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54216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涉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技术研究领域,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模块设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对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标准工程折算模块设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对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设定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对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承载力评估模块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并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企业承担区域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专业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和动态评估,从而提升企业电网建设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
【专利说明】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技术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电力行业必须率先发展,这对电网发展水平和电网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网架坚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友好互动的现代化大电网,是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电网建设企业必须在管理上创新理念,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提升电网建设能力和水平。
[0003]随着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的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电网参建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愈加严格的要求。智能电网建设异于传统电网建设,存在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严、施工难度大、调试周期长等特点,传统的电网建设企业管理较为粗放,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这就需要电网建设企业提升管理,向精益化管理企业转变。
[0004]目前,电网建设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地域较广,电网建设业务水平差异较大,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便于属地民事协调,业主单位通常遵循就地原则选择承担电网工程的建设企业,造成部分企业因工程任务数量多而超负荷运转,在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带来风险隐患。如何客观地、动态地评估电网建设企业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打破地域界限,合理选择优质建设资源,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0005]国内现有的电网企业评价体系,如同业对标、资信评价等指标体系,大都从企业经营管理、自身建设方面进行评价;已有的信息系统,如建设队伍专业管理、基建管理控制信息系统,未将承载主体(电网建设企业)与承载对象(电网工程项目)建立必要关联。因而,缺少一套符合电网建设企业实际的现实承载力评估体系及信息系统。目前,判断电网建设企业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多是依靠管理者的经验,没有科学的评估模型,缺乏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将会影响管理决策。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充分考虑电网建设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业务范围、指标统计周期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情况,通过对企业承担区域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专业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和动态评估,从而提升企业电网建设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
[0007]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含义、权重及赋值,对部分数据进行标准化折算处理,构建承载力分析模型,展现电网建设企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同时独立承担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能力。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模块,用于设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标准工程折算模块,用于设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并对输入的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用于设定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承载力评估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模块、标准工程折算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输入的运算结果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并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然后将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发送至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
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用于从历史数据存储模块调取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并对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和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当所有参与承载力评估企业的历史数据与初步评估结果的差值为最优时,即差值的累加值为最小时,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否则重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的指标权重及其赋值。
[0009]历史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
[0010]更进一步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包括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和设备资产管理单元;所述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设定企业各类资质及其等级指标、实际业务范围指标和企业层面获奖情况指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设定专业年龄结构指标、各类专业职业资格指标和人才当量密度指标;所述财务资产管理单元设定平均资产总额指标、人均利润率指标和人均合同额指标;所述设备资产管理单元设定企业通用资产指标和专业设备仪器指标。
[0011]更进一步的,项目团队管理模块包括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和项目团队人员单元;所述项目负责人员单元设定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专业执业资格指标、等效资格指标、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专业工作业绩及获奖情况指标;所述项目团队人员单元设定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职业资格和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
[0012]更进一步的,标准工程折算模块包括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和线路工程项目单元;所述变电工程项目单元设定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和变电动态信息指标,所述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建设规模指标、接线型式指标、总布置及配电装置指标、智能化方案指标和变电站面积指标;所述变电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所述线路工程项目单元设定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和线路动态信息指标,所述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架空线路指标、电缆线路指标和线路走廊环境指标,所述线路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
[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确定承载力评估范围,确认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按照承载主体(企业电网建设队伍)与承载对象(基建工程项目)之分,本发明将指标体系分为承载类指标和工程类指标两部分。承载类指标是评估企业承担标准工程理论能力和现实能力的重要依据,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工程类指标用于区分具体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和构建承载力动态分析模型,包括标准工程折算指标。
