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11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聚偏氟乙烯基板以及触控电极结构。聚偏氟乙烯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两表面。触控电极结构至少配置在其中一个表面上。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是涉及一种具有聚偏氟乙烯(poly (vinylidenefluoride), PVDF)基板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触控面板已是各种电子产品的主流,因此如何提升触控面板的光学性质是现今一门很重要的课题。
[0003]聚偏氟乙烯(PVDF)是氟树脂中具有优异机械强度的材料,在高温及高压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强度,且韧性佳、硬度大、耐磨性好、具有突出的抗紫外线及耐气候老化的性能,以及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然而,复合材料的透光性低及色偏过高,容易形成光学特性不佳的薄膜。
[0004]另外,业界目前使用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基板与聚酰亚胺(PI)基板的光学特性与成本尚有提升的空间,因此聚偏氟乙烯基板的触控元件具有竞争优势。亦即,业界需要的是一种新颖的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其兼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基板以及触控电极结构。触控电极结构配置在聚偏氟乙烯基板的第一与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面上。
[0007]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显示器之间。
[0008]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硬涂层,覆盖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的表面。
[0009]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与显示器之间。
[0010]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在相对显示器的位置的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
[0011]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附着层,配置在所述显示器及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0012]所述显示器包括硬式显示器或软式显示器。
[0013]所述显示器包括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0014]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功能性膜位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或位在相对所述显示器的位置的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
[0015]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于所述功能性膜之上、两侧或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所述功能性膜之间。
[0016]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侧壁阻气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元件周围。
[0017]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单层电极结构、双层电极结构或架桥式电极结构。
[0018]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与盖层之间。
[0019]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盖层之间。
[0020]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硬涂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0021 ] 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上。
[0022]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硬涂层,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
[0023]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层,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
[0024]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互不接触。
[0025]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粘着层,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以及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双层电极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和所述粘着层之间、与所述粘着层和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0026]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配置在所述粘着层与聚偏氟乙烯层之间并覆盖所述触控电极结构。
[0027]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缓冲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0028]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以隔开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以及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双层电极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的上、下表面。
[002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聚偏氟乙烯含有无机物纳米改质材、结晶尺寸较低,故具有相较对高的透光性及柔软性,因此,该聚偏氟乙烯基板可与各式软性及硬性的显示器整合,进而提高触控元件的透光性及降低触控元件的色偏;此外,可在聚偏氟乙烯基板与触控层之间设置一层高介电系数的聚偏氟乙烯层,因此也可做为触控面板中的介电层,进而降低触觉反馈的驱动电压,以提高触控面板的电效率。
[0030]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32]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聚偏氟乙烯基板的制作步骤图;
[0033]图3A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例的示意图;
[0034]图3B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0035]图3C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实例的示意图;
[0036]图4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37]图4B是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38]图5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39]图5B是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0]图6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1]图6B是第五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2]图7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3]图8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4]图8B是第七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0045]图8C是第七实施例的又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6]图9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7]图9B是第八实施例的又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8]图9C是第八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49]符号说明
