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572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成藏过程中的油气模拟结果和属性数据展示领域,特别是通过解析和加密角点网格模型、连续LOD优化算法和属性筛选等方法,实现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



背景技术:

油气成藏模拟是开展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模拟过程由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等模拟评价步骤组成,每个过程都会产生庞大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数据,如何展现和利用这些数据又是研究人员进行地质分析、管理人员实施勘探决策的主要问题。目前基本能够实现目标体单一属性的空间展示,如井轨迹、储量范围、地层格架、地层构造等。但如何将油气成藏模拟所产生的大量模拟成果,真实地、动态地展现出来,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特别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实现多属性叠合显示、动画模拟显示每个期次的油气成藏规律以及各类模拟属性信息的镂空可视化,对于真实准确地呈现模拟结果、增强对研究区域的地质认识和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率,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针对油气成藏过程模拟所产生的大量的种类繁多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在多属性叠合三维显示的基础上,实现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1,解析明码的模型文件来构建基于角点网格的地质模型,同时导入和管理包括构造、热史、生烃、排烃和人工智能运聚的模拟结果,以及包括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的属性数据;

步骤2,通过创建局部加密体来实现网格细化,再利用视点相关连续LOD技术来优化三维显示和交互;其中加密体的属性数据通过相关的属性图确定或利用测井解释结果插值计算,连续LOD算法主要包括DEM分块、视锥体裁剪、背面顶点删除和三角格网实时简化技术;

步骤3,利用包括颜色方案设置、透明度控制和属性筛选的方法,进行包括逻辑切片、感兴趣属性分析、切剖面和数据探针的镂空可视化显示功能。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在步骤1中,解析以标准角点网格形式存储的地质几何模型和属性模型,用Open Inventor绘制可交互的三维地质模型框架,该框架包括层面、断层面和层位;前期导入和管理的包括构造、热史、生烃、排烃和人工智能运聚模拟形成的成果文件,以及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岩性属性数据均保存于指定目录,模拟结果和属性数据按照角点网格格式解析并导入,以信息树的方式统一组织管理。

在步骤2中,通过对加密区内每个网格采用等间距剖分的方法来进行空间形态加密,通过相关属性图数据、测井解释数据随机建模或插值方法来进行属性加密,进而得到完整的局部加密数据体;通过DEM分块技术、视锥体裁剪技术、背面顶点删除技术和三角格网实时简化技术,实现流畅的三维漫游和交互。

在步骤3中,各类模拟结果和属性叠合展示。

本发明的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将油气成藏过程的模拟成果更真实清晰地展示出来,能进一步增强了对研究区模拟属性的认识、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油气属性模拟和镂空可视化的功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1,解析明码的模型文件来构建基于角点网格的地质模型,同时导入和管理构造、热史、生烃、排烃和运聚等模拟结果,以及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数据。

步骤2,通过创建局部加密体来实现网格细化,再利用视点相关连续LOD技术来优化三维显示和交互;其中加密体的属性数据通过相关的属性图确定或利用测井解释结果插值计算,连续LOD算法主要包括DEM分块、视锥体裁剪、背面顶点删除和三角格网实时简化等技术。

步骤3,利用颜色方案设置、透明度控制和属性筛选等方法,实现逻辑切片、感兴趣属性分析、切剖面和数据探针等镂空可视化显示功能。

本油气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方法,其三维可视化的基础是步骤1中所述的基于角点网格的地质模型。除了层面、断层和层位等地质模型格架外,该模型还包括各类模拟成果和属性数据。解析该角点网格模型文件后,导入其中的地质格架模型和模拟属性数据,利用Open Inventor将模型三维展示和交互,模拟属性数据也能可视化展示,且以信息树的方式统一组织管理。

步骤2中,加密体是为了解决局部模拟细化而设计的局部加密数据体,局部网格加密包含空间形态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两部分。其中,对每个网格均采用等间距剖分的方法来实现网格形态加密;属性数据的加密则采用相关属性图数据来确定,或者利用测井解释数据进行随机建模和插值来确定。为了实现视点连续LOD算法,采用了DEM分块、视锥体裁剪、背面顶点删除和三角格网实时简化等技术。

步骤3中,构造、热史、生烃、排烃和运聚等模拟结果,以及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数据可以叠合显示。在此基础上,各类模拟属性可设置不同的颜色方案;通过模型的透明度控制可以直接观察叠合模型的内部属性;通过属性筛选可以重点关注感兴趣范围内的属性体。利用这几种方法实现逻辑切片、感兴趣属性分析、切剖面和数据探针等镂空可视化显示功能。

下面配合如图1所示,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建立角点网格地质模型、导入和管理模拟属性、网格局部加密处理、视点相关连续LOD优化和模拟属性的镂空可视化等步骤。

在步骤101中,通过解析基于角点网格的地质模型,导入其中的层面、断层和层位等地质格架模型,利用Open Inventor创建可交互的三维基础模型。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中,前期的构造、热史、生排烃和人工智能运聚模拟形成的成果文件,以及孔隙度、渗透率和岩性等属性数据均保存于指定目录;模拟结果和属性数据按照角点网格格式解析并导入,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并以信息树形式统一组织管理。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中,局部网格加密包含空间形态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两部分。其中,对每个网格均采用等间距剖分的方法来实现网格形态加密;属性数据加密则采用相关属性图数据来确定,或者利用测井解释数据进行随机建模和插值来确定。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中,采用DEM分块、视锥体裁剪、背面顶点删除和三角格网实时简化等技术实现视点连续LOD算法,提高系统处理大数据量的能力、显示效率和交互操作速度。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中,进行各类模拟结果和属性数据三维叠合展示,对叠合体中各地质对象进行颜色方案设置、透明度控制和属性筛选等操作,进而实现逻辑切片、感兴趣属性分析、切剖面和数据探针等三维模型的镂空可视化功能。

图2为油气属性模拟和镂空可视化的功能流程图。

流程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