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109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上存储的用户隐私数据越来越多,需要私密空间来隐藏用户隐私。现有的私密空间实现方式,都是通过设置密码来加密用户的隐私数据,每次查看隐私数据都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私密空间,输入错误的密码则不能进入私密空间。但是,只要在私密空间入口提示输入密码,就可以确定该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进而确定该用户是否有隐私。因此,现有的私密空间实现方式不能很好的隐藏用户隐私,从而降低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私密空间保护方式安全性较差,从而影响用户体验,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私密空间保护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私密空间开启时显示密码创建界面;

密码验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

私密空间开启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通过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创建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失败时,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其中,所述密码验证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判断是否已存储与私密空间对应的私密空间密码,若已存储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则根据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对所述第一密码进行验证。

其中,还包括:

密码找回模块,用于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接收用户触发的找回密码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找回密码操作指令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

其中,所述私密空间开启模块用于当私密空间包括至少两个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或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一一对应的私密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私密空间保护方法,包括:

私密空间开启时显示密码创建界面;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

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通过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失败时,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判断是否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

若已存储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则根据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对所述第一密码进行验证。

其中,在所述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触发的找回密码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找回密码操作指令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

其中,所述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包括:

当私密空间包括至少两个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或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一一对应的私密空间。

其中,将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存储于本端或云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移动终端及方法,在私密空间开启时,首先向用户显示密码创建界面,然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当第一密码验证通过后,开启与该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当第一密码验证未通过时,直接进入常规的私密空间创建界面提示用户完成私密空间创建,使得他人无法确定该移动终端持有者是否开启私密空间,从而达到隐藏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的技术效果,也即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在不隐藏私密空间入口的同时,也能隐藏用户隐私,进一步的增强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创建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包括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麦克风122,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

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私密空间保护装置,该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的应用场景在于,当用户设置至少一个私密空间时,其目的是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某些隐私,也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设置了私密空间,基于该前提下,通过本实施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能够在用户设置私密空间的情况下,使他人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也即在不隐藏私密空间入口的同时,也能使他人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隐藏用户的隐私,从而增强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示意图,该私密空间保护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21,用于私密空间开启时显示密码创建界面;

密码验证模块2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

私密空间开启模块23,用于当第一密码验证通过时,开启与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密码验证模块22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判断是否已存储与私密空间对应的私密空间密码,若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根据私密空间密码对第一密码进行验证。

私密空间创建模块24,用于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失败时,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进一步的,该私密空间保护装置还包括:

密码找回模块25,用于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接收用户触发的找回密码操作指令,并根据找回密码操作指令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

前述私密空间开启模块23还用于当私密空间包括至少两个时,开启与第一密码对应的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或开启与第一密码一一对应的私密空间。

通过本实施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能够在用户设置私密空间的情况下,使他人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也即在不隐藏私密空间入口的同时,也能使他人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隐藏用户的隐私,从而增强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上述各功能模块执行的功能可通过图1中的部分硬件来实现,并在后续描述中以具体硬件对本发明各实施例进行说明,当然,各硬件执行的功能也可由上述功能模块实现。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具体由如下硬件实现:

显示模块21显示的密码创建界面可通过显示单元151实现,显示单元151显示终端当前的密码创建界面供用户查看。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该显示单元151可包括液晶显示屏(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密码验证模块22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时,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输入密码,其中,触摸屏是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形成的结构,触摸板是用户输入单元130中的一种,通过该用户输入单元130能够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密码验证模块22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后,将该第一密码发送给控制器180进行密码验证处理,以判断该第一密码是否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开启模块23开启私密空间的功能可通过控制器180实现,控制器在对第一密码验证通过后,直接开启与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相应的,私密空间创建模块24所实现的功能同样可通过控制器180完成,控制器180在第一密码验证失败后,直接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通过显示单元151引导用户进行私密空间的创建,使得其他人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是否有隐私,进一步的提升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密码找回模块25的功能也可通过控制器180来实现,当控制器180通过显示单元151提示用户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显示单元151显示私密空间的整个创建界面,用户在该创建界面中触发找回密码操作指令,控制器180根据该指令通过显示单元151一步一步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进而创建新的密码或者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用户遗忘的密码。

