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服务器及其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40227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服务器及其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服务器及该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服务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机架服务器,常用的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其中IU=L 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等几种标准的服务器,其机柜的尺寸一般从40U到50U不等,再例如微服务器,与传统的2U服务器相比,微服务器是将多个服务器放置在一个机箱内部,命名方式可以为2U4、3U8等,其中,2U4表示一个2U机箱内部放置了 4台服务器(节点),3U8表示一个3U机箱内部放置了 8台服务器(节点)。关于服务器的输入设备,一般包括:键盘、鼠标、网口、串行接口等,服务器的输出设备一般包括:显示器、串行接口、网口等。其中,网口即以太网,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IOG (10Gbit/s)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⑶访问控制法,它们都符合IEEE802.3。如图1所示,目前,一般通过以太网对服务器进行远程输入和输出,但是以太网设置比较复杂,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通过以太网连接远程服务器进行远程维护。另外,用户Cl使用鼠标和键盘作为本地输入,视频装置作为本地输出,而服务器端则需要显卡和VGA (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输出、USB控制芯片和接口等,需要连接的硬件设备较多。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不能同时进行本地和远程管理和维护,给用户造成很大的不方便;硬件连 接设备多,成本和功耗较高。另外,大部分的输出都基于图形界面,难以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服务器,该微服务器可以同时实现远程管理和维护及本地管理和维护,可以减少连接的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和功耗。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服务器管理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微服务器,该微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所述串行接口与所述微服务器进行通讯;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交换板上,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讯,当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接收到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输出数据时,将所述输出数据以预设格式缓存至缓存储存器中,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通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中央处理器CPU将输出数据分别传输至串行接口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进而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将输出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能够同时进行远程和本地管理和维护。另外,采用串行接口连接本地服务器进行输入和输出,可以减少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和功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串行接口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同时接收所述中央存储器CPU的输出数据以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以及远程管理和维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微服务器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输出端分别相连,所述分析模块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上,在所述串行接口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同时进行输入信息时,所述分析模块判断输入信息为无效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可以为与门。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接地,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预设电源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储存器包括多个存储块,所述多个存储块内的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并且数据循环存储于所述多个存储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格式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数据是文本信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还用于将所述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输出数据采用文本数据,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方便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输入的传输数据,并将所述传输数据通过串行接口或以太网传输至所述微服务器;所述微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所述传输数据进行输出数据;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根据所述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对所述微服务器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所述微服务器将所述传输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且远程服务器器通过以太网根据所述微处理器存储的数据对所述微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将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分别传输至串行接口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进而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将输出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可以同时进行远程和本地管理和维护。另外,该管理方法中,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输入和输出,可以减少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和功耗。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所述串行接口输入传输数据,同时所述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传输数据时,所述微服务器判断所述传输数据为无效数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数据是文本信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数据是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输出数据采用文本数据,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方便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格式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微服务器的输入、输出和远程通讯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的传输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传输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传输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图1Oa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数据发送的示意图;图1O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数据发送的示意图;以及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夕卜,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 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服务器。如图2和图3所不,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 201、串行接口 202 和基板管理控制器 BMC (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ller)203。其中,中央处理器CPU201位于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串行接口 202位于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串行接口 202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端相连,串行接口 202的输入端与本地服务器SI的输出端相连,本地服务器SI通过串行接口 202与微服务器进行通讯,用户Cl通过本地服务器SI接收的数据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端相连,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位于微服务器的交换板上,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与远程服务器S2进行通讯,当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接收到中央处理器CPU201输出数据时,将输出数据以预设格式缓存至缓存储存器中,远程服务器S2通过以太网与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通讯,用户C2根据远程服务器S2接收的数据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同时接收中央存储器CPU201的输出数据以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以及远程管理和维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存储器CPU201的输出数据可以为文本信息,另外,中央处理器CPU201还可以将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数据采用文本信息的格式,可以方便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并且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降低了网络传输开销。