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227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关于产品维修的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当消费者将产品退回维修站进行维修后,维修人员会将相关维修记录登录于电脑数据库内,以利查询或后续分析。

然而,这些维修记录通常都需要由人员进行整理与判断,容易在时程上有所延误。再者,当维修记录的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查询与分析的困难度也大大地增加。因此,如何将维修记录数据库的角色从被动化为主动,以便即时且有效地分析维修记录,萃取出对产品开发有所助益的信息,并有效运用这些信息,则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以有效运用产品维修记录所提供的信息。

本发明所揭露的信息交换平台,包括至少一维修端、数据分析模块以及研发端。其中,维修端用以接收多个维修记录。每一个维修记录包括关联于产品的零件信息,零件信息则包括维修零件的零件型号及零件位置。再者,数据分析模块用以对维修记录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零件信息中零件型号相同的第一零件信息群组,并计算第一零件信息群组中零件位置位于产品上某区域内者所占的第一比例。当第一比例超过第一门槛值时,将关联于区域的环境量测值与关联于零件型号的规格范围做比对。又当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内且与规格范围的边界的距离小于第二门槛值或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外时,数据分析模块发出第一警示信息。而研发端则用以接收第一警示信息,并据以调整作业程序。

本发明所揭露的信息交换方法,用于一信息交换平台,该信息交换平台包括至少一维修端、一数据分析模块及一研发端,该信息交换方法包括:

由该至少一维修端接收多个维修记录,每一该维修记录包括关联于一产品的一零件信息,该零件信息包括一维修零件的一零件型号及一零件位置;

由该数据分析模块对该些维修记录进行分析,以筛选出该些维修记录的该些零件信息中具有相同的该零件型号的一第一零件信息群组;

由该数据分析模块计算该第一零件信息群组中该零件位置位于该产品上一区域内者所占的一第一比例;

当该第一比例超过一第一门槛值时,由该数据分析模块将关联于该区域的一环境量测值与关联于该零件型号的一规格范围做比对;

当该环境量测值落于该规格范围之内且与该规格范围的一边界的距离小于一第二门槛值或该环境量测值落于该规格范围之外时,由该数据分析模块发出一第一警示信息;以及

由该研发端接收该第一警示信息,并据以调整一作业程序。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是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对维修产品进行分析。当维修零件发生损坏的位置集中于产品的特定区域时,发出相关警示信息。藉此,能有效反馈研发人员设计上可能的问题,并提升维修程序的弹性与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信息交换平台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信息交换平台

10维修端

12数据分析模块

14研发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信息交换平台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信息交换平台1包括至少一维修端10、数据分析模块12以及研发端14。维修端10是用以接收多个维修记录,维修记录可来自多个维修据点。为因应来自多个维修据点的维修记录,可设置多个维修端10,以利维修记录的收集。再者,每一个维修记录包括关联于某产品被维修时相关的零件信息。更进一步来说,零件信息包括为了辨识维修零件的零件型号,以及为了标示零件位于产品上何处的零件位置。

此外,数据分析模块12是用以对维修记录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模块12筛选出零件信息中零件型号相同的第一零件信息群组,并计算第一零件信息群组中零件位置位于产品上某一区域内者所占的第一比例。当第一比例超过第一门槛值时,即表示有某维修零件发生损坏的位置集中于产品的特定区域。此时,数据分析模块12会将关联于此区域的环境量测值与关联于此零件型号的规格范围做比对。当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内且与规格范围的某一边界的距离小于第二门槛值(即环境量测值虽落于规格范围之内但很接近规格范围的边界),或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外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一警示信息。于实务上,数据分析模块12包括处理器,用以执行分析的功能。数据分析模块12更可包括数据储存单元,用以储存收到的多个维修记录,以便进行分析。

