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410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至少一基板、网格电极以及导电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其中周边区邻接显示区。网格电极设置在显示区且包括多个第一尖端。第一尖端由显示区往周边区延伸。导电电极设置在周边区。导电电极包括主体部和多个第二尖端,其中主体部围绕网格电极。第二尖端由主体部往第一尖端延伸,以使第二尖端与对应的第一尖端指向彼此。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提高静电防护功能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对具有网格电极的触控面板而言,由于网格电极通常是由线宽较细的导体线所构成,因此更容易因为静电放电损害而导致断线,造成触控元件的灵敏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设置多个尖端以作为静电宣泄的路径,藉以提供良好的静电防护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包括至少一基板、网格电极以及导电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周边区邻接显示区。网格电极至少设置在显示区,且包括多个第一尖端,其中第一尖端由显示区往周边区延伸。导电电极设置在基板并位于周边区,且包括主体部和多个第二尖端,其中主体部围绕网格电极,第二尖端由主体部往第一尖端延伸,以使第二尖端与对应的第一尖端指向彼此。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信号传导线,电性连接至网格电极,其中第一尖端与信号传导线位在网格电极的不同侧。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接垫,电性连接至信号传导线,导电电极的主体部为封闭图案以围绕信号传导线和接垫,其中接垫具有多个第三尖端,该导电电极还具有多个第四尖端,第四尖端由主体部往第三尖端延伸,以使第四尖端与对应的第三尖端指向彼此。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格电极还包括多个连接埠,其中第一尖端设置在连接埠。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多个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彼此电性绝缘且交错设置。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设置在基板上,各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连接相邻两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且各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连接相邻两第二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部。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为透明覆盖板。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基板包括两软性基板,且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分别设置在两软性基板上。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透明覆盖板,设置在两软性基板上。
[0013]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分别在网格电极以及导电电极上设置对应的放电尖端,当有静电累积在网格电极时,能通过上述对应的尖端将静电宣泄到导电电极,藉此达到良好的静电防护效果。
[00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剖线1-1’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区域M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5A至图5C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100a、100b、100c、10cU 10e:触控面板;
[0023]110:基板;
[0024]112:显示区;
[0025]114:周边区;
[0026]120:触控元件;
[0027]122:第一电极组;
[0028]124:第二电极组;
[0029]126:延伸部;
[0030]130:导电电极;
[0031]132:主体部;
[0032]140:信号传导线;
[0033]142:屏蔽线;
[0034]150:接垫;
[0035]160:连接埠;
[0036]172:第一软性基板;
[0037]174:第二软性基板;
[0038]Cl:第一连接部;
[0039]C2:第二连接部;
[0040]Dl:第一方向;
[0041]D2:第二方向;
[0042]El:第一电极;
[0043]E2:第二电极;
[0044]G:网格单元;
[0045]1-1’:剖线;
[0046]IN:绝缘图案;
[0047]M:区域;
[0048]Tl:第一尖端;
[0049]T2:第二尖端;
[0050]T3:第三尖端;
