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69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监理及其相关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涉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监理工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以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专业的工程管理服务模式,在工程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同时监理工作也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理工作广泛分散在各建设工程中且监管力度不够、执行力差、部分从业人员责任心差并且在工作中不能恪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导致部分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工程验收往往是走过场,严重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发展。当前监理行业人员的工作记录由监理人员填写纸介版或电子版,填写的质量取决于监理人员个人素质和总监理工程师的把关,对于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及执行也是凭工程师的责任心和总监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监理工程师质量和安全把关也是基于传统的报验,资料的规范性及工程验收、检查的把关程度完全取决于工程师个人,监理企业层面和项目总监对工程的监督也只能局限在对已形成的纸面资料抽查。监理现场的巡视和检查的时间当前也只能靠总监督促,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更是方兴未艾,在这种趋势下,政府机关或各公司行号皆以计算机化、网络化为目标。而许多年来,工程管理一直是许多政府机关及建设工程业者相当头痛的问题。由于工程管理常涉及大量繁复的数据及相关的人员,因此,要及时、有效率并有系统地掌握和控制工程的建设往往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在方便现场监理人员开展工作的同时,使监理企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项目实时管控,实现行业主管部门对监理服务实时关注和监督。解决监理工作中记录在线填写并能添加视频、照片、音频资料,能够清楚地反映当天工作内容,并能为整个工程的数据积累资料,为整个行业的大数据资料收集奠定基础。同时总监、监理企业可以实时通过在线查阅,检查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情况及状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监理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程、全方位的管理,提升管理的精细程度和管理效率。

现场巡视为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的重要一项,监理人员在巡视中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并进行跟踪解决落实,能够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做好有效控制。本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得监理人员发现问题与问题落实的时限、处理状况形成很好的闭合,解决了只发现问题不进行跟踪解决的现状。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所述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包括:

监理工作系统,用于监控工程项目的人员、物料、数据;所述监理工作系统至少包括如下模块:

监理巡视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记录施工现场的人员、物料、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并形成巡视记录;当施工过程中存在特定情况时,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监理巡视模块将所述特定情况发送到问题挂账督办系统,并将巡视记录自动关联到监理日记中;

旁站监理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终端对施工准备情况进行核查、保存影像资料,并形成旁站记录;

监理验收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完工情况进行实体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并将经过验收的文件上传到资料自动归档系统;

见证取样和送检模块,用于填报见证取样记录、通过拍摄图像、照片、影音资料的方式进行见证取样以及将见证取样信息送检并自动归档;

监理工作记录模块,用于根据监理工作类型形成对应类型的监理工作记录并自动关联;

监理工作指令模块,用于将现场监理过程中发现的特定问题形成监理书面指令发送给施工单位;

问题挂账督办系统,用于记录监理过程中现场巡视、验收、旁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形成问题整改通知单发送给问题整改责任人,同时在负责问题跟踪的监理工程师的移动终端出现相应的待办问题,所述待办问题通知会根据设定的整改时限进行提醒;如果问题整改完成,由问题整改责任人向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报验,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到场复查整改落实情况,或由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主动巡视跟踪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如果复查合格,则进行销项处理;

GPS工作轨迹查询系统,用于查询监理人员所处位置,并将其工作轨迹上传到资料自动归档系统;和

资料自动归档系统,用于自动存档所述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系统和各模块所涉及的输入、输出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还包括:

绩效考核系统,所述绩效考核系统将对于监理人员日常工作记录评价、问题跟踪落实完成率、及时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考核指标,按照设定的时间节点得出绩效考核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还包括:标准规范数据库和员工自助查询、求助系统;

监理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授权端口登录所述标准规范数据库和员工自助查询、求助系统进行自助查询或求助,返回所获得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在任何一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及时准确地采集项目参加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监理工程师,也可以是业主、施工方或其他相关人员)每一个人在施工现场的全部行动轨迹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时间从哪里进入现场及什么时间从哪里离开现场,在哪里活动时间最长等时间记录。这个记录是可以永久保存的,而且是随着工程开始、进行、结束等不同过程交替,形成的记录不可复制,不可替代,不可更改的。本系统记录既可有效证明任何一个现场人员在随机时间点在现场所处的实际位置,也可以将此记录与其它相关工作记录进行比对和关联,保证工作交圈,可追溯性强。

