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674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垫、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延伸感测垫。基板具备本体部分与延伸部分。第一感测垫分别沿第一方向以并排配置于基板的本体部分。第二感测垫分别沿第二方向以并排配置于基板的本体部分,其中第一感测垫的材料不同与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延伸感测垫配置于基板的所述延伸部分。藉此,便可将触控面板延伸到电子装置的侧边部分,并利用侧边部分的触控面板来取代实体按键的功能。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延伸至装置侧边部分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触控面板(Touch Panel)已随着时代演进而成为许多通信家电及信息产品的输入装置。触控面板叠置于显示模块上,藉以提供使用者与显示画面直接互动。为了传递使用者操作触控面板所产生的信号,触控面板中将设置多个感应电极,以经由信号导线来传送信号至控制电路。另一方面,移动设备通常是将触控面板设置于设备的正面,并在移动设备的侧边设置实体按键以让使用者能够通过实体按键来使用部分功能。
[0003]目前而言,触控面板大部分采用铟锡氧化(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薄膜来制作感应电极,因为ITO薄膜具备透明且高导电的优点。然而,铟的价格昂贵而ITO薄膜具备易脆的性质,因而难以利用ITO薄膜所制作的触控面板设置于具有较大弧度或弯折较大的玻璃基板上。藉此,虽然有许多厂商希望将触控面板延伸到移动设备侧边以取代现行移动设备的实体按键,但仍有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具有可随着基板的挠曲或延伸部分而配置有较易挠曲感测垫结构,让基板的挠曲或延伸部分也同样具备触控功能。藉此,采用此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便可在其机构侧边利用基板的挠曲部分进行触控感应,从而取代实体按键的功能。
[0005]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的具有可随着触控基板的延伸部分而配置的延伸感测垫结构,并且此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将可低于本体感测垫结构。藉此,采用此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可在其机构侧边进行触控感应的同时也能够节省成本。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括:
[0007]一基板,具备一本体部分与一延伸部分;
[0008]多个第一感测垫,分别沿一第一方向以并排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
[0009]多个第二感测垫,分别沿一第二方向以并排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且该些第一感测垫的材料不同于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以及
[0010]一延伸感测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该延伸感测垫与该些第一感测垫是由相同材料所形成,该延伸感测垫与该些第一感测垫位于同一层,其中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位于一平面上,且该延伸部分不位于该平面及该平面的一延伸平面。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延伸部分从该延伸部分与该本体部分相接的一交界处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弯曲形状。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延伸感测垫包括一第一电极轴和多个第一电极块。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延伸感测垫具备梳状图案。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每一该第一电极块电性对应一该第一感测垫,并与之电性连接。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一电极块总数小于该些第一感测垫的总列数。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延伸感测垫为一单层感测垫结构,而该多个第一感测垫与该多个第二感测垫共同组成一双层感测垫结构。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一感测垫和该延伸感测垫彼此电性绝缘,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的材料是金属、纳米银及石墨烯其中之一。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的材料为非透光导电材质,且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具有网格结构,而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为一透光导电材质。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是铟锡氧化物。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些第一感测垫与该些第二感测垫组合而成的感应图案密度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的感应图案密度。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0023]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该第一感测图案层包括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一感测垫以及位于该延伸部分的该延伸感测垫;
[0024]一第一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一感测图案层上;
[0025]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该第二感测图案层具备该第二感测垫;
[0026]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二感测图案层上;以及
[0027]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0029]一第二感测图案层包含该第二感测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主体部分;
[0030]一第一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二感测图案层以及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上;
[0031]一第一感测图案层包含该第一感测垫与该延伸感测垫,配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以及该延伸部分上;
[0032]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一感测图案层上;以及
[0033]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0035]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其中该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一感测垫及该延伸感测垫的该第一感测图案层;
