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系统操作方法、存储系统及处理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04926发布日期:2019-05-21 20:4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盘系统操作方法、存储系统及处理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硬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系统操作方法、存储系统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串行连接小计算系统接口(Serial Attached SCSI,SAS)硬盘和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ed,SATA)硬盘的固件(Firmware)功能一般都是在硬盘出厂前就已经固定好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随着周围所使用的软、硬件环境的改变及更新,硬盘对于许多新的硬、软件将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现象,及时的更新或升级硬盘的Firmware文件以增强其兼容性将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硬盘的实现方法,以解决硬盘固件的及时、动态更新或升级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硬盘系统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外部接口、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硬盘控制器以及硬盘,其中,所述外部接口用于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所述硬盘控制器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所述硬盘中,该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 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固件,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硬盘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并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所述处理器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

第二方面,一种存储系统,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外部接口、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硬盘控制器以及硬盘;

所述外部接口,用于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所述硬盘控制器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所述硬盘中;

具体的是,所述处理器,用于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固件,对所述硬盘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其中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并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其中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其中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第三方面,一种处理器,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外部接口、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硬盘控制器以及硬盘,其中,所述外部接口用于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所述硬盘控制器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所述硬盘中,所述处理器具体包括:

传输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固件,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硬盘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其中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其中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接口包括:

在硬盘上直接外置的接口或者在硬盘外通过连接外接控制部件提供的外置的接口。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接控制部件包括片上系统或转接卡。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部接口包括以太网口、PCI Express接口、USB接口和/或Infiniband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外部接口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通过设置的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硬盘控制器将业务数据存储到硬盘中,从而实现硬盘动态、及时的更新或升级,增强硬盘处理的灵活性及兼容性,满足软、硬件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系统操作方法所适用的存储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系统操作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外部接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外部接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被互换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硬盘实现方法所适用的存储系统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存储系统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外部接口1、处理器2、非易失性存储介质3、硬盘控制器4以及硬盘5。其中,所述外部接口1用于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所述处理器2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1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所述硬盘控制器4将业务数据存储到所述硬盘5中。

具体的是,所述处理器2,用于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3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 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外部接口1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外部接口1获取硬盘固件,对所述硬盘5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其中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1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1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并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其中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1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其中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1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接口1包括以太网口、外设组件互连标准的总线PCI Express接口、USB接口和/或Infiniband接口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为传统硬盘增加所述处理器,使传统硬盘成为智能硬盘,构成存储系统中的一个微型存储节点,拥有更小的故障域粒度(单个硬盘),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单个处理器(例如Intel X86处理器)控制和管理数十块硬盘,当该处理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数十万亿字节甚至百万亿字节数据的失效,引起的数据迁移和故障恢复粒度较粗,对业务影响较大。而且通过将所述处理器内置到硬盘中,可以减少存储系统的整体空间占用,提高集成度,降低存储系统的整体能耗。

另外,通过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进行控制消息交互,建立传输通道,接收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传输通道传输的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并通过所述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可实现对硬盘的初始安装,以及动态、及时的更新或升级,增强硬盘智能处理的灵活性及兼容性,满足各种新业务的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系统操作方法的实现流程,本实施例所述硬盘系统操作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中,该方法过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处理器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外部接口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

示例性的,所述外部接口包括在硬盘上直接外置的接口(如图3所示)或者在硬盘外通过连接外接控制部件提供的外置的接口(如图4所示)。

在硬盘上直接外置的接口,如图3所示,左边方框为硬盘盘体,包括硬盘机组件(Hard Drive Assembly,HDA)和预放大器(Preamp)。右边方框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包括磁盘音圈电机(Spindle Voice Coil Motor,Spindle VCM)、读/写通道(Read/Write Channel)、内存、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电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等)、变压器(Transformer)以及内置的处理器和外置的接口,示例性的,所述外置的接口为以太网口(Ethernet Network Interface),所述以太网口上承载的语义可以包括因特网小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协议、高级技术附件ATA协议、小计算系统接口SCSI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或因特网互联协议TCP和/或IP、键-值Key-Value协议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所述处理器还包括业务处理单元(Service Processing)、以太网消息处理单元以及硬盘控制器(Hard Disk Controller)。