[0051]T4:第四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线1-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区域M的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和图3,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触控元件120、多个第一尖端Tl以及导电电极130。基板110具有显示区112和邻接显示区112至少一侧的周边区114,其中显示区112通过透光的基板110显示出下方显示器的图像。周边区114是对应装饰层的配置区域,藉此遮蔽金属线路,其中装饰层可为单一种材质的单层结构、多层堆叠结构或多种材质的多层堆叠结构,其材料可包括陶瓷、类钻碳、有机材料、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混合物、有机-无机混成化合物或其复合叠层。本实施例是以周边区114围绕显示区112的四侧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周边区114也可以是至少邻接显示区112的其中两侧边。本实用新型的基板110应当包括独立于显示器外的基板,或是整合在显示器内的元件基板;前者例如是外加的覆盖板(Cover lens),覆盖板为高机械强度的硬质基板,例如可为强化玻璃,或是复合塑料基板,例如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简称 PC)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的复合基板,后者例如是液晶显示器的彩色滤光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封装盖板等,但不以此为限。
[0053]触控元件120设置在基板110上且至少位于显示区112中。触控元件12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122和多个第二电极组124,其中第一电极组122和第二电极组124彼此电性绝缘。每一个第一电极组122包括多个第一电极El和多个第一连接部Cl,其中每一个第一连接部Cl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El而构成沿第一方向Dl延伸的第一电极组122。每一个第二电极组124包括多个第二电极E2和多个第二连接部C2,其中每一个第二连接部C2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E2而构成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电极组124。第一方向Dl例如是与第二方向D2交错,因此这些第一电极组122与这些第二电极组124交错设置,其中是以第一连接部Cl与第二连接部C2互相交错,且交错处可设置绝缘图案IN(如图2所示),以使第一电极组122与第二电极组124彼此电性绝缘。
[00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部Cl和第二电极E2属于同一膜层,而第二连接部C2属于另一膜层。换言之,第一电极E1、第一连接部Cl和第二电极E2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同时制作,而第二连接部C2则不与上述构件同时制作。触控元件120是由透明导电材质、金属、纳米金属丝、硅烯、石墨烯或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所构成,其中透明导电材质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招锌(aluminum zinc oxide, ΑΖ0),而金属包括银(Ag)、招(Al)、铜(Cu)、铬(Cr)、钛(Ti)、钥(Mo)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所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元件120可为单层式的触控结构。
[00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2为网格电极,其中网格电极的线宽介于
0.1um至20um之间,而较佳的宽度介于Ium至1um之间。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2可各自包括多个网格单元G。网格单元G大致上为六边形,其中每一个边的形状为正弦波(sinewave)。但其仅为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网格单元G的形状设计。基于导电性的考量,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2可以是金属网格。金属网格例如是由多条金属细线所构成,金属细线的线宽例如是介于I微米至30微米。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2例如是线宽为4微米的金属网格电极。此外,采用金属网格形态的电极,其细线之间的开口相较于细线的线宽大许多,故可使得金属网格电极的透光率达75%以上。此外,为避免网格电极与显示面板的画素单元因周期性排列所产生的迭纹效应(Moir6),触控元件120可相对于显示器旋转I?45度,亦即触控元件120与显示器中画素的纵轴夹有I?45度之角度。
[0056]导电电极130设置在基板110上的周边区114中,且电性连接于地端。导电电极130包括主体部132和多个第二尖端T2。每一个第二尖端T2由主体部132往显示区112延伸。导电电极130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其材料可与第一电极El或第二电极E2相同或不同。当其材料与第一电极El或第二电极E2相同时,可选择与第一电极El或第二电极E2同时形成,以简化制程。当主体部132围绕触控元件120,其例如是具有开口的框形图案,且大致上围绕触控元件120。
[0057]触控面板100还包括多条信号传导线140。这些信号传导线140设置在周边区114中且电性连接至触控元件120。导电电极130的主体部132例如是围绕信号传导线140。具体而言,每一个第一电极组122电性连接至其中一条信号传导线140,且每一个第二电极组124电性连接至其中一条信号传导线140。信号传导线140可用以传递信号至触控元件120,也可以用以将触控元件120的信号传递至后端处理电路中,以计算触控事件发生的位置。此外,相邻且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极组122与第二电极组124的信号传导线140之间可设置至少一条的屏蔽线142,其例如是电性连接至地端以减少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极组122与第二电极组124的信号传导线140之间发生电性干扰的现象。