如图4所示,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数据分别传输至串行接口 202的输出端TX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的输出端TX3。例如,如图5所示,当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输入信息B时,本地输入信息B通过串行接口 202传输至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201输入端RX1,中央处理器CPU201对接收到的信息B进行处理后并输出,即通过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口TXl输出信息B,同时输出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103,串行接口 202将信息B输出给本地服务器进而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将信息B通过以太网传输给远程服务器进而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同时将信息B保存至缓存储存器中,以方便提取历史输出信息。再例如,如图6所示,当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信息A时,输入信息A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传输至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201输入端RXl,中央处理器CPU201对接收到的信息A进行处理后并输出,即通过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口 TXl输出信息A,同时输出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串行接口 202将信息A输出给本地服务器进而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将信息A通过以太网传输给远程服务器进而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同时将信息A保存至缓存储存器中,以方便提取历史输出信息。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微服务器还包括分析模块701,分析模块701与中央处理器CPUlOl的输入端RXl相连,分析模块701与串行接口 202的输入端RX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输出端TX3分别相连,分析模块701位于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析模块701可以为与门。在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同时进行输入信息时,分析模块701判断输入信息为无效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分析模块701的第一输入端I与串行接口202的输入端RX2相连,分析模块701的第二输入端2与基板管理控制器BMC103相连,分析模块701的第三输入端3接地,分析模块701的第一输出端4与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入端RXl相连,分析模块701的第二输出端5与预设电源V-3.3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模块701例如与门判断为无效信息后,将无效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入端RXl,中央处理器CPU201仍然将无效信息通过输出端TXl分别发送至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103。具体地,如图9所示,当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输入信息B,同时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信息A,则信息A和信息B传输至分析模块701例如与门AND处,与门AND判断为无效信息X,并将无效信息X传输至中央处理器CPU201,中央处理器CPU201从输出端TXl将无效信息分别传输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接收无效信息X以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另外,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通过以太网将无效信息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以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同时将无效信息X存储于缓存储存器中,以方便以后提取历史输出信息。在进行远程维护时需要提取微服务器的缓存储存器中的历史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缓存储存器包括多个存储块,多个存储块内的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并且数据循环存储于多个存储块。其中,预设格式可以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即按照接收到数据的先后将数据逐个字节地存储于缓存储存器的多个存储块中,并且缓存储存器的多个存储块可以循环进行存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发送获取数据输出的请求命令时,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接收到请求命令,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CPU201,中央处理器CPU201根据请求命令包含数据的大小,从缓存储存器读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打包后再发送给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将打包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给远程服务器以进行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请求的数据大小超过了已有数据计数时,则只发送已有数据。另外,由于不同输出之间有时序的关联,根据上述的缓存储存器的存储策略,在各个存储块内数据是按照逐位顺序存储的,可以直接通过以太网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便进行维护,但是,在各个存储块之间是倒序存储的即当需要发送占据多个存储块的数据时,在发送之前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如图1Oa所示,存储块已经存储数据FF,但是存储块可以循环占用。此时,数据存储于STSRT位置的存储块,并且此存储块内以存储两个字节例如AC、10,以发送4个存储块数据为例,如图1Ob所示,将指针SEND从START位置开始后移4个存储块,即发送指针SEND至START的数据,并发送指针START存储块位置的数据。其中,START为指针,指向正在使用的存储块,IN-DATA是存储块的内部指针,指向下一个使用的存储块。远程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远程维护。综上所 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将输出数据分别传输至串行接口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进而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将输出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能够同时进行远程和本地管理和维护。
另外,采用串行接口连接本地服务器进行输入和输出,可以减少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和功耗。此外,输出数据采用文本数据,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方便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服务器管理方法。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1,接收用户输入的传输数据,并将传输数据通过串行接口或以太网传输至微服务器。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数据可以为文本数据,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传输数据也可以是图形信息,并将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服务器输入的传输数据通过串行接口 202传输至微服务器,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将输入的传输数据传输至微服务器。S1102,微服务器根据接收的传输数据进行输出。在微服务器接收到本地服务器或者远程服务器的传输数据之后,对传输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传输 数据输出,并且同时输出至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例如,如图5所示,当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输入信息B时,本地输入信息B通过串行接口 202传输至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201输入端RX1,中央处理器CPU201对接收到的信息B进行处理后并输出,即通过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口 TXl输出信息B,同时输出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再例如,如图6所示,当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信息A时,输入信息A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传输至微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201输入端RXl,中央处理器CPU201对接收到的信息A进行处理后并输出,即通过中央处理器CPU201的输出口 TXl输出信息A,同时输出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在微服务器将处理后的传输数据同时输出至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之后,分别进入步骤S1103和步骤S1104。