其中,所述处理器中的Hard Disk Controller分别与所述Spindle VCM和Read/Write Channel连接,所述Read/Write Channel与所述Preamp连接,所述Preamp与所述Transformer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外置的接口、硬盘中的磁盘音圈电机、读通道和/或写通道、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分别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ead/Write Channel通过读写磁头进行磁盘数据读写,所述内存为硬盘控制、以太网消息处理以及业务处理提供存储空间,所述ROM用于存放硬盘固件(Firmware),Transformer提供电源转换,Ethernet Network Interface对外提供以太网口。内置的处理器(Controller Unit)用于提供以下至少一种功能:硬盘控制、以太网消息处理以及业务处理。具体的是,以太网消息处理单元用于对以太网口收发的消息进行处理,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收到消息进行语义处理以及对硬盘的响应消息和上报消息进行语义转换,硬盘控制器用于依据收发消息的语义对硬盘操作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盘控制、以太网消息处理以及业务处理功能可分别以不同的硬件部署(例如新增以太网消息处理器以及业务处理器等),也可集成到同一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微控制器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上。另外,所需Firmware可预先存放在ROM中,也可通过以太网口直接加载。

在硬盘外通过连接外接控制部件以提供外置的接口,如图4所示,左边方框为硬盘(SAS硬盘或者SATA硬盘),右边方框为外接控制部件,所述外接控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片上系统或转接卡。其中,所述外接控制部件包括处理器、外置的接口(例如以太网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EPROM)。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内存、以太网口以及EPROM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硬盘接口语义、以太网口消息的解析、组装及处理;所述ROM用于存放硬盘固件(Firmware);以太网口上处理的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基于iSCSI、ATA、SCSI、TCP/IP、键-值Key-Value、HTTP等协议的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置的接口是以以太网接口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他外置接口例如PCI Express接口、USB接口以及Infiniband接口同样适用本实施例。

在步骤S202中,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固件,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在步骤S203中,处理器对所述硬盘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并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所述处理器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外部接口从服务器下载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具体包括:

在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装载器BootLoader时,硬盘不上电,通过所述处理器启动所述BootLoader,接着配置IP地址,在IP地址配置完后,通过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进行控制消息交互,并建立传输通道;

接收所述部署服务器通过所述传输通道传输的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

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否为所需版本的信息,若是,加载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以实现硬盘的初始安装、更新或升级。

在本实施例中,带外部接口的硬盘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并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控制消息交互以及建立固件传输通道。其中,所述控制消息交互通道与所述固件传输通道可以为同一通道也可以为不同通道。所述控制消息可以为通过因特网小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或串行连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AS方式承载的控制信息或者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接口承载的高级技术附着ATA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小计算机系统接口外壳服务(SCSI Enclosure Services,SES)中的Write Buffer、Switch Page等消息。所述控制消息也可以为用户自定义的控制信息,包括固件更新或升级请求、固件写入(WriteFirmware)、固件检查(CheckFirmware)、固件上报(NotifyFirmware)等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启动装载器(Boot Loader)、启动参数(Boot Parameters)、内核(kernel)以及根文件系统(Root FileSystem)。其中Boot Loader的主要任务是将内核(操作系统镜像)从存储介质上读到内存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以启动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包含必须的设备文件、配置文件以及运行库等。

其中,启动处理器运行的方式分为三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启动(例如通过EPROM或NAND Flash或NOR Flash等加载启动)、网络启动(通过BIOS的PXE或UBoot来支持网络启动,一般此时所述控制器已经加载了BootLoader)、硬盘启动(需要通过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先加载BootLoader,然后加载硬盘驱动,再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置接口的方式为在硬盘上直接外置接口时,加载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例如NOR Flash)中仅存放BootLoader,此时硬盘不上电。内置的处理器复位时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固定地址启动,处理器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BootLoader。然后处理器通过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或其他方式配置IP地址,在IP地址配置完后,从服务器下载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包括内存镜像、硬盘驱动、根文件系统以及业务运行软件包等)。其中,下载的方式可以遵循TFTP或NFS等协议。

在硬盘运行过程中,如果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等需要更新或者升级时,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否为所需版本的信息,若是,加载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若否,则从所述服务器中下载所需版本信息,下载后,再加载。

