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医护人员邀约病人的智慧医疗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86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医护人员邀约病人的智慧医疗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医护人员邀约病人的智慧医疗系统和方法,属于基于医护人员邀约病人的智慧医疗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的发展,医疗相关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如专门的网上挂号平台,好大夫等,都是单纯给病人提供了一条互联网挂号或咨询的通道,但并未给病人的整个就医过程带来便捷和高效。在美国,由医生通过网络交流直接为病人看诊、开处方,但也仅限于此,对需入院治疗,如手术,并无后续完整的解决方案。病人就医过程不仅是医生和病人间的事,还涉及医疗资源整合、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因而只关注开端而不能照顾全局,注定整个医疗流程根本得不到本质提升。从整个移动互联网医疗来讲,即便实施电子病历、网络问诊,医疗数据的规整仍是一个难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数据就不好整理成有用信息,不能为医学研究带来更多价值,所以,总结移动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筛选网络病人的问题。病人提交的信息杂乱无章,数据不能规整,就做不到全面提取,无法从这些数据中提炼出更多同质、关联性的可 供研究的有用信息;

2、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医护团队协作,进而使整个就医过程流程更高效的问题。如杏树林,也只是从医生角度,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变医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但这只是信息的电子化,并未对病人就医带来高效体验;

3、从医学研究角度看,病例数据完整性的问题。只有诊疗治疗路径的完整性及相应数据的规整,才更能分析出有价值信息;

4、从医院角度看,提高医疗资源的周转使用问题。只有尽可能预知未来使用情况,才能有效进行资源的提前安排,最典型的就是提高床铺周转率来增加住院病人的接诊人次;

5、从病人角度看,通过移动互联网,改善就医体验及整个就医过程痕迹有迹可循的问题,这也是为了在出现医患纠纷后的更好举证。

6、从医生角度看,移动互联网让病人从线上转到线上,怎么统筹安排线上线下病人的问题,线上病人来院诊疗治疗涉及的医疗资源整合、协作问题,都是目前尚需完善的现实问题。

因此,需要改变现有医疗工作模式,让病人就诊过程体验得到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医院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医疗临床数据规整得到保证,从而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量表的设置和填写,实现数据规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邀约方式,实现医患间双向选择,同时,医护人员主动为病人安排来院、住院、手术的安排,真正达到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医生终端、病人终端来完成整个就医过程,记录全程的病例数据和医疗电子痕迹,供医学研究之用,也为病人保存了全程的治疗记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对病人出院的预登记,预测住院资源的占用情况,提前为医生邀约病人提供参考依据,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住院就诊量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医护人员间的相互授权,灵活、高效建立临时虚拟医疗小组,高效协同辅助完成医疗方案,从而极大提高跨科室、跨部门的协作。

技术方案1:(1)服务端由资料管理模块、病人档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来院和出入院管理模块、病情监测模块、报表分析模块、随访管理模块、邀约管理模块组成;(2)病人通过病人终端填写并提交量表、病情资料,服务端通过量表筛选病人,对病人进行分类;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查阅、审核病人资料,与病人交流病情,给出初步诊疗诊治意见,并通过服务端回复给病人终端;医生通过服务端向病人发出初步诊疗治疗邀约,病人收到医生邀约后,选择接受邀约,并按邀约内容来院诊疗诊治;医护人员间通过授权、邀约组群来协调病人的 诊疗治疗方案;医生通过医生终端完成诊疗治疗数据实时预警监测、随访和病人报告;病人通过病人终端完成各类量表、随访和检查报告的查阅;(3)病人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服务端进行数据通信;(4)医生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或因特网与服务端进行数据通信;(5)服务端与医院业务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通信。

技术方案2:(1)服务端由资料管理模块、病人档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来院和出入院管理模块、病情监测模块、报表分析模块、随访管理模块、邀约管理模块组成;(2)提交资料:病人通过病人终端选择病种、填写量表、描述病情,并上传病情检查资料;(3)在线分诊:服务端根据病人提交的量表、病情资料,对病人进行筛选分类;医生通过医生终端,选择查阅、审核病人资料,通过与病人的互动交流,给出初步诊疗诊治意见,并将意见回复给病人终端,完成在线分诊;(4)邀约病人:医生选择来院或入院诊疗治疗的病患,通过服务端将医生邀约发送至病人终端,病人收到邀约后,选择接受医生邀约;(5)来院和出入院登记:接受邀约的病人,根据邀约安排到医院办理入院手续;(6)诊疗治疗安排:医生通过医生终端向其他医护人员发出为某一病人诊疗治疗的邀约,由其他医护人员回复邀约,从而建立指定病人的诊疗治疗小组,病人资料由医生通过授权方式向诊疗治疗小组其他成员开放,高效协作确定病人治疗方案,邀约、授权范围可跨越不同科室和不同部门;(7)病情监测:医生可通过医生终端完 成病人诊疗治疗数据的实时预警监测、量表查阅、病人出院预登记;(8)随访:医生通过医生终端编制随访计划、随访量表,并提交至服务端,服务端将随访时间、量表发送至病人终端,并按随访计划时间提前通知到医生终端和病人终端,每一次随访完成,医生将本次随访报告上传至服务端;(9)报告:随访结束后,医生通过医生终端上传病人的诊疗治疗总结报告,并作为某个病人完整治疗过程的总结。本发明中,病人通过病人终端提交病情和量表,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查阅病人资料和量表,建立医患关系,通过医患互动,完成线上分诊,并且对于后续来院入院诊疗治疗的病人,医生通过邀约方式实现与病人间的双向选择,病人来院后,由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来院入院登记。本发明医护人员通过邀约方式建立病人诊疗治疗小组,并授权方式向诊疗治疗小组成员开放指定病人的资料,方便小组内病人信息的共享,以高效便捷达成一致的治疗方案。

