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443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移动终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及娱乐工具。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移动终端中安装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当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的过程中,会产生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然而,当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不足、或更换应用程序版本等原因而卸载该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也会随着应用程序的卸载而被删除,这样会导致在该应用程序重新装置时用户会失去以前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信息和习惯等,给该应用程序的使用者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移动终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在所述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所述识别码将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当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所述应用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然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识别码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所述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包括: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识别码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UUID。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包括:根据所述识别码在所述服务器中进行查找以判断所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如果所述服务器中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则生成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恢复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当接收到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从所述服务器中下载所述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识别码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指定路径下创建对应的目标文件;在所述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标文件中;在所述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则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存储卡中指定路径下的所述目标文件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使用数据包括用户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喜好信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将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所述应用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可通过生成模块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第一获取模块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模块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第二获取模块在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模块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识别码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识别码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UUID。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在所述服务器中进行查找以判断所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服务器中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恢复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提供单元,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从所述服务器中下载所述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在所述生成模块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根据所述识别码在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指定路径下创建对应的目标文件;存储模块,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将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标文件中;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存储卡中指定路径下的所述目标文件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使用数据包括用户使用所述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喜好数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通过控制装置中的生成模块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第一获取模块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模块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第二获取模块在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模块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在所述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所述识别码将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当检测到所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所述识别码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所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所述应用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然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例如,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等。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110,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

具体地,可实时检测是否输入有针对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的启动操作,如当用户点击移动终端中的某个应用程序时,可检测到该用户输入了有针对该应用程序的启动操作,此时可判断该启动操作是否为首次启动,若是,则可生成该应用程序对应的识别码,并根据启动操作启动该应用程序;若判断该启动操作不为首次启动,则直接根据启动操作启动该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在检测到首次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时,可生成该应用程序对应的识别码。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识别码可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简称为UUID)。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为IEEE)机器识别码生成应用程序的UUID。

可以理解,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是指在一台机器上生成的数字,可以保证对在同一时空中的所有机器都是唯一的。其中,生成该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时会使用到以太网卡地址(如移动终端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纳秒级时间、芯片ID码和许多其他数字等。

S120,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使用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喜好信息等。举例而言,以应用程序为浏览器客户端应用程序为例,该使用数据可包括用户使用该浏览器客户端中所创建的书签(即收藏夹)内容、历史记录(如历史搜索词记录、历史搜索结果点击记录、历史浏览记录等);以应用程序为游戏类应用程序为例,该使用数据可包括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时所生成的用户名或账户名、密码、以及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所记录的游戏关卡信息等。

具体地,在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可实时获取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程序时所产生的使用数据,并可根据该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将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以识别码为维度保存该识别码对应的使用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在获取到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就将该使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还可以在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可定期将该周期内获取到的使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按照接收使用数据的时间先后将接收到的使用数据信息进行叠加存储,以使得后续根据识别码获取对应的使用数据时,可以获取到服务器存储该应用程序时的所有使用数据。

S130,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

可以理解,当用户在对该应用程序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将该应用程序卸载、降低版本或升级版本后,移动终端可将该应用程序进行卸载,并删除掉该应用程序所对应的使用信息。当检测到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即用户重新将该应用程序安装到了移动终端中时,可根据该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该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相应的模块。

例如,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被重新安装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如下:当检测到该应用程序被安装且被启动时,可生成该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并判断该当前生成的识别码是否在移动终端中被记录过,若是,则可判定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若否,则可判定该应用程序首次安装。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如下:可先根据识别码在服务器中进行查找以判断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则生成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恢复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然后,当接收到用户针对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从服务器中下载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更具体地,可根据被重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从服务器中匹配与该识别码对应的使用数据,当服务器中存在与该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可生成提示信息,并将该提示信息以对话框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以提示用户“该应用程序存在使用数据,是否恢复该使用数据”。用户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是否恢复该使用数据,当接收到用户针对该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可认为该用户需要恢复该使用数据,此时可从服务器中下载该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然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为了尽可能地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使得能够让用户能够将使用数据恢复到应用程序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可将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数据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即SD卡)中的指定路径下,使得在服务器中不存在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时,可以从该存储卡中获取该使用数据。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210,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识别码可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识别码生成应用程序的UUID。

S220,根据识别码在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指定路径下创建对应的目标文件。

具体地,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还可根据该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在该存储卡的指定路径下创建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文件,以便后续将该使用数据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卡中。

S230,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使用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喜好信息等。

S240,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并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至目标文件中。

具体地,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在根据该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待服务器以进行保存的同时,还可将该使用数据存储到存储卡中该应用程序对应的目标文件中以进行保存。

S250,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在服务器中进行查找以判断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S260,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则生成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恢复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S270,当接收到用户针对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从服务器中下载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S280,如果服务器中不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则根据识别码从存储卡中指定路径下的目标文件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具体地,当判断服务器中不存在与该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可根据该被重新安装的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从该存储卡中的指定路径下找到与该识别码对应的目标文件,并在找到该目标文件时,从该目标文件中获取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S290,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在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的同时,还可将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数据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卡(即SD卡)中的指定路径下,使得在服务器中不存在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时,可以从该存储卡中获取该使用数据,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使得能够让用户能够将使用数据恢复到应用程序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相对应,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相对应,因此在前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00、第一获取模块200、发送模块300、第二获取模块400和恢复模块500。

具体地,生成模块100可用于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识别码可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该生成模块100可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机器识别码生成应用程序的UUID。

第一获取模块200可用于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数据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和喜好数据等。

发送模块300可用于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

第二获取模块400可用于在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第二获取模块400可包括:判断单元410、生成单元420、提供单元430和获取单元440。

其中,判断单元410可用于根据识别码在服务器中进行查找以判断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生成单元420可用于在判断单元410判断服务器中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生成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恢复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提供单元430可用于将提示信息提供给用户。获取单元440可用于在接收到用户针对提示信息的确认指令时,从服务器中下载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

恢复模块500可用于将第二获取模块400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

为了尽可能地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以使得能够让用户能够将使用数据恢复到应用程序中,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控制装置还可包括:创建模块600和存储模块700。其中,创建模块600可用于在生成模块100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所述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根据识别码在移动终端中存储卡的指定路径下创建对应的目标文件。存储模块700可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200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之后,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至目标文件中。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400还可用于在服务器中不存在与识别码匹配的使用数据时,根据识别码从存储卡中指定路径下的目标文件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可通过生成模块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第一获取模块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模块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第二获取模块在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模块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数据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通过控制装置中的生成模块在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第一获取模块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模块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第二获取模块在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模块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S110’,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

S120’,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

S130’,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当检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被首次启动时,生成应用程序的识别码,之后,在应用程序被使用的过程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根据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保存,然后,当检测到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识别码从服务器中获取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恢复至应用程序中。即通过应用程序的唯一识别码将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并在该应用程序被重新安装时,根据该识别码将使用数据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使得用户针对该应用程序的一些重要信息、使用习惯全部保留并恢复到该应用程序中,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