[0050]100:触控面板
[0051]110、820、930:聚偏氟乙烯基板
[0052]112:第一表面
[0053]114:第二表面
[0054]120、830、940:触控电极结构
[0055]122,620,840:保护层
[0056]200 ?206:步骤
[0057]300:显示器
[0058]302:双层电极结构
[0059]302a、308:第一电极
[0060]302b、310:第二电极
[0061]304、312:绝缘层
[0062]306:架桥式电极结构
[0063]310a:下层的电极层
[0064]310b:上层的电极层
[0065]314:架桥导线
[0066]400、960:第一附着层
[0067]500:第二附着层
[0068]510:盖层
[0069]600,700:聚偏氟乙烯层
[0070]610:缓冲层
[0071]630:粘着层
[0072]800,900:触控显示面板
[0073]810:软式显示器
[0074]820a、820b:表面
[0075]850,980:硬涂层
[0076]860:软性聚偏氟乙烯基板触控元件
[0077]910: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0078]912:0LED 显示元件
[0079]920:功能性触控面板
[0080]950:功能性膜
[0081]970:侧壁阻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0082]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83]请参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以及触控电极结构120。聚偏氟乙烯基板1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在第一实施中,触控电极结构120是配置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触控电极结构12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表面114。此外,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还可设置一层保护层122包覆并保护触控电极结构120,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这层保护层122也可以被省略或者另以功能性膜取代。所谓的功能性膜例如是具备侧壁阻气(SWB)、反馈(Feedback)、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功能的膜,较佳是具有侧壁阻气的功能。
[0084]上述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厚度例如是0.1 μ m?350 μ m,厚度于0.5 μ m?50 μ m尤佳。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及分散在聚偏氟乙烯中的无机纳米改质材,其中无机纳米改质材例如是经氢离子交换后的硅矾石粘土、蛭石、管状高岭土、絹云母、合成云母、合成水滑石、合成六嘱矾石粘土、或这些物质的组成物。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中,聚偏氟乙烯与无机纳米改质材的重量比例如是97:3?20:80,其雾度(Haze)可小于等于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聚偏氟乙烯基板110实际上较佳是由经改质的聚偏氟乙烯所制成。
[0085]在本实用新型中,触控电极结构120是单层电极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触控电极结构120也可以是双层电极结构或者架桥式电极结构,详见后文。当触控电极结构120受到使用者触控产生的感测电性变化时,则其中的感测元件之间经由电压或电容的改变,进而可得知使用者在面板上所触控的正确位置。
[0086]触控面板100中的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例如是可以涂布成片材整卷输出,后续的触控电极结构120及其上的保护层122可用卷对卷(R2R)方式实施制作,而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也可以用层对层(sheet to sheet)的方式来实施。层对层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0087]在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步骤200是先在载板上形成离型区,此载板可以是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其他具备可乘载的刚性材料。至于离型区的形成方式例如形成一离型层或者是在离型区外形成一粘着区。
[0088]于步骤202,进行聚偏氟乙烯(PVDF)基板的涂布与干燥,其中聚偏氟乙烯基板面积可大于等于离型区。于步骤204,于离型区内的聚偏氟乙烯基板上进行触控层的制作。
[0089]通过上述离型区与载板的附着力小于聚偏氟乙烯基板与载板的附着力的机制,通过步骤206的切割制作工艺达成离型取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以上述制作工艺所实施的产品为限。
[0090]图3A、图3B和图3C分别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三种实例的示意图。
[0091]在图3A中具有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和一个显不器300,显不器300设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上,组成一个触控显示面板。上述显示器300例如是硬式显示器、软式显示器或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显示器300的位置也可在触控电极结构120上方,以下实施例均可适用。
[0092]当使用者使用这种触控显示面板时,第一表面112可为面对使用者的表面。第二表面114相对于第一表面112,聚偏氟乙烯基板110通过第二表面114配置在显不器300上。
[0093]第二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结构120还可以有其他类型,如图3B所示的双层电极结构3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302a、多个第二电极302b与其间的一绝缘层304。多个第一电极302a形成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上,且彼此不重叠的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绝缘层304形成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上并且覆盖于多个第一电极302a上。多个第二电极302b形成于绝缘层304上,且彼此不重叠的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可垂直于第二方向。
[0094]此外,图3B中的第二电极302b也可以设置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如此一来聚偏氟乙烯基板110就是第一电极302a与第二电极302b之间的绝缘层,所以能取代前述的绝缘层304的功能。
[0095]第二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结构120也可改以图3C所示的架桥式电极结构306。图3C的架桥式电极结构306包含多个第一电极308、多个第二电极310、与其间的一绝缘层312。而且第二电极310是由上下两层的下层的电极层310a与上层的电极层310b所构成,且为架桥导线314所连接。同样位在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2上的第一电极308与下层的电极层310a彼此互不接触,位在绝缘层312上的上层的电极层310b则通过架桥导线314与下层的电极层310a电性相连。
[0096]上述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结构可例如是透明电极材料,譬如氧化铟锡(ITO);或纳米银电极、金属网格电极或经过设计可以做为触控使用的电极等。
[0097]图4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相较于第二实施例而言,图4A的触控显示面板除了更包括第一附着层400之外,其他元件皆与图3A的触控显示面板相同,故以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省略该相同元件的描述。第一附着层400配置于显示器300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之间,其材料例如是光学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OCA)、感光型的水胶(UV胶)、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 OCR)等。第一附着层400的作用主要是提升显示器300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之间的附着力。在本实用新型中,触控电极结构120是单层电极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触控电极结构120也可以是图3B所示的双层电极结构或者图3C所示的架桥式电极结构。