在医生查房过程中,还要求对病人出院情况进行预登记,这样可以预知未来床位空置的情况,并据此可邀约病人,避免床位空置。

本发明病人通过传统途径就医,可以在就医任何阶段通过病人唯一识别号登录病人终端,服务端根据病人唯一识别号审核账号,完成与医院业务系统对接,病人登陆后可进行量表填写及查阅病人在院检查的各项资料。

系统由几部分组成,医生终端、病人终端、服务端和医院业务系统、 因特网、无线通信网络;服务端由资料管理模块、病人档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来院和出入院管理模块、病情监测模块、报表分析模块、随访管理模块、邀约管理模块组成。

医生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可通过手机应用(简称App)查阅病人资料、诊疗治疗数据的实时预警监测、与病人互动交流,计算机终端可以通过计算机客户端或网页登陆服务端查阅、核定病人信息。

病人终端可通过手机应用(简称App)填写、提交资料,与医生进行互动交流。病人终端可通过手机应用(简称App)与其他患友进行互动交流。

服务端资料管理模块提供基础资料管理,包括医院科室资料、医生资料、量表及量表库的编制、病种(疾病)管理、手术项目管理、住院床位、通知公告等信息的编制与发布。

病人档案模块提供对病人相关资料的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提供角色、账号管理、权限配置和授权管理。

来院和出入院管理模块提供邀约病人来院登记和出入院预登记;

病情监测模块通过与医院业务系统对接,为医生移动查房提供病人检查信息的查阅、录入、提交和诊疗治疗数据的实时预警监测。

报表分析模块提供病人分类就诊报告、医生邀约、接诊病人统计报告、医疗资源占用报告、手术分类统计报告、医生工作考核,医院、科室 成本效率分析等各类统计分析报告。

随访管理模块提供医生随访计划的管理、医生病人随访计划提醒。

邀约管理模块提供医生对来院诊疗诊治安排及邀约信息推送。

附图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医生邀约病人基本流程图;

附图3是病人来院手术的基本流程图;

医生邀约病人的具体实施:

步骤201:病人下载病人终端应用(APP),提交注册信息,若病人曾经在指定医院就诊过,可以通过就诊唯一识别码直接登录;

步骤202:病人按要求填写病情描述、上传病情资料,包括以往医生诊断结果、化验单、声波、影像资料等,提交服务端;

步骤203:医生查阅病人信息、病情资料,并根据需要与病人交流病情,了解病人述求;

步骤204:医生审核病人资料,不完整,不清晰的,需及时告知病人;

步骤205:病人按医生要求补充、完善资料,提交医生再审核;

步骤206:医生根据所掌握的病情资料及与病人沟通的情况,给出初步诊疗治疗结果,并根据结果筛选出后续需要来院治疗的病人;

步骤207:服务端将结果发送至病人终端,告知病人;

步骤208:医生对需要来院治疗的病人进行分类,一是预约门诊,二 是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包括住院手术治疗;

步骤209:医生根据自身日程、医疗资源的协调,在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中选择自己接诊的病人,向病人发出邀约,邀约内容包括住院时间和接诊医生,若是住院手术的,还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主刀医生、医生联系方式、手术注意事项等。不同医生可以选择同一个病人,每一个病人被重复选择的次数由服务端设置;

步骤210:病人收到医生邀约,一个病人可收到多个医生邀约,但只能选择接受一个医生邀约。邀约回复有时效性,若在系统设置时间内没有回复的,邀约失效,需等待下一轮医生的邀约;

步骤211:医生收到病人接受邀约的回复;

步骤212:住院邀约过程结束。

步骤213:对需来院门诊的病人,医生向病人发出门诊邀约,内容包括门诊时间、门诊科室、门诊医生、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步骤214:病人收到门诊邀约,回复是否接受邀约。门诊邀约有时效性,若在系统设置时间内没有回复的,邀约失效,病人需等待下一轮医生的邀约;

步骤215:医生收到病人接受邀约的回复;

步骤216:病人根据门诊邀约时间来院挂号;

步骤217:病人通过手机终端应用(APP)录入门诊号,确认如约门诊,并前往邀约指定科室、医生处就诊;

步骤218:根据病人门诊结果,若是需住院包括手术治疗的,继续进行住院邀约,步骤同209~212;

步骤219:门诊结果若不需住院治疗,则本次门诊邀约执行完成。

病人来院手术具体实施:

步骤301:病人按住院邀约来院就诊;

步骤302:医护人员核对病人身份是否为邀约病人;

步骤303:病人办理住院手续,病人如约入院;

步骤304:医生通过医生终端协调手术资源,包括手术室、麻醉师、护士等,如约为病人手术;

步骤305:手术结束,若有需为病人配置量表的,通过服务端发送至病人终端;

步骤306:病人通过病人终端接收量表,填写量表并提交至服务端;

步骤307: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查阅量表,并根据查房情况,登记病人预计出院时间;

步骤308:病人康复出院;

步骤309: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提交病人随访计划,配置随访量表,通过服务端发送至病人终端;

步骤310:病人收到随访计划、量表,填写量量表并提交服务端;

步骤311:医生通过医生终端查阅病人量表,提供随访意见,随访量表分阶段多次进行;

步骤312:随访结束,医生编制随访报告并提交服务端;

步骤313:病人治疗过程结束,医生编制总结报告并提交服务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