本系统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管理者或项目管理者及时了解项目一线人员的实时工作情况,为各种工作安排提供便利条件。本系统记录可对实发或偶发事件的调查、研究、处理等提供必要的佐证材料,对事件真相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系统若能迅速推广,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收集房建、市政、道路、桥梁、码头等的管理人员工作轨迹记录,形成大数据库,通过各种必要的数据分析,以数字形式反映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管控频度(这个分析再与其真实的各项工程指标做对比),为未来的智能建筑提供基础素材。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系统的相关网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系统的监理巡视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系统的旁站监理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系统的监理验收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系统的见证取样和送检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系统的监理工作记录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系统的监理工作指令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系统的问题挂账督办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系统的绩效考核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系统的标准规范数据库和员工自助查询系统、求助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系统的GPS工作轨迹查询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系统的资料自动归档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相关网络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1,该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1和多个项目终端2通过网络3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每个项目终端2与一个特定的用户唯一绑定,绑定后一个终端只能登陆一个用户。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设定项目终端可登录的用户数量等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用户与项目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求设定,这种对应关系并非本发明的重点,上述特定对应关系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所需要的硬件需要至少包括:服务器(云平台)、基于移动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移动通信设备等,所述移动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或iOS系统)、各种PC机/笔记本电脑等。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至少包括如下子系统:

监理工作系统,所述监理工作系统至少包括:监理巡视模块,旁站监理模块,监理验收模块,见证取样和送检模块,监理工作记录模块,监理工作指令模块,监理报告模块;

问题挂账督办系统;

绩效考核系统;

标准规范数据库和员工自助查询系统、求助系统;

GPS工作轨迹查询系统;

资料自动归档系统;

图3是监理巡视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在监理巡视的流程如下:现场监理工程师在巡视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记录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案执行情况以及天气对施工的影响情况等,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语音、视频等记录方式。在巡视过程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则监理工程师对存在的问题以《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整改,该《问题整改通知单》会通过问题挂账督办系统进行挂账督办,在问题解决后进行跟踪验收,责任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对《问题整改通知单》做销项处理,该闭合交圈的《问题整改通知单》会关联至原始的巡视记录当中;巡视记录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权限、用户ID等信息自动关联到该监理工程师的当日监理日记中。下列表格包括示例性的监理日记记录内容,当然,仅仅是示例作用,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图4是旁站监理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现场监理工程师携带移动终端开始旁站监理,首先对施工准备情况进行核查,将其中影响质量形成过程的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因素全面进行记录,该工作流程整理了现场常用的部分重点部位、重点工序的旁站监理模板,以便现场工作人员标准化、规范性地开展工作,下列表格以常见的现场混凝土浇筑作业为例,整理了需要现场核查的项目。当然,该表仅仅是示例作用,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另外,下文中的示例性表格均可以在项目终端和/或平台服务器的显示装置上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显示。

工程项目监理日志

工程项目安全监理日志

总监理工程师日记

项目监理部:第页

监理人员监理日记

监理项目名称:NO.

旁站记录

夜班记录

当现场监理人员在旁站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指出并要求及时整改,并将问题描述及整改要求通过旁站监理模块中的《问题整改通知单》进行记录,并跟踪整改落实,验证后销项。该问题整改通知单及跟踪落实情况同时抄送总监理工程师。

旁站监理人员对旁站监理的重要过程应按照要求使用移动终端留存必要的影像资料,如进场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的照片(包括运输车辆牌照、运输单小票、坍落度测试、冬季施工混凝土出罐温度检测等)、监理见证取样过程、现场发现问题的整改前后对比照片等。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管理云台系统采集的影像资料,可以实时通过移动网络上传至旁站监理记录中,也可以先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待返回集中办公区通过无线网络上传。

旁站监理人员完成旁站监理工作后应及时完成旁站记录的填写工作。旁站监理记录会根据旁站监理结束时间进行自动判定,当旁站监理结束时间在白班工作时间(8:30~17:00)范围内时,该份旁站监理记录会自动关联到该旁站监理人员当日的监理日记中;当旁站监理结束时间在夜班工作时间(17:00~次日8:30)范围内时,该份旁站监理记录会自动关联到项目部当天的夜班记录中。旁站监理记录经总监抽查审阅后,将自动转至资料自动归档系统中。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前述例举的白班夜班工作时间的划分仅为示例,具体时间分配可根据各个项目不同而进行约定,上述白班、夜班的区分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也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图5是监理验收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施工单位通过授权端口填报检验批验收文件,然后,验收文件按照事先划定的工作区域分工流向责任监理工程师,接下来,监理工程师对检验批验收文件进行内业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监理工程师按照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进行实体验收;如果审核未通过,则直接退回发起端口按照验收标准和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且继续由施工单位通过授权端口填报检验批验收文件。