用户通过显示单元151触发私密空间入口时,控制器180调出密码创建界面并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并提示用户创建密码,用户在密码创建界面通过触摸屏创建密码后,控制器180将对该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最后用户在私密空间中查看各种隐私,具体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界面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并非用于对发明的限定;若验证未通过,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也即显示私密空间的初始化界面,当进入私密空间初始化界面后,其他人会认为用户并未开启私密空间,相应的,也不存在隐私,通过该私密空间保护装置,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私密空间的隐秘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当用户或者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控制器180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密码创建界面,提示用户创建密码。需明白,显示密码创建界面的目的在于,当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若显示的是密码输入界面,首先会认为该用户已开启私密空间,该私密空间中存有用户隐私,使得私密空间的安全性大大降低;相反,当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若显示的是密码创建界面,提示用户创建一个密码,首先会认为该私密空间处于初始化状态,需要创建一个密码,进而创建一个私密空间,由此认为该用户还未开启私密空间,也不存在隐私,大大的提升了私密空间的安全性,同时也无需隐藏私密空间入口,提高操作复杂度。

控制器180在通过显示单元151提示用户创建密码时,该密码可以是图案密码、指纹密码、声纹密码、人脸密码、数字密码、混合密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加密方式,其中,混合密码是指将数字、字符、字母中的至少两个混合生成的密码。

一种实施方式中,以图案密码为例,请参见图4,图4为图案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该密码创建界面上方显示“请绘制图案密码”,使用者(包括用户或其他人)根据提示绘制图案密码,用户输入单元130捕捉到用户输入的图案密码,并将该密码发送给控制器180进行验证。

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数字密码为例,请参见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该密码创建界面上方显示“请创建数字密码”,使用者根据提示输入4个数字,用户输入单元130将用户输入的数字密码发送给控制器180进行验证,该组数字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位,数字位数也多,安全等级越高,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越高。

一种实施方式中,以指纹密码为例,若创建密码界面提示“请录入指纹”,则用户根据提示录入指纹即可。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三种实施方式,由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密码创建,具体请参见图6,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密码创建界面示意图,该密码创建界面上方显示“请选择密码创建类型”,在其下方显示三种密码创建类型,如数字密码、图案密码、指纹密码,根据用户不同的选择,控制器180跳转到不同的界面,并通过显示单元151进行显示,例如,若用户选择数字密码,则进入如图5所示的数字密码创建界面;若用户选择图案密码,则进入如4所示的密码创建界面。

用户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即第一密码)后,控制器180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后对该密码进行验证,具体的,控制器18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判断是否已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私密空间密码,若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根据该私密空间密码对第一密码进行验证;若未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直接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引导用户完成私密空间创建过程。

在根据该私密空间密码对第一密码进行验证时,其具体验证过程如下:

将第一密码与已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若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密码匹配成功,则验证通过,控制器180打开与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并通过显示单元151呈现给用户;若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密码匹配失败,则验证未通过,控制器180打开私密空间创建界面,通过显示单元151为使用者呈现私密空间初始化场景,然后使用者进一步的认为用户并未开启私密空间,也不存在隐私。相反,若存储器160中未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控制器180认为私密空间从未被开启过,自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为用户呈现私密空间初始化场景,并将之前创建的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当然,用户也可重新创建一个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

更具体的,控制器180在存储器160中已预存了私密空间密码与私密空间的对应表,将第一密码与对应表中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第一密码即为私密空间密码,打开与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当匹配失败时,同样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用户可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触发找回密码操作指令,移动终端接收该找回密码操作指令,并根据该找回密码操作指令通过显示单元151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其中,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

