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796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时下,智能设备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和耳机成为用户最常携带的设备,而且耳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好,比如说具备降噪,提高声场等性能。在现有技术中,当电子设备中的音频信息通过耳机进行播放,比如用户利用手机和耳机听歌曲,用户将耳机连接到手机,此时,手机检测到耳机的接入,手机中的歌曲便会通过耳机进行播放,由于耳机采用了降噪的技术,在用户听音歌曲的同时能将环境中的噪声等很好的屏蔽掉,进而,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本申请发明人在发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在音频数据通过耳机直接输出时,由于耳机采用了主动隔音技术,用户所在环境的声音被屏蔽掉,用户无法利用耳机在听歌的同时听到环境中的提示声,比如说喇叭声,爆破声等。可见,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由于上述技术问题的存在,还导致用户在一些环境中由于担心自己的安全而不能使用耳机播放音频,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进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不高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之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子判断结果;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二子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且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的预设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选的,所述特征参数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和短时过零率。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为: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为: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不同的第二音频数据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用于提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和/或生成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输出第一文字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可选的,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切换为停止播放状态。可选的,在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获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的第一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或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停止播放状态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获得第三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第一执行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第一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子判断结果;第二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二子判断结果;第三子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且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第三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的预设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特征参数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和短时过零率。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第一输出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第二输出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不同的第二音频数据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用于提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和/或生成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输出第一文字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第三判断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一控制子单元,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生成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切换为停止播放状态。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获得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的第一操作;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停止播放状态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获得第三判断结果;第二控制子单元,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在音频数据通过电子设备输出时,能够采集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当采集到的音频信息发生异常,比如在音调突然变高,响度突然变大的时候会触发电子设备提示用户。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不会采集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且根据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进而无法根据环境音的情况提醒用户当前环境是否需要注意安全,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主动获取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根据采集的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注意安全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时,采用了采集电子设备在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且通过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预设的音频信息,在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中存在预设音频信息时,就会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的技术手段。即:在采集的环境声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辨识采集的环境声中是否有预设的音频信息,从而提示用户所在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达到环境声比较复杂的时候,也能够根据采集的环境声中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实现主动提示用户的技术效果。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设备,在周围环境中存在有预示危险的环境声时能够采用输出提示信息,静音或者输出采集的环境音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周围环境中出现预示危险的环境声时能及时提示用户的效果,使用户在使用耳机播放音频时不用担心自身安全,给用户带来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2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3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3中执行第三种方案后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3中执行第三种方案后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执行S102之后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4中的方法流程图;图8为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之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在音频数据通过电子设备输出时,能够采集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当采集到的音频信息发生异常,比如在音调突然变高,响度突然变大的时候会触发电子设备提示用户。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不会采集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且根据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进而无法根据环境音的情况提醒用户当前环境是否需要注意安全,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主动获取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根据采集的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注意安全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之中,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耳机,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到耳机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之中,所述方法包括:S101: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S102: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S103: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请参考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S201: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子判断结果;S202: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二子判断结果;S203:基于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且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假设用户戴着蓝牙耳机播放手机中的音乐A,手机此时以便执行播放音乐的任务,一边采集当前环境中的声音,假设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为B(t),保存在手机中的存储单元中,这里的存储单元可以为音频数据缓冲区,也可以为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器,也可以是链接存储结构的存储器或者为其他的形式的存储单元。