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840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手机动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早在2006年4月就出台《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了,明确了发展综漫产业的发展方向。紧接着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把动漫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门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把动漫产业提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良好,年总产值达1470亿元,产业产值平均增速48%,国内原创作品数量快速增长,质量较从前进一步提升;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优秀的动漫企业及动漫品牌脱颖而出,全国2015年动漫企业数量达18360家,民营企业成为动漫产业的主力军,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原创动漫精品不断涌现,优秀的漫画刊物发行量达百万册;从业人员达103.4万人;电视动画播放体系日益完善,全年共播出1597部动画片,年产量达到62万分钟;动画电影投资升温,全年完成127部,票房收入创出新高;多媒体动漫平台的建立欣欣向荣,网络动漫、手机动漫、动漫演出等蓬勃发展,充满活力;动漫衍生产业依靠中国制造业长期的积累,通过与动画、漫画和游戏的相互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也完善中国的动漫产业链。

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下人们获取资讯和享受娱乐的“第五媒体”,它以其智能性、便捷性和个体性所提供的一站式服务令人们产生依赖感,同时这种媒介的排他性也给以往的传统媒介带来威胁。因此,各种文化产业纷纷抢滩着陆,只为在移动数字化时代分得一杯羹。动漫产业也不例外,如若不想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被淘汰,传统动漫向手机平台挺进是必由之路。简单来说,手机动漫就是一种基于传统动漫,采用相应的制作技术,将漫画、动画和游戏作品通过手机上网并提供手机客户下载、播放等功能的一种服务,它给传统动漫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相应地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但我国的手机动漫产业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目前还处于全球动漫产业链的底端,我国的手机动漫产业还明显存在以下不足:(1)手机动漫创作技术门槛(2)作品创作缺乏故事性,内容质量亟待改善;(3)作品内容低幼化现象严重,受众定位局限性强;(4)创意设计不足,缺乏品牌效应;(5)产业间协作能力差,产业链意识薄弱;(6)市场渠道不成熟,营销模式有待革新。为解决手机动漫发展的不足,特别是手机动漫创作技术门槛高这一首要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来降低手机动漫创作技术门槛;提高手机动漫业务内容创作、服务效率;增强手机动漫业务娱乐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巨大的动漫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移动市场相结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来降低手机动漫创作技术门槛;提高手机动漫业务内容创作、服务效率;增强手机动漫业务娱乐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巨大的动漫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移动市场相结合,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前期创作引擎系统、素材生成引擎系统、动漫预处理引擎、创作引擎系统以及播放测试引擎系统:

1) 前期创作引擎系统:负责为手机动漫创作者提供包括剧本创作和素材搜索两方面的前期创作支持,帮助手机动漫创作者完成分镜头设计、前期形象设计、前期音乐创作和素材搜索工等功能。

2) 素材生成引擎系统:负责实现从IE浏览器直接捕捉动画文件,通过分析和反编译将动画中的声音、图像、视频、字体、动画片段等元素提取出来,并自动将生成的素材入库。

3) 动漫预处理引擎:负责为动漫作品的生成提供包括图层管理、时间轴和动漫模板管理等一系列的预处理功能。

4) 创作引擎系统:采用服务-代理技术,通过请求与代理之间的通信和开放式(即插即用)工具集的支持,实现手机动漫创作过程中高难度的作品创作工作。

5) 播放测试引擎系统:负责实现播放器测试和真机测试两种测试方式,为手机动漫创作者验证作品运行效果提供了作品测试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机动漫创作过程图。

图2为本发明创作引擎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前期创作引擎系统、素材生成引擎系统、动漫预处理引擎、创作引擎系统以及播放测试引擎系统。

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集成创作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它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环境,用户可根据创作需要添加或定制相关的辅助插件和工具。本发明的手机动漫创作过程如图1所示,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支持手机动漫创作的全过程,从前期的剧本编写、分镜头,场景,到素材创作、挑选、修改,到多媒体作品合成,特效形成,一直到模拟与真机测试以及后期渲染。