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用户根据显示单元151呈现的内容,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入相应的信息,输入完毕后,控制器180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下一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其他信息,逐步引导用户完成私密空间创建过程。例如,请参见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创建界面示意图,在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中,包括开启私密空间选项、设置安全问题输入框、找回密码选项等功能,并提示“请牢记密码和安全问题答案”,各功能设置的目的具体如下:

开启私密空间选项用于在用户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选择出安全问题,并输入对应的答案后,触发该开启私密空间选项即可进入下一设置界面或直接进入新创建的私密空间;

设置安全问题输入框用于当用户忘记密码后,在找回密码的过程中,可提示用户根据该安全问题回忆忘记的密码,或者当用户回答正确安全问题后,控制器180直接从存储器160中获取忘记的密码并通过显示单元151显示给用户,或者作为验证用户是否为私密空间对应用户,在验证该用户为私密空间对应用户的情况下,提示用户重新创建一个密码,该密码为第二密码;其中,安全问题由用户设置,用户可直接选择一个问题,也可自定义一个问题。

找回密码选项用于当用户忘记密码后,可触发该找回密码选项,然后提示用户根据安全问题以及其他验证方式回忆忘记的密码,或者在安全问题以及其他验证方式通过后,从存储器160中找到忘记的密码并显示给用户,或者在安全问题和其他验证方式通过后,重新创建一个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

在重新创建一个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后,控制器180将该私密空间密码替换存储器160中存储的私密空间对应的密码,也即当用户忘记密码后,重新创建了第二密码,控制器180控制存储器160将第二密码替换原有的第一密码,使得第二密码与私密空间对应,其中,该私密空间之前与第一密码相对应。当用户下一次输入第二密码时,控制器180直接控制显示单元151进入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为了保证用户私密空间密码不会因为忘记而无法找回,移动终端将创建的各私密空间密码存储于存储器160,当进行下一次密码验证时,直接与存储器160中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需注意,存储器160中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与私密空间的对应表,应当进行周期性的动态更新,或者每当创建密码时就进行动态更新,以保证用户输入密码后就可打开对应的私密空间,避免因为忘记密码而重新设置了私密空间密码,却未对对应表更新,导致对应私密空间无法开启。此外,除去将私密空间密码存储于存储器160(即存储于移动终端本地),也可将私密空间密码存储于云端,当忘记密码时,可直接从云端中获取忘记的密码,从而使用户无需担心密码忘记所带来的不便。

进一步的,当第一密码验证通过后,控制器180开启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该私密空间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即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一一对应,或一对多对应,通过密码区分各个私密空间。当私密空间包括至少两个时,开启与第一密码对应的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或开启与第一密码一一对应的私密空间。需注意,这里的一一对应是指一个密码仅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前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较优选地,一个密码与一个私密空间对应,通过密码来区分各个私密空间,并通过密码的难以程度为私密空间设定安全等级。

具体的,在将第一密码与多个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时,若发现第一密码与其中一个私密空间密码对应,且该私密空间密码对应多个私密空间,则通过第一密码可以打开多个私密空间;若发现第一密码与其中一个私密空间密码对应,且该私密空间密码仅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则通过第一密码可以打开一个私密空间,相较于一个密码管理多个私密空间,该一对一的管理方式更能保证用户隐私,即使其中一个密码被其他人破译,但其他人仅能获取该密码下的私密空间,而其他密码管理的私密空间依然安全,且还可通过密码的难以程度为各个私密空间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进一步的保证用户隐私。

此外,私密空间保护装置定期对私密空间及私密空间密码对应表进行筛选,根据文件大小、使用频率等条件删除掉无用的私密空间,例如其他人创建的私密空间或误操作创建的私密空间,从而节省移动终端内存,并提高密码验证效率。