[0014](2)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分别设置权重和赋值;
(3)确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并对标准工程折算指标设置折算系数;
(4 )根据步骤(2 )和(3 )确定的指标采集基本数据;所述基本数据包括企业层面基本数据、专业人员基本数据和工程项目基础数据,分别对应步骤(2)和(3)中确定的企业经营管理指标、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和标准工程折算指标;
(5)根据步骤(2)设置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值和权重值对步骤(4)采集的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根据步骤(2)设置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值和权重值对步骤(4)采集的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根据步骤(3)设置的折算系数对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运算;
(6)根据步骤(5)的运算结果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进行承载力评估测算,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
(7)对步骤(6)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
[0015]更进一步的,步骤(2 )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包括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和设备资产管理单元;所述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包括企业各类资质及其等级指标、实际业务范围指标和企业层面获奖情况指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单元包括专业年龄结构指标、各类专业职业资格指标和人才当量密度指标;所述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包括平均资产总额指标、人均利润率指标和人均合同额指标;所述设备资产管理单元包括企业通用资产指标和专业设备仪器指标
更进一步的,步骤(2)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包括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和项目团队人员单元;所述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包括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专业执业资格指标、等效资格指标、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专业工作业绩及获奖情况指标;所述项目团队人员单元包括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职业资格和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
[0016]更进一步的,步骤(3)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包括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和线路工程项目单元;所述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包括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和变电动态信息指标,所述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建设规模指标、接线型式指标、总布置及配电装置指标、智能化方案指标和变电站面积指标;所述变电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所述线路工程项目单元包括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和线路动态信息指标,所述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架空线路指标、电缆线路指标和线路走廊环境指标,所述线路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
[0017]更进一步的,承载力评估模型是根据步骤(5)的运算结果分析企业标准工程数量和企业标准团队数量,获取企业理论承载力、企业现实承载力和实际承担中的标准工程数量,从而建立一个展现企业建设队伍承担标准工程能力的坐标示意图,如图4所示,进而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该坐标图以时间为横轴,以标准工程数量为纵轴,图中涵盖三条曲线、三个区域。其中,虚线表示建设队伍理论最大承载力,它是分专业岗位统计人员数量,根据“木桶效应”得出理论标准团队数量;实线表示建设队伍现实承载力,它是分专业岗位计算个人能力,附加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影响后,根据“木桶效应”得出现实标准团队数量;折线表示建设队伍实际承担中的标准工程数量,它是将实际工程项目折算为标准工程项目后,按月度或季度统计的标准工程数量。点状区域表示安全区,即建设队伍承担的标准工程数量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斜线区域表示警示区,即建设队伍承担的标准工程数量已超出其现有人员的能力范围,但有足够人员可以承担,应随时警惕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风险;网状区域表示危险区,即建设队伍已超负荷运转,没有足够人员组建标准团队来承担超出的标准工程,建议实施工程任务分流。
[0018]更进一步的,步骤(7)对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时,调取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并对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和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当所有参与承载力评估企业的历史数据与初步评估结果的差值为最优时,即差值的累加值为最小时,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否则重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的指标权重及其赋值。
[0019]有益效果:(I)本发明应用承载力控制理论,区别于传统的、主观因素主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客观的信息数据将承载主体与承载对象建立必然关联,展现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电网建设企业实际的承载力评估系统。(2)承载力理论多用于生态系统,在企业层面研究承载力的并不多见。本发明将承载力理论应用于电网建设企业管理,创新构建承载力评估系统,引导电网建设企业客观、准确、合理的评估企业自身承担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和能力,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承载类评估指标树状图。
[0022]图3为工程类评估指标树状图。
[0023]图4为承载力评估模型示意图。
[0024]图5为设计企业的动态曲线取值示意图。
[0025]图6为2013年某设计企业线路设计承载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模块,用于设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标准工程折算模块,用于设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并对输入的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用于设定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承载力评估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模块、标准工程折算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输入的运算结果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并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然后将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发送至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
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用于从历史数据存储模块调取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并对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和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当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与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的差值为最优时,即差值的累加值为最小时,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否则重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的指标权重及其赋值。
[0028]本发明按照承载主体(企业电网建设队伍)与承载对象(基建工程项目)之分,将指标体系分为承载类指标和工程类指标两部分。承载类指标是评估企业承担标准工程理论能力和现实能力的重要依据,由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设定,如图2所示,承载类指标按照“两层、三级”划分,共27项,其中,企业经营管理模块设置15项,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设置12项;工程类指标用于区分具体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和构建承载力动态分析模型,由标准工程折算模块设定,如图3所示,工程类指标按照专业分类,分为变电工程项目和线路工程项目;按照用途分类,分为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基本信息用于工程标准化折算,动态信息用于构建承载力动态分析模型。
[002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确定承载力评估范围,确认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本优选实例承载主体为具有国家注册资质的设计企业,承载对象为35~220千伏电网建设工程项目。
