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2680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规范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及时加以改进,并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企业根据《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如何针对发现的内控缺陷进行有效处理,是很多企业内控管理中面临的课题之一。在现有的应用技术中,由于缺陷处理计划、缺陷整改执行、缺陷处理效果确认等各环节需要的时间周期长,涉及的业务领域广泛,涉及的责任人不一致等问题,测评缺陷的处理无法实现全过程在线的连贯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测评缺陷处理的全流程在线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用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预设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环节、缺陷整改计划单格式及审批流程、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格式及审批流程;

B、配置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内控测评发现缺陷后,自动生成整改计划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计划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环节;

C、关联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关联关系,通过缺陷整改计划单自动产生缺陷整改反馈单;

D、配置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反馈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反馈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反馈结果的审批确认环节。

上述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中,还包括步骤D之后的E、设置缺陷整改提醒策略: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制定和反馈整改结果的提醒策略,用于后续对缺陷整改以及结果反馈进行自动催办提醒。

进一步的,上述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中,还包括步骤D之后的F、配置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功能:在内控测评系统中,配置特定用户用于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的权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用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模块、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关联模块、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其中,

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模块,用于预设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环节、缺陷整改计划单格式及审批流程、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格式及审批流程;

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内控测评发现缺陷后,自动生成整改计划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计划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环节;

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关联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关联关系,通过缺陷整改计划单自动产生缺陷整改反馈单;

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反馈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反馈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反馈结果的审批确认环节。

进一步的,上述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还包括缺陷整改提醒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制定和反馈整改结果的提醒策略,后续对缺陷整改以及结果反馈进行自动催办提醒。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线查询跟踪模块,用于在内控测评系统中,配置特定用户用于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的权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应用系统化管理,对集团内部各级单位的内控测评缺陷,按照预设的管理环节、单据格式及审批流程进行处理,同时支持在线实时跟踪整改进度及效果等,为企业规范、有序地开展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工作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改变过去完全线下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缺陷处理流程管理模式,实现缺陷处理的全过程在线连贯管理,规范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示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示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改计划制定提醒框示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改执行提醒框示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本实施例为一种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用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步骤、配置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步骤、关联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步骤、配置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步骤。

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步骤:预设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环节、缺陷整改计划单格式及审批流程、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格式及审批流程。

配置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步骤: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内控测评发现缺陷后,自动生成整改计划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计划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环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在该步骤生成的缺陷整改计划单的示例,缺陷整改计划包括整改措施、整改起止时间、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责任人等;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流程为:缺陷整改计划由各部门的内控管理专责制定,并报部门责任审批。

关联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步骤: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关联关系,通过缺陷整改计划单自动产生缺陷整改反馈单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本实施例中,根据每一条缺陷产生一个整改反馈单,并提交给缺陷整改责任人。

配置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步骤: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反馈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反馈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反馈结果的审批确认环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在该步骤中设置的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要求整改责任人填制整改反馈意见,并提交整改责任部门负责人、单位内控管理专责、内控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确认。

实际执行时,各部门的部门内控管理专责,针对内控测评发现的缺陷,在内控管理系统中制定缺陷整改计划,完成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中的相应内容,并根据流程进行在线审批,如图2所示中缺陷编号001所显示的状态即为审批后的状态;缺陷整改责任人根据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将整改结果在线反馈到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中,并根据流程将整改结果进行在线审批确认。

为保证整改计划制定的及时性、整改执行及时性,本实施例所述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还包括设置缺陷整改提醒策略的步骤: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制定和反馈整改结果的提醒策略,如图4和5所示,在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生成后15天进行整改计划制定提醒,在缺陷整改截止前3天进行整改反馈提醒。

本实施例所述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方法还包括配置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功能的步骤:在内控测评系统中,配置特定用户用于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的权限,便于内控管理专责、各部门负责人、内控管理部门领导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及效果,并针对预期未整改的进行催办提醒。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用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模块、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关联模块、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缺陷整改提醒模块、在线查询跟踪模块,其中,

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的规则库建立模块,用于预设内部测评缺陷管理环节、缺陷整改计划单格式及审批流程、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格式及审批流程;

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计划工作单,内控测评发现缺陷后,自动生成整改计划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计划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计划的审批环节;

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关联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单与缺陷整改反馈单的关联关系,通过缺陷整改计划单自动产生缺陷整改反馈单;

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及审批流程的配置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配置内控缺陷整改反馈工作单,确定缺陷整改反馈中包括的内容,同时配置缺陷整改反馈的审批流程,明确缺陷整改反馈结果的审批确认环节。

为保证整改计划制定的及时性、整改执行及时性,本实施例所述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还包括缺陷整改提醒模块,用于在内控管理系统中设置缺陷整改计划制定和反馈整改结果的提醒策略,后续对缺陷整改以及结果反馈进行自动催办提醒。为便于内控管理专责、各部门负责人、内控管理部门领导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及效果,并针对预期未整改的进行催办提醒。本实施例所述的内控测评缺陷处理全流程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线查询跟踪模块,用于在内控测评系统中,配置特定用户用于在线查询跟踪缺陷整改情况的权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