举例来说,环境量测值可为此区域的温度量测值,规格范围则为此零件对温度的容忍范围。因此,当数据分析模块12发现某维修零件发生损坏的位置集中于产品的特定区域时,便可查询此产品的温度分析报告,以取得此特定区域的温度量测值。接着,数据分析模块12将此温度量测值与此零件对温度的容忍范围进行比较,当不符合规格或是太接近规格边缘时,便发出警示信息。此外,环境量测值亦可为此区域的湿度量测值,而规格范围则为此零件对湿度的容忍范围,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研发端14则用以接收第一警示信息,以做为研发人员设计产品的参考依据。举例来说,研发人员可通过第一警示信息得知在产品上某个区域的某个零件可能容易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因此,研发人员可对此区域的设计进行适当变更,以改善产品品质。甚至,研发人员可针对维修人员的维修标准程序进行 调整,将原本单纯更换零件(同零件型号)的工序,改为更换另一符合温度规格的零件,以避免产品因相同原因再度损坏。再者,于实务上,维修端10与研发端14可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及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数据分析模块12连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及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可利用有线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实现。有线通讯网络可为区域网络或广域网络,无线通讯网络则包括无线区域网络、蓝牙通讯或移动通讯网络等技术,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数据分析模块12计算零件信息中第一零件信息群组所占的第二比例。当第二比例超过第三门槛值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二警示信息,研发端14则用以接收第二警示信息。藉此,研发人员可通过第二警示信息得知是否有特定的零件具有高维修率,并据以检讨产品设计。

于一实施例中,零件信息更包括零件类别。数据分析模块12计算零件信息中具有一预设零件类别的第二零件信息群组所占的第三比例。当第三比例超过第四门槛值时,发出第三警示信息,其中第三警示信息包括关联于预设零件类别的不良原因。举例来说,由于在产品制造打件时,一些属于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Mount Device,SMD)型态的大型元件如图形处理单元及记忆体等,常因焊垫不良,导致功能异常。因此,预设零件类别可为表面黏着技术,而关联的不良原因则可为焊垫不良。于另一个例子中,一些属于双列直插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型态的其他小型元件,则常因零件方向错误而产生不良品。因此,预设零件类别可为双列直插封装,而关联的不良原因则可为零件方向错误。

当数据分析模块12发现某个表面黏着技术型态的元件维修比例偏高时,最可能的不良原因是焊垫不良,其背后成因在于生产时有可能此表面黏着技术型态的元件的黏着工序有瑕疵。又当数据分析模块12发现某个双列直插封装型态的元件维修比例偏高时,最可能的不良原因是零件方向错误,其背后成因在于生产时有可能对此双列直插封装型态的元件打件方向的确认不够确实。因此,藉由零件类别与不良原因的简单对应,可轻易指出工艺的问题。并藉由相关警示信息的通知,以有效率地进行工艺的改善。

于一实施例中,零件信息更包括零件序号。数据分析模块12根据零件序号查询相关数据库,以确认维修零件是否已过保固期,当确认结果为否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四警示信息。藉此,可有效率地追踪维修零件保固,以 利对供应商进行求偿。于一实施例中,零件信息除了零件序号,更包括退换料旗标。数据分析模块12检查退换料旗标,当退换料旗标的值为真时,数据分析模块12根据零件序号查询相关数据库,以确认维修零件是否入库。当确认结果为未入库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五警示信息。藉此,可有效率地追踪维修零件入库状态,以利备料的规划,避免多余的库存。

于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维修记录更包括关联于某产品的属性标示。数据分析模块12基于属性标示计算维修产品所属属性分别所占的第四比例。当第四比例超过第五门槛值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六警示信息。举例来说,属性标示可为关联于此产品所属地区的地区标示或所属客户的客户标示。当此产品的反修品集中于某个或某些地区或客户时,可藉由相关警示信息,检讨产品的适地性,或是客制化上有无瑕疵。于另一个例子中,属性标示可为关联于此产品所属生产厂区的厂区标示。当此产品的反修品集中于某个或某些生产厂区时,可藉由相关警示信息,检讨生产厂区的工艺,以提升产品良率。又于另一个例子中,属性标示可为关联于此产品的型号标示。当此产品的反修品集中于某个或某些型号时,可藉由相关警示信息,对相关型号产品从设计至生产流程进行检讨以提升产品品质。