[0036]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具有该第一感测图案层的该第一薄膜上,其中该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二感测垫的该第二感测图案层;
[0037]—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二薄膜上;以及
[0038]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0040]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其中该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二感测垫的该第二感测图案层;
[0041]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具有该第二感测图案层的该第一薄膜上,其中该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一感测垫及该延伸感测垫的该第一感测图案层;
[0042]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二薄膜上;以及
[0043]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00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括:
[0045]一基板,具备一本体部分与一延伸部分;
[0046]—本体感测垫结构,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以及
[0047]一延伸感测垫结构,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其中该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且该本体部分位于一平面上,且该延伸部分不位于该平面及该平面的一延伸平面上。
[00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
[00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本体感测垫结构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皆为单层感测垫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的该延伸部分从该延伸部分与该本体部分相接的一交界处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弯曲形状。
[0050]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1]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中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5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5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54]图4至图9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5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56]图11及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57]附图标记说明:
[0058]100、900:触控面板;
[0059]110:基板;
[0060]111:第一薄膜;
[0061]120:第一感测垫;
[0062]130:第二感测垫;
[0063]131:第二薄膜;
[0064]140:延伸感测垫;
[0065]142:第一电极轴;
[0066]143:第一直杆部分;
[0067]144:第一横杆部分;
[0068]146:第二电极块;
[0069]147:第二直杆部分;
[0070]148:第二横杆部分;
[0071]150、151:信号线;
[0072]210:基板的本体部分;
[0073]220:基板的延伸部分;
[0074]230:延伸部分与本体部分相接的交界线;
[0075]240:第一感测图案层;
[0076]260:第二感测图案层;
[0077]250:第一绝缘层;
[0078]251:光学胶;
[0079]270:第二绝缘层;
[0080]280:显示模块;
[0081]410:防护层;
[0082]910,920:感测垫结构;
[0083]940:金属网格薄膜;
[0084]S310 ?S340:步骤;
[0085]Dl:第一方向;
[0086]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87]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中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其中图1省略示出触控面板的基板1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第一感测垫120、多个第二感测垫130以及延伸感测垫140。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垫120与所述多个延伸感测垫140共同形成第一感测图案层240,而所述多个第二感测垫130形成第二感测图案层260。本实施例中的基板110具备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呈现一平面,而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则未位于本体部分210的平面以及此平面所延伸的平面区域上,即,本体部分210与延伸部分220并没有位于相同水平面上,互不平行。其中,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可以特定曲率往本体部分210的两侧弯曲延伸;或是,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跟本体部分210呈现直角形状或呈任何角度形状;或是,延伸部分220可以是其他形状。采用此种基板110便是希望触控面板的基板能够延伸到电子装置的侧边部分,藉以使电子装置的侧边部分也同样具备触控功能。
[0088]多个第一感测垫120分别沿第一方向Dl (如,X轴方向)以并排配置于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多个第二感测垫130分别沿第二方向D2(如,Y轴方向)以并排配置于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相交。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是垂直相交,但应用本实施例者应可知晓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也可以其他不同的角度相交。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感测垫130作为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的感应电极以分别连接至控制触控操作的触控电路。第一感测垫120的材料可以使用较易挠曲的导电材质,例如是金属、纳米银、石墨烯等材质。由于金属为不透光材料,是故当采用金属材料来实现第一感测垫120时,第一感测垫120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设计为一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以增加透光率。第二感测垫130的材料则可以是较不易挠曲但具备高度透光度以及高导电性的导电材质,例如是ITO薄膜。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感测垫130两者的材料并不相同,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感测垫120由于使用较难弯折且易碎的ITO薄膜,而使第一感测垫120与延伸感测垫140的连接处容易断裂,降低处理良率。若仅使用较易挠曲的金属网格结构来实现第一感测垫120及第二感测垫130的话,则有可能会因为第一感测垫120及第二感测垫130在本体部分210的金属网格结构而发生格纹线干涉导致产生莫瑞效应(moire effect)影响使用者的视觉感受。换句话说,为了避免单纯使用ITO薄膜而降低良率且增加成本、也避免发生莫瑞效应(moire effect),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在基板的本体部分使用两种不同材料以分别形成第一感测垫120以及第二感测垫130。从另一角度来看,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感测垫130也可以称为是双层感测垫结构。