通过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根据输入的密码来判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若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则打开对应的私密空间,若不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使得其他人使用移动终端时无法确定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从而达到隐藏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的效果,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既无需隐藏私密空间入口,又能达到隐藏私密空间的目的,进一步的增强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8,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对于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的相关说明,本实施例将不再详细赘述,具体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移动终端中的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电力,在此情况下,移动终端中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通过对用户创建的密码进行验证,以确定进入私密空间哪个界面,若验证通过,则开启与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若验证失败,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由此,可保证其他人无法确认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进而无法确认用户是否有隐私,进一步的提高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当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以声纹密码作为密码创建类型时,移动终端通过A/V输入单元120接收用户输入的声音,A/V输入单元120包括麦克风122,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然后将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发送至控制器180,由控制器180完成语音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与该声纹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若匹配失败,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当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以人脸密码作为密码创建类型时,移动终端调用摄像头扫描用户脸部,并对扫描的图形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形与之前存储的图形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与该人脸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若匹配失败,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当私密空间保护装置81以指纹密码作为密码创建类型时,移动终端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30上的传感器绘制指纹信息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指纹信息与之前存储的指纹图形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进入与该指纹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若匹配失败,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前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

通过本实施提供的移动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密码来确定进入私密空间的哪种界面,也即若输入的密码正确,则进入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若输入的密码错误,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从而达到隐藏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的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例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与第一实施例对应的私密空间保护装置对应,故不再对部分内容做详细说明,具体说明请参见第一实施例的相关部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91,私密空间开启时显示密码创建界面。

具体的,当用户或者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首先显示密码创建界面,并提示用户创建密码。需明白,显示密码创建界面的目的在于,当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若显示的是密码输入界面,首先会认为该用户已开启私密空间,该私密空间中存有用户隐私,使得私密空间的安全性大大降低;相反,当其他人进入私密空间入口后,若显示的是密码创建界面,提示用户创建一个密码,首先会认为该私密空间处于初始化状态,需要创建一个密码,进而创建一个私密空间,由此认为该用户还未开启私密空间,也不存在隐私,大大的提升了私密空间的安全性,同时也无需隐藏私密空间入口,提高操作复杂度。

在提示用户创建密码时,该密码可以是图案密码、指纹密码、声纹密码、人脸密码、数字密码、混合密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加密方式,其中,混合密码是指将数字、字符、字母中的至少两个混合生成的密码。或者,在密码创建界面,提示用户选择采用哪种密码类型,根据用户选择的密码类型进入对应的界面完成密码创建。

S92,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

具体的,在接收第一密码的同时,判断是否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若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根据该私密空间密码对第一密码进行验证;若未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直接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引导用户完成私密空间创建过程。所述私密空间密码可以存储于本端或云端。

更具体的,在根据该私密空间密码对第一密码进行验证时,其具体验证过程是:将第一密码与已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若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密码匹配成功,则验证通过,打开与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并呈现给用户;若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密码匹配失败,则验证未通过,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为使用者呈现私密空间初始化场景,然后使用者进一步的认为用户并未开启私密空间,也不存在隐私。相反,若移动终端中未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认为私密空间从未被开启过,自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为用户呈现私密空间初始化场景,并将之前创建的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当然,用户也可重新创建一个密码作为私密空间密码。

在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用户根据呈现的内容输入相应的信息,输入完毕后,显示下一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其他信息,逐步引导用户完成私密空间创建过程;或者逐步引导用户进行信息验证,以找回遗忘的密码或重新创建密码。

S93,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通过时,开启与所述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具体的,开启第一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后,该私密空间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即第一密码与私密空间一一对应,或一对多对应,通过密码区分各个私密空间。当私密空间包括至少两个时,开启与第一密码对应的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或开启与第一密码一一对应的私密空间。需注意,这里的一一对应是指一个密码仅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前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较优选地,一个密码与一个私密空间对应,通过密码来区分各个私密空间,并通过密码的难以程度为私密空间设定安全等级。