于一实施例中,零件信息更包括损坏原因,数据分析模块12检查损坏原因,当损坏原因为预设损坏原因时,发出第七警示信息。举例来说,预设损坏原因可为印刷电路板灌孔不良,此类损坏原因是由于供应厂商料件不良。藉由相关警示信息的提醒,可有效管理相关料件的求偿程序。

为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交换方法,请一并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2为本实施例之流程图。本信息交换方法是用于信息交换平台1,信息交换平台1包括至少一维修端10、数据分析模块12及研发端14。信息交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维修端10接收多个维修记录(S20)。其中,每一个维修记录包括关联于某产品被维修时相关的零件信息。更进一步来说,零件信息包括为了辨识维修零件的零件型号,以及为了标示零件位于产品上何处的零件位置。再者,于实务上,维修端10与研发端14分别通过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及第二数据传输通道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第一数据传输通道及第二数据传输通道可利用有线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实现。有线通讯网络可为区域网络或广域网络,无线通讯网络则包括无线区域网络、蓝牙通讯或移动通讯网络等技术,本 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接着,数据分析模块12对维修记录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零件信息中零件型号相同的第一零件信息群组(S21)。再来,数据分析模块12计算第一零件信息群组中零件位置位于此产品上某一区域内者所占的第一比例(S22)。当第一比例超过第一门槛值时,数据分析模块12将关联于此区域的环境量测值与关联于零件型号的规格范围做比对(S23)。当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内且与规格范围的一边界的距离小于第二门槛值(即环境量测值虽落于规格范围之内但很接近规格范围的边界)或环境量测值落于规格范围之外时,数据分析模块12发出第一警示信息(S24)。接着,研发端14接收第一警示信息,并据以调整作业程序(S25)。其余相关信息交换方法的实施例,其运作均如前所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于实务上来说,可将此信息交换平台与方法运用至一显示卡的维修上。此显示卡的维修站可依照客户需求及维修能力等多方考量,设置于全球各地。当显示卡送至任何一个维修站并进行维修后,维修人员会对产品的相关属性以及维修的零件的相关信息进行登录,包括零件的型号、其位于显示卡上哪一个位置、零件的类别、序号及损坏原因等。再者,所登录的数据可经由网络传送到数据分析模块所在地。于一个例子中,数据分析模块可以周期性地对来自各维修站的维修记录进行分析。以零件区域集中异常为例,维修的零件可以是一颗记忆体,数据分析模块可利用型号的比对及位置信息的统计,判断维修品中损坏的记忆体是否集中在显示卡上的同一区域。如果发现有此情事,可将此记忆体的温度容忍规格与该区域的温度测量报告做比较,以便判断此记忆体是否容易因为高温而损坏。若数据分析模块判定为是,则可发出警示信息给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可依据维修记录选用另一适合的记忆体,以变更设计。除此之外,原本维修人员针对此记忆体的维修方式可能是单纯换一颗同型的记忆体。现在则可进一步修改维修人员的维修标准程序,即以更换另一不同型号的记忆体的方式来维修,以避免产品因相同原因再度损坏。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信息交换平台及方法,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对维修产品进行分析。当维修零件发生损坏的位置集中于产品的特定区域时,发出相关警示信息。因此,能有效反馈研发人员设计上可能的问题,并提升维修程序的弹性与效率。再者,数据分析模块亦可提供维修料件的未入库警 示,以有效节省成本。此外,数据分析模块并可针对维修零件的保固进行追踪,以确保求偿权益。甚至,数据分析模块更可依据维修记录提供制造端检讨工艺的依据。藉此,可有效提升设计、生产与维修的效率。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