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438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证物管理技术,具体一种可实现现场证物可追溯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场物证是案件发生地留下的能为案件定性和案件判决起着关键作用。现场物证是案件起诉过程中最有力的证据之一。但现场物证的可追溯性成为物证效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对物证的监管方面,现阶段还技术手段还相当少,主要有条形码或RFID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人工记录等方式。人工手工记录的弊端不言而喻,错误书写、篡改都相当容易。而条形码的读取率尚不够理想,只能达到85%左右。当标签磨损,或发生污染后,则常常导致条形码无法被读取。另外,基于条形码的物证标识技术,无法满足对物证从现场采集到法庭提交,建立起完整的监管链条的要求。当在法庭上需要对物证的合法性做出说明时,往往缺少充足的数据资料。在现阶段对物证的管理还停留在需要大量人工参与的阶段,对现场采集的物证贴上文字或条形码标签,然后在物证的每一次移交过程中都采用手工登记或扫描条形码的方法,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自动化物证管理手段。鉴于条形码的弊端,最新发展为RFID现场物证管理装置,如申请号20101019302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RFID现场物证管理系统,对物证采集、流转等进行记录。但是这种方法如果更换RFID物证袋中的物证,则仍然可能认为物证是有效的,也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该物证过程、现场是可溯源的。综上所述,目前的物证管理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在可追溯性方面都考虑得不够,可靠性不高,仍存在可人为调换物证的漏洞,影响物证的法定效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证物管理系统在证物的可追溯性方面所存在的可靠性不高,仍存在可人为调换物证的漏洞,影响物证的法定效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RFID技术,能够实现证物可追溯性的可靠性,有效避免现有物证管理系统中物证容易被人为调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服务器,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数据相接,所述服务器与现场信息采集装置无线相接;现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RFID读卡设备、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所述RFID读卡设备与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数据相接,并与服务器无线相接;[0012]物证袋,包括袋体和固设在袋体上的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与RFID读卡设备
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光纤进行数据相接。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卡设备与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相接。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卡设备将接收的现场信息直接传至服务器,并将接收的现场信息压缩处理后写入RFID芯片。进一步的,所述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为摄像头。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为GPS位置传感器。根据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在对物证提出质疑时,可以利用物证采集时搜集的相关数据,追溯物证的采集、流转等过程,如怀疑物证被,通过追溯物证袋流转过程、分析物证特征光谱、分析物证特征部位图片、分析加密数字水印等多种信息,确认被调包的可能性,从而能够保证现场证物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人为调换物证的漏洞,影响物证的法定效力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现场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物证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含义100-后台管理系统;200_现场信息采集装置;300_物证袋;400_无线传输系统;101-数据库;102-光纤;103-服务器;104-光纤;201_RFID读卡设备;202_无线传输设备;203-数据线;204_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5_无线传输设备,206-数据线;207_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8_无线传输设备;301_物证袋体;302-RFI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系统100、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以及物证袋300三部分。后台管理系统100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400与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基于RFID技术,用于现场物证信息的采集,包括物证采集的时间、地点、案件编号、采集人员编号、物证高清图片(包含物证关键特征部位放大图),对于化学物、粉状物等同时采集拉曼光数据等等。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将实时采集的数据加密后,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至后台管理系统100进行处理和存储,同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压缩存储在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中,如将物证采集的时间、地点、案件编号、采集人员编号等数据通过数字水印加密叠加在照片中,并进行本地存储。[0029]物证袋300同样基于RFID技术,其用于存储现场采集到的物证,并通过RFID技术获取并存储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中采集并经过压缩的现场物证信息,保证获取得到的信息与物证袋内的物证是唯一对应的。同时在物证袋的流转过程中,由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实时写入相关的流通信息,并将该信息传至后台管理系统100中,进行数据的更新,有效保证物证袋300中记载的信息与后台系统存储信息的一致性。通过上述方案可保证现场物证管理系统可追溯性,保证物证的过程、现场是可溯源的。避免存在人为调换物证的漏洞,影响物证的法定效力的问题。基于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下如图1所示,后台管理系统100主要包括数据库101、服务器103。数据库101用于整个系统运行中所需和产生的数据。服务器103用于系统中数据的计算。服务器103通过无线传输系统400以无线的方式接收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将计算好的数据传至数据库101进行存储。