监理工程师按照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进行实体验收,如果通过验收,则监理工程师签署验收文件,同意转序施工;如果未通过验收,则直接退回发起端口按照验收标准和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且继续由施工单位通过授权端口填报检验批验收文件。

当监理工程师签署验收文件,同意转序施工后,则:1、经签署的文件后台上传到资料自动归档系统;2、经签署的文件反馈给施工单位授权客户端;3、经签署的文件自动关联到责任工程师的监理日记。

图6是见证取样和送检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施工单位试验人员通过授权端口填报见证取样记录,见证记录按照事先划定的工作区域分工流向责任监理工程师;该监理工程师按照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进行实地见证取样,对取样地点、取样过程、封样过程进行照片或视频资料拍摄,可作为该见证记录的附件上传;完成实地见证取样工作后,监理工程师签署见证记录;该监理工程师将购买的防伪溯源二维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防伪溯源二维码是易撕毁型二维码)与该份见证记录扫描绑定(即通过系统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获取该试件的见证取样信息);监理工程师将该二维码固定于试件实体上不易破损之部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针对不同见证取样试件,事先制定了相应的贴标签的规则,如钢筋试件打捆后贴于外侧等);

由施工单位将见证试件送至见证实验室,实验室收样人员首先确认收到的见证试件防伪二维码的完好性;

实验室收样人员通过授权端口扫描防伪二维码获取见证取样信息;

实验室按照委托单要求进行实验,出具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通过授权端口反馈实验结果(实验报告);

监理工程师判定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如果判定实验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复试材料可以用于工程实体,施工现场可以转序施工;然后形成交圈资料归入资料自动归档系统;

如果判定实验结果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复试材料需作退场处理,现场采取加倍复试、工序返工,或结构实体检验等处理,并形成书面处理报告;然后形成交圈资料归入资料自动归档系统。

图7是监理工作记录模块的工作流程。首先,现场监理工程师分别根据开展的监理工作类型选择工作模块,如执行现场巡视、监理验收、旁站监理,分别形成对应的现场巡视记录、监理验收记录、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工作指令等,此类记录将按照监理工程师登录的端口自动将主题词摘要内容关联到监理工程师日记当中,监理工程师日记不需重复填写上述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监理日记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每日工作成果的全面记录,必须将每日工作进行详细记录,监理工程师通过授权端口登录并开展工作,形成的各项工作记录如巡视、验收、旁站等,均可关联到当日的监理日记当中,形成只需要完成一次书面录入,就可以自动生成监理日记当中的相关内容。

此外,夜班的现场巡视记录、监理验收记录和旁站监理记录将关联到项目夜班记录当中。

而当日所有在岗工作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日记将关联到项目监理日志当中。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填写总监理工程师日记,每日审阅项目监理日志、项目安全监理日志和项目夜班记录并签字确认。

当然,利用本发明的系统,可以根据项目需求或者特定需求,生成其他类型的日志或者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日志、日记、记录,上述日志、日记、记录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8是监理工作指令模块流程图。如图所示,如果在现场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将问题整改通知单发至施工单位相关责任人。其中,问题整改通知单至少包括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工程暂停令。

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之后,进行书面回复,申请复查,然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验证。如果监理工程师复查验证合格,则在问题整改通知单时标记出问题已整改。

图9是问题挂账督办系统流程图。如图所示,需要挂账督办的问题来源于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验收、旁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质量、安全联建发现的问题,或会议提出需整改落实的事项,或总监安排需跟踪落实的事项,或各级部门及领导检查需整改落实事项,针对监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各种问题,首先由问题发起人明确问题跟踪落实的责任人、问题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要求,形成问题整改通知单发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问题整改责任人,同时并且负责问题跟踪的监理工程师的终端会出现一个待办问题,该待办问题通知会根据设定的整改时限进行倒计时亮灯提醒(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倒计时时限4个小时前为绿灯,倒计时时限4~1小时之间亮黄灯,倒计时时限1小时内亮橙色灯,倒计时时限已过亮红灯)。