整个系统在软件架构上主要分为前期创作引擎系统、素材生成引擎系统、动漫预处理引擎、创作引擎系统以及播放测试引擎系统。前期创作引擎系统负责为手机动漫创作者提供包括剧本创作和素材搜索两方面的前期创作支持,帮助手机动漫创作者完成分镜头设计、前期形象设计、前期音乐创作和素材搜索工等功能;素材生成引擎系统负责实现从IE浏览器直接捕捉动画文件,通过分析和反编译将动画中的声音、图像、视频、字体、动画片段等元素提取出来,并自动将生成的素材入库;动漫预处理引擎负责为动漫作品的生成提供包括图层管理、时间轴和动漫模板管理等一系列的预处理功能;创作引擎系统采用服务-代理技术,通过请求与代理之间的通信和开放式(即插即用)工具集的支持,实现手机动漫创作过程中高难度的作品创作工作;播放测试引擎系统负责实现播放器测试和真机测试两种测试方式,为手机动漫创作者验证作品运行效果提供了作品测试环境。

前期创作引擎系统为手机动漫创作者提供剧本创作和素材搜索两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形式提供给动漫创作者,用户只需在相应的表格中完成相关填写、粘贴、修改、确认(写数据库)等操作就可以方便便捷的完成相关操作。前期创作引擎系统实现了剧本创作工具,使得导演、原创人员可以借助前期创作引擎完成分镜头设计、前期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布景、道具设计,人物脸谱、服装描述)、前期音乐创作等功能;而通过素材搜索工具能够调度动漫素材搜索系统,使得手机动漫创作者在前期创作阶段,能够通过素材搜索引擎快速搜寻到后期创作中可能需要的各种素材,并方便快捷的分类存储到项目库和本地素材库中。

素材生成引擎系统负责实现从IE浏览器直接捕捉动画文件,通过分析和反编译将动画中的声音、图像、视频、字体、动画片段等元素提取出来,并自动将生成的素材入库;同时为生成的素材提供类似photoshop的图像编辑功能,能够对素材或元素进行缩放、旋转和变形等方面的处理,并实现了通过绘图工具面板、编辑面板、颜色面板、属性面板等工具对素材进行后期编辑以满足作品创作所需的素材规格要求。

动漫预处理引擎负责为动漫作品的生成提供包括图层管理、时间轴和动漫模板管理等一系列的预处理功能。图层管理包括图层分类管理和图层操作管理,根据不同的制作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图层管理,包括背景层、声音层、背景音乐层、特效层、视频层、人物对话层等,而图层操作包括添加或删除、显示、隐蔽相关图层等操作;时间轴通过增加关键帧或辅助帧来实现对特定的元素提供特定的位移、动作、对话、色彩、场景转换等功能;动漫模板管理为作品创作者提供各种形式的动漫作品模板,包括彩信、贺卡、情景剧、相册、四格漫画等,同时在这些大类的基础上,又可按风格分为中类,如节日类、搞笑类、幽默类、感情类等,中类下面再分小类,小类下面才是具体的明细,通过这些分类,系统以小类为单位实现模板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分类等功能。

创作引擎系统采用服务-代理技术,通过请求与代理之间的通信和开放式(即插即用)工具集的支持,实现手机动漫创作过程中高难度的作品创作工作。手机动漫创作引擎是包括动漫创作代理与应用工具集的联合体,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通过网络接口与动漫创作代理进行交互,创作代理则根据用户需求驱动各类应用工具集完成动漫创作过程。手机动漫创作引擎作为手机数字动漫创作系统的核心功能系统,决定着整个手机创作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在后台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创作代理以服务中间件的形式出现,通过将代理动态部署到整个网络中,从而对外提供动漫创作引擎的功能接口。工具集以后台服务程序的形式出现,绑定大量的动漫创作算法和其依赖的外部资源,完成动漫创作引擎的功能实现。创作代理中间件能够屏蔽复杂的动漫创作算法调用和繁琐的资源检索匹配,简化创作引擎与创作平台的网络通信,将动漫创作工作交由高性能工具集服务器处理。本发明的创作引擎系统主要代理集和工具集构成,代理集和工具集各自是由若干“代理”和“工具”组成的;而且工具集中的各类工具都是由引擎中各自相关的Agent实例化并调度的,创作引擎的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播放测试引擎系统负责实现播放器测试和真机测试两种测试方式,为手机动漫创作者验证作品运行效果提供了作品测试环境,通过XML解析、双缓冲绘图和非整数倍图像缩放等相关技术,动漫作品创作者可以方便的在3G、4G网络或在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快速的将其通过创作引擎系统生成的手机动漫作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真机测试,同时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自动生成的测试错误报告将通过网络发送到云端自动保存,以便后续对作品进行调整和作为系统优化的重要参考数据。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