[0030](二)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分别设置权重和赋值。具体而言,是选择图2所示指标目录树中的指标,根据指标定义设定指标集、权重集和值集,测算该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指标值(EIV)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集(TIG)。
[0031]本发明在进行指标赋值时,考虑到不同指标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赋值方法,如下所示:
(I)数理统计法
①运用数学期望确定指标赋值
设定期望比重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模块,用于设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标准工程折算模块,用于设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并对输入的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用于设定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输入的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承载力评估模块; 承载力评估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模块、标准工程折算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输入的处理结果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并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然后将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发送至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 承载力评估分析模块,用于从历史数据存储模块调取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并将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和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当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与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的差值为最优时,即差值的累加值最小时,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否则重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的指标权重及其赋值; 历史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包括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和设备资产管理单元;所述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设定企业各类资质及其等级指标、实际业务范围指标和企业层面获奖情况指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设定专业年龄结构指标、各类专业职业资格指标和人才当量密度指标;所述财务资产管理单元设定平均资产总额指标、人均利润率指标和人均合同额指标;所述设备资产管理单元设定企业通用资产指标和专业设备仪器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团队管理模块包括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和项目团队人员单元;所述项目负责人员单元设定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专业执业资格指标、等效资格指标、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专业工作业绩及获奖情况指标;所述项目团队人员单元设定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职业资格和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工程折算模块包括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和线路工程项目单元;所述变电工程项目单元设定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和变电动态信息指标,所述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建设规模指标、接线型式指标、总布置及配电装置指标、智能化方案指标和变电站面积指标;所述变电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所述线路工程项目单元设定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和线路动态信息指标,所述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架空线路指标、电缆线路指标和线路走廊环境指标,所述线路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
5.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承载力评估范围,确认承载主体和承载对象; (2)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和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分别设置权重和赋值; (3)确定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并对标准工程折算指标设置折算系数; (4 )根据步骤(2 )和(3 )确定的 指标采集基本数据;所述基本数据包括企业层面基本数据、专业人员基本数据和工程项目基础数据,分别对应步骤(2)和(3)中确定的企业经营管理指标、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和标准工程折算指标; (5)根据步骤(2)设置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值和权重值对步骤(4)采集的企业层面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根据步骤(2)设置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值和权重值对步骤(4)采集的专业人员基本数据进行加权和赋值运算;根据步骤(3)设置的折算系数对工程项目基础数据进行折算运算; (6)根据步骤(5)的运算结果构建承载力评估模型,进行承载力评估测算,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 (7)对步骤(6)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与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输出承载力最终评估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包括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和设备资产管理单元;所述资质与业务范围单元包括企业各类资质及其等级指标、实际业务范围指标和企业层面获奖情况指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单元包括专业年龄结构指标、各类专业职业资格指标和人才当量密度指标;所述财务资产管理单元包括平均资产总额指标、人均利润率指标和人均合同额指标;所述设备资产管理单元包括企业通用资产指标和专业设备仪器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项目团队管理指标包括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和项目团队人员单元;所述项目负责人员单元包括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专业执业资格指标、等效资格指标、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专业工作业绩及获奖情况指标;所述项目团队人员单元包括人员年龄指标、专业岗位从业年限指标、职业资格和专业工作投入度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标准工程折算指标包括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和线路工程项目单元;所述变电工程项目单元包括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和变电动态信息指标,所述变电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建设规模指标、接线型式指标、总布置及配电装置指标、智能化方案指标和变电站面积指标;所述变电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所述线路工程项目单元包括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和线路动态信息指标,所述线路基本信息指标包括电压等级指标、架空线路指标、电缆线路指标和线路走廊环境指标,所述线路动态信息指标包括设计阶段关键链指标、物资采购阶段关键链指标、施工及验收阶段关键链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力评估模型是根据步骤(5)的运算结果分析企业标准工程数量和企业标准团队数量,获取企业理论承载力、企业现实承载力和实际承担中的标准工程数量,进而得到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O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网企业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对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与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历史数据与承载力初步评估结果的差值为最优时,即差值的累加值为最小时,输出承载 力最终评估结果,否则重新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块和项目团队管理模块的指标权重及其赋值。
【文档编号】G06Q10/06GK103903094SQ201410121542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锡成, 刘志清, 王训杰, 石岩, 李颖, 齐志强, 李向奎, 谷鸣, 张伟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