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7015阅读:2664来源:国知局
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由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分别与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案件管理系统(8)、嫌疑人信息显示输出端(4)联接;其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与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1)联接;其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与本地公安业务(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6)联接组合而构成;可以根据发生的案件研判分析出可能的嫌疑人出来,摒弃复杂的研判分析流程,同时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智能研判分析系统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公安部门打击案件嫌疑人的研判分析算法技术,特别是数据处理和业务分析算法能力分析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经中国公开专利检索,没有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摒弃复杂的研判分析流程,同时操作简单;并提高研判分析案件嫌疑人的准确性,本系统整合通讯数据、社会资源数据、公安业务数据等系统资源,通过嫌疑人的行为活动及关系形成系统最核心的研判分析算法,只需简单调整案件分析参数即可快速分析出可能的案件嫌疑人。
[0005]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分别与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案件管理系统(8)、联接,嫌疑人信息显示输出端(4)分别与案件智能分析系统装置(3)、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装置(5)联接;其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与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I)联接;其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与本地公安业务(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6)联接组合而构成。
[0006]所述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1),包括管理公民登记信息、安监信息、全国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DNA数据库等等。
[0007]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由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将案发信息输入到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由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利用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
(I)信息,进行系统数据整合、智能分析,通过同步任务抽取各个信息系统所需的业务数据到本地应用分析库,以案件的前科人员圈定为嫌疑人范围,根据嫌疑人年龄、前科案件作案地区和案件类型进行筛选;嫌疑人网吧上网、旅馆住宿信息与案件的时间地点进行碰撞,筛选出有时间地点交集嫌疑人;通过监管系统过滤掉与案发时间段在押嫌疑人;通讯话单基站位置数据与案发现场基站位置数据碰撞过滤等条件组合分析出可能的嫌疑人。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发生的案件研判分析出可能的嫌疑人出来,摒弃复杂的研判分析流程,同时操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0]图1—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示意图。
[0011]图2——分析逻辑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社会信息资源数据系统(I),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嫌疑人信息显示输出端(4),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本地公安业务(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6),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案件管理系统/案件编号(8)。
[0013]网安数据系统(Al),天网视频监控、卡口数据系统(A2),治安数据系统(A3)交管数据系统(A4),监管数据系统(A5),情报预警数据系统(A6),警综系统(A7),109平台数据系统(AS),户籍数据系统(A9),现勘数据系统(AlO),DNA数据系统(All),全国前科、在逃及其它数据系统(A12),户籍数据系统(BI),车辆、驾驶员数据系统(B2),前科记录数据系统(B3),上网记录数据系统(B4),住宿记录数据系统(B5),情报预警数据系统(B6),109数据分析系统(B7),邻近乡镇(B8),亲属同单位前科(B9),同户人(BlO),行车轨迹(B11),同案人(B12),违法记录案(B13),同上网人(B14),同行人(B15),亲密好友(B16),笔录(B17),同案人(B18),同伙(B19),电子档案(B20),预警积分(B21);嫌疑人(A)、⑶、(C)、(D)、(E)、(F)、(G)。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或2所示: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以我们设计、实施的9160型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作进一步说明,其系统装置由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分别与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案件管理系统(8)联接;嫌疑人信息显示输出端(4)与案件智能分析系统装置(3)、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装置
(5)联接;其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与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I)联接;其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与本地公安业务(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6)联接而构成。
[0015]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所有系统装置主机或零部件等均购买获得,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的组装和应用驱动运行,可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来完成。
[0016]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所述社会(公民)信息资源数据系统(1),包括由网安数据系统(Al),天网视频监控、卡口数据系统(A2),治安数据系统(A3)交管数据系统(A4),监管数据系统(A5),情报预警数据系统(A6),警综系统(A7),109平台数据系统(AS),户籍数据系统(A9),现勘数据系统(AlO),DNA数据系统(All),全国前科、在逃及其它数据系统(A12)联结构成。所述本地公安业务(犯罪前科记录)数据系统(6),包括由户籍数据系统(BI),车辆、驾驶员数据系统(B2),前科记录数据系统(B3),上网记录数据系统(B4),住宿记录数据系统(B5),情报预警数据系统(B6),109数据分析系统(B7),邻近乡镇(B8),亲属同单位前科(B9),同户人(BlO),行车轨迹(Bll),同案人(B12),违法记录案(B13),同上网人(B14),同行人(B15),亲密好友(B16),笔录(B17),同案人(B18),同伙(B19),电子档案(B20),预警积分(B21)联接而构成。
[0017]本发明的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其系统数据整合:通过同步任务抽取各个信息系统所需的业务数据到本地应用分析库。系统可采用的核心技术方案包含以下两种分析算法:
[0018]前科人员分析算法:以案件的前科人员圈定为嫌疑人范围,根据嫌疑人年龄、前科案件作案地区和案件类型进行筛选;嫌疑人网吧上网、旅馆住宿信息与案件的时间地点进行碰撞,筛选出有时间地点交集嫌疑人;通过监管系统过滤掉与案发时间段在押嫌疑人;通讯话单基站位置数据与案发现场基站位置数据碰撞过滤等条件组合分析出可能的嫌疑人。
[0019]乡镇侵财分析算法:以案件的前科人员圈定为嫌疑人范围,根据嫌疑人年龄、案件类型和发案乡镇与嫌疑人户籍地乡镇相同、是否在本乡镇有前科进行筛选;嫌疑人网吧上网、旅馆住宿信息与案件的时间地点进行碰撞,筛选出有时间地点交集嫌疑人;通过监管系统过滤掉与案发时间段在押嫌疑人;通讯话单基站位置数据与案发现场基站位置数据碰撞过滤等条件组合分析出可能的嫌疑人。
[0020]现阶段当地案件中70%为侵财性案件,从已破案件中分析统计,约80%案件是由20%的前科人员再犯,为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推进打击多发性侵财案件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系统通过整合资源、建立计算机模型算法实现了从案到人的智能分析。如2所示,实施可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分别部署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通过公安内网连接用户系统和其他内部各信息系统,数据库与其他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抽取或推送方式提供给应用程序基础分析数据,用户在公安内网通过桌面浏览器方式访问应用程序系统,来研判分析案件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案件智能研判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案件智能分析系统(3),分别与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案件嫌疑人信息输入端(7)、案件管理系统(8)联接;嫌疑人信息显示输出端(4)分别与案件智能分析系统装置(3)、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装置(5)联接;其资源数据整合系统(2)与社会信息资源数据系统(I)联接;其嫌疑人智能分析系统(5)与本地公安业务数据系统(6)联接组合而构成。
【文档编号】G06Q50/26GK104240173SQ20141047034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彭晓峰, 李伟章, 罗义俊, 张钊宾, 邵志峰, 邓奕胜, 隆维贤, 谭卓 申请人:贺州市公安局, 广州市高奈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