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3079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应用对象,决定了其系统架构的复杂性与功能模块的多样性。在满足用户需求层面,主流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研发出了一系列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模块,为广大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用户行业分布广、用户需求变化快,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也要随之进行不断的迭代更新。目前主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常采用以下两个方法进行迭代更新:(1)是横向增加全新功能模块;(2)是纵向层次延长模块功能链条。由于未从系统架构层面进行突破与优化,横向迭代只会逐渐增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整体架构的复杂化,而纵向迭代亦会渐次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结构的耦合性。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复杂化的直接后果是用户的采购成本与学习成本不断上升,而模块功能强耦合化的直接后果是整个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变成一个由层次构造功能模块组成的“积木城堡”,整个系统会因个别模块的停用或未用而造成数据集成链条断裂,进而影响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主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结构复杂化及功能模块耦合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功能模块间的数据耦合关系,将有数据耦合的功能模块扁平化处理为零数据耦合的功能事务;(2)扁平化的功能事务通过Service/Data平台完成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功能事务的分布式应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三个子步骤:(1.1)将功能模块依数据耦合关系划分为并列数据与交叉数据两种;(1.2)将交叉数据依数据访问关系划分为创建型交叉数据和读取型交叉数据;(1.3)将并列数据及其与创建型交叉数据两两组合中有业务意义的数据或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扁平化的功能事务通过Service/Data平台完成交叉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实现功能事务的分布式应用,是指不同功能事务在应用层面不再存有直接的数据依赖关系,各功能事务可分开独立使用而不受其他功能事务应用与否的制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扁平化的功能事务通过Service/Data平台完成交叉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实现功能事务的分布式应用,还包括不同功能事务间的交叉共享数据,直接通过Service/Data平台完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功能事务相互之间不再直接传递与承接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间的数据耦合关系,将功能模块依数据耦合关系划分为并列数据与交叉数据两种,并将并列数据及其与创建型交叉数据两两组合中有业务意义的数据或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然后以Service/Data平台为基础完成扁平化功能事务之间交叉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以此来避免因系统传统更新迭代方式导致的结构复杂与功能模块耦合化,从而帮助用户解决系统数据的扁平化集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模块扁平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设计方法示意图,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101功能模块扁平化处理;(2)102Service/Data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01,主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由于受系统构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通过横向新增功能模块或纵向延长功能链条的方式进行更新迭代,从而导致系统结构的复杂化与模块功能的强耦合化,最终造成系统数据集成存在积木式断层弊端。以采购业务为例,主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采购子系统通常要求先创建采购申请RE,接着以采购申请为依据创建采购订单PO,再以订单创建采购合同CO,然后以合同为基础登记发票IN。上述诸多功能之间层层递进,前后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与数据链条。如此一来功能虽然完整,但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未应用或未启用,其后续功能便无法使用。因而需要将上述有数据依赖的功能模块,通过梳理整合转化为扁平化的功能事务,以解决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问题。在本技术方案中,可将上述功能模块梳理转化为扁平化的功能事务,其分别对应如下功能事务MRe、MPo、MCo及MIn(功能模块扁平化为功能事务的实施过程在下文详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02,Service/Data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将功能模块扁平化为功能事务后,原功能模块之间的交叉关系数据无需再通过模块功能进行数据传递,而直接通过独立于功能事务之处的Service/Data平台完成数据共享与交换,避免因功能模块的使用状态影响系统数据的集成链条。在本技术方案中,供应商信息数据可视为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采购合同与发票登记的交叉数据之一,在扁平化功能事务中可直接通过Service/Data平台完成数据交换,由此交叉数据则不受上述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采购合同与发票登记等功能事务应用与否的制约,真正实现上述功能事务的分布式应用。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模块扁平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基于扁平化功能事务的云服务平台模块扁平化示意图,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201分析模块间的数据耦合关系;(2)202分析交叉数据的访问关系;(3)203将并列数据及其与创建型交叉数据两两组合中有业务意义的数据或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01,分析模块间的数据耦合关系,将不同功能模块的耦合数据划分为并列数据和交叉数据两种,分别用DPa和DCr表示。主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购申请模块RE涉及的数据包括需求部门、采购申请人、日期、品名、数量、交货日期等;采购订单模块PO涉及数据包括供应商、日期、品名、数量、规格、到货日期及物流信息等;采购合同模块CO涉及的数据包括供应商、日期、品名、数量、规格、验收标准、付款条件及争议解决等;发票登记模块IN涉及的数据包括供应商、日期、品名、数量、发票种类及发票号等。在本技术方案中,其中需求部门、申请人、到货日期、物流信息、验收条件、付款条件、发票种类及发票号等属并列关系数据DPa,而供应商、品名、数量、规格等则属交叉关系数据DCr。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02,分析交叉数据的访问关系,将功能模块的交叉数据分为创建型交叉数据与读取型交叉数据两类,分别用DCrW与DCrR表示。如步骤201所述,在本技术方案中,供应商、品名、数量、规格等信息数据DCr为采购订单模块PO、采购合同模块CO及发票登记模块IN的交叉数据,但其对采购订单模块PO来讲属创建型交叉数据DCrW,而对采购合同CO及发票登记模块IN则属读取型交叉数据DCrR。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03,将并列数据及其与创建型交叉数据两两组合中有业务意义的数据或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根据步骤201,并列数据DPa包括需求部门、申请人、到货日期、物流信息、验收条件、付款条件、发票种类及发票号等,创建型交叉数据DCrW包括供应商、品名、数量、规格等,通过识别上述并列数据DPa及其与创建型交叉数据DCrW两两组合的业务意义,将有实际业务意义的数据或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在本技术方案中,可将采购申请模块RE的需求部门与申请人等并列数据所对应的应用功能直接转化为采购事务MRe,而将采购订单模块的到货日期、物流信息等并列数据与供应商、品名、规格等创建型交叉数据组合所对应的应用功能转化为功能事务MPo,依此方法同样可扁平出化另两个功能事务MCo与Min。同理,我们可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功能模块依照相同方法扁平化为无数据耦合的功能事务。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