这里的第一音频信息的格式可以为MP3格式、WMA格式、ASF格式等,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接下来,执行步骤S102,第一参数包含了频率和响度,假设预设的频率值和响度值范围如下表所示:频率(Hz)200-2000响度(dB)0-60表一接着上面的实施例来讲,考虑用户所在的环境,第一种情形,假设在t1时刻之前及t1用户正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比如说用户戴着耳机在公园中散步,假设在t1时刻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为B(t1),手机继续采集环境中的音频数据,假设在t2时刻,距离用户一侧的路上驶来一辆小汽车,小汽车鸣笛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安全,鸣笛时长为0.1s,此时,手机采集到此时的音频数据为B(t2+0.1),在采集的环境音B(t2+0.1)的数据中,判断该段声波信号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及判断该段声波信号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即判断在t2时刻和t2+0.1s时刻之间采集的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值和响度值是否出现突变,这里的第一预设值范围和第二预设值范围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需要进行调整,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假如表一所示预设的频率值范围为200Hz-2000Hz,预设的响度值范围0dB-60dB,而此时假设小汽车在距离用户200m处,手机采集的小汽车鸣笛声音频率值范围在500Hz-800Hz,小汽车鸣笛声音响度值为50dB,由此可知,小汽车鸣笛声音频率值在预设的频率值200Hz-2000Hz范围内,小汽车鸣笛声音的响度值在预设的响度值0dB-60dB内,所以,获得的第一判断结果为否,表明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值未超过预设值范围。当小汽车继续向用户方向行驶,在距离用户100m处时,手机采集的小汽车鸣笛声音频率值范围在500Hz-800Hz,响度值80dB,由此可知,小汽车鸣笛声音频率值未超过预设的频率值,但小汽车鸣笛声音响度值超过了预设的响度值的最大值60dB,所以,获得的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值超过了预设值范围。接着,执行步骤S103: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实现过程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第二种方式: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不同的第二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所述第二音频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和/或生成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输出第一文字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要注意安全。请参考图3,图4和图5,第三种方式包括步骤:S301: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S302: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切换为停止播放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停止播放状态后,还包括步骤:S401:检测获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的第一操作;S402: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或S501: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停止播放状态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时长,获得第四判断结果;S502: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接着上面的例子讲,在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为是之后,执行第一操作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为将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比如在用户利用手机和耳机听音乐时,手机采集到小汽车的鸣笛声,将采集到的小汽车鸣笛声输出到耳机中,此时,用户在听音乐的同时可以听到小汽车的鸣笛声;第二种方式为将与小汽车鸣笛声音不同的第二音频信息,比如说预设的提示音“请注意安全”输出到耳机中,此时,在手机的屏幕中也可以同时显示相关文字信息,或者采用如手机震动的提示方式提示用户需要注意安全;第三种方式为检测手机当前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在手机处于音频播放状态时,生成并执行一个控制指令,让音频播放单元处于停止播放状态,此时,用户正在听的音乐停止播放,因而,用户可以直接听到外界的环境声。通过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用户可以得知小汽车正往靠近自己的方向行驶,因此,用户选择主动避让小汽车,进而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手机和耳机听音乐时候的安全。在第三种方式下,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手机处于停止播放状态恢复为音频播放状态,具体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用户点击手机中执行音频播放的按键,使手机继续播放音乐,用户可以继续通过耳机听音乐;第二种方式为获得在手机停止播放音乐的时刻到当前时刻的第一时长,假设第一时长为1min,判断第一时长是否超过了一预设时长,假设第一预设时长为59s,由此可知,第一时长超过了第一预设时长,手机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使手机从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音频播放状态,进而,手机继续播放音乐,用户可以继续通过耳机听音乐。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获得更高级的预警效果,本申请中还对在获得的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即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值和响度值未超过预设值范围的情形进行了音频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请参考图6,在执行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步骤S1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S105: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请参考图7,在步骤S104中,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S701: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的预设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S702: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其中,所述特征参数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和短时过零率。例如,在t1时刻到t2时刻用户正处于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比如说用户戴着耳机在马路上行走,手机采集的到的第一音频数据中包含的声音十分复杂,其中,包含多种发声体的声音,比如说各种车辆的鸣笛声音、建筑工地的噪声、人的说话声等等,在t1时刻到t2时刻,一辆救护车即将通过用户所在的道路,救护车车速达到了120km/h,但此时救护车鸣笛的声音频率和响度值均未超过手机中预设的频率值范围和响度值范围,即上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此时,用户若不及时避让,就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并且会妨碍救护车中伤员的及时救治。本申请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在执行步骤S102后,执行步骤S1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这里的第一预设音频信息为训练好的用户所在环境中常常遇到的特殊的声音,比如说警示的声音,比如为警报声、车辆的喇叭声、爆炸声,也可以为用户指定的人的说话声,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以是离线训练好的声音或者是用户自己认定的某种声音,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固态存储区域,也可以是存储在云端,并且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周期性地更新。接着上面的例子来讲,假设在t1时刻到t2时刻采集到的第一音频的波形数据为C(t1),其中,第一音频数据中包含了救护车鸣笛的声音波形数据。在第一音频数据以波形的文件(.wav)格式保存后,需要对采集到的第一音频数据为C(t1)按一定时长进行分帧处理,比如说将采集到的第一音频信号,每秒划分为50帧,则每一帧时长为20ms,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每一帧时长进行限制,并且在分帧处理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采集到的第一音频的波形数据C(t1)进行预加重,将第一音频数据的高频部分提升,使得信号的频谱变得平坦,提高信噪比。在分帧处理之后,可以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加窗处理。接下来,按照对音频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对每一帧的音频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处理手段包括频域处理法和时域处理法,提取分析的特征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LPCC)、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线性预测系数反应了声道的声学特性,可以理解为一个音频的抽样能够由过去若干个音频抽样的线性组合来逼近。通过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取模的对数,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是在每一帧时长内,第n帧的信号的能量值,利用短时能量值可以从声音中区分出浊音和清音,浊音时短时能量值比轻音大短时能量值大。