圆柱形式,延伸至贯通部20的两端端口,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而内凸出部113的设置数量可依设计不同而改变,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气囊结构11可包括至少三个内凸出部113,以与固定座821形成如正三角形顶点的至少三个接触位置(如图所示则为矩形的四个接触位置),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气囊结构11更包括多个外凸出部114,各外凸出部114自第一支撑部111径向地朝外凸设,即凸设于第一支撑部111的外侧表面,用以减少震动元件81的固定部811与第一支撑部111的接触面积。当震动元件81的固定部811套设于第一支撑部111上时,借由凸设的多个外凸出部114,使得固定部811与第一支撑部111之间仅形成多个线接触,而能大幅减少固定部811与第一支撑部111间的接触面积。此外,在设计上可令固定部811的孔径长度不大于第一支撑部111的外径加上外凸出部114的厚度,以使震动元件81的固定部811能较紧密地套设于第一支撑部111上。此处各外凸出部114采用一半圆柱形式,自第二支撑部112的支承面延伸至第一支撑部111的顶端,并可与前述内凸出部113搭配以形成类似整体圆柱状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此外,外凸出部113的设置数量亦可如前述内凸出部依设计不同而改变,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a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气囊结构Ila的多个内凸出部113a径向地朝内凸设,而各内凸出部113a采用环状形式的结构,借以使得环状气囊组件IOa与固定座(图未示)之间仅形成多个环状的线接触,亦能大幅减少环状气囊组件IOa与固定座间的接触面积。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0071]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b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亦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2b的支承面1121b包括至少一上凸出结构1122b,用以减少震动元件821与第二支撑部112b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上凸出结构1122b采用一环状凸起结构,但上凸出结构1122b亦可为凸点、凸块或其他形式的上凸出结构,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c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采用单一气囊结构于气囊破损时将会失去吸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c的环状气囊组件IOc设计为多个气囊结构11c,相邻的二气囊结构Ilc间以实心的弹性材料或连接件彼此连接,但彼此气囊各自独立,以构成环状结构;而贯通部20c为多个气囊结构Ilc所围绕而成的环状结构的中空部位,以近似一通道形式自环状气囊组件IOc的一端贯通另一端。 各气囊结构I Ic包括第一支撑部Illc及与其连接的第二支撑部112c,而借由多个气囊结构Ilc进而形成多个第一支撑部IllC及多个第二支撑部112c (并以多个第二支撑部112形成多个支承面1121c),以提供如同前述图2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111及第二支撑部112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气囊结构Ilc的设置数量可依设计不同而改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可包括至少三个气囊结构11c,以提供稳定支撑的效果,而相邻的气囊结构Ilc可通过连接件彼此连接,但气囊结构Ilc的设置数量及连接方式不以此实施例为限。其中各气囊结构Ilc更包括内凸出部113c,径向地朝内凸设,用以减少壳体的固定座(图未示)与环状气囊组件IOc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各气囊结构Ilc于朝内侧处采用一半圆柱形式的外形以作为内凸出部113c。因此,借由多个气囊结构Ilc所形成的多个内凸出部113c,使得环状气囊组件IOc与固定座的间仅形成多个线接触,而减少环状气囊组件10与固定座间的接触面积。各气囊结构Ilc更包括外凸出部114c,自第一支撑部Illc径向地朝外凸设,用以减少震动元件(图未示)与第一支撑部Illc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各气囊结构Ilc于第一支撑部Illc朝外侧处采用一半圆柱形式的外形以作为外凸出部114c。因此,借由多个气囊结构Ilc所形成的多个外凸出部114c,使得环状气囊组件IOc与震动元件之间仅形成多个线接触,而减少环状气囊组件IOc与固定座间的接触面积。其中外凸出部114c并可与前述内凸出部113c搭配以形成类似整体圆柱状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一并参考图8及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为前述第四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的环状气囊组件IOd是设计以多个气囊结构Ild所围绕而成的环状结构,其中各气囊结构Ild更包括内凸出部113d,是径向地朝内凸设。而各气囊结构Ild的第一支撑部Illd采用一支撑悬臂的设计,其连接于第二支撑部112d的支承面1121d,且第一支撑部Illd与对应的内凸出部113d保持一间距B。其中第一支撑部Illd包括一凹槽lllld,该凹槽自第一支撑部Illd延伸至第二支撑部112d的支承面1121d,以供卡合震动元件。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借由多个气囊结构Ild形成多个第一支撑部Illd及多个第二支撑部112d(并以多个第二支撑部112形成多个支承面1121d)。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可借由贯通部20d固定于壳体82的固定座821上。于固定震动元件81时,由于各第一支撑部Illd可自由摆动,使得震动元件81的固定部811可对应卡入多个第一支撑部Illd的多个凹槽Illld内,并借由第二支撑部112d的支承面1121d支承震动元件81。当震动元件81产生振动能量并传递至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Id时,借由第一支撑部11 Id如同弹簧一般的摆动变形(如图9中虚线所示),可吸收并消耗多余能量的传递,已达到吸震效果,减少振动传递至壳体的可能性。