更具体的,在将第一密码与多个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时,若发现第一密码与其中一个私密空间密码对应,且该私密空间密码对应多个私密空间,则通过第一密码可以打开多个私密空间;若发现第一密码与其中一个私密空间密码对应,且该私密空间密码仅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则通过第一密码可以打开一个私密空间,相较于一个密码管理多个私密空间,该一对一的管理方式更能保证用户隐私,即使其中一个密码被其他人破译,但其他人仅能获取该密码下的私密空间,而其他密码管理的私密空间依然安全,且还可通过密码的难以程度为各个私密空间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进一步的保证用户隐私。

S94,当所述第一密码验证失败时,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进一步的,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进行验证之后,若第一密码验证失败,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然后接收用户触发的找回密码操作指令,并根据该找回密码操作指令提示用户进行信息验证。

此外,还可定期对私密空间及私密空间密码对应表进行筛选,根据文件大小、使用频率等条件删除掉无用的私密空间,例如其他人创建的私密空间或误操作创建的私密空间,从而节省移动终端内存,并提高密码验证效率。

基于上述步骤的实施,通过输入的密码来判定是否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若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则打开对应的私密空间,若不存在对应的私密空间,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使得其他人使用移动终端时无法确定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从而达到隐藏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第三实施例提供语音转换方法为基础,以私密空间整体开启流程为场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具体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流程图。具体过程如下:

S101,进入私密空间入口。

具体的,私密空间入口即为密码创建界面,开启私密空间时,显示给用户的界面即为密码创建界面。该密码创建界面中,创建的密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指纹密码、声纹密码、人脸密码、数字密码、混合密码、图案密码。

S102,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

S103,判断是否存在私密空间,若存在私密空间,则执行S104步骤,若不存在私密空间,则执行S107步骤。

具体的,手机判断内部是否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若已存储私密空间密码。则认为存在私密空间。当然,也可判断内部是否存储私密空间的其他信息,如安全问题、联系电话等,若已存储,则认为存在私密空间,反之,则不存在。

S104,将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依次与手机中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

具体的,通常用户设置的私密空间有多个,当用户设置至少两个私密空间时,每个私密空间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密码,或至少两个私密空间对应一个私密空间密码,在手机中存储有多个私密空间密码,因此,需要将用户当前输入的密码依次与存储的多个私密空间密码进行匹配。

S105,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与某私密空间密码匹配成功,若匹配成功,则执行S106步骤,若匹配失败,则执行S107步骤。

S106,开启与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

具体的,开启该私密空间后,用户可进行私密信息查看或存储等操作。

S107,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

具体的,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户之前从未开启过私密空间,导致移动终端内部没有存储任何标识私密空间的信息,因此,移动终端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引导用户创建私密空间。具体的,若用户从未开启过私密空间,第一次使用时则会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另一种是密码输入错误,例如,用户忘记密码导致输入了错误密码,或者其他人输入了错误密码。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后,用户可以按照提示完成私密空间的创建,或者选择找回密码选项,逐步按照提示进行信息验证,进而找回遗忘的密码,或者重新创建一个密码作为与私密空间对应的密码,该私密空间与遗忘的密码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私密空间保护方法,无论是其他人还是用户开启私密空间后,均进入创建密码界面,使得其他人认为该私密空间未被开启过,当其他人或用户创建密码后,根据密码进入不同的私密空间界面,若该密码与之前已存储的私密空间密码匹配,则进入与该密码对应的私密空间,该私密空间是存储着用户各种隐私的私密空间;若该密码与之前已存储的私密空间不匹配,则进入私密空间创建界面,进一步误导其他人用户未开启私密空间,导致其他人始终无法确定用户是否开启私密空间,或者始终认为用户没有开启私密空间。采用这种私密空间保护方式,既不隐藏私密空间的入口,又能达到隐藏用户私密的目的,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