为了保证整个后台管理系统100数据传输的高速和可靠性,数据库101和服务器103之间通过光纤102相接,而服务器103与无线传输系统400之间也通过光纤104相接。如图2所示,现场信息采集装置200主要包括RFID读卡设备201、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用于采集现场化学物、粉状等物证的拉曼光数据,并见采集到的数据传至RFID读卡设备201中。为此,该装置具体可以为便携式拉曼光谱分析仪。在传送数据方面,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与RFID读卡设备201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若采用有线的方式,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通过数据线206连接RFID读卡设备201,实现有线的快速稳定传输;若采用无线的方式,在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上设置有相应的无线传输设备208,通过该无线传输设备208实现与RFID读卡设备201之间快速便捷的数据传输。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用于现场物证的图片信息采集,如物证主要特征和特征部位的特效图等。为此,该装置具体可以为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在传送数据方面,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与RFID读卡设备201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若采用有线的方式,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通过数据线203连接RFID读卡设备201,实现有线的快速稳定传输;若采用无线的方式,在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上设置有相应的无线传输设备205,通过该无线传输设备205实现与RFID读卡设备201之间快速便捷的数据传输。RFID读卡设备201为整个装置的数据处理中心,其上集成有GPS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现场物证信息采集位置的信息,同时RFID读卡设备201上设置有无线传输设备202用于实现无线数据的传输。RFID读卡设备201通过无线传输设备202或数据线203、206,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获取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和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采集的信息。RFID读卡设备201通过无线传输设备202将获取的所有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至无线传输系统400 ;同时RFID读卡设备201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压缩、水印加密等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写入到物证袋300中的RFID芯片中。参见图3,物证袋300主要包括物证袋体301和RFID芯片302。[0044]物证袋体301用于存放现场采集到的物质。RFID芯片302用于记载物证袋体301内存放物证采集的所有信息,具体由RFID读卡设备201写入。该RFID芯片302固设在物证袋体301,并且两者之间采用防拆卸的设置结构,有效避免RFID芯片302与物证袋体301之间的对应被人为的修改。基于上述具体实例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对于需要收集的物证,利用图片信息采集装置204 (如摄像头)拍摄物证主要特征和特征部位的特效图,通过其上的无线传输设备205 (如W1-Fi)或数据线203 (如USB数据线)将拍摄的图片传输到RFID读卡设备201中。对于粉状或液体状化学物质,除利用摄像头204拍照以外,还利用化学物质识别装置207 (如便携式拉曼光谱分析仪)读取物证袋光谱数据,通过其上的无线传输设备208(如W1-Fi)或数据线206 (如USB数据线)将光谱数据到RFID读卡设备201中。RFID读卡设备201收集到摄像头204和化学物质识别设备208的数据后,利用RFID读卡设备中集成的GPS位置传感器获取信息采集位置,将照片、光谱数据、位置信息、时间信息、采集人员、案件编号通过数字水印加密后叠加在照片中,这些信息经过有损压缩(主要是将照片压缩至低容量)后利用RFID读卡设备201读入物证袋体301上的RFID芯片302,同时将这些信息不经过压缩后通过无线传输系统400 (如3G网络)传输到服务器103,并通过光纤102存储在数据库101中。通过这个过程,后台数据库101和RFID芯片302中存的数据,除照片质量不相同以外,其余信息都相同。通过该方案能够实现现场物证的可追溯管理,有效避免现有物证管理系统中物证被人为调包、改动的问题,能够保证物质的法律可靠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包括 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服务器,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数据相接,所述服务器与现场信息采集装置无线相接; 现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RFID读卡设备、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所述RFID读卡设备与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数据相接,并与服务器无线相接; 物证袋,包括袋体和固设在袋体上的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与RFID读卡设备相配入口 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光纤进行数据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设备与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设备将接收的现场信息直接传至服务器,并将接收的现场信息压缩处理后写入RFID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为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为GPS位置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物证可追溯管理系统,其包括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服务器,所述数据库与服务器数据相接,所述服务器与现场信息采集装置无线相接;现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RFID读卡设备、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所述RFID读卡设备与图片信息采集装置、位置信息采集装置以及化学物质识别装置数据相接,并与服务器无线相接;物证袋,包括袋体和固设在袋体上的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与RFID读卡设备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物证的可追溯管理,有效避免现有物证管理系统中物证被人为调包、改动的问题,能够保证物证的法律可靠性。
文档编号G06K7/00GK202838413SQ2012205517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唐前进, 吴轶轩, 吴晶, 颜志国, 徐晓明 申请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