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

文档序号:663839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确定影响采场顶板离层水害的主控因素;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评价,计算出各因素对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对各因素影响权重值作归一化处理,利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功能对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专题图进行复合叠加,形成采场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图;对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区阈值,形成采场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进行超前预测预报,针对离层水害危险性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离层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 超前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突水是煤矿四大灾害之一,是与瓦斯事故并列的重大煤矿灾害。近年来,随着我国 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大,多煤层开采等原因,一种特殊的水害类型一 覆岩离层水水害开始出现,在重庆南桐煤矿、山东济宁二号煤矿、淮北海孜煤矿和杨柳煤 矿、淮南新集一矿等煤炭开采过程中均发生过典型的离层水涌突,由于离层水涌突时具有 瞬间水量大、危害大等特点,常导致工作面被淹,甚至人员伤亡。
[0003] 如2005年5月21日12时13分,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745工作面发生顶板特大 突水事故,最大流量达3887m3/h,瞬时淹没工作面、机巷和风巷,造成5人死亡和重大损失。 突水事故特征表现为:无明显的突(溃)水征兆;瞬时突水量大;瞬时最大突(溃)水水量 衰减快(仅18分钟,水量衰减到905m3/h ;3. 5小时水量衰减至139m3/h);突水伴有较大量 的碎石、泥突出(约300m3)。后经突水事故调查鉴定为:由于煤系地层与上覆岩浆岩在岩体 结构、强度、变形性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煤层开采中,岩浆岩下部地层会产生明显离层,并 被地下水充填,形成封闭的离层水体。同时,由于岩浆岩结构完整,强度高,当其下的离层发 展达到一定空间规模后,岩浆岩会产生突然冲击失稳,击拍离层水体,使其在瞬间产生很高 的水压力,突破隔水岩层,产生瞬间突水。
[0004] 因此,如何避免采煤工作面顶板离层水害的发生,对于煤矿安全开采至关重要,目 前离层水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井下施工离层水"截流孔"或"导流孔"来实现,但由于对采 场顶板离层水害的危险程度未能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分析,导致离层水害的防治具有一定 的盲目性。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为了满足煤矿有效地防治采场顶板离层水的需要,本发明针对采场顶 板离层水害这一新型水害特征,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 方法,不仅能够指导煤矿安全生产,而且有利于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0006]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确定影响采场顶板离层水害的主控因素;
[0009] (2)基于煤矿已有的地质条件勘查成果资料,对各主控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 处理,建立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
[0010] (3)采用层次分析(AHP)方法对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进行评价,计算出各主控因 素对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
[0011] (4)对各主控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 题图,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复合叠加功能对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进 行复合叠加,形成采场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图;
[0012] (5)根据危险性评价图对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区阈值,形成 采场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
[0013] 所述步骤(1)中,影响采场顶板离层水害的主控因素包括:含水层厚度、含水层承 压水头、钻孔单位涌水量(q值)、可采煤层厚度、硬岩厚度、强度系数和隔水层厚度;所述含 水层厚度是指,补给离层空间的含水层厚度;所述硬岩厚度是指,与下部软岩相对的产生离 层的上部硬岩的厚度;所述强度系数是指,离层空间上部硬岩与下部软岩的单轴抗压强度 之比,其中上部硬岩强度较大,下部软岩强度较小;所述隔水层厚度是指,离层与导水裂隙 带之间的隔水层厚度。
[0014] 所述步骤(2)中,建立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具体为:首先对各主控因素指标进行 量化分析,再利用GIS将量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点数据进行插值,生成研究区等值线分布 图,最后根据研究区等值线分布图建立对应主控因素专题图。
[0015] 所述步骤(3)中,采用层次分析(AHP)方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评价,计算出各主 控因素对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具体为:首先构建各主控因素的层次分析矩阵(AHP 矩阵),然后运用专家评分方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评价打分,构建离层水害层次分析评价 (AHP评价)的判断矩阵,最后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主控因素对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 [0016] 所述步骤(4)中,利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功能对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题 图进行复合叠加,采用的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为: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1) 确定影响采场顶板离层水害的主控因素; (2) 基于煤矿已有的地质条件勘查成果资料,对各主控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 理,建立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 (3) 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进行评价,计算出各主控因素对顶板离 层水害的影响权重; (4) 对各主控因素的影响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 利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功能对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进行复合叠加,形成采场 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图; (5) 根据危险性评价图对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区阈值,形成采场 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影响采场顶板离层水害的主控因素包括:含水层厚度、含水层 承压水头、钻孔单位涌水量、可采煤层厚度、硬岩厚度、强度系数和隔水层厚度;所述含水层 厚度是指,补给离层空间的含水层厚度;所述硬岩厚度是指,与下部软岩相对的产生离层的 上部硬岩的厚度;所述强度系数是指,离层空间上部硬岩与下部软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所述隔水层厚度是指,离层与导水裂隙带之间的隔水层厚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立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具体为:首先对各主控因素指标进行 量化分析,再利用GIS将量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点数据进行插值,生成研究区等值线分布 图,最后根据研究区等值线分布图建立对应主控因素专题图。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评价,计算出各主控因素对 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具体为:首先构建各主控因素的层次分析矩阵,然后运用专家评 分方法,对各主控因素进行评价打分,构建离层水害层次分析评价的判断矩阵,最后根据判 断矩阵计算各主控因素对顶板离层水害的影响权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利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功能对归一化后的各主控因素的专题图 进行复合叠加,采用的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为:
式中:VI为危险性指数;Wk为主要控制因素的影响权重;fk(x,y)为单因素影响值函 数;(X,y)为地理坐标;n为主控因素的个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采场顶板离层水害超前预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分区阈值,形成采场 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具体为:首先对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进行频率直方图统 计分析,采用GIS内部的自然间断分级方法,对频率直方图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形成采 场顶板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分区图。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4408323SQ20141076445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文平, 王启庆, 李小琴, 孙如华, 乔伟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