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185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操作面,该触控面板具备透光性且呈带状的多个第一导电层、带状的第二导电层、低反射层和基板。第二导电层具有导电部和连接部。导电部形成在多个第一导电层之间。连接部与第一导电层绝缘,该连接部与第一导电层交叉而将相邻的导电部电连接。低反射层形成在连接部与操作面之间。基板对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低反射层进行支承。低反射层的表面的光反射率低于连接部的表面的光反射率。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中使用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便携式电话或电子相机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多样化不断发展。在液晶显示元件等的显示画面上安装有透光性的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被广泛使用。使用者一边透过触控面板观察背面的显示画面一边用手指等对触控面板进行操作,从而切换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在这样的触控面板中,要求提高视觉识别性。
[0003]图8是以往的触控面板10的剖视图。图9是以往的触控面板10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在这些图中局部地放大了尺寸。透光性的第一导电层2形成在透光性且呈膜状的基板I上。第一导电层2和导电部3A由氧化铟锡等形成。
[0004]第一导电层2通过将多个方形形状的电极8的角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带状。多个带状的第一导电层2在基板I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条纹状。在此,前后方向是图9所示的触控面板10的短边方向,左右方向是触控面板10的长边方向。
[0005]第一导电层2的电极8形成为方形形状,因此,在相邻的第一导电层2和第一导电层2之间形成有方形形状的空隙部。在该空隙部形成有方形形状的导电部3A。
[0006]相邻的导电部3A通过跨越第一导电层2的连接部3B电连接。通过该结构,带状的第二导电层3沿基板I的左右方向形成。也就是说,第二导电层3以与第一导电层2正交的方式形成在基板I上。连接部3B由铜合金等形成。
[0007]为了避免第一导电层2与第二导电层3电接触,在连接部3B的下方与第一导电层2的上方之间设有绝缘部4。
[0008]第一电极5A从第一导电层2的端部向基板I的外周右端延伸出。第一电极5A由银、碳或铜箔等形成。
[0009]第二电极5B从第二导电层3的端部向基板I的外周右端延伸出。第二电极5B由银、碳或铜箔等形成。
[0010]透光性的绝缘层6形成为覆盖除了向基板I的外周右端延伸出的第一电极5A的端部和第二电极5B的端部以外的基板I的上表面。在绝缘层6的上表面通过粘接剂(未图示)等粘贴有膜状或板状的覆盖层(cover) 7,从而构成触控面板10。
[0011]触控面板10以基板I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元件(未图示)等的显示画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而安装于电子设备(未图不)。第一电极5A的端部及第二电极5B的端部与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连接。
[0012]接下来,说明触控面板10的动作。
[0013]当使用者借助触控面板10用手指等触摸来操作电子设备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菜单画面时,与操作的位置对应的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之间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而且,电子电路检测到该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确定使用者所操作的画面的位置。
[0014]例如,在背面的显示画面显示有多个菜单的状态下,使用者用手指等触摸与期望的菜单对应的覆盖层7的上表面。于是,电荷的一部分向手指移动,而使操作的部位处的触控面板10的第一导电层2与第二导电层3之间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通过电子电路检测到该变化,由此能选择期望的菜单。
[0015]在以往的触控面板10中,将导电部3A连接的连接部3B由铜合金等导电性金属形成。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画面整面点亮那样显示画面明亮的状态下,连接部3B不明显。但是,在显示画面不亮那样显示画面暗的状态下,太阳光或电灯等的外部光被连接部3B反射,存在难以看见显示画面的情况。
[0016]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与本申请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12-181828 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操作面,该触控面板具备透光性且呈带状的多个第一导电层、带状的第二导电层、低反射层和基板。第二导电层具有导电部和连接部。导电部形成在多个第一导电层之间。连接部与第一导电层绝缘,该连接部与第一导电层交叉而将相邻的导电部电连接。低反射层形成在连接部与操作面之间。基板对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低反射层进行支承。低反射层的表面的光反射率低于连接部的表面的光反射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19]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0020]图3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1]图3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2]图3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3]图4A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4]图4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5]图4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6]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27]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触控面板的半成品的剖视图。