短时过零率是每一帧时长内,信号波形通过零值的次数。浊音时,能量几种在较低频率段内,具有较低的短时过零率,而轻音时能量集中在较高频率段内,具有较高的短时过零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频域分析法与时域分析法中的一种方法,以及涉及到提取的其他音频特征参数,比如,基音周期、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等进行分析,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利用不同特征参数用于将特定的声音与环境声进行区分识别的权重值,比如说,线性预测系数的权重为60%,短时能量值的权重为20%及短时过零率的权重为10%,假设此时采集到的第一音频数据中500帧音频数据的线性预测系数与手机中训练好的一段救护车的鸣笛声的线性预测系数相似度为90%,第一音频数据中500帧音频数据能量值与手机中训练好的一段鸣笛声的能量值相似度为60%,第一音频数据中500帧音频数据的短时过零率与手机中训练好的一段鸣笛声的短时过零率相似度为60%,由此可知,由不同特征参数得到的相似度比例值为78%,假设第三预设置为50%时,则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采集的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救护车的鸣笛声。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种某种音频特征参数的权重值以及调整第三预设值的范围,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接着,执行步骤S302:所述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所述第一操作,具体实现过程有三种方式在上面的例子中进行了叙述,在这里就不再进行重复说明了。通过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用户在得知救护车以很快地速度向自己所在的位置行驶时,能够预留更多的时间给用户进行避让,因此,用户可以及时避让救护车,进而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手机和耳机听音乐时候的安全。实施例二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8,包括:采集单元80,用于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第一判断单元8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第一执行单元82,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第一判断单元81包括:第一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子判断结果;第二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二子判断结果;第三子判断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且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第三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的预设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特征参数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和短时过零率。可选的,第一执行单元82包括:第一输出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可选的,第一执行单元82包括:第二输出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不同的第二音频数据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用于提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和/或生成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输出第一文字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可选的,第一执行单元82包括:第三判断子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一控制子单元,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生成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切换为停止播放状态。可选的,第一执行单元82还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的第一操作;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停止播放状态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获得第三判断结果;第二控制子单元,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在音频数据通过电子设备输出时,能够采集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当采集到的音频信息发生异常,比如在音调突然变高,响度突然变大的时候会触发电子设备提示用户。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播放音频数据的同时,不会采集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且根据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进而无法根据环境音的情况提醒用户当前环境是否需要注意安全,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不会主动获得环境中的声音,并根据环境中的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主动获取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根据采集的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注意安全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电子设备播放音频数据时,采用了采集电子设备在当前环境中的音频信息,并且通过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预设的音频信息,在判断采集的音频信息中存在预设音频信息时,就会执行提示用户的操作的技术手段。即:在采集的环境声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辨识采集的环境声中是否有预设的音频信息,从而提示用户所在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危险,达到环境声比较复杂的时候,也能够根据采集的环境声中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实现主动提示用户的技术效果。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设备,在周围环境中存在有预示危险的环境声时能够采用输出提示信息,静音或者输出采集的环境音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周围环境中出现预示危险的环境声时能及时提示用户的效果,使用户在使用耳机播放音频时不用担心自身安全,给用户带来方便,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第一音频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频率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子判断结果;判断第一音频信息的响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二子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子判断结果且所述第二子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超过第一预设值范围。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第一参数是否超过一预设值范围,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所述第一操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获得提示。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是否具有第一预设音频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第一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的预设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表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中具有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其中,所述特征参数至少包括:线性预测系数、短时能量值和短时过零率。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音频信息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将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与所述第一音频信息不同的第二音频数据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音频播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音频信息或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用于提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和/或生成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输出第一文字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文字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需要注意安全。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音频播放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切换为停止播放状态。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执行第一操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检测获得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音频播放状态的第一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或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刻与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停止播放状态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获得第四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生成并执行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停止播放状态切换为所述音频播放状态。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