[0098]图4B是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不面板的不意图。在图4B中,第一附着层400是位在显示器300与触控电极结构120之间,此时触控电极结构120可设置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当然触控电极结构120也可以替换成图3B的双层电极结构或者图3C的架桥式电极结构。
[0099]图5A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相较于第三实施例而言,图5A的触控显示面板除了更包括第二附着层500及盖层(cover) 510之外,其他元件皆与图4A的触控显示面板相同,故以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省略该相同元件的描述。
[0100]请参照图5A,第二附着层500配置在保护层122与盖层510之间。第二附着层500的材料例如是光学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光学透明胶(OpticallyClear Adhesive,OCA)、感光型的水胶(UV胶)、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等,其作用主要是提升保护层122与盖层510之间的附着力。盖层510则例如是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之类的材料。盖层510的作用主要是在使用者使用触控面时,防止保护层122所覆盖的触控电极结构120受到损坏。另一方面,如果所用的第二附着层500不会影响触控电极结构120的导电特性,还可省略图中的保护层122,使第二附着层500直接配置在盖层510与触控电极结构120之间,一样能达到防止触控电极结构120受到损坏的功效。
[0101]图5B是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与图5A的差别在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和保护层122的位置是互换的,所以触控电极结构120可设置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4。而且,可参照图4B所示的结构,本图的触控显示面板也可省略保护层122而直接将触控电极结构120与第一附着层400接触。
[0102]上述第三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中的触控电极结构120除可采用图3A所示的单层电极结构,还可使用图3B所示的双层电极结构或图3C所示的架桥式电极结构。
[0103]图6A?6B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两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图3B而言,图6A?6B的触控显示面板除了更包括一层聚偏氟乙烯(PVDF)层600与一层缓冲层610,其他元件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类似,故以相同的元件符号表不相同的兀件,并省略该相同兀件的描述。
[0104]请先参照图6A,触控显示面板中的聚偏氟乙烯层600配置在多个第一电极302a与多个第二电极302b之间,作为多个第一电极302a与多个第二电极302b间的绝缘层,其材料可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同样是由经改质的聚偏氟乙烯所制成。这层聚偏氟乙烯层600的制作工艺方式可以是涂布;此聚偏氟乙烯层600不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接触尤佳,因此可以于聚偏氟乙烯层600与聚偏氟乙烯基板110之间形成缓冲层610,此缓冲层610可以是SiOx或SiNx或SiOxNy等材料。聚偏氟乙烯层600的厚度例如是0.1 μ m?200 μ m,又以
0.5μηι?5μηι尤佳。由于聚偏氟乙烯材料本身的介电系数(k)约为7,因此若将聚偏氟乙烯层600配置在触控面板中,可使得触控面板兼具触觉反馈特性。利用触觉反馈驱动电压产生的感应电荷,通过驱动波形的设计达到触觉反馈的效果,又利用触控与反馈的分时驱动,便可使触控反馈元件达成兼具触控与反馈的效果;因此触控反馈元件中的绝缘层的介电系数愈高时,所需的触觉反馈的驱动电压便可降低,相较于一般高分子材料的介电系数约在3,聚偏氟乙烯的介电系数约为7,所以当触控面板中配置有聚偏氟乙烯层600时,可使触控面板显现更佳的反馈效果。
[0105]下表一为使用本实施例的聚偏氟乙烯层和聚酰亚胺(PI) —起进行测试比对。
[0106]测试条件:SquarewaveilOOHZ
[0107]表一
[0108]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 聚偏氟乙烯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 触控电极结构,配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的至少一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显示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硬涂层,覆盖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与显示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在相对显示器的位置的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一附着层,配置在所述显示器及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硬式显示器或软式显示器。
8.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功能性膜位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或位在相对所述显示器的位置的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于所述功能性膜之上、两侧或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所述功能性膜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侧壁阻气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元件周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单层电极结构、双层电极结构或架桥式电极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与盖层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附着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与盖层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硬涂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的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上。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配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涂层,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聚偏氟乙烯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互不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 粘着层,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以及 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双层电极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和所述粘着层之间、与所述粘着层和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配置在所述粘着层与聚偏氟乙烯层之间并覆盖所述触控电极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缓冲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
23.如权 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还包括: 聚偏氟乙烯层,配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上;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之间,以隔开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与所述聚偏氟乙烯基板;以及 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双层电极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聚偏氟乙烯层的上、下表面。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759662SQ20142000529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发明者】吴仲文, 林伟义, 吕奇明, 苏俊玮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