[0028]图6B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29]图7A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触控面板的半成品的剖视图。
[0030]图7B是本实施方式的其它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31]图8是以往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0032]图9是以往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在这些图中局部地放大了尺寸。
[0034]触控面板100具有操作面50,该触控面板100具备透光性且呈带状的多个第一导电层12、带状的第二导电层13、低反射层13C及基板11。第二导电层13具有导电部13A和连接部13B。导电部13A形成在多个第一导电层12之间。连接部13B与第一导电层12绝缘,该连接部13B与第一导电层12交叉而将相邻的导电部13A电连接。低反射层13C形成在连接部13B与操作面50之间。基板11对第一导电层12、第二导电层13和低反射层13C进行支承。低反射层13C的表面的光反射率低于连接部13B的表面的光反射率。
[0035]在透光性且呈膜状的基板11的上表面形成有透光性的第一导电层12。基板1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碳酸酯等形成。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由氧化铟锡(ITO)、氧化锡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0036]第一导电层12通过将多个方形形状的电极18的角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带状。多个带状的第一导电层12在基板11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为条纹状。在此,前后方向是图2所示的触控面板100的短边方向,左右方向是触控面板100的长边方向。
[0037]第一导电层12的电极18形成为方形形状,因此,在基板11的上表面,在相邻的第一导电层12和第一导电层12之间形成有方形形状的空隙部。在该空隙部形成有方形形状的导电部13A。
[0038]相邻的导电部13A通过跨越第一导电层12的连接部13B而电连接。连接部13B具有导电性,由铜、银、铁、镍、铬、钌、鹤、钥、猛、钴或它们的合金等形成。导电部13A的宽度约为Iym以上且100 μ m以下。
[0039]通过导电部13A和连接部13B形成第二导电层13。
[0040]在连接部13B的上表面,通过蒸镀法或溅射法等形成有由铜、银、铁、镍、铬、钌、钨、钥、锰、钴或它们的合金等的氧化物或氮化物形成的低反射层13C。
[0041]需要说明的是,与连接部13B或以往的连接部3B的表面相比,低反射层13C的表面的光反射更被抑制。即,低反射层13C的表面的光反射率低于连接部13B的表面的光反射率。通过将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形成为黑色那样的暗色,由此能抑制来自外部的光的反射。而且,优选低反射层13C不仅将表面的颜色形成为暗色,而且为了抑制光反射而将表面的形状形成为微细的凹凸形状。作为凹凸的形状,优选0.1 μπι以上且Ι.Ομπι以下。
[0042]第二导电层13沿着基板11的左右方向形成为带状。也就是说,第二导电层13沿着与第一导电层12正交的方向形成。而且,多个带状的第二导电层13在基板11的左右方向上形成为条纹状。
[0043]为了避免第一导电层12与导电部13Α电接触,在第一导电层12与导电部13Α之间通过印刷法或曝光显影法等形成有绝缘部14。换言之,在连接部13Β的下方与第一导电层12的上方之间形成有透光性的绝缘部14。绝缘部14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环氧树脂等形成。利用绝缘部14来保持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3之间的绝缘性。
[0044]第一电极15Α从第一导电层12的端部向基板11的外周右端延伸出。
[0045]第二电极15Β从第二导电层13的端部向基板11的外周右端延伸出。
[0046]绝缘层16形成为覆盖除了向基板11的外周右端延伸出的第一电极15Α的端部和第二电极15Β的端部以外的基板11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层16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环氧树脂等透光性的绝缘材料形成。
[0047]在绝缘层16的上表面通过粘接剂(未图示)等粘贴有膜状或板状的覆盖层17,从而构成触控面板100。覆盖层17由聚碳酸酯、丙烯酸类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绝缘材料形成。
[0048]接下来,使用【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上述的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的一例。图3A?图3C、图4A?图4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49]如图3A所示,在基板11的上表面整面上通过蒸镀法或溅射法等形成氧化铟锡等的薄膜20。薄膜20的膜厚为几十nm。然后,在薄膜20的表面形成干膜抗蚀剂等光致抗蚀剂膜(未图示),借助光掩模(未图示)等选择性地曝光之后进行显影,从而将光致抗蚀剂膜图案化。然后,将基板11浸溃于规定的蚀刻液(未图示)中,将不需要部位的薄膜20溶解除去。然后将光致抗蚀剂膜除去。
[0050]由此,如图3B所不,形成多个第一导电层12和多个导电部13A。S卩,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于同一平面上。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由此能一次形成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
[0051]接下来,如图3C所示,在多个导电部13A之间通过印刷或曝光显影法等以覆盖第一导电层12的方式形成绝缘部14。