具体的,当需要更新硬盘固件时,先对硬盘下电停盘,将所需版本的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对硬盘上电,驱动硬盘,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当需要更新OS镜像时,将所需版本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加载到内存,启动和运行所述所需版本的操作系统镜像;当需要更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时,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新的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即所需版本的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再启动新的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

可选的是,本实施例从服务器下载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后,可以先将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在需要更新或升级时,再将所述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加载到硬盘的内存中运行。

方式二:系统启动时,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例如NOR Flash)中存有Boot Loader、硬盘Firmware、操作系统镜像、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等。此时内置的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启动Boot Loader,并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加载所述硬盘固件,以驱动硬盘。其中,硬盘Firmware、操作系统镜像、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等可预存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也可以通过所述外部接口从服务器获取(同方式一),也可以在硬盘上预装,待硬盘驱动加载后,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启动。

方式三:在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BootLoader以及硬盘固件,且所述硬盘初始安装了OS镜像以及若干个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时,通过所述处理器启动所述BootLoader,并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加载所述硬盘固件,以驱动硬盘,读取所述已安装的OS镜像以加载。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可以从所述已安装的若干个硬盘业务处理软件中选择,或者通过所述外置的接口从服务器下载(同方式一),也可以在硬盘上预装,待硬盘驱动加载后,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启动。

在所述外置接口设置的方式为在硬盘外通过连接外接控制部件时,加载硬盘固件和硬盘业务软件的具体包括:

(1)硬盘Firmware更新或升级:外接控制部件的处理器通过所述外置的接口从服务器下载新的硬盘Firmware信息,并将下载的所述新的硬盘固件信息写入外接控制部件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当需要更新硬盘固件时,判断所述外接控制部件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所述硬盘固件信息是否为所需版本的信息,若是,先对硬盘下电停盘,再从所述外接控制部件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加载所述硬盘Firmware,通过传统硬盘Firmware升级接口进行升级后上电,即可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

(2)硬盘固件、OS镜像和/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的更新或者升级: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NOR Flash)中存有Boot Loader、硬盘固件、OS镜像、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等。此时内置的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启动Boot Loader,接着加载硬盘固件,以驱动硬盘。其中,硬盘Firmware、操作系统镜像、硬盘业务处理软件等可预存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也可以通过所述外置的接口从服务器获取,也可以在硬盘上预装,待硬盘驱动加载后,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仅用于在硬盘内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通过传统的硬盘接口无法连接网络实现硬盘更新或升级,而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外部接口可方便硬盘连接网络,实现对硬盘的初始安装以及动态、及时的更新或升级。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处理器2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中。

该处理器2具体包括传输通道建立单元21、信息获取单元22以及处理单元23。其中,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如下:

传输通道建立单元21,用于启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记录的装载器Boot Loader,装载器启动后,为存储系统配置IP地址,然后基于所述IP地址建立所述外部接口与服务器之间的IP传输通道;

信息获取单元22,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固件,所述硬盘固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处理单元23,用于对所述硬盘停盘,将所述硬盘固件加载到内存。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2,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操作系统OS镜像;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23,还用于将所述OS镜像加载到内存,启动和运行加载后的所述OS镜像,其中所述OS镜像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2,还用于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硬盘业务处理软件;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23,还用于停止原有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将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加载到内存,再启动加载后的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进程,其中所述硬盘业务处理软件是所述外部接口通过所述IP传输通道从所述服务器接收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接口包括在硬盘上直接外置的接口或者在硬盘外通过连接外接控制部件提供的外置的接口等。所述外接控制部件包括片上系统或转接卡等。所述外部接口包括以太网口、PCI Express接口、USB接口和/或Infiniband接口等。

本实施例所述处理器中各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外部接口接收存储系统外部的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通过设置的处理器从所述外部接口获取业务数据,并控制硬盘控制器将业务数据存储到硬盘中,从而实现硬盘动态、及时的更新或升级,增强硬盘处理的灵活性及兼容性,满足软、硬件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且,通过为传统硬盘增加所述处理器,使硬盘成为智能硬盘,构成存储系统中的一个微型存储节点,拥有更小的故障域粒度(单个硬盘),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另外,通过将所述处理器内置到硬盘中,可以减少存储系统的整体空间占用,提高集成度,降低存储系统的整体能耗。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上述描述的系统,处理器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控制器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