[0058]触控面板100还包括多个接垫150。接垫150设置在周边区114中。每一条信号传导线140电性连接至其中一个接垫150,且屏蔽线142也可以电性连接至其中一个接垫150。接垫150例如是提供外引脚接合区(outer lead bonding),以使触控面板100电性连接至其他电路或元件。
[0059]如图1所示,第一尖端Tl设置在触控元件120上。具体而言,可以在制作第一电极组122或第二电极组124时,使网格单元G延伸位在部分的周边区114中,且让位在周边区114中的网格单元G的其中一个边构成第一尖端Tl。如此一来,可不需进行额外的处理来制作第一尖端Tl。每一个第一尖端Tl由显示区112往周边区114延伸。第一尖端Tl可设置在位在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交界处附近的第一电极El上,也可设置在位在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交界处附近的第二电极E2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两者上。第一尖端Tl可以由第一电极El及第二电极El延伸而出且与其属于同一膜层。或者,第一尖端Tl也可以是另外制作而与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l属于不同膜层。此外,第一尖端Tl可以仅设置在第一电极El上或仅设置在第二电极E2上,本实用新型并不加以限制。
[0060]具体而言,每一个第二尖端T2由主体部132往其中一个第一尖端Tl延伸,以使第~■尖纟而T2与对应的弟一尖纟而Tl指向彼此。弟一尖纟而Tl与弟_■尖纟而T2例如是线览逐渐变小的导电图案,或者是线宽微小的导电图案,因而具有尖端放电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电极130是电性连接在地端电位,且第二尖端T2指向第一尖端Tl,因此触控元件120上的静电电荷可通过多个第一尖端Tl与多个第二尖端T2的尖端放电效应将电荷通过主体部132而传导至地端,减少触控元件120中发生静电放电损害的机率,藉此可避免网格电极遭静电破坏而断线,以提升触控面板100的静电防护能力。
[00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尖端Tl和第二尖端T2与信号传导线140位在显示区112的不同侧。在触控面板100中,位于显示区112两侧(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的周边区114通常会设计成是对称的而具有大致相同的面积。因此,将第一尖端Tl与第二尖端T2设置在未设置有信号传导线140的周边区114中,不须增加额外的基板110空间来制作此布局,还可提高基板110利用率。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电极130是呈环状配置的示例说明,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电极130可设置在未设置有信号传导线140的周边区114中而呈L型配置。
[0062]以下将列举更多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凡可能之处,将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来表不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并省略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
[006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4,触控面板10a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相似,其不同之处说明如下。触控面板10a还包括多个接垫150。接垫150设置在周边区114中。每一条信号传导线140电性连接至其中一个接垫150,且屏蔽线142也可以电性连接至其中一个接垫150。接垫150例如是提供外引脚接合区(outer lead bonding),以使触控面板10a电性连接至其他电路或元件。接垫150具有多个第三尖端T3。第三尖端T3位于接垫150远离信号传导线140的一侧。
[0064]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电极130的主体部132为封闭图案以完整围绕信号传导线140和接垫150,其中导电电极130还具有多个第四尖端T4,每一个第四尖端T4由主体部132往其中一个第三尖端T3延伸,以使第四尖端T4与对应的第三尖端T3指向彼此。由于第四尖端T4电性连接于地端电位,且第四尖端T4指向第三尖端T3,因此触控元件120上的静电电荷可通过多个第三尖端T3与多个第四尖端T4的尖端放电效应将电荷通过主体部132而传导至地端,减少触控元件120中发生静电放电损害的机率,藉此可避免网格电极遭静电破坏而断线,以提升触控面板10a的静电防护能力。
[0065]图5A至图5C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图5A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b包括连接埤160 (connect1n port),连接埤160设置在周边区114中。触控元件120还包括多个延伸部126。每一个延伸部126例如是由网格单元G的一部分延伸至周边区114所形成,其中连接埠160设置在这些延伸部126上,且每一个第一尖端Tl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埠160上。延伸部126与连接埠160可在同一膜层中同时制作或利用不同膜层分别制作。具体而言,可以在制作第一电极组122或第二电极组124时,使网格单元G延伸位在部分的周边区114中,且让位在周边区114中的网格单元G的其中一个边构成一个延伸部126,且由于金属网格的线宽微小,因此通过连接埠160的设计以提供线宽较延伸部126大的第一尖端Tl。