[0052]接下来,如图4A所示,在图3C所示的半成品的上表面整面上通过蒸镀法或溅射法等设置由铜、镍、铬或它们的合金等构成的薄膜21。薄膜21的膜厚约为IOOnm以上且200nm以下。
[0053]接下来,如图4B所示,在薄膜21上通过蒸镀法或溅射法等形成由铜、镍、铬或它们的合金等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构成的薄膜22。薄膜22的膜厚为几十nm。
[0054]然后,在薄膜22的表面形成干膜抗蚀剂等光致抗蚀剂膜(未图示),借助光掩模(未图示)等选择性地曝光之后进行显影,从而将光致抗蚀剂膜图案化。然后,将基板11浸溃于规定的蚀刻液(未图示)中,将不需要部位的薄膜21和薄膜22 —并溶解除去。然后,将光致抗蚀剂膜除去。
[0055]由此,如图4C所示,薄膜21成为连接部13B,薄膜22成为低反射层13C。而且,导电部13A通过连接部13B来连接,形成在连接部13B上形成有低反射层13C的带状的第二导电层13。
[0056]另外,在形成连接部13B和低反射层13C的同时形成第一电极15A和第二电极15B。S卩,第一电极15A和第二电极15B由薄膜21和薄膜22形成。换言之,第一电极15A和第二电极15B通过在铜、镍、铬或它们的合金等上形成铜、镍、铬或它们的合金等的氧化物或氮化物而成。但是,也可以将第一电极15A或第二电极15B与连接部13B和低反射层13C分开而独立形成。例如,可以通过印刷或蒸镀等方法将银、碳或铜合金等作为材料来形成第一电极15A或第二电极15B。
[0057]另外,以覆盖除了位于基板11的外周右端的第一电极15A、第二电极15B的上表面以外的基板11的方式通过印刷等方法形成透光性的绝缘层16。然后,粘贴覆盖层17,由此制作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100。S卩,触控面板100在基板11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在第一导电层12上形成有绝缘部14,在绝缘部14上形成有连接部13B,在连接部13B上形成有低反射层13C。
[0058]以上那样构成的触控面板100以基板11的下表面与液晶显示元件(未图示)等的显示画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而安装于电子设备(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5A的端部及第二电极15B的端部与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未图示)连接。在图1中,操作面50是覆盖层17的上表面。
[0059]接下来,说明触控面板100的动作。
[0060]从电子电路向多个第一电极15A、第二电极15B施加电压。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一边透过触控面板100观察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的菜单画面,一边用手指等触摸操作面50来进行操作。于是,与进行了操作的位置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13之间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而且,电子电路检测到该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确定使用者所操作的画面的位置。
[0061]如上所述,触控面板100在将导电部13A连接的连接部13B的上表面设有低反射层13C。换言之,低反射层13C形成在连接部13B的操作面50侧。因此,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吸收光而不易反射光。
[0062]S卩,从覆盖层17的外方入射的太阳光或电灯等的外部光被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吸收,从而防止外部光的反射。
[0063]由此,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画面不亮时,形成在连接部13B上表面的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吸收从覆盖层17的外方入射的外部光。其结果是,光的反射变少,因此能获得显示画面的视觉识别性良好的触控面板。
[0064]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面板100在基板1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然后依次层叠绝缘部14、连接部13B和低反射层13C。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结构。
[0065]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10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也可以从基板11的上表面依次层叠形成连接部13B、低反射层13C、绝缘部14之后形成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S卩,触控面板110在基板11上形成有连接部13B,在连接部13B上形成有低反射层13C,在低反射层13C上形成有绝缘部14,在绝缘部14上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
[0066]触控面板110的第一导电层12也通过将多个方形形状的电极18的角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带状。而且,导电部13A也在方形形状的空隙部形成为方形形状。
[0067]连接部13B和低反射层13C与导电部13A电连接。通过导电部13A和连接部13B形成第二导电层13。
[0068]以覆盖第一导电层12、导电部13A和绝缘部14的方式形成有透光性的绝缘层16。在绝缘层16的上表面粘贴有覆盖层17。而且,在液晶显示元件(未图示)等的显示画面上安装基板11的下表面。在图5中,操作面50是覆盖层17的上表面。
[0069]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25的半成品120的剖视图。图6B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25的剖视图。
[0070]作为半成品120,在基板11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而且,依次层叠有绝缘部14、低反射层13C和连接部13B。
[0071]相邻的导电部13A通过连接部13B来电连接。通过导电部13A和连接部13B来形成第二导电层13。绝缘层16形成为覆盖基板11的上方。
