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81775发布日期:2019-08-20 23: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功能和体验,如联系人管理、事件管理、日历等,事件管理应用可以很方便的帮助我们管理最近的事件,包括设置各种条件的提醒,如地理围栏、时间等。但是在以下场景中,事件管理应用无法很好地对用户的事件以及与事件关联的数据进行管理:

例如:如图1a所示,用户最近在找房,保存了一些想看的房子的房东信息,并联系看房,最后看中了一个房并已经租好,但手机中保存了很多不需要的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短信,拍摄的照片等。

又例如:如图1b所示,用户要搬家了,有些旧家具家电想要转让,发布信息后,接了好些人的电话,也保存了一些。家具转出去之后,但手机上还存着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等,还安装了一些关联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事件可以与联系人关联,如outlook设置的会议提醒,会在会议之前提醒所有关联的联系人,但有些事件结束之后,相关的信息不再有用,却无法快速便捷的删除。这样不仅浪费终端的存储空间,而且影响用户查找信息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以在事件状态转变时,自动及时地对与事件关联的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管理,以节省存储空间,避免与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应用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事件为定时事件;

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当所述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时,查找与所述定时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还与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隐藏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隐藏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查找单元,用于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第一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所述查找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所述查找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以及

所述第一管理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事件为定时事件;

所述查找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时,查找与所述定时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还与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管理单元包括:

修改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第二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管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管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管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隐藏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隐藏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以及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事件为定时事件;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时,查找与所述定时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还与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隐藏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隐藏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终端,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示例的现有技术中的一个事件管理应用;

图1b为示例的现有技术中的另一个事件管理应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用户利用终端去完成一些事件时,首先创建事件并存储该事件,例如找房事件,转让家具事件等。且随着事件的进展,事件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该事件的状态,例如,该事件的状态变化过程为创建/存储状态、进行状态、隐藏状态、完成状态等。

步骤S102,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完成一个事件可能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应用,而一个应用也可以不仅用于完成一个事件,可以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事件,该应用可以是系统应用如通讯录、图库、视频库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如即时通讯应用等。每个应用有一些数据应用于该应用,这些数据可以是应用运行时产生的,也可以是应用原有的,或从终端或云端等其他位置导入的,这些数据被存储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安装应用并运行应用的电子装置。

步骤S103,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当一个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即一个事件由进行状态转变为完成或隐藏等状态,查找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由于已经建立了数据与事件的关联关系,因此,根据该关联关系,能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

步骤S104,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如果与该事件的状态已改变,如更新为完成或隐藏状态,则对该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对该应用进行卸载或隐藏操作。这样,节省了终端的存储空间,也避免过期事件相关的应用和数据对用户产生困扰。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用户利用终端去完成一些事件时,首先创建事件并存储该事件,例如找房事件,转让家具事件等。且随着事件的进展,事件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该事件的状态,例如,该事件的状态变化过程为创建/存储状态、进行状态、隐藏状态、完成状态等。状态的更新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终端接收来自另一个终端的输入,也可以是其它的更新方式。

步骤S202,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可以为系统应用,具体以通讯录为例,例如,为了找房,需要联系一些房东和中介,设置这些联系人与找房事件关联。该联系人可能包含一些详细信息,例如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邮箱等,用户可能根据联系人的这些信息,在找房时,产生一些通信数据,例如与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与该联系人的邮箱的邮件往来等。这些通信数据都存储在用户的终端。然而,这些联系人还可能与其它事件关联,例如,这些联系人还与转让家具事件关联。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创建联系人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

步骤S203,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完成状态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是否都转变为完成状态,若是,则转至步骤S204;否则,转至步骤S206。

本实施例针对每个联系人,判断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事件是否都已完成。例如,通过找房事件,查找到与之关联的有房东1、房东2,但是,针对房东1,可能不仅与找房事件关联,可能还与转让家具事件关联,因此,在找房事件完成时,还需要判断转让家具事件是否已完成。

在这里,如果第一事件是定时事件,这里的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

步骤S204,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当一个事件的状态变为完成状态时,查找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例如,当上述的找房事件完成时,查找与该找房事件关联的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

步骤S205,删除所述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

若与某个联系人关联的所有事件都已完成,则可根据该联系人中包含的详细信息,例如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邮箱等,在系统应用中查找与这些详细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这里,系统应用是指可以由终端操作系统开发商开发的应用或终端制造商开发的应用。