问题整改完成,由问题整改责任人向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报验,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到场复查整改落实情况(或由负责跟踪的监理工程师主动巡视跟踪检查问题整改情况)。如果复查合格,则进行销项处理;如果复查不合格,则重复上述步骤。

图10是绩效考核系统流程图。如图所示,可以将对于监理人员日常工作记录评价、问题跟踪落实完成率、及时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遵章守纪、职业道德、业务考核等考核指标,按照设定的时间节点(如根据考核的需要可以是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每半年(最后一个月25日),或者每年度(最后一个月25日),或者根据需要随时截止到某一时间点)量化后的数据自动抓取输入考核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计算模型(即每个量化考核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得出加权得分),得出评价得分及排名;公司管理层参考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决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数据量化方式:监理人员日常工作记录每日提交后首先会流转至总监理工程师的端口,由总监进行抽查 审阅并给出评价,必要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总监评价对应于相应的分数,可将全部评价汇总计算出得分;问题跟踪的完成率和及时率可以通过数理统计得出(比如,无故亮红灯的情况将会被扣除一定分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质量,在填报问题整改通知单的环节就经由总监端口进行评价,并折算成量化分值;其余遵章守纪行为、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和业务考核活动情况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加分、扣分或成绩录入等处理,在事件发生时由公司管理人员录入。

图11是标准规范数据库和员工自助查询系统、求助系统流程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员工自助查询系统、员工求助查询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监理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授权端口登录自助查询(查询方式是通过主题词搜索,在标准规范数据库中推荐出相应内容,主题词定义越准确,搜索推荐内容会越有针对性);

通过对标准规范数据库的查询,获得查询反馈信息;

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则返回问题解决的提示信息和相关内容;

如果问题未得到解决,则转向员工求助通道;

通过员工求助查询系统,由专业工程师或专业组长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返回解答信息和相关内容;

如果专业工程师或专业组长仍无法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则由总监(代表)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返回解答信息和相关内容;

如果总监(代表)仍无法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则由公司工程部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返回解答信息和相关内容;

如果公司工程部仍无法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则由专家顾问团队对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返回解答信息和相关内容。

图12是GPS工作轨迹查询系统流程图。该系统自动记录的工作时间内在施工现场的GPS工作轨迹,可以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远程签到的依据,也 可以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履行监理职责的依据。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该查询系统工作时,GPS工作轨迹查询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在项目进场后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上传系统,导入GPS数据库,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现场校正;

项目监理工程师每日到岗开展工作,登录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会检查移动终端的GPS是否开启,如未开启,系统会提示需要打开GPS;

监理工程师携带移动终端到现场开展工作,系统每隔5分钟自动抓取监理工程师所处位置,并将该点位的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在系统中的平面布置图中进行标记;

监理工程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本人当日的现场实时动态点位信息;总监和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PC/移动终端查看任一员工历史动态位置;

公司可以将员工现场GPS定位信息作为考勤记录,用于对战线长、人员分散的项目员工管理。

图13是资料自动归档系统流程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系统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施工单位报送的经过审批的资料、各方往来函件、指令、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通过扫描,形成电子文档进行保存;而监理项目部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版资料也进行保存;

步骤2:根据设定的三级树形分类编码体系(表1是示例性的分类编码体系,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按照编码原则将步骤1中已经保存的资料分类编码;

表1 三级树形分类编码体系

步骤3:由专职资料员对资料进行分类编码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上传;

步骤4:按照设定的归档原则自动归档;即如表1所示,资料编码前五位相同的资料归入同一文件夹,并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从001开始流水编号,即XX101001;

步骤5:同一文件夹内的资料会按照资料主题词自动生成(或更新)相应卷内目录(如下示例性卷内目录所示,该卷内目录仅为示例性目录,不视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归档资料卷内目录

步骤6:生成卷内目录之后,可根据需求进行查询、统计、排序、关联监理报告。

此外,所述资料自动归档系统还可以存储其他子系统、模块所输入、输出的信息。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可解决以往工程管理考核的问题,以令使用者可以及时并有效率地掌握和控制各定点的工程进度,并可轻易地取得各定点的工程的相关数据。因此,本发明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并具有使用效果的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