[0072]而且,如图6B所示,将半成品120上下颠倒,在基板11的上表面粘贴覆盖层17而构成触控面板125。S卩,触控面板125在基板11下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在第一导电层12下形成有绝缘部14,在绝缘部14下形成有低反射层13C,在低反射层13C下形成有连接部13B。
[0073]而且,在液晶显示元件(未图示)等的显示画面上安装绝缘层16的下表面。在图6B中,操作面50是覆盖层17的上表面。
[0074]图7A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35的半成品130的剖视图。图7B是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35的剖视图。作为半成品130,从基板11的上表面依次层叠有低反射层13C、连接部13B、绝缘部14。而且,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和导电部13A。
[0075]相邻的导电部13A通过连接部13B来电连接。通过导电部13A和连接部13B来形成第二导电层13。绝缘层16形成为覆盖基板11的上方。
[0076]而且,如图7B所示,将半成品130上下颠倒,在基板11的上表面粘贴覆盖层17而构成触控面板135。S卩,触控面板135在基板11下形成有低反射层13C,在低反射层13C下形成有连接部13B,在连接部13B下形成有绝缘部14,在绝缘部14下形成有第一导电层12。
[0077]而且,在液晶显示元件(未图示)等的显示画面上安装绝缘层16的下表面。在图7B中,操作面50是覆盖层17的上表面。
[0078]需要说明的是,在触控面板125、触控面板135中,第一导电层12通过将多个方形形状的电极18的角部彼此连结而形成为带状。导电部13A在方形形状的空隙部形成为方形形状。
[0079]通过上述的结构,从覆盖层17的外方入射的太阳光或电灯等的外部光被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吸收。其结果是,能抑制从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反射的光量。
[0080]另外,如图7A、图7B所示,通过与基板11相接地形成低反射层13C,能使低反射层13C的形状更平坦。因此,被反射的光变得更均匀。
[008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12、第二导电层13A由氧化铟锡或氧化锡等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分散有银丝等的透光性的丙烯酸类等树脂、聚噻吩、聚苯胺等透光性的导电性树脂。
[0082]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低反射层13C吸收太阳光或电灯等的外部光。因此,能抑制从低反射层13C的上表面反射外部光的情况,提高显示画面的视觉识别性。需要有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极18及导电部13A形成为方形形状。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圆形形状、椭圆形状。
[0083]本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具有提高显示画面的视觉识别性这样的有利效果,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来说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操作面,其特征在于,具备: 透光性且呈带状的多个第一导电层; 带状的第二导电层,其具有形成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层之间的多个透光性的导电部、及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绝缘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交叉而将相邻的所述导电部电连接的连接部; 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面之间的低反射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低反射层进行支承的基板, 所述低反射层的表面的光反射率低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的光反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所述低反射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所述低反射层与所述基板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部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还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的绝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有所述绝缘部, 在所述绝缘部上形成有所述连接部, 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所述低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有所述连接部, 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所述低反射层, 在所述低反射层上形成有所述绝缘部, 在所述绝缘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在所述基板下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下形成有所述绝缘部, 在所述绝缘部下形成有所述低反射层, 在所述低反射层下形成有所述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在所述基板下形成有所述低反射层, 在所述低反射层下形成有所述连接部, 在所述连接部下形成有所述绝缘部, 在所述绝缘部下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电层。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3706188SQ20142005900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3日
【发明者】村田佳子郎, 田边功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