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098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笔,特别是涉及一种作用于一个触控屏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一种触控笔I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个本体11,及形成在该本体11 一个外表面的一层透明导电膜12。该本体11具有一个握持部111,及与该握持部111邻接且能够透视的至少一个感触部112。借此,利用能够透视的感触部112贴近一个电容式触控屏2,就能够通过该透明导电膜12产生电容变化达到触控的目的,且使用者能够透视该感触部112,而准确地控制触控点,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在使用者握持姿势正确的情形下,该感触部112确实能够维持贴近该电容式触控屏2的状态,而不影响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然而,若使用者大幅度移动该触控笔I·时,很容易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而导致握持角度改变,使该感触部112随握持角度变化而扬倾,有脱离该电容式触控屏2而导致触控反应失效,及准确率下降的缺点。且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使用者习惯使用有笔尖、外型类似笔的触控笔,因此,目前市面上虽有利用笔尖与圆盘组合的电容触控笔,然而,前述笔尖与圆盘的接合处,常常会因为应力集中,而造成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以任意角度挠动,进而提升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的触控笔。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包含一个握持部,具有导电性;一个触控部,与该握持部电连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感应面;及一个弹簧,连结在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触控笔还包含有一层导电膜,该导电膜形成在该触控部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导电膜还形成在该握持部一个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握持部为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是由导电粒子与塑胶材料混合而成,该弹簧具有导电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弹簧为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触控部具有能够透视且形成有该感应面的一个平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平板的光穿透率为30%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笔,该感应面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弹簧能够挠动的特性,使该握持部在能够以任意角度偏摆动作的情形下,维持该感应面位于最佳的触控角度,进而能够提升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

图I是一般的触控笔的剖视图;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图;图3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个握持部沿一个Y轴方向挠动;图4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握持部沿一个X轴方向挠动;图5是一个顶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握持部以任意角度挠弯;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正视图;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附属于一个手机的立体图;及图8是一个正视图,显示该第三较佳实施插置在该手机的一插槽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实用新型,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作用于一个电容式触控屏3。该触控笔包含一个握持部4、一个触控部5、一个弹簧6,及透明的一层导电膜7。该握持部4沿一个中心线L延伸,在本较实施例中的造型为笔,当然,也能够变化为笔帽、人物、动物、植物、乐器、运动用品或生活用品等造型。该触控部5具有能够透视的一个平板51,及形成在该平板51 —个底面且贴近该触控屏3的一个感应面52。该平板51的光穿透率为30%以上。该感应面52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该弹簧6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且连结该握持部4与该触控部5。该弹簧6能够提供各方向的挠性裕度,并释放应力及提高使用寿命。该导电膜7形成在该握持部4 一个外表面且延伸至该触控部5外表面,并与该弹簧6导接。参阅图3、图4,当使用者沿一个Y轴方向施力、或沿一个X轴方向施力,且大幅度移动该触控部5时,都能够通过该弹簧6所提供的挠性裕度,使该握持部4随着手腕移动的角度变化,相对该触控部5沿该Y轴方向或沿该X轴方向偏摆或挠弯,进而维持该触控部5以该感应面52贴近该电容式触控屏3的状态,而不会随着该握持部4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且当前述外力消除后,该握持部4用于借助弹簧6的挠性回复力自动复归原位。参阅图5,重要的是,不管使用者沿X-Y轴间的任意角度施力,同样都能够通过该弹簧6所提供的挠性裕度,使该握持部4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变化,相对该触控部5以任意角度挠弯,使该触控部5仍然以该感应面52维持贴近该电容式触控屏3的状态,而不会随着该握持部4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且当前述外力消除后,该握持部4用于借助该弹簧6的挠性回复力自动复归原位。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省略该导电膜7的设置,直接以导电粒子与塑胶材料混合后,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形成具有导电性的握持部4与触控部5,再通过同样具有导电性的弹簧6电连接该握持部4与该触控部5。且值得一提的是,该握持部4也能够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借此,同样能够通过该弹簧6所提供的挠性裕度,使该握持部4随着手腕移动或转动时的角度变化,相对该触控部5以任意角度偏摆或挠弯。参阅图7、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 相同,不同处在于该握持部4为笔杆造形,并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环槽41。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能够如图8所示,附属一个手机8。该手机8具有形成在一侧的一个插槽81、形成在一个顶面且邻接该插槽81的一个承纳窝82,及形成在该插槽81—个槽壁的一个凸部83。使用时,该握持部4能够插置在该插槽81内,且通过该环槽41与该凸部83的卡合关系,使该握持部4获得定位。由于该触控部5能够以该弹簧6挠性裕度而变化角度,因此,该触控部5会随着该握持部4深入该手机8的插槽81,而抵触该手机的承纳窝82且变化角度至埋藏且嵌卡该手机8的承纳窝82内,使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能够完全隐藏在该手机8内,进而能够提升携带时的方便性,及该手机8整体的美观性。据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以该弹簧6特殊的设计,使该握持部4能够随着手腕转动的角度变化,配合使用者的手势及移动方向,以该弹簧6为挠点任意角度的挠动或挠弯,维持该触控部5的感应面52贴近该电容式触控屏3,进而能够提升触控该电容式触控屏3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握持部,具有导电性; 一个触控部,与该握持部电连接,并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感应面 '及 一个弹簧,连结在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触控笔还包含有一层导电膜,该导电膜形成在该触控部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膜还形成在该握持部一个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为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是由导电粒子与塑胶材料混合而成,该弹簧具有导电性。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弹簧为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部具有能够透视且形成有该感应面的一个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平板的光穿透率为3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或8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该感应面的面积为4平方毫米以上。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笔,包含有具有导电性的一个握持部、一个触控部,及一个弹簧。该触控部具有形成在一个外表面的一个感应面。该弹簧连结在该握持部与该触控部间。借此,使该握持部、该触控部其中一个能够以任意角度挠动,进而提升触控时的反应效率,及准确率。
文档编号G06F3/0354GK202720595SQ2012202935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宋美蓉 申请人:达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