[0089]本实施例在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设置单层感测垫结构的延伸感应电极,藉以让延伸部分220也可以具备触控功能。换句话说,由于第一感测垫120的材料使用较易挠曲的导电材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将第一感测垫120延伸出延伸感测垫140,使得触控电路能够感测到使用者于本体部分210和延伸部分220的触控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装置的侧边部分可以不需要过于灵敏的感应,且延伸感测垫140主要是用来取代实体按键的功能,因此延伸感测垫140的感应图案密度可以低于由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感测垫130所组成的本体感测垫结构(也称为,双层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感测垫130组合而成的感应图案密度大于延伸感测垫140的感应图案密度。换句话说,延伸感测垫140的感应精确度可以低于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应精确度,藉以节省成本。
[0090]于本实施例中,图1的延伸感测垫140具备梳状图案或其他可以实现的相应感应图案,应用本实施例者应可通过其他感测垫图案来实现延伸感测垫140。于本实施例中,延伸感测垫140的梳状图案由第一电极轴14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块146所构成。第一电极轴14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l延伸而形成的多个第一横杆部分144以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而形成的第一直杆部分143,且各第一横杆部分144是从第一直杆部分143沿着第一方向Dl延伸所形成。每个第二电极块146则包含有沿第二方向D2成形的第二直杆部分147以及沿第一方向Dl成形的多个第二横杆部分148,且各第二横杆部分148是从第二直杆部分147沿着第一方向Dl延伸所形成。于本实施例的图1中,每一列第一感测垫120皆对应延伸感测垫140中一个梳状图案的第二电极块146,并且每一列第一感测垫120与第二电极块146的第二直杆部分147相连接。另一方面,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1中也可仅有数列第一感测垫120有对应到梳状图案的第二电极块146并与之相连接,藉以让触控电路得知延伸感测垫140的触控信号即可。换句话说,单边第二电极块146的总个数可小于第一感测垫120的总列数。
[0091]再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0与延伸感测垫140彼此也可仅相互对应而并没有相互电性连接,可如图12所示,图1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在图12中,第一感测垫120和延伸感测垫140可分别通过信号线150与信号线151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使外部控制器可通过信号线150、151所接收的触控信号而进行相应操作。
[0092]图1所述的触控面板100可以有多种制造方法及手段来实现,以下分别举出多种实施例以佐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应用本实施例者也可适度地依照这些实施例来延伸及应用。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图4至图9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多种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2、图4至图9是用以说明触控面板100中各层模块的贴合顺序及作法,应用本实施例者可依照上述实施例适度进行延伸。
[0093]请参考图2及图3,于步骤S310中,提供具有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基板110的相应实施例已于上述描述中公开,在此不再赘述。于步骤S320中,在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上形成多个第一感测垫120、第一绝缘层25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垫130,且在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上形成延伸感测垫140。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感测垫120与延伸感测垫140的材料相同,因此步骤S320将会同时在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同时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
[0094]藉此,步骤S320便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一种方式为先在基板110上同时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之后,再配置第一绝缘层250于其上,然后再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 (如图2、图4所示)。另一种方式则为先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之后,再配置第一绝缘层250,并且在第一绝缘层250配置好之后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于其上(如图5、图6所示)。再一种方式则是在可挠曲且为平面形状的第一薄膜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并在另一第二薄膜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然后,通过加热或是物理弯折等方式将上述的第一薄膜进行弯曲以形成具有本体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接着,将第二薄膜与此基板110进行贴合。在后续描述中将以不同实施例来说明步骤S320的多样化实现方式。
[0095]于步骤S330中,当基板上已配置好第一感测图案层240、第一绝缘层250以及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之后,再形成第二绝缘层270。形成第二绝缘层270之后,于步骤S340中,于第二绝缘层上配置显示模块280。于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8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块、发光半导体、有机发光半导体模块等相应显示技术的显示设备。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50及第二绝缘层270可以是聚乙酰胺薄膜(polyimide film)、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Adhesive,简称OCA)等绝缘材质。