又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更包括应用于电子装置80的吸震模块,该吸震模块包括壳体82、震动元件81及至少一如前所述的吸震装置I。壳体82包括至少一固定座821 ;震动元件81设置于壳体82,其包括至少一固定孔811 ;各吸震装置I设置于震动元件81与壳体82之间,其一端固定于壳体82的固定座821上,另一端则连接震动元件81的固定孔811,以减少震动自震动元件81传递至壳体82。各吸震装置I的结构设计已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叙明,在此不多加赘述。 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吸震装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中的一震动元件与一壳体之间,该壳体包括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吸震装置包括 一环状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包括 一第一支撑部,用以连接该震动元件;以及 一第二支撑部,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该第二支撑部的外径与该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之间形成供该第二支撑部支承该震动元件的一支承面;以及 一贯通部,位于该环状气囊组件的一中心部位,该贯通部具有二开 放端,该贯通部供该环状气囊组件连接于该壳体的该固定座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单一环状气囊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内凸出部,每一个所述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外凸出部,每一个所述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多个气囊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还包括一内凸出部,所述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还包括一外凸出部,所述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的该第一支撑部为一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且该第一支撑部与对应的该内凸出部保持一间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一供卡合该震动元件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上凸出结构。
11.一种吸震模块,应用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震模块包括 一壳体,包括至少一固定座; 一震动元件,设置于该壳体,该震动元件包括至少一固定孔; 至少一环状气囊组件,设置于该震动元件与该壳体之间,每一个所述环状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包括 一第一支撑部,用以连接该震动元件的该固定孔;以及 一第二支撑部,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该第二支撑部的外径与该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之间形成一供该第二支撑部支承该震动元件的支承面;以及 一贯通部,位于该环状气囊组件的一中心部位,该贯通部具有二开放端,该贯通部供该环状气囊组件连接于该壳体的该固定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单一环状气囊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内凸出部,每一个所述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单一环状气囊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外凸出部,每一个所述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孔。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气囊结构为多个气囊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还包括一内凸出部,所述内凸出部径向地朝内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还包括一外凸出部,所述外凸出部自该第一支撑部径向地朝外凸设,以固定于该固定孔。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气囊结构的该第一支撑部为一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且该第一支撑部与对应的该内凸出部保持一间距。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包括一凹槽,该固定孔固定于该凹槽。
20.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部的该支承面包括至少一上凸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震装置和吸震模块,吸震装置设置于电子装置中的震动元件与壳体之间,壳体包括固定座。吸震装置包括环状气囊组件及贯通部。环状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一气囊结构,各气囊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用以连接震动元件;第二支撑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且第二支撑部的外径与第一支撑部的外径之间形成支承面,供第二支撑部支承震动元件;贯通部位于环状气囊组件的中心部位,贯通部具有二开放端,且贯通部供环状气囊组件连接于壳体的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的吸震装置可借由气囊结构内的充填气体达到吸震效果。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548721SQ2012201791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3日
发明者王柏权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