[0066]在图5A的触控面板10b中,一个第一电极El例如是连接至一个连接埠160,一个第二电极E2例如是连接至一个连接埠16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图5B的触控面板10c中,一个第一电极El可连接至多个连接埤160,—个第二电极E2可连接至多个连接埤160。每一个延伸部126例如是对应一个第一尖端Tl设置,其中两个延伸部126可以连接至一个连接埠16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图5C的触控面板10d中,四个延伸部126可以连接至一个连接埠160。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每一个第一电极El或第二电极E2上所对应连接的连接埠160数量,也不限定每一个连接埠160所对应连接的延伸部126的数量。
[0067]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6,触控面板10e还包括第一软性基板172和第二软性基板174,其中第一电极组122设置在第二软性基板174上,且第二电极组124设置在第一软性基板172上。第一软性基板172设置在基板110上,且第二软性基板174设置在第一软性基板17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性基板172和第二软性基板174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膜材。第一电极El和第二电极E2为包括网格单元G的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可由单一软性基板以及基板110堆叠而成,其中第一电极组122以及第二电极组124设置在单一软性基板的两侧或第一电极组122设置在基板110且第二电极组124设置在单一软性基板的触控结构。
[0068]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电极130设置在第一软性基板172上,且第一尖端Tl位在第二电极E2上。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地,每一个第二尖端T2由主体部132往其中一个第一尖端Tl延伸,以使第二尖端T2与对应的第一尖端Tl指向彼此。由于第二尖端T2电性连接在地端电位,且第二尖端T2指向第一尖端Tl,因此触控元件120上的静电电荷可通过多个第一尖端Tl与多个第二尖端T2的尖端放电效应将电荷通过主体部132而传导至地端,减少触控元件120中发生静电放电损害的机率,藉此可避免网格电极遭静电破坏而断线,以提升触控面板10e的静电防护能力。此外,第二软性基板174上也可选择性地设置有导电电极130,且导电电极130上可选择性地设置有第二尖端T2,第一电极El上也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有多个第一尖端Tl,进而提升触控面板10e的静电防护能力。
[006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分别在触控元件以及导电电极上设置对应的放电尖端,当有静电累积在触控元件时,能通过上述对应的尖端将静电宣泄至导电电极,藉此达到良好的静电防护效果。
[007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周边区,该周边区邻接该显示区; 网格电极,至少设置在该显示区,且包括多个第一尖端,其中该些第一尖端由该显示区往该周边区延伸;以及 导电电极,设置在该基板并位于该周边区中并邻近该显示区的至少一侧,且包括主体部和多个第二尖端,其中该主体部围绕该网格电极,该些第二尖端由该主体部往该些第一尖端延伸,以使该些第二尖端与对应的该些第一尖端指向彼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信号传导线,电性连接至该网格电极,其中该些第一尖端与该些信号传导线位在该网格电极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接垫,电性连接至该些信号传导线,该导电电极的该主体部为封闭图案以围绕该些信号传导线和该些接垫,其中该些接垫具有多个第三尖端,该导电电极还具有多个第四尖端,该些第四尖端由该主体部往该些第三尖端延伸,以使该些第四尖端与对应的该些第三尖端指向彼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网格电极还包括多个连接埠,其中该些第一尖端设置在该些连接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网格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多个第二电极组,该些第一电极组和该些第二电极组彼此电性绝缘且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组和该些第二电极组设置在该基板上,各该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连接相邻该两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且各该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以及连接相邻该两第二电极的多个第二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透明覆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基板包括两软性基板,且该些第一电极组和该些第二电极组分别设置在该两软性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覆盖板,设置在该两软性基板上。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982332SQ20142027726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崇维, 张廷宇, 许景富, 许辰合, 王文俊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