[0096]步骤S320的多样化实现方式可分别由图2、图4至图9组成的多种实施例来分别说明。请参照图2,在提供具备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之后,可利用第一材料薄膜(例如,金属网格薄膜)于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上形成多个第一感测垫120与多个延伸感测垫140,以形成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可以利用电镀、网印、喷墨列印或其他方式将此金属网格薄膜配置于基板110上。接着,于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所在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上形成第一绝缘层250。利用第二材料薄膜(例如,ITO薄膜)以于第一绝缘层250上形成多个第二感测垫130,以成为第二感测图案层260。可用黄光蚀刻等方法将ITO薄膜的感应图案形成于第一绝缘层250上。
[0097]请参照图4,相较于图2来说,图4的触控面板在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上有设置一防护层410,并在防护层410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防护层410具有保护及强化整体机构强度的效果。于本实施例中,防护层410可以是玻璃层、透明的塑胶层或其他材料所形成的绝缘透明层。
[0098]请参照图5,图5的触控面板先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之后,再利用沉积或是涂布的方式以在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上配置第一绝缘层250。并且在第一绝缘层250配置好之后,利用利用电镀、网印、喷墨或其他方式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于其上。然后,在基板110的本体部分210上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处分别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请参照图6,相较于图5来说,图6的触控面板在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上有设置一防护层410,并在防护层410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防护层410具有保护及强化整体机构强度的效果。
[0099]请参照图7,图7的实施例是先在可挠曲的第一薄膜111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并在不同于第一薄膜的第二薄膜131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其中,可利用例如roll to roll处理形成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和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于第一薄膜111和第二薄膜131上。第一薄膜111可为塑胶或其他可挠曲材质的绝缘薄膜层。然后,通过加热或是物理挠曲等方式将上述的第一薄膜111进行弯曲以使其能够贴合于具有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第一感测图案层240的设置。之后,将第二薄膜131与第一薄膜111以光学胶251进行贴合,其中第二薄膜131与光学胶251共同成为第一绝缘层250,并在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之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显示模块280之间各层的设置。
[0100]请参照图8,图8的实施例是先在可挠曲的第一薄膜111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其中,第二感测图案层260可利用黄光微影蚀刻处理形成在基板110上,接着在第二感测图案层260上设置第一绝缘层250。然后,通过加热或是物理弯折等方式将上述的第一薄膜111进行弯曲以使其能够贴合基板110以及第一绝缘层25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第一感测图案层240的设置。之后,在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
[0101 ] 请参照图9,图9的实施例是先在可挠曲的第一薄膜111上以黄光蚀刻方式形成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垫130的第二感测图案层260,并在第二薄膜131上以网印或黄光等方法形成具有第一感测垫120及延伸感测垫140的第一感测图案层240。然后,通过加热或是物理弯折等方式将上述的第一薄膜111进行弯曲以使其能够贴合于具有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第二感测图案层260的设置。之后,将具有第二感测图案层260的第二薄膜131与第一薄膜111以光学胶251进行贴合,其中第二薄膜131与光学胶251共同成为第一绝缘层25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之间各层的设置。然后,在第一感测图案层240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以完成图9的触控面板。
[0102]在此以图10来提出另一种符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精神的触控面板,藉以表明本发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测垫结构可以采用另一种感应图案,并且图10所示出的感应图案可以轻易地被调整以控制感测垫的灵敏度。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触控面板900分别在基板的本体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形成金属网格状(metalmesh)的感测垫结构910、920。需特别说明的是,其中该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远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且本体部分210的感测垫结构910的感应图案密度可以大于延伸部分220的感测垫结构920的感应图案密度,再者,本体部分210的感测垫结构910的单元形状或大小也可不同于延伸部分220的感测垫结构920的单元。例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是减少延伸部分220的感测垫结构920的个数以降低其感应图案密度,且其感测垫结构920的单元大小也不同于感测垫结构910的单元。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网印方式先将用以形成感测垫结构910、920的金属网格薄膜940配置于第一薄膜111上,再以加热或是物理弯折等方式将第一薄膜111进行弯曲,并使第一薄膜111能够贴合具有本体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金属网格薄膜940的配置。然后,再于金属网格薄膜940上依序设置第二绝缘层270以及显示模块280。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无论是本体部分210或延伸部分220其金属网格薄膜940皆为单层感测垫结构,故无需在本体部分210配置另一第二感应层。