由于与该联系人关联的所有事件都已完成,可以删除该联系人及其通信数据,以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也避免过期事件产生的相关数据对用户产生困扰。

本实施例实施的场景是:在创建找房事件时,也逐渐在通讯录中创建了一些联系人,如图1a所示的“1000一房一厅刘”、“1100七天后单房李生”等,并在找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通信数据,例如图1a所示的拨号记录,在找到房子时,修改找房事件的状态属性为完成,这时,触发系统查找与找房事件关联的联系人,例如找到如图1a所示的“1000一房一厅刘”、“1100七天后单房李生”等,在确认以上联系人关联的其它事件都已完成时,自动删除这些联系人及其产生的通信数据。这时,终端的通信记录里面不再存在这些拨号记录、短信记录等,使用户能方便地浏览其它更重要的通信记录,这些过期事件的联系人及通信数据不再对用户产生困扰,也无需用户手动删除,同时节省了存储空间。

步骤S206,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事件的状态没有都改变,即有些事件还没有完成,此时,不能删除、卸载或隐藏该联系人及通信数据,只能修改该联系人与该事件的关联关系,等到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事件的状态都已转变为表示为完结的状态,才对该联系人及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操作,以避免一个事件的完结,导致与其它事件也有关联的联系人及数据都被失误地删除、卸载或隐藏,导致联系人及数据不可用。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通讯录应用外,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它系统应用,当事件的状态转变时,系统可以直接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例如对于图库、视频库等,设置图片、视频与某事件关联,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直接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图片、视频。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且避免了因某个事件完结而对与多个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的失误操作。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步骤S301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101或S2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本实施例以即时应用为例,例如QQ、微信等,在该即时应用中,其联系人为即时应用所添加的好友等,其通讯数据为与该联系人产生的聊天记录、文件传输记录等。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创建联系人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

步骤S303,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为隐藏状态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是否都转变为隐藏状态,若是,则转至步骤S304;否则,转至步骤S306。

本实施例中,在某事件的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状态时,触发进行数据管理。设置隐藏状态,可以是在一些事件暂时没有进展或用户想暂停处理时,隐藏这些应用及应用产生的数据,等到用户重新启动该事件时,又可以显示这些应用及应用产生的数据,这样同样可以避免这些想隐藏的应用和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在这里,如果第一事件是定时事件,这里的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

步骤S304,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

步骤S305,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若联系人数据对应的是第三方应用,如即时应用,则系统将联系人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根据接收到的联系人信息在第三方应用内查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隐藏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系统的接口反馈给系统。

步骤S306,等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都转变为隐藏状态,或询问用户是否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及所述第一数据。

步骤S307,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都转变为隐藏状态后,或所述用户同意隐藏时,隐藏所述第一应用及所述第一数据。

当查找到的某个联系人数据的关联的所有事件并没有都转变为隐藏状态,可以等待所有事件都转变为隐藏状态,或询问用户是否隐藏该联系人应用及查找到的数据,在所有事件的状态都转变为隐藏状态后,或用户同意隐藏时,隐藏该联系人应用及查找到的数据。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将联系人应用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状态时,自动隐藏了联系人应用及联系人应用运行中产生的通信数据,可及时对与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隐藏事件相关的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步骤S401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101或S201、S3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2,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指APP,在创建/存储事件后,会安装一些应用,例如创建找房事件,为了找房,新安装了58同城,每个应用具有唯一的一个应用标识,设置第一应用的标识与事件关联。在运行该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数据,例如,注册表信息,下载的缓存文件,应用更新安装包文件,应用数据库等。

该应用标识可能还与其它事件关联,例如58同城还可以用于搭便车等事件。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安装并运行应用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应用标识及应用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

步骤S403,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是否都转变为完成状态,若是,则转至步骤S404;否则,转至步骤S405。

当某事件的状态转变,需要判断与该应用标识关联的事件是否都已完成。在这里,事件还可以是定时事件,这里的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步骤S404,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步骤S405,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确认与应用标识关联的事件都已完成,则执行APP的卸载操作和数据的删除操作,数据的删除操作包括删除系统注册信息,删除应用程序包,删除应用更新包,应用在主界面上的图标,快捷方式,删除应用使用过程中生成、下载等方式保存的数据等。