S1103,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根据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对微服务器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当步骤S1102中微服务器将处理后的传输数据传输至串行接口 202之后,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接收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以对微服务器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S1104,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根据微处理器的输出数据对微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且微服务器将传输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当步骤S1102中微服务器将处理后的传输数据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之后,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接收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以对微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并同时将传输至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的数据以预设格式保存至微服务器的缓存储存器中,以方便提取历史输出信息,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其中,预设格式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即按照接收到数据的先后将数据逐个字节地存储于缓存储存器的多个存储块中,并且缓存储存器的多个存储块可以循环进行存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发送获取数据输出的请求命令时,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接收到请求命令,并发送至微服务器,微服务器根据请求命令包含数据的大小,从其缓存储存器读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打包后再发送给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将打包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给远程服务器以进行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请求的数据大小超过了已有数据计数时,则只发送已有数据。另外,由于不同输出之间有时序的关联,根据上述的缓存储存器的存储策略,在微服务器的缓存储存器的各个存储块内数据是按照逐位顺序存储的,可以直接通过以太网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便进行维护,但是,在各个存储块之间是倒序存储的即当需要发送占据多个存储块的数据时,在发送之前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如图1Oa所示,存储块已经存储数据FF,但是存储块可以循环占用。此时,数据存储于STSRT位置的存储块,并且此存储块内以存储两个字节例如AC、10,以发送4个存储块数据为例,如图1Ob所示,将指针SEND从START位置开始后移4个存储块,即发送指针SEND至START的数据,并发送指针START存储块位置的数据,其中,START为指针,指向正在使用的存储块。远程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远程维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微服务器管理方法还包括:S1105,当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输入传输数据,同时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传输数据时,微服务器判断传输数据为无效数据。具体地,如图9所示,当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 202输入信息B,同时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信息A,则信息A和信息B传输至微服务器的分析模块701处,微服务器判断为无效信息X,并将无效信息X传输至中央处理器CPU201,中央处理器CPU201将无效信息处理后分别传输给串行接口 202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202接收无效信息X以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另外,基板管理控制器BMC203通过以太网将无效信息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以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同时将无效信息X存储于缓存储存器中,以方便以后提取历史输出信息,以进行远程维护。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将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分别传输至串行接口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进而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将输出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可以同时进行远程和本地管 理和维护。另外,该管理方法中,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进行输入和输出,可以减少硬件设备,降低成本和功耗。此外,该管理方法中,输出数据采用文本数据,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方便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⑶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 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中央处理器CPU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 串行接口,所述串行接口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所述串行接口与所述微服务器进行通讯;以及 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交换板上,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讯,当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接收到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输出数据时,将所述输出数据以预设格式缓存至缓存储存器中,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接口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同时接收所述中央存储器CPU的输出数据以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以及远程管理和维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和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输出端分别相连,所述分析模块位于所述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上,在所述串行接口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同时进行输入信息时,所述分析模块判断输入信息为无效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为与门。
5.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串行接口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接地,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预设电源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储存器包括多个存储块,所述多个存储块内的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并且数据循环存储于所述多个存储块。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格式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数据是文本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还用于将所述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
10.一种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的传输数据,并将所述传输数据通过串行接口或以太网传输至所述微服务器; 所述微服务器根据接收的所述传输数据进行输出; 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根据所述微服务器的输出数据对所述微服务器进行本地管理和维护;以及 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根据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数据对所述微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且所述微服务器将所述传输数据以预设格式进行存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所述串行接口输入传输数据,同时所述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输入传输数据时,所述微服务器判断所述传输数据为无效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是文本信息O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是图形信息,并将所述图形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以进行存储和输出。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格式为逐位顺序存储的格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服务器包括中央处理器位于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串行接口位于微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串行接口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入端与本地服务器的输出端相连,本地服务器通过串行接口与微服务器进行通讯;基板管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基板管理控制器位于微服务器的交换板上,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讯,当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到中央处理器输出数据时,将输出数据以预设格式缓存至缓存储存器中,远程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讯。根据本发明的微服务器,可以同时实现本地和远程管理和维护,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减少数据的传输量。本发明同时提出一种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
文档编号G06F13/38GK103226535SQ20131013917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志谦, 冯守强, 张永肃, 胡娜, 高冠宇, 魏伟 申请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