[010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在具弯曲结构的基板上设置至少一层较易挠曲的感测垫结构,此较易挠曲的感测结构较佳是由金属材质所形成,其中,此层感测垫结构于基板的弯曲延伸部份是一单层感测垫结构。藉此,采用此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便可在其机构侧边提供触控功能,从而取代实体按键的作用。
[010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备一本体部分与一延伸部分; 多个第一感测垫,分别沿一第一方向以并排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 多个第二感测垫,分别沿一第二方向以并排配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且该些第一感测垫的材料不同于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以及一延伸感测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该延伸感测垫与该些第一感测垫是由相同材料所形成,该延伸感测垫与该些第一感测垫位于同一层,其中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位于一平面上,且该延伸部分不位于该平面及该平面的一延伸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分从该延伸部分与该本体部分相接的一交界处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弯曲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感测垫包括一第一电极轴和多个第一电极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感测垫具备梳状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一电极块电性对应一该第一感测垫,并与该第一感测垫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块总数小于该些第一感测垫的总列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感测垫为一单层感测垫结构,而该多个第一感测垫与该多个第二感测垫共同组成一双层感测垫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感测垫和该延伸感测垫彼此电性绝缘,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的材料是金属、纳米银及石墨烯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的材料为非透光导电材质,且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延伸感测垫具有网格结构,而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为一透光导电材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感测垫的材料是铟锡氧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感测垫与该些第二感测垫组合而成的感应图案密度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的感应图案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该第一感测图案层包括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一感测垫以及位于该延伸部分的该延伸感测垫; 一第一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一感测图案层上; 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该第二感测图案层具备该第二感测垫; 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第二感测图案层上;以及 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一第二感测图案层包含该第二感测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主体部分; 一第一绝缘层,配置于该第二感测图案层以及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上; 一第一感测图案层包含该第一感测垫与该延伸感测垫,配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以及该延伸部分上; 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第一感测图案层上;以及 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其中该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一感测垫及该延伸感测垫的该第一感测图案层; 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具有该第一感测图案层的该第一薄膜上,其中该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二感测垫的该第二感测图案层; 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二薄膜上;以及 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的结构依序为: 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二感测图案层,配置于该基板,其中该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二感测垫的该第二感测图案层; 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一感测图案层,配置于具有该第二感测图案层的该第一薄膜上,其中该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该第一感测垫及该延伸感测垫的该第一感测图案层; 一第二绝缘层,配置于位于该本体部分的该第二薄膜上;以及 一显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
17.—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备一本体部分与一延伸部分; 一本体感测垫结构,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本体部分;以及 一延伸感测垫结构,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延伸部分,其中该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测垫总数,且该本体部分位于一平面上,且该延伸部分不位于该平面及该平面的一延伸平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大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的感应图案密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感测垫结构与该延伸感测垫结构皆为单层感测垫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分从该延伸部分与该本体部分相接的一交界处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弯曲形状。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4166502SQ20142052093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连哲纬 申请人: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