当事件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时,也可以对应用标识和应用运行产生的数据执行隐藏操作。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将应用的标识与事件关联,在事件完成时,自动删除了应用及应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可及时对与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且避免了因某个事件完结而对与多个事件关联的应用及该应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的失误操作。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1000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11,用于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用户利用终端去完成一些事件时,首先第一存储单元11创建事件并存储该事件,例如找房事件,转让家具事件等。且随着事件的进展,事件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该事件的状态,例如,该事件的状态变化过程为创建/存储状态、进行状态、隐藏状态、完成状态等。

第二存储单元12,用于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完成一个事件可能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应用,而一个应用也可以不仅用于完成一个事件,可以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事件,该应用可以是系统应用如通讯录、图库、视频库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如即时通讯应用等。每个应用有一些数据应用于该应用,这些数据可以是应用运行时产生的,也可以是应用原有的,或从终端或云端等其他位置导入的,第二存储单元12将这些数据存储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安装应用并运行应用的电子装置。

查找单元13,用于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当一个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即一个事件由进行状态转变为完成或隐藏等状态,查找单元13查找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由于已经建立了数据与事件的关联关系,因此,根据该关联关系,能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

第一管理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如果与该事件的状态已改变,如更新为完成或隐藏状态,则第一管理单元14对该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对该应用进行卸载或隐藏操作。这样,节省了终端的存储空间,也避免过期事件相关的应用和数据对用户产生困扰。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2000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21,用于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用户利用终端去完成一些事件时,首先第一存储单元21创建事件并存储该事件,例如找房事件,转让家具事件等。且随着事件的进展,事件的状态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更新该事件的状态,例如,该事件的状态变化过程为创建/存储状态、进行状态、隐藏状态、完成状态等。状态的更新可以是用户手动输入,终端接收来自另一个终端的输入,也可以是其它的更新方式。

第二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可以为系统应用,具体以通讯录为例,例如,为了找房,需要联系一些房东和中介,设置这些联系人与找房事件关联。该联系人可能包含一些详细信息,例如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邮箱等,用户可能根据联系人的这些信息,在找房时,产生一些通信数据,例如与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的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与该联系人的邮箱的邮件往来等。第二存储单元22将联系人及这些通信数据都存储在用户的终端。然而,这些联系人还可能与其它事件关联,例如,这些联系人还与转让家具事件关联。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创建联系人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

查找单元23,用于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查找单元23,具体用于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针对每个联系人,判断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事件是否都已完成。例如,通过找房事件,查找到与之关联的有房东1、房东2,但是,针对房东1,可能不仅与找房事件关联,可能还与转让家具事件关联,因此,在找房事件完成时,还需要判断转让家具事件是否已完成。

在这里,如果第一事件是定时事件,这里的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所述查找单元23具体用于:所述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后,查找与所述定时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当一个事件的状态变为完成状态时,查找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例如,当上述的找房事件完成时,查找与该找房事件关联的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

第一管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理单元24包括修改单元241和第二管理单元242。

修改单元241,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事件的状态没有都改变,即有些事件还没有完成,此时,不能删除、卸载或隐藏该联系人及通信数据,只能修改该联系人与该事件的关联关系,等到与该联系人关联的事件的状态都已转变为表示为完结的状态,才对该联系人及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操作,以避免一个事件的完结,导致与其它事件也有关联的联系人及数据都被失误地删除、卸载或隐藏,导致联系人及数据不可用。

第二管理单元242,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删除所述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

若与某个联系人关联的所有事件都已完成,则可根据该联系人中包含的详细信息,例如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邮箱等,在系统应用中查找与这些详细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这里,系统应用是指可以由终端操作系统开发商开发的应用或终端制造商开发的应用。

由于与该联系人关联的所有事件都已完成,可以删除该联系人及其通信数据,以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也避免过期事件产生的相关数据对用户产生困扰。

本实施例实施的场景是:在创建找房事件时,也逐渐在通讯录中创建了一些联系人,如图1a所示的“1000一房一厅刘”、“1100七天后单房李生”等,并在找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通信数据,例如图1a所示的拨号记录,在找到房子时,修改找房事件的状态属性为完成,这时,触发系统查找与找房事件关联的联系人,例如找到如图1a所示的“1000一房一厅刘”、“1100七天后单房李生”等,在确认以上联系人关联的其它事件都已完成时,自动删除这些联系人及其产生的通信数据。这时,终端的通信记录里面不再存在这些拨号记录、短信记录等,使用户能方便地浏览其它更重要的通信记录,这些过期事件的联系人及通信数据不再对用户产生困扰,也无需用户手动删除,同时节省了存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通讯录应用外,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它系统应用,当事件的状态转变时,系统可以直接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数据,例如对于图库、视频库等,设置图片、视频与某事件关联,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直接查找到与该事件关联的图片、视频。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且避免了因某个事件完结而对与多个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的失误操作。

仍参考图7,描述该终端2000的替代的实施例:

第一存储单元21,用于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存储单元21在前述实施例已描述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本实施例以即时应用为例,例如QQ、微信等,在该即时应用中,其联系人为即时应用所添加的好友等,其通讯数据为与该联系人产生的聊天记录、文件传输记录等。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创建联系人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

查找单元23,还具体用于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某事件的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状态时,触发进行数据管理。设置隐藏状态,可以是在一些事件暂时没有进展或用户想暂停处理时,隐藏这些应用及应用产生的数据,等到用户重新启动该事件时,又可以显示这些应用及应用产生的数据,这样同样可以避免这些想隐藏的应用和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若联系人数据对应的是第三方应用,如即时应用,则系统将联系人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根据接收到的联系人信息在第三方应用内查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隐藏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系统的接口反馈给系统。

当查找到的某个联系人数据的关联的所有事件并没有都转变为隐藏状态,可以等待所有事件都转变为隐藏状态,或询问用户是否隐藏该联系人应用及查找到的数据,在所有事件的状态都转变为隐藏状态后,或用户同意隐藏时,隐藏该联系人应用及查找到的数据。

第一管理单元24,还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将联系人应用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状态时,自动隐藏了联系人应用及联系人应用运行中产生的通信数据,可及时对与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隐藏事件相关的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仍参阅图7,描述终端2000的另一个替代的实施例:

第一存储单元21,用于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存储单元21已在前述实施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存储单元22,用于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和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指APP,在创建/存储事件后,会安装一些应用,例如创建找房事件,为了找房,新安装了58同城,每个应用具有唯一的一个应用标识,设置第一应用的标识与事件关联。在运行该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数据,例如,注册表信息,下载的缓存文件,应用更新安装包文件,应用数据库等。

该应用标识可能还与其它事件关联,例如58同城还可以用于搭便车等事件。

该第一事件可以是定时事件,在安装并运行应用时,可以设定一个预定时间,以便在预定时间到达时,对应用标识及应用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删除或隐藏。

查找单元23,用于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第一管理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第一管理单元24包括修改单元241和第二管理单元242。

当某事件的状态转变,需要判断与该应用标识关联的事件是否都已完成。在这里,事件还可以是定时事件,这里的事件状态转变可以是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

修改单元241,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第二管理单元242,用于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当确认与应用标识关联的事件都已完成,则执行APP的卸载操作和数据的删除操作,数据的删除操作包括删除系统注册信息,删除应用程序包,删除应用更新包,应用在主界面上的图标,快捷方式,删除应用使用过程中生成、下载等方式保存的数据等。

当事件状态转变转变为隐藏时,也可以对应用标识和应用运行产生的数据执行隐藏操作。

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将应用的标识与事件关联,在事件完成时,自动删除了应用及应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可及时对与事件关联的应用及数据进行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对用户产生的困扰;且避免了因某个事件完结而对与多个事件关联的应用及该应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的失误操作。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3000可包括:

输入装置31、输出装置32、存储器33和处理器34(终端中的处理器34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31、输出装置32、存储器33和处理器34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处理器34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存储第一事件,其中,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至少包含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存储用于第一应用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应用为通讯录,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信数据,所述联系人包含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所述联系人,并根据所述联系人包含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在所述通讯录中查找与至少一个联系人信息关联的通信数据。

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所述第一数据为联系人及与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联系人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查找与所述联系人关联的通讯数据,对所述通讯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以及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返回的操作结果。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事件为定时事件;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后,查找与所述第一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定时事件指定的时间到达时,查找与所述定时事件关联的所述第一数据。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据还与至少一个第二事件关联,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和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的状态转变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的状态不为第二状态时,修改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关联关系;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卸载所述第一应用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完成状态,所述第一数据为第一应用的标识。

作为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进行管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事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事件的状态均转变为第二状态时,隐藏所述第一数据和/或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为隐藏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通过将用于应用的数据与事件关联,在事件的状态转变时,可自动及时地对数据和/或应用进行相应的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避免了过期事件